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视频素材_第1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视频素材_第2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视频素材_第3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视频素材_第4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视频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视频素材

◎导入新课

1937年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

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2修订版·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目录

CONTENTS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背景

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

1938年夏国民政府迁都于此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1945年:日军每年

侵占中国国土示意图

2.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16日,4月15日结束,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约5万人。经过一个月的激战,中国军队打死打伤日军两万余人,极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历史影响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山东枣庄台儿庄

1938年3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台儿庄中国守军发起反击

相关史事

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1891—1969年)

思考:如何理解李宗仁说:“举国若狂......一线曙光......台儿庄战役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思考】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

【温馨提示】从指挥者、作战人员态度、战略等多角度思考。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战: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的典范,广大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国军队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巧妙利用地形进行层层阻击和顽强防御,同时组织有效的反击,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

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国民党各派系摒弃前嫌,团结一致。

日军的骄傲轻敌,战略战术错误,兵力不足;

广大民众积极的支持,;

李宗仁等将领指挥得当,各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1.武汉会战概况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主要

战役

结果

作用

武汉

陈诚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

1938年6月--10月

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

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南浔路的胜利》,谓南浔路的胜利是“纪念双十,保卫大武汉的最光荣的隆重的礼物”。

新四军军长叶挺电贺:“万家岭大捷(又称“南浔大捷"或“德安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关链接

日军战车中队

被我军歼灭的日军第106师团墓碑

万家岭抗战遗址

万家岭地处德安县西南部磨溪乡,这里曾是中国军队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战场,是抗战初期歼灭日寇最多的地方。1938年九月底,中国军队在薛岳、吴奇伟等将军的指挥下,在南浔线上用“反八字”型阵地迟滞敌之进攻,而后在磨溪乡万家岭一带巧设“口袋阵”,在此歼灭日军精锐部队106师团大部和101师团、27师团之一部万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又称“南浔大捷”,又称“德安大捷"

今日万家岭

抗日战争“万家岭大捷”遗迹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略防御阶段

1931年9月-1938年10月

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

战略反攻阶段

1945年8-9月

抗日战争三阶段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堂小结:

阶段战役特点或影响

战略防御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战略相持第三次长沙会战

1937.7.7

战略相持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

(广州、武汉沦陷)

会战胜利,享誉中外

1938.10

上海

徐州

太原

武汉

长沙

广州

战略防御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地点

参战军队

指挥者

影响/意义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湖南·长沙

第九战区司令薛岳

中国军队VS日本军队

中国胜利,日军败退

长沙是继斯大林格勒、长崎、广岛之后,在二战之中毁灭最严重的的城市。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薛岳(中)和他的参谋长

战前,薛岳向重庆发的遗嘱电报:“谕委员长蒋,此次第三次长沙会战,事关国家存亡,国际局势至巨。此次会战,职有必死决心,必胜信念。为捕拿战机,歼灭敌人,扩大战果计。经规定下列三事,分电各部遵办。

(1)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务确实掌握部队,亲往前线指挥。必能捕拿战机,歼灭敌人。职若战死,即由罗副长官(罗卓英)代行职务,按之计划。(2)军、师、团,营、连长如战死,即以副主官或资深主官代行职务。(3)师、团、营、连长倘若作战不力,延误战机者,即按革命军连坐法议处。绝不姑息。三事瑾电,鉴核备案。

——薛岳,三十日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发生时间:

点:

参战方:

主要指挥官:

主要战役:

果:

响:

2.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国民党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的一部分。

陈诚、冈村宁次

1944年4月-12月

河南、湖南、两广、贵州等

中国;日本

日军战术胜利

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

材料1: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豫湘桂战役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是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

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

——邓书杰,李梅,吴晓莉等编著,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曙光初现(1940-1949),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2::豫湘桂作战的大败退,是国民党长期消极抗战和政治、经济、军事腐败的结果。但是,参加豫湘桂作战的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付出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献身精神,永载史册。中国军队在豫湘桂作战中的经验和教训是发人沉思的。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01.第384页.

材料3:从1944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军国主义临死前的最后挣扎。此次战役,就作战范围而言,由北向南绵延千里;就作战规模而言,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纪录。此后,直到日本失败,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久日本即不得不主动收缩防线,从华南撤出。——人民网

【探究】怎么评价豫湘桂战役?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1: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自今年四月起,在日寇进攻面前,大部分国民党军队是打不得仗,一触即溃的。"___——节选自《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同赫尔利的谈话》

(1944年11月8日)

材料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问题:(1)请运用相关史实印证毛泽东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并简要分析国民党军队抗战表现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为什么给予正面战场抗战这么高的评价?

(3)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位主席对正面战场的评价,分别体现了评价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则中哪一原则?

探究: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组织了多场会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敌后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出现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相关链接

【中国远征军】

戴安澜(1904—1942年),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抗日英烈。

课堂小结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书籍】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军事科研院编著;

3.王树增:《抗日战争》三卷本,

4.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抗日战争新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6.《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编写,于2015年首次出版。

7《正面战场抗战真相》:作者:李庆山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8月1日

【直击例题·模拟训练】

1.(模拟训练)1942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也报道说:“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该材料中的战役促使(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___B.日本政府直接宣告投降

C.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败___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模拟训练)“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内,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佟麟阁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赵登禹

3.(模拟训练)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___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A

B

B

4.(模拟训练)1938年,由周恩来领导的国民党军政部第三厅策划绘制的《全民抗战》出现在黄鹤楼墙壁上。画面上绘出了前方抗日将士奋勇前进,后方军民合作,同仇敌忾的场景,令人涌起满腔抗战热血。这幅在战火中诞生、后又毁于战火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幅大画"表明(

A.成为国共军事合作的典范

B.激励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C.适应了相持阶段抗战需要

D.反映敌后军民抗战精神

5.(模拟训练)有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6.(模拟训练)“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直击例题·模拟训练】

A

A

B

▲1938年,武汉黄鹤楼《全民抗战》壁画,是周恩来实际领导、郭沫若任厅长的三厅策划绘制的

相关影视剧推荐

《飞虎队大营救》是一部抗战电视剧,讲述了美军轰炸机被日军击落后,日军搜捕幸存飞虎队员及其携带的机密文件,八路军、国军、褚家寨土匪等各路抗日志士为此展开的一系列营救飞虎队的故事。

剧情简介:1944年深秋,一架飞虎队飞机迫降太行山,八路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救出9名被鬼子包围的机组人员,机长瓦洛夫少校受重伤后失踪。奉命前来营救的晋绥军上校团长左忠良要强行将获救人员带走,八路军女军医兼翻译左云赶到后才同意留下来与八路军合作,原来他们是亲兄妹。就在黑虎寨土匪通过大德洋行向美国人索要巨额赎金之时,被日军包围,左云通过她京都医科大同学混进日军医院救出瓦洛夫。太行军区在根据地修建了一个机场,帮助飞虎队员坐飞机安全返回基地。腿部骨折,对左云产生了感情的瓦洛夫,留下来一边养伤,一边担任这个秘密机场的地面指挥。这一个简易机场,不仅成为飞虎队从大西南基地起飞轰炸日军东部目标航线上的秘密备降机场,还架起了太行山和延安的空中桥梁。

《国际大营救》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王牌飞行员卡恩上校身负联合反击绝密作战计划任务与日本情报局作斗争的故事。《国际大营救》于2011年4月13日在央视八套首播。

电视剧《国际大营救》2011年

《喋血孤城》(外文名:DeathandGloryinChangDe;其他译名:常德大血战、常德保卫战)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湖南楚城影视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抗日题材战争片。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国民党第74军57师八千将士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与三万精锐日军展开殊死守城对抗战的故事。影片讲述了驻守湖南常德的国军第五十七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

该片于2010年8月19日全国上映。该片分别被中央统战部、中国电影家协会选定为2010年台湾影展的开幕影片,9月初登陆台北放映。

电影《喋血孤城》(2010年)

剧情简介:1943年10月,日军分由沙市、岳阳渡过长江和湘江合围常德。国军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百姓全部撤离的常德无异于一座“孤城”,枪声未响,众将士已是“死士"。连长冯葆华坚守前沿。战事吃紧让他与爱人婉清新婚之夜后便生生分离,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