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1.一根长方体木料长3m,宽12cm,高8cm,把它截成相同的4段,表面积至少增加()cm2。A.144 B.216 C.5762.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6cm、18.5cm、0.5cm,这个物体可能是()。A.橡皮 B.数学书 C.黑板 D.新华字典3.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个。A.1 B.2 C.3 D.44.x、y都是自然数,4x=y,则x、y的最小公倍数是()。A.x B.y C.xy D.无法判断5.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个。A.4 B.5 C.6 D.76.两根1米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它的;第二根用去了米,剩下的长度相比,()。A.第一根剩的长 B.第二根剩的长C.两根剩的一样长 D.无法确定剩下的长短7.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使客人喝到茶。A.7 B.8 C.98.小明喝了一杯牛奶的,加满水后又喝了这杯的,这时杯子里剩的()多。A.牛奶 B.水 C.牛奶和水一样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0.25m3=()dm345分=时1.5L=()cm34.5dm3=()L()ml10.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11.在1,2,5,10,30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最大的偶数是(________),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________),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________)。12.已知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b+1,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13.有两卷包装绳,第一卷长36米,第二卷长48米,现在需要把这两卷包装绳截成同样长度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两卷编织绳最少可以截成同样长的(___________)段。14.用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________)个小正方体,最多用(________)个小正方体。15.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_______)平方厘米,最小是(_______)平方厘米.16.有8瓶同样的水,有1瓶加了一些糖(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瓶加了糖的水。17.直接写出得数。(填小数)1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9.解方程。20.新年联欢会上,淘气小组4个人要平均分一袋糖果。(1)每人能分到多少千克?每千克分给多少人?(2)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到2千克糖果的几分之几?21.学校有一面宣传墙,墙面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瓷砖铺满,四种颜色恰好铺成一个正方形。每块瓷砖的长20厘米,宽15厘米,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多少块砌砖?22.王叔叔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周末经常去训练场进行训练。训练路线由三部分组成,从起点到全程的处是上坡,从处到全程的处是下坡,其余的是平地,如下图所示。(1)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2)王叔叔从起点出发,骑行了全程的后原地休息,然后继续向终点方向骑行了全程的,这时他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列式计算说明)23.图中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4厘米。把这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一共有()种不同的切法;怎样切表面积增加最多?请在长方体上画出这种切法;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平方厘米。24.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的棱长是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再把一块石头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水深1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5.按要求画出图形。(1)画出1号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画出2号图形沿虚线对称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画出3号图形向下平移6格后的图形并涂上阴影。26.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期间数学自测成绩和居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甲、乙反思的时间分别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1.C解析:C【分析】把木料截成相同的4段,要截三次,表面积增加了6个面的面积,要求至少增加的表面积,应沿着最小的面来截,即增加的每个面都和长方体的侧面相等,先算出长方体的侧面面积,再乘6,即可作出选择。【详解】12×8×6=96×6=576(平方厘米)故答案选:C【点睛】抓住关键词“至少”,理解增加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木料的哪些面积,找出增加的部分与原长方体木料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来作答。【详解】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6cm、18.5cm、0.5cm,这个物体可能是数学书。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生活中对长方体的认识,要注意联系实际。3.B解析:B【分析】先将1~20的自然数中的合数找出来,再找出其中的奇数。【详解】1~20中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其中的奇数有:9、15。所以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2个。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奇数和合数的意义,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4.B解析:B【分析】x、y都是自然数,4x=y,说明x与y成倍数关系;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详解】据分析知,x、y的最小公倍数是y。故答案选:B【点睛】掌握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最简分数定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据此写出所有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数一数即可。【详解】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共4个。故答案为:A【点睛】关键是理解真分数和最简分数的含义,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6.C解析:C【分析】分别计算出两根铁丝用去后剩下的长度,结果比较大小即可。【详解】第一根铁丝剩下的长度:1×(1-)=(米)第二根铁丝剩下的长度:1-=(米)米=米,则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一样长。故答案为:C【点睛】用分数乘法计算出第一根铁丝用去后剩下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接水、烧水、沏茶不可同时进行,洗茶杯、拿茶叶总时间为3分钟<6分钟,所以这两项可在烧水的时候进行,以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客人喝到茶的时间为接水、烧水、沏茶的时间总和,即1+6+1=8分钟。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理解清楚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第一次喝完后,剩杯纯牛奶,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杯;又喝了加满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1份了。把平均分成2份,可以把化成,其中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杯。因此,一共喝的纯牛奶:+=,这时杯子里剩的牛奶是1-=(杯);这时杯子里剩的水是1――=(杯)。故此时牛奶和水一样多。【详解】由分析得:小明喝了一杯牛奶的,加满水后又喝了这杯的,这时杯子里剩的(牛奶和水一样)多。故答案为:C。【点睛】由分析过程可知,关键是能够把第二次所喝的牛奶平均分成2份,这样得到与相等但分母稍大的分数,也就是运用了通分,使剩下的思考得以顺利进行。此外,整个过程复杂且难以把握,要有一定的耐心及毅力。9.250;;1500;4;500【分析】把0.25m3换算成dm3,用0.2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把45分化成时,用45除以进率60,再化成最简分数,即可得解;把1.5L换算成cm3,用1.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把4.5dm3换算成L,用4.5乘1即可;把4.5dm换算成mL,用4.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详解】1m3=1000dm30.25m3=0.25×1000=250dm3一小时=60分钟45分=45÷60=时1L=1000cm31.5L=1.5×1000=1500cm31dm3=1L=1000ml4.5dm3=4.5L=4L500ml【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10.见详解【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1平均分成6格,其中的1小格表示,填假分数时,从0开始,第几个小格,就表示六分之几;填带分数,看左面最近的整数是几,整数部分就是几,分子就是从这个整数往后数的格数,分母是6,据此填空。【详解】填空如下:【点睛】此题考查了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明确一小格表示多少是解题关键。11.30210130【分析】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3、5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并且各个数位之和能够被3整除,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最小的奇数是1;最大的偶数是3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1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30。【点睛】熟练掌握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以及2、3、5倍数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ab【分析】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b+1,则a、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也是互质数,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得: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详解】由分析可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即ab。【点睛】此题属于易错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3.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把第一卷和第二卷截成同样长度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那么每截的长度既能整除36又能整除48,也就是36和48的公因数,题中问最少截成多少段。则每段长应该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分别求出第一卷和第二卷各有几段再相加即可。【详解】36=12×348=12×4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36÷12+48÷12=3+4=7(段)【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注意题中问的是最少,所以每段长应该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14.7【分析】用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的小正方体如图,最多用的小正方体如图,数出个数即可。【详解】根据分析,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用5个小正方体,最多用7个小正方体。【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物体,常常得到不同的结果,解答此类问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或画一画示意图。15.52【详解】略解析:52【详解】略16.2【分析】先在天平的每一侧放上3瓶,如果平衡,就是剩下的2瓶里,把这2瓶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侧,重的就是放了糖的;如果不平衡,就在重的一侧,把这3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平衡的话就是剩下的1解析:2【分析】先在天平的每一侧放上3瓶,如果平衡,就是剩下的2瓶里,把这2瓶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侧,重的就是放了糖的;如果不平衡,就在重的一侧,把这3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平衡的话就是剩下的1瓶,不平衡就是重的一侧的那一瓶。【详解】有8瓶同样的水,有1瓶加了一些糖(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2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瓶加了糖的水。【点睛】当物品的数量在4~9个时,即31<物品的数量≤32,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次品。17.;;;9.42;3.5;0.04;;0.8【详解】略解析:;;;9.42;3.5;0.04;;0.8【详解】略18.;;;【分析】(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来计算;(2)先去括号后=1,可带来简便计算;(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4)先去括号,注意去掉解析:;;;【分析】(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来计算;(2)先去括号后=1,可带来简便计算;(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4)先去括号,注意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变成“−”,把0.6化成,再运用连减的性质可带来简便计算。【详解】===========1-1=019.;;;【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6;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将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05;将6x看作看作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再根据等式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6;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将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05;将6x看作看作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详解】解:解:解:解:20.(1)0.5千克;2人(2);【分析】(1)用糖果的重量除以人数,就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再用人数除以糖果的重量,就是每千克分给多少人;(2)把这袋糖果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给4人,用1÷解析:(1)0.5千克;2人(2);【分析】(1)用糖果的重量除以人数,就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再用人数除以糖果的重量,就是每千克分给多少人;(2)把这袋糖果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给4人,用1÷4,就是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再用每人分到糖果的重量除以糖果的重量,就是每人分到2千克糖果的几分之几。【详解】(1)2÷4=0.5(千克)4÷2=2(人)答:每人能分到0.5千克,每千克分给2人。(2)1÷4=0.5÷2=答: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每人分到2千克糖果的。【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关键明确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单位“1”。21.12块【分析】据题意知,这些瓷砖要铺成一个正方形,求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砌砖的数量,就是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铺成正方形的边长,再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瓷砖的面积,即可求出瓷砖的数量。【详解解析:12块【分析】据题意知,这些瓷砖要铺成一个正方形,求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砌砖的数量,就是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铺成正方形的边长,再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瓷砖的面积,即可求出瓷砖的数量。【详解】20=2×2×515=3×5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4×3×5=12×5=60(60×60)÷(20×15)=3600÷300=12(块)答: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12块砌砖。【点睛】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1)(2)平地训练路线【分析】(1)求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用求得即可;(2)根据王叔叔骑行的路程判断王叔叔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即可。【详解】(1)答:下坡路线占全程的。(2)解析:(1)(2)平地训练路线【分析】(1)求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用求得即可;(2)根据王叔叔骑行的路程判断王叔叔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即可。【详解】(1)答:下坡路线占全程的。(2)答:这时他处于平地训练路线。【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整条路线的分布情况。23.3种;切法见详解;40平方厘米【分析】找出长方体中四条长(或宽或高)的中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把该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小正方体,由此即可知道有3种不同的切法;由于切一刀增加两个面,即沿平行于最大解析:3种;切法见详解;40平方厘米【分析】找出长方体中四条长(或宽或高)的中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把该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小正方体,由此即可知道有3种不同的切法;由于切一刀增加两个面,即沿平行于最大的面(5×4)切,此时增加的表面积最多,表面积增加的部分就是多出来的这两个面的面积,即5×4×2,算出结果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共有3种不同的切法;5×4×2=20×2=40(平方厘米)答:一共有3种不同的切法;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40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简单立方体的切拼问题,明确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增加两个面的面积。24.1立方分米【分析】将15厘米化成1.5分米,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石头浸没水中后水和石头的体积和。最后,将其减去水的体积,求出石头的体积即可。【详解】15厘米=1.5分米,5升=5立方解析:1立方分米【分析】将15厘米化成1.5分米,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石头浸没水中后水和石头的体积和。最后,将其减去水的体积,求出石头的体积即可。【详解】15厘米=1.5分米,5升=5立方分米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0068-2025家电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 中国竹代尔纤维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自粘型保护膜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磨砂玻璃项目投资计划书
- 赤峰市中医院科室沟通协调能力考核
- 2025第三人民医院临时修复体制作考核
- 乌海市人民医院富血小板血浆应用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护理危机处理考核
- 中国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朔州市人民医院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考核
- 2019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全员化比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任务书样题
- 天津科万物业设备台帐
- 燃气切断阀课件
- 数字电子技术说课
- 易文化与中医学课件
- 提高粘滞流体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 JIS G4304-2021 热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桥墩柱安装钢抱箍加固施工方案
- GB∕T 9441-202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导视系统设计83543
- NACHI 那智机器人资料(操作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