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新初一分班数学真题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图形,这个正方体正确的展开图是().A. B. C. D.答案:D解析:D【详解】略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4∶5∶6,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答案: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比的意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180°,求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进行解答。【详解】4+5+6=9+6=15(份)180°×=48°180°×=60°180°×=72°三个角都是锐角,这是个锐角三角形。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形状的判断。3.两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剩下的部分相比较,结果是(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B【解析】【分析】把第一根绳子看作单位“1”,减去,则剩下(1-),单位“1”已知,则用绳长乘(1-)即可求出第一根绳剩下部分的长度;第二根减去米,则用绳总长减去就是剩下部分的长度;然后对两根绳剩下部分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详解】2×(1-)=2×=(米);2-=(米);米<米;故答案为:B。4.下图中与5号相对的面是()号。A.2 B.3 C.4答案:A解析:A【分析】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1号和3号相对,6号和4号相对,5号和2号相对,据此选择。【详解】由分析可知,与5号相对的面是2号。故选择:A【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明确相对面的中间隔一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定,这两种量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B.同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成正比例关系。C.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它们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D.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答案:A解析:A【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一种量随另一种量的扩大而扩大,随另一种量的缩小而缩小,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详解】A.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定,这两种量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此题没有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故此说法错误;B.同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C.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它们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D.例如:已读的页数+未读的页数=书的总页数(一定),这是和一定,所以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不成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6.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可能得到一个()。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答案:A解析:A【分析】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沿侧面斜着展开得到平行四边形,据此分析。【详解】根据分析,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得到的是三角形。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学生应掌握。7.王明体重30kg,书包重5kg。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书包()。A.超重 B.不超重 C.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A【分析】要判断王明的书包是否超重,那就必须知道王明的负重是多少,根据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单位“1”体重是30千克,即可求出王明的负重,用王明的负重和他的书包重比较就可以判断出来。【详解】30×=(千克)5>所以王明的书包超重。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想知道王明的书包是否超重,必须知道王明的负重,如果书包重大于负重,那王明的书包就超重,如果书包重不大于负重,那题的书包就不超重。8.一件毛衣原价200元,提价后又降价销售,现在这件毛衣的价格是()元.A.200 B.220 C.198 D.180答案:C解析:C【详解】略9.如下图,下面哪个点的位置在直线OM上.()A.(,x) B.(x,2x) C.(2x,x) D.(x,x)答案:C解析:C【详解】略10.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1)(2)(3)则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

)A.14 B.15 C.16 D.17答案:D解析:D【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图形的个数可以得出:第一个图形有2+1×3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有2+2×3个三角形,第三个有2+3×3个三角形,第5堆有2+5×3个三角形.【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11+3+3=17(个),故选D.11.5小时15分(________)小时52公顷(________)平方米8.05吨(________)千克4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解析:80500.04【分析】根据1小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1吨=1000千克,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进行换算即可。【详解】15÷60=(小时),5小时15分小时;52×10000=520000(平方米);8.05×1000=8050(千克);40÷1000=0.04(立方米)【点睛】关键是熟记进率,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12.。解析:12;36;75【分析】小数转化为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再利用分数、小数、比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的互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比的互化的方法。二、填空题13.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4,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________)%。答案:A解析:25【分析】由题意可知,男生占总人数的5份,女生占总人数的4份,根据A比B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B×100%,即可解答。【详解】(5-4)÷4×100%=1÷4×100%=0.25×100%=25%【点睛】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圆的半径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解析:50.24【分析】用6.28×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也是圆的周长,再根据“r=c÷π÷2”、“s=πr²”求出圆的半径和面积即可。【详解】6.28×4÷3.14÷2=25.12÷3.14÷2=4(厘米);3.14×4²=50.24(平方厘米)【点睛】明确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5.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cm,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5∶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单位,cm)。答案: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解析: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1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详解】2+3+5=10(份)20×=4(cm2)【点睛】能够根据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得到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16.学校开辟了一个长120m,宽90m的长方形种植园,把它画在1∶30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________)cm,宽画(________)cm。答案:3【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20米=12000厘米;90米=9000厘米;12000×=4(厘米);9000×=3(厘米);【点睛】解析:3【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20米=12000厘米;90米=9000厘米;12000×=4(厘米);9000×=3(厘米);【点睛】明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半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0.28厘米,高6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答案:68【分析】半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与底面直径的和,由此设出底面半径为r即可得出关于r的一元一次方程,由此求得圆柱的半径,利用体积公式即可求得这半个圆柱的体积。【详解】解:设解析:68【分析】半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与底面直径的和,由此设出底面半径为r即可得出关于r的一元一次方程,由此求得圆柱的半径,利用体积公式即可求得这半个圆柱的体积。【详解】解:设这个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14×2r÷2+2r=10.285.14r=10.28r=2所以这个半个圆柱的体积是:3.14×22×6÷2,=3.14×4×6÷2,=37.68(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37.68立方厘米。故答案为:37.68【点睛】此题考查了关于圆柱的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抓住半圆柱的底面周长的特点,先求得这个圆柱的半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__.答案:13【详解】略解析:13【详解】略19.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4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6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______)小时后相遇。答案:【分析】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详解】1÷(+)=1÷=(小时)【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解析:【分析】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详解】1÷(+)=1÷=(小时)【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20.(2分)左起第13个图形是(______),前40个图形中共有(______)个。答案:【详解】,(40÷4)×2=20(个)解析:【详解】,(40÷4)×2=20(个)21.直接写出得数。答案:1;0.1;2;190;22;16;9【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含有百分数的算式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详解】解析:1;0.1;2;190;22;16;9【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含有百分数的算式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22.计算,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35×17-468÷12÷28+×(-)÷+19.2+10.2÷15+0.320.8×[(20-1.28)÷26]÷[×(-)]答案:556;2;20.20.576;【分析】(1)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同时计算乘除法,最后算减法;(2)先把÷28转化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把除以转化解析:556;2;20.20.576;【分析】(1)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同时计算乘除法,最后算减法;(2)先把÷28转化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把除以转化成乘,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先算除法,再用加法结合律简算;(5)按照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6)按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详解】35×17-468÷12=595-39=556÷28+×=×+×=(+)×=1×=(-)÷+=(-)×+=×-×+=2-+=219.2+10.2÷15+0.32=19.2+(0.68+0.32)=19.2+1=20.20.8×[(20-1.28)÷26]=0.8×(18.72÷26)=0.8×0.72=0.576÷[×(-)]=÷(×)=×45=【点睛】本题考查简便运算,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三、解答题23.解方程。答案:=42;=19【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详解】解:=42解析:=42;=19【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详解】解:=42解:3(3-7)=5(1-4)-159-21=5-20-1521-20=9+15-5=19【点睛】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主要依据,解方程时记得写“解”。24.目前我县城市居民用电的电价是0.52元/千瓦时: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分段电价,收费标准见下表:时段峰时(8:00--21:00)谷时(21:00--次日8:00)每千瓦时电价/元0.550.35赵敏家两个月用电120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用电总量的。安装分时电表前,赵敏家两个月的电费是多少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她家两个月的电费又该是多少元?答案:4元;50元【解析】【详解】120×0.52=62.4(元)120×=80(千瓦时)120-80=40(千瓦时)40×0.55+80×0.35=50(元)解析:4元;50元【解析】【详解】120×0.52=62.4(元)120×=80(千瓦时)120-80=40(千瓦时)40×0.55+80×0.35=50(元)25.买一辆汽车,用现金购买一次性付清可打九五折.赵叔叔准备买一辆15万元的汽车,如果用现金购买一次性付清的方式购买,可以便宜多少万元?答案:75万元【详解】15×(l-95%)=0.75(万元)解析:75万元【详解】15×(l-95%)=0.75(万元)26.小林看一本10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小林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答案:45页,第46页【分析】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进而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求出前两天看的总页数,第三天从前两天已看完页数的下解析:45页,第46页【分析】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进而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求出前两天看的总页数,第三天从前两天已看完页数的下一页看起.【详解】100×+100×=25+20=45(页)45+1=46(页)答:小林两天一共看了45页,第三天应从第46页看起.27.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这个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此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1)求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答案:(1)45海里/小时;(2)60海里;(3)当两船相遇前经过9.6小时,当两船相遇后,经过10.4小时。【分析】(1)由图可知,渔政船从8时出发,时到达,共行路程150海里,所以渔政船的速度解析:(1)45海里/小时;(2)60海里;(3)当两船相遇前经过9.6小时,当两船相遇后,经过10.4小时。【分析】(1)由图可知,渔政船从8时出发,时到达,共行路程150海里,所以渔政船的速度为:150÷(−8),解答即可;(2)根据渔船所行路程及所用时间,求其速度为:150÷(13-8)=30海里/小时,然后求二者相遇时间:150÷(30+45)=2小时,所以两船相遇时与黄岩岛的距离:30×2=60海里;(3)分情况讨论,①当两船相遇前,设渔船经过的时间是t小时,两船相距30海里,解答150-30=t(45+30);②当两船相遇后,相距30海里,设经过时间为x小时,解答150+30=x(45+30)即可。【详解】(1)150÷(−8)=150÷=45(海里/小时)答: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45海里/小时。(2)渔船返回的时间为:13-8=5(时)返回速度为:150÷5=30(海里/小时)两船相遇的时间为:150÷(30+45)=2(时)渔船(或渔政船)离黄岩岛的距离为:30×2=60(海里)答: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60海里。(3)分情况讨论:①当两船相遇前,设渔船经过的时间是t小时,两船相距30海里,由题意得,150-30=t(45+30)75t=120t=1.6由于渔船已经出发了8小时,所以8+1.6=9.6(小时);②当两船相遇后,相距30海里,设经过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150+30=x(45+30)75x=180x=2.42.4+8=10.4(小时)答:渔政船从港口赶往黄岩岛的速度为45海里/小时;两船从相遇时,与黄岩岛的距离为60海里;相遇前,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9.6小时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相遇后,经过10.4小时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关键看懂图示,利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28.请你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接头和损耗都忽略不计)(1)你选择型号()和()的铁皮搭配。(2)用你选的型号制成的水桶容积是多少升?(3)若用一张100平方分米的铁皮制作这个水桶,铁皮的利用率是百分之几?答案:(1)A;B;(2)25.12升;(3)37.68%【分析】(1)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据此即可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圆解析:(1)A;B;(2)25.12升;(3)37.68%【分析】(1)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据此即可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圆形的底面周长,若相等,则可以选择,否则不能选择;()(2)求水桶的容积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将数据分别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其容积。(3)先根据水桶的组成,求出长方形和圆的面积,然后用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和除以100平方分米即可解答。(长方形面积=长×宽,)【详解】(1)C圆的周长:3.14×2=6.28(分米);D圆的周长:3.14×2×2=12.56(分米),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故选择型号为A和D;(2)图A的长方形宽:2分米,图D的圆的底面半径:2分米;圆柱体积列式:3.14×2×2=12.56×2=25.12(立方分米)25.12立方分米=25.12升答:由A和D制成的水桶容积是25.12升。(3)图A的长方形面积:12.56×2=25.12(平方分米)图D圆面积:3.14×2=12.56(平方分米)铁皮的利用率:(25.12+12.56)÷100=37.68÷100=37.68%答:铁皮的利用率是37.68%。【点睛】此题关键在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再利用圆柱体积公式、圆面积等计算。29.六年级61名学生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30元,暑假期间有优惠促销,请你参考一下,哪种购票方式最划算?(1)30人以上可购团体票,每张按九折出售。(2)买9张送1张,不满9张不赠送。(3)每满500元返还50元。答案:方案一购票方式最划算【分析】先按每一种方案分别算出总价,再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哪种购票方式最划算。方案一每张按九折出售,即单价按90%计算;方案二是可赠送部分的票价加上不可赠送部分的票价就是购票总价解析:方案一购票方式最划算【分析】先按每一种方案分别算出总价,再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哪种购票方式最划算。方案一每张按九折出售,即单价按90%计算;方案二是可赠送部分的票价加上不可赠送部分的票价就是购票总价;方案三是先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