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CCSB64

3411

滁州市地方标准

DB3411/T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managementof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2023-11-20发布2023-11-20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1/T002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固碳增汇经营技术...................................................................2

5经营方案编制.......................................................................3

6检查验收...........................................................................3

7档案管理...........................................................................3

附录A(资料性)森林固碳增汇经营调查表.................................................4

附录B(资料性)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6

I

DB3411/T00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林业局、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安徽绿色家园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杨、陶玲、范俊杰、左祥林、周浩、李效斌、侯明、周樊、刘心宏、裴红、

杜昌春、马燕、杜超、杜健。

II

DB3411/T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固碳增汇的经营技术、经营方案编制、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滁州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人工及天然起源林分的固碳增汇经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8森林抚育规程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2252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DB34/T293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汇造林afforestationforcarbonsequestration

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

造林。

3.2

森林多功能经营managementofmultifunctionalforest

在充分考虑由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共同决定的多种森林服务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前

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经营,在充分发挥森林主导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发挥其它多种功能,使森林对

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得到持续优化。

3.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managementof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通过调整和控制森林的组成和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以维持和提高森林生长量、碳储量及其他生态

服务功能,从而增加森林碳汇。主要的森林经营活动包括补植补造、树种更新、森林经营抚育以及成熟

林和过熟林更新等。

3.4

森林减排emissionreductionfromforest

通过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及改进抚育采伐作业方式等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活动。

3.5

低产低效林lowyieldandlowfunctionforest

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森林蓄积量低下、碳汇等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弱的人工林或天然

林分。

1

DB3411/T0027—2023

4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4.1补植补造

4.1.1原则

4.1.1.1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对郁闭度在0.5以下、林分结构不合理、不具备天然更新

下种条件或培育目的树种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林分,进行补植补造。

4.1.1.2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取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

的林地,采取块状补植;现有林木以耐荫树种为主的林地,采取林冠下补植。

4.1.1.3补植密度应按照经营目的、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段的合理密度等确定,补植后密度

达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且以混交林为主。

4.1.2树种选择

4.1.2.1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本地区固碳能力强的树种。

4.1.2.2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板栗、榆树、朴树、黄连木、香樟、黄檀、枫香、木荷、乌桕、三角

枫、五角枫、榉树、栾树、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紫薇、法梧、化香、薄壳山核桃、杜仲、无患子、

青桐、女贞、刺槐、马褂木等。

4.1.3苗木来源

4.1.3.1优先考虑本地育苗或就近调苗。

4.1.3.2苗木质量按DB34/T2931的规定执行。

4.2树种更新

4.2.1树种更新主要针对没有适地适树造林、遭受病虫或冰雪等自然灾害林、经营粗放的中幼林等所

采取的林分优势树种(组)更新措施。

4.2.2可采用块状、带状皆伐或间伐方式,伐除不合理或病弱林木,并按照经验目的和适地适树的原

则,及时更新适宜的树种。

4.2.3树种调整主要针对需要调整林分树种的纯林或树种不适的林分,根据项目经营目标和立地条件

确定调整的树种。

4.2.4可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等方法调整林分树种。一次性调整的强度不宜超过林分蓄积的25%。

4.2.5树种选择按4.1.2的规定执行。

4.2.6苗木来源按4.1.3的规定执行。

4.3森林经营抚育

4.3.1主要针对林分密度过大、低效纯林、未经营或经营粗放、存在有病死木等不健康林分,需伐除

部分林木,调整林分密度,改善生长条件。

4.3.2森林抚育采伐方式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4.3.3透光伐在幼龄林进行,对人工纯林中主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4.3.4疏伐是在中龄林阶段进行,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

加速保留木的生长。

4.3.5生长伐是在近熟林阶段进行,伐除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加速保留木的直径生长,促进森林单位

面积碳储量的增加。

4.3.6卫生伐是在遭受病虫害、雪灾、森林火灾的林分中进行,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

2

DB3411/T0027—2023

保持林分健康环境。

4.4成熟林、过熟林更新

4.4.1达到采伐年龄的林分,宜及时采伐利用,并加以更新,充分利用木材的固碳性和商品性。

4.4.2通过择伐或林缘群状择伐,实现群状择伐式的或槽状的天然更新。对于收获和更新期长达10

年至20或30年的林分,进行单株或团状采伐。留有保留木或母树的面积0.5hm2的小片皆伐、人工栽

植与天然更新结合进行。

4.4.3采伐作业应按LY/T1646的规定执行,更新抚育应按GB/T1578的规定执行,更新造林应按

LY/T2252的规定执行。

5经营方案编制

5.1调查

5.1.1在林分中设置有重复的作业样地和对照样地,面积应为0.06hm2~0.1hm2,作为经营效果监测

固定观测样地保留。

5.1.2调查内容应包括林木胸径、树高、冠幅等(详见附录A)。且应同步调查其气候因子、土壤情

况、土地权属及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人为活动情况等。

5.2设计

5.2.1针对补植补造、更新造林、抚育采伐、低效林改造等以固碳增汇为目的,进行不同经营措施的

分类设计。

5.2.2设计成果由方案文本、相关图表和数据库等内容组成。其中方案文本应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经营

规划目标、经营措施和模式、经营周期、预期效益。

6检查验收

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开展验收工作。检查验收的内容应达到如下要求:

a)作业设计率达到100%;

b)作业面积核实率达到100%;

c)补植补造成活率达到85%以上;

d)林分抚育后郁闭度应保持在0.6~0.8;

e)批准的实施方案中所确定的各项管护制度和措施应全部落实;

f)按监测计划开展工程碳汇能力计量监测工作。

7档案管理

7.1按森林经营单位或林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整理、

保管和提供利用。

7.2档案资料应包括施工作业设计书、图表、合同及各经营阶段(营造、管护、抚育等)全部建设过

程的技术档案资料等。

3

DB3411/T0027—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调查表

A.1样地概况记录表见表A.1。

表A.1样地概况记录表

概况地理位置:

海拔:

林场:样地号:坡向:坡度:坡位:

林班号:日期:灾害种类、程度:

小班号:调查人:

样地描述健康评估:

植被类型:林分起源:树种适宜度:

森林退化程度:

样地面积:样地形状:

经营和干扰:

主林层高度:主林层年龄:有利:(间伐、抚育)

土壤类型:不利:(放牧、砍材)

总郁闭度:

其中乔木郁闭度:生境概况:

其中灌木盖度:

其中草本盖度:

其他:

远景照片:近景照片:

概述样地的气候、土壤、权属等

4

DB3411/T0027—2023

A.2样地每木调查表见表A.2。

表A.2样地每木调查表

地点:林分类型:样地号:日期:调查人:

林干坐标冠幅(m)

编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层起损木形

号种(cm)(m)(m)次源伤分质XY东西南北

类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记录标准:

编号顺序编号;

树种学名或当地名称,并在数据库中加入拉丁名;

胸径单位cm,0.0精度;

树高单位m,0.0精度;

枝下高单位m,0.0精度;

层次1.优势层、2.亚优势层、3.中间层、4.被压层、5.林下层;

生活力1.有竞争活力的、2.有活力的、3.存活的、4.濒死的、5.枯立的;

起源1.植苗实生、2.播种实生、3.天然实生、4.天然萌生;

损伤1.无损伤、2.轻度损伤、3.中度损伤、4.重度损伤;

林木分类Z目标树、B干扰树、S特别目标树及非木材用途树、N一般林木

干形质量1.通直完满、2.轻度弯曲、3.二分枝、4.多分枝、5.显著弯曲(扭曲)

坐标小样方内的X、Y坐标,单位m,0.0精度;

样地设置为圆形时,则记录样地中心点到林木的方位角和距离;

冠幅东南西北的投影长度,单位m,0.0精度;为可选测定记录项目。

B

B

5

DB3411/T0027—2023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

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见表B.1。

表B.1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

优势树种林分起源增汇技术

1.抚育间伐:按照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0%~1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的原则疏伐。

伐除受害林木,割除幼树周边1m2左右范围的灌木和杂草。

人工林

2.采伐更新:郁闭度达到0.8以上,林分年龄已经进入近、成、过熟龄的林地对其进行择伐

麻栎更新。

1.抚育间伐:清理受病虫害感染严重、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单株。

次生林2.补植补造:对郁闭度较低,质量较差,栎类所占比重大于80%的林分,应重点保护天然更新

幼苗,进行林下人工促进更新工作。

1.低效林改造:

①用栓皮栎、元宝枫等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补植;

②根据林相残破程度选择全面或局部更新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林冠下更新;

刺槐人工林③对处于幼、中龄阶段、密度过大的单层同龄刺槐纯林和受轻度病虫害的刺槐林分伐除枯立

木、濒死木。

2.抚育间伐:对林分密度过大,没有枯枝现象不属于低效林的刺槐林进行疏伐,伐后郁闭度

应保留在0.6~0.7。

1.抚育间伐:对郁闭度0.8以上林分,伐除枯死株、濒死和生长势较弱的单株,强度在15%~

20%为宜。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

三角枫

人工林2.修枝:修剪掉生长密集且较细小的侧枝,以促进林木生长。对已经进入衰老或生长衰弱的

五角枫

树木,剪掉大部分侧枝、细弱枝和衰老的主枝,甚至主枝,选留有培养前途的新枝或少数腋芽作

为培养的主干以形成新的树冠。

1.水肥管理:进入生长盛期之前,应加强水肥管理,每年应为林分供水800mm~1000mm;以

施氮肥为主,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用农家肥作基肥,再追施氮磷肥,会明显促进杨树生长。

杨树人工林2.修枝:及时修剪枯死枝、生长衰弱枝。

3.间伐与主伐更新:对幼林密度偏大的林分,适时间伐。林分达到成熟衰老后应及时进行采

伐更新。

1.修枝或平茬:进入速生期后,对于乔木柳可在冬季断头修枝,会促进来年大量新生新的枝

条;对灌木柳,可采取平茬措施,使重新萌生新枝。

柳树人工林

2.间伐与主伐更新:对幼林密度偏大的林分,适时间伐。林分达到成熟衰老后应及时进行采

伐更新。

1.修剪:生长期经常修剪,剪去细密枝、交叉枝,全年可修剪,但雨天不能剪,以防流液枯

枝。

2.低效林改造:①用栓皮栎、元宝枫等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补植;②根据林相残破程度选

榆树人工林

择全面或局部更新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林冠下更新。

3.抚育间伐:对处于幼中龄阶段,密度过大的单层同龄林伐除枯立木、濒死木;对林分密

度过大,没有枯枝现象不属于低效林的榆树林进行疏伐,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

6

DB3411/T0027—2023

表B.1(续)

优势树种林分起源增汇技术

1.定株抚育:幼龄期,分1~2次伐除过密的幼树及多头分枝,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

定株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7,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

2.修枝:在林冠郁闭、树冠下部出现枯枝时,贴近树干剪去树冠下部已枯死、濒临枯死的枝

条。

侧柏人工林3.抚育间伐: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在

林内将林木分级,伐除濒死、枯死木和被压木。

4.补植补造:对经过高强度抚育间伐形成大面积林中空地的林分,补植补造乡土阔叶树种,

如元宝枫、白蜡、盐肤木等。

5.割灌:幼龄期割除幼树周边1m2左右范围的灌木和杂草,同时对栽植穴进行培埂与扩堰。

抚育间伐:杉木幼林抚育一般以全面中耕除草为主,带状、块状松土除草为辅。松土除草时

间5~6月和8~9月进行。当年新造幼林以松土除草为主。两年以上的幼林以垦复、除萌为主,

杉木人工林结合扶正、施肥、培土。低山丘陵地区每隔3~4年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深翻抚育。山区立地条

件较好,第一次间伐一般在6~9年进行,山区立地条件一般,第一次间伐一般在8~10年进

行,间伐后林地郁闭度要达0.6~0.7,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伐。

抚育间伐: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按2-2-1次序进行。当年抚育只割草,不松土。第一次抚

育一般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9月份前后进行。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时,即可开

马尾松人工林始抚育间伐。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不低于0.7。通常始伐年龄8~10年。间伐强度根据造林密

度、林木生长特点确定。初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以后为20%~30%。间伐间

隔期为5年左右。一般主伐年龄25~30年。

火炬松造林后,前5年是幼树生长的旺盛阶段,因此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根据其生

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5月份左右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9月份前后进行。造

火炬松人工林林6年后,不仅每年要垦复除草,而且要及时进行修枝整形和间伐工作。修枝时间在深秋或早

春。修枝的切口要平滑。

以后每隔2~3年修一次。间伐应在树冠将要交接时进行。10~15年可采伐利用。

合理接干与修枝。由于泡桐的假二叉分枝和间隙性接干,降低了主干材的出材率。泡桐的修

枝应掌握轻修枝,留大冠,去竞争枝,保主干,克服重修枝,特别要注意及时修除病枝。修剪

泡桐人工林程度一般在修枝后干高和冠高的比为1:1,枝下高要6m以上,全树高应保持在12m以上,这

样才能保证泡桐旺盛生长,达到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泡桐片林还要适时间伐,可采用“下

层疏伐”法,或采用“劣伐”,总之,间伐不易过度,否则会导致立木尖削,影响材质。

臭椿造林后3~5年内,每年松土、除草2次。松土、除草可采用扩穴方式,在幼树周围进

行,范围大于原来栽植穴,松土靠近树干内侧要适当浅,外松要深些。除去的杂草等铺盖在幼

臭椿人工林树周围。除草、松土的时间,第一次以5~6月份为好,第二次在8~9月进行。每年抹芽1次,

以促进其高速生长,待植株长到要求的高度时,停止抹芽,使其高生长逐渐转为旺盛的直径生

长。15~20年左右可以采伐利用。

苦楝抚育管理主要有截干、抹芽、除草、松土等。苦楝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分枝低,树干矮,

为培育良好的干形和通直用材,在“雨水”前后新芽尚未萌发前,将幼树离地面约30cm处截

干。截干后的侧芽长10cm~15cm时,选靠近上端切口的独个壮芽留下,其余的芽全部抹净。

苦楝人工林

次年截去前一年未木质化的秋梢,待侧芽长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