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专升本2025年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春秋时期,标志着周天子权威衰落和诸侯争霸局面形成的重要事件是?A.管仲改革B.齐桓公称霸C.晋文公称霸D.商鞅变法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主要推行者是?A.汉高祖刘邦B.汉文帝刘恒C.汉景帝刘启D.汉武帝刘彻3.下列哪一项不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特点?A.领导者具有宗教色彩B.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C.直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4.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主要开创者是?A.曹操B.孙权C.诸葛亮D.刘备5.晋朝“八王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外戚与宦官专权B.民族矛盾尖锐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激化D.经济衰落与社会动荡6.下列哪一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A.推行均田制B.废除九品中正制C.罢黜藩王,加强中央集权D.禁止鲜卑人与汉人通婚7.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主要基于什么原则?A.以军功爵位授田B.以门第高低授田C.以丁男为单位,按人丁和土地数量征收赋役D.以土地兼并为基础,征收高额地租8.唐朝中后期,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中央政府频繁更换宰相B.边疆节度使权力过大,拥兵自重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D.科举制度逐渐衰落9.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C.各设安抚使总揽地方军政财权D.派文官任知州,三年一换10.下列哪一项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A.土地高度集中B.海上贸易活跃C.手工业部门众多,分工细致D.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郡县制2.科举制3.安史之乱4.民本思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表现。3.简述宋朝城市经济的特点。四、论述题(20分。)试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及其演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D3.D4.D5.C6.A7.C8.B9.C10.B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以郡统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或县长),均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它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体现。该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由朝廷设立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最终确立于宋朝。它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为普通人提供了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也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3.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乱,始于公元755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叛乱历时八年,战乱遍及中原和江南地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唐朝的社会经济,导致中央权威衰落,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安史之乱对唐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4.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一种以民为重、重视民众利益的治国理念。其核心观点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应当以爱护百姓、保障民生为首要任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历代王朝有时会借鉴民本思想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但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统治者那里的具体实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皇帝制度:秦朝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军政大权,皇帝拥有发布律令、征发赋役、任免官吏等绝对权力。*中央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九卿是三公之下的具体事务部门长官。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但权力逐渐被分割。*地方行政制度: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个),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中央直接任免,负责地方行政、司法和军事(郡)。*法律制度:统一制定法律,实行“依法治国”。秦朝的法律严苛,强调刑罚,但加强了中央对社会的控制。*思想文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统一了文字、车辆形制、度量衡单位,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思想上“焚书坑儒”,压制异端思想,统一思想文化。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北方民族的南迁:由于北方战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和江南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和杂居。*政权更迭与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由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更迭,如后赵、前秦、北魏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逐渐采用汉文化,学习汉族的统治方法。*语言文字的交融:北方少数民族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汉语也吸收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词汇。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方面相互影响,出现了许多融合了不同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例如,北朝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就是佛教艺术与北方民族艺术融合的产物。*社会习俗的相互影响: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相互借鉴,如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方面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婚姻关系的民族交融:民族间的通婚现象增多,打破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民族融合。3.简述宋朝城市经济的特点。*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宋朝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兴旺,导致城市数量显著增加,规模也远超前代,开封、杭州等都是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出现坊市分离的格局:宋初城市仍沿袭坊市制,但后来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了“坊市合一”的局面,商业活动遍及全城,尤其以夜市兴盛为特点。*商业功能增强,地位提高: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纸币出现:宋朝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和“会子”,便利了商品流通。*海外贸易发达: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等成为国际性贸易都市。*出现专职的商人和行业组织:城市中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商人和行会组织,如行、团、社等,体现了城市经济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四、论述题(20分。)试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及其演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作用:1.为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或“天人感应”),为皇帝的权威提供了合法性论证。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中央集权。2.塑造了古代官僚体系的价值观念:儒家强调“学而优则仕”,将读书做官视为正途。通过科举制度,儒家经典成为考试内容,选拔出的官员普遍认同儒家价值观,以“忠君爱国”、“仁政爱民”作为行为准则。这有助于形成一支认同儒家意识形态的官僚队伍,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能力。3.确立了社会伦理规范,维护社会稳定:儒家思想以“仁”、“礼”为核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孝悌观念强化了家庭伦理,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儒家对家庭关系的规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通过教化民众,儒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社会秩序。4.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设计:儒家强调的“德治”和“礼治”思想,影响了古代政治制度的设计。例如,重视官员的道德品质选拔,强调法律与教化的结合,注重仪式和典章制度等。演变:1.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增加了神秘主义色彩,更适合服务于大一统王朝的政治需要。汉代儒家主要提供的是为统治服务的意识形态。2.宋代:理学兴起,将儒家思想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哲学高度,强调“理”为世界本源,“气”为构成物质基础,“存天理,灭人欲”成为核心主张。理学更注重个人心性修养和道德完善,对维护专制统治起到了更强的理论支撑作用,成为官方哲学。3.元明清时期:理学继续作为官方哲学,对科举考试和官僚选拔影响巨大。但同时,儒家思想也吸收了其他思想(如法家、道家),并与社会现实互动,产生了不同流派和解释。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保险协议合同范本
- 会员交押金合同协议书
- 创业团队股权合同范本
- 合同可以转租分租协议
- 农村木房子置换协议书
- 合同延期协议流程模板
- 养殖设备出货合同范本
- 农村林地转让合同范本
- 合同错误更正协议模板
- 卖房终止租赁合同范本
- 2021技师部规章制度
- DL∕ T 736-2010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G -B- 43068-2023 煤矿用跑车防护装置安全技术要求(正式版)
- 商会财务工作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9:函数定义和调用参考答案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协议
-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
- 运用PDCA循环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 地产销售40:思维、标准与技术要点
- 七年级经纬线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