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修辞知识点及练习题解析_第1页
初中修辞知识点及练习题解析_第2页
初中修辞知识点及练习题解析_第3页
初中修辞知识点及练习题解析_第4页
初中修辞知识点及练习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妙笔生花的秘密——初中修辞知识点精解与实战演练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衣裳。而修辞,便是给这件衣裳绣上精美花纹的针线,能让平凡的文字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对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而言,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仅是应对考试的需要,更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文学魅力的基石。本文将带你系统梳理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并通过实例解析,助你真正领会其精髓,学以致用。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精析(一)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何为比喻?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如“像”、“好像”、“是”、“变成”等)三部分构成,但有时比喻词可以省略。为何用比喻?*形象化:将抽象的、深奥的道理或情感具体化、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和感受。*生动性:使描述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增强语言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趣味性:巧妙的比喻能增添语言的趣味,引人入胜。如何辨比喻?关键在于抓住“相似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但在某一方面(形态、特征、情感等)有相似之处。经典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本体:叶子;喻体:舞女的裙;比喻词:像。相似点:形态的舒展、优美。(二)拟人:赋予万物以人情,让描写更显亲切何为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为何用拟人?*亲切感: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情感、动作,使其更具亲和力,易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生动性:使描写对象更加活泼、形象,富有生命力。*表达力:能更强烈地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或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如何辨拟人?看是否赋予事物以人的言行、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经典例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将“春天”赋予人的动作“脚步近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急切期盼和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三)排比:增强语势,铺陈情感何为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三句或三句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何用排比?*增强语势: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重复,能形成强大的语言气势,使表达更有力量。*强调内容: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铺陈,能更充分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说明复杂的事理。*富有节奏:排比句句式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如何辨排比?抓结构相似、句式整齐、意思相关、语气一致、至少三句。经典例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从山、水、太阳三个方面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四)夸张:放大或缩小,突出特征何为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描述。为何用夸张?*突出特征: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强化情感: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增强效果:使语言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引人注意。如何辨夸张?看描述是否明显超出了客观事实的范围,但又在情理之中,能被理解。经典例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千尺”、“落九天”都是对瀑布高度和气势的极度夸张,突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五)对偶:句式匀称,音韵和谐何为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为何用对偶?*形式美:句式整齐匀称,结构对称,具有建筑美。*音韵美: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表意凝练: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使意思更集中、鲜明。如何辨对偶?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经典例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六)设问:引人深思,自问自答何为设问?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为何用设问?*引人注意:在关键处提出问题,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重点: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强调所要说明的问题或观点。*过渡衔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何辨设问?有问有答,答案紧跟问题之后。经典例析:*“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先提出“什么是路?”的问题,然后自己给出答案,阐明了路是靠人开创出来的深刻道理,引人深思。(七)反问:加强语气,不容置疑何为反问?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为何用反问?*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的语气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深思。*强调肯定/否定:明确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使观点更鲜明,不容置疑。如何辨反问?问句本身已包含答案,不需要对方回答,语气强烈。经典例析:*“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二、实战练习题及深度解析(一)辨识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教室里静得出奇,连同学们均匀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5.我们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吗?不,永远不能。()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参考答案及解析:1.比喻。本体是“顶着白花的矮松”,喻体是“日本看护妇”,比喻词“好像”,相似点是形态。2.拟人。“低唱”、“弹琴”是人的动作,赋予油蛉和蟋蟀以人的行为。3.比喻、排比。三个“……的像……”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构成排比;每个分句又是比喻。4.夸张。“静得出奇”到“连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是对安静程度的夸大描写。5.设问。先提出“我们能忘记吗?”的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不,永远不能”。6.对偶。“横眉”对“俯首”,“冷对”对“甘为”,“千夫指”对“孺子牛”,结构对称,意义相关。(二)品读下列句子,赏析其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慈祥的母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与亲切,以及它带给人舒畅、愉悦的感受,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春风的美好。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态和济南城在山中的安稳;又赋予小山以人的动作和语言“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将小山写得像慈爱的母亲,充满了温情,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使用不当的地方,并简述理由1.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他咳嗽的声音。2.我们的教室像蒸笼一样,同学们都快冻僵了。参考答案及解析:1.问题:夸张失实,且“咳嗽声”用“铜钟”比喻,美感不足。*理由:“铜钟”常用来比喻声音洪亮、悦耳,而“咳嗽声”本身不具备这种美感。“十里地都能听见咳嗽声”也过于夸张,不符合生活常理,显得不真实。2.问题:比喻前后矛盾。*理由:“蒸笼”的特点是闷热,如果教室像蒸笼,同学们应该感觉热,而非“快冻僵了”。喻体与本体的特征在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