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2、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C.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3、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4、在敲锣时,停止对锣的敲击后,锣声却“余音不止”

A

人耳有“延时”作用

B

是锣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C

锣停止振动后,周围空气还在振动

D

锣振动尚未停止5、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1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6、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得快。7、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

(

)A.声带振动产生的

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

D.胸腔振动产生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

C.煤油;

D.钢铁.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敲响左边的音叉,靠近右边的相同的音叉的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说明

,若此实验在月球上进行,此现象

(能或不能)看到。2、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3、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4、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6、声不仅能传递

,也能传递

。7、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气体中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8、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0、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2、在图1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相距10m之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

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

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___。

3、陈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请你参入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除待检测的材料、鞋盒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其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这是因为

。(2)实验设计:陈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

3、答案:C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二、填空题1、答案:空气能传声,不能2、答案:12243、答案:振动4、答案: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5、答案:声音逐渐变低,直至消失;声音逐渐变大;空气;真空6、答案:信息

能量

7、答案:大8、答案:振动、水(液体)9、答案:340m/s,346m/s,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