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_第1页
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_第2页
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_第3页
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_第4页
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速学汇报人:KimiAI时间:2025/01/01目录CONTENTS01通则定位与核心理念02片剂全景与关键控制03注射剂风险线与无菌屏障04胶囊颗粒与口服固体制05眼鼻耳用与局部制剂06吸入制剂复杂递送体系目录CONTENTS01半固体制剂与透皮系统02特殊剂型与中药外延01通则定位与核心理念制剂通则: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法定起点2025版药典四部制剂通则,是所有剂型设计、生产、检验的强制性技术底线。法律地位凡例明确其强制效力,覆盖中药、化学药、治疗类生物制品,是注册、生产、检验的基石。适用范围从原料特性、临床需求到稳定性评价,贯穿剂型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核心理念建立“先合规、再优化”的思维底座,所有技术要求均在此框架下展开。剂型选择的三大支柱与全过程质量概貌原料药物特性理化/生物学性质决定剂型基础。临床给药需求顺应性、起效速度、靶向部位。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货架期与用药安全。全过程质量概貌(QualityProfile)首次提出对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间体、成品进行全过程关键质量属性识别与量值传递研究,强化“设计决定质量”而非“检验决定质量”。02片剂全景与关键控制片剂分类与临床定位:剂型服务于治疗片剂已扩展至十余类,每类对应特定释药部位与吸收路径。舌下片适用于急症,快速吸收。阴道泡腾片聚焦局部消炎治疗。缓控释片需整片吞服,维持血药平台。咀嚼片改善口感,提高依从性。分散片水中迅速崩解,服用方便。肠溶片肠道定位释放,减少胃部刺激。片剂生产与贮藏的十二条铁律任何一条违反即判不合格,为生产现场QA提供速查清单。原辅料混合均匀光热敏感成分遮光避热水分控制防霉变优选干法压片工艺可加固体制剂矫味剂包衣目的与残留溶剂检查外观完整光洁微生物限度达标溶出/释放/含量均匀度三选一密封避光贮存工艺优选干法压片光热敏感成分遮光避热片剂专项检查:限度速记口诀重量差异三七五,五以内(0.3g以下±7.5%,以上±5%)超二不过一(超限≤2片,无1片超1倍)崩解时限普十五,泡腾五(普通片15min,泡腾片5min)阴道三十,咀嚼免(阴道片30min,咀嚼片免查)发泡量阴道泡腾片平均不少于6ml(5分钟内)少于4ml不过二(少于4ml的≤2片)03注射剂风险线与无菌屏障注射剂分类与给药路径红线注射液(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无菌粉末(临用前配制)浓溶液(临用前稀释)不可逾越的给药路径红线混悬型注射液不得静脉、椎管内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椎管内用静脉输液≥100ml亦称大容量注射剂,需额外关注渗透压与热原。注射级门槛:原辅料与溶剂的严苛要求原辅料必须符合“注射用”质量要求。饮片需按规定提取、纯化至半成品并检验。溶剂水性(注射用水)与非水性(大豆油等)须严控用量并备案。附加剂抗氧剂、抑菌剂等需在处方筛选阶段完成毒理评估,并保证成品浓度安全。工艺关键控制与灭菌策略无菌是底线,内毒素是红线。关键工艺控制配制、过滤、灌封、灭菌需连续限时完成。接触空气易变质品种需充氮或CO₂。温度敏感药物需控制灌封温度与时限。冻干粉需及时冷冻干燥并控制残留水分。灭菌策略所有注射剂必须终端灭菌。无法灭菌的需无菌生产并检漏,确保无菌屏障完整。注射剂必检项目与限度速查安全性检查无菌、细菌内毒素/热原、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理化检查装量、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渗透压摩尔浓度(静脉输液)。中药专属检查有关物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Pb≤12μg,Cd≤3μg,As≤6μg,Hg≤2μg,Cu≤150μg)。粒径/乳滴控制混悬型≤15μm,乳状液型90%≤1μm。04胶囊颗粒与口服固体制胶囊剂分类与填充技术硬胶囊可填充粉末、颗粒、小丸、半固体、液体。软胶囊密封液体或半固体,可混合填充实现双释放曲线。缓控释/肠溶需符合释放度指导原则9013,评估囊壳与内容物相容性。颗粒剂多形态与溶化性要求溶化性检查可溶颗粒: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泡腾颗粒:遇水产生大量气泡,5分钟内完全溶解。混悬颗粒:临用前振摇成均匀混悬液,需检溶出度。粒度控制采用双筛法,控制不能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15%确保口感与剂量均匀。胶囊与颗粒剂:共性检查与贮藏条件共性检查项目装量差异/装量水分控制(中药硬胶囊≤9%,颗粒≤8%)微生物限度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者,免装量差异缓控释剂型免崩解时限,须检释放度统一贮藏条件密封、干燥、≤30℃防止受潮、发霉、变质。生物制品需符合分包装通则0239。05眼鼻耳用与局部制剂眼用制剂:无菌底线与多剂量风险管控无菌底线所有眼用制剂均须无菌。手术/急救用制剂须一次性包装,不得加抑菌剂。多剂量风险可加抑菌剂但须标明种类及浓度,启用后最多使用4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鼻用喷雾递送剂量均一性:双维度考核确保患者实际吸入剂量与标签宣称一致,减少疗效波动。罐内均一性同一罐初始、中、末各3-4个剂量罐间均一性10罐不同位置剂量判定标准:均值应在标示量80%-120%。10剂量中≥9个在75%-125%,或复试30剂量中≤3个超范围。耳用制剂:粒径控制与刺激性管理粒径与物理性质混悬液:原料药物粒径须符合要求,沉淀经振摇易分散。乳状液:分层后振摇易恢复。半固体制剂:应柔软细腻,易涂布。包装与刺激性多剂量包装:须配完整滴管,装量≤10ml或5g,减少污染。耳膜穿孔或术前用:须无菌且单剂量,不得含抑菌剂,防耳毒性。06吸入制剂复杂递送体系吸入制剂:三型分类与微细粒子门槛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微细粒子门槛(MMAD)原料药物粒径≤10μm,且大多数≤5μm微细粒子剂量不得少于标示剂量10%-15%吸入制剂:递送剂量均一性的双维度考核罐内均一性同一罐初始、中、末各3-4个剂量罐间均一性10罐不同位置剂量判定标准:均值应在标示量80%-120%。说明书须标明总吸次、递送剂量、临床最小推荐剂量吸次。吸入制剂:装置相容性与泄漏检查装置相容性所有接触药物部件须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通过“装置-处方-患者”三位一体验证,降低临床终端使用失败率。泄漏与剂量检查气雾剂:进行泄漏检查与每撤主药含量(80%-120%)测定。喷雾剂:检每喷喷量。粉雾剂:检总吸次。07半固体制剂与透皮系统半固体制剂:基质选择与抑菌策略软膏基质油脂性:凡士林、羊毛脂等。水溶性:聚乙二醇等。乳膏基质水包油(O/W)型:钠皂等。油包水(W/O)型:钙皂、羊毛脂等。抑菌策略:用于烧伤(Ⅰ/浅Ⅱ度)的非无菌制剂须标签声明。基质应细腻、无刺激、具适当黏稠度。透皮系统:凝胶贴膏与贴剂控释设计凝胶贴膏常用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亲水性基质。须检含膏量、耐热、赋形性、黏附力。贴剂控释设计由支撑层、控释膜、黏附层、保护层组成。应标明每贴含药量、释放面积、递送剂量(mg/24h),通过扩散控释。半固体及透皮制剂:共性检查与贮藏警示共性检查项目粒度(≤180μm)装量微生物限度无菌检查(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统一贮藏警示避光、密封、≤25℃、不得冷冻防止基质分层、药物结晶、黏附力下降。08特殊剂型与中药外延丸剂:溶散时限与水分梯级控制溶散时限小蜜丸、水丸:1h浓缩丸:2h滴丸:30min包衣滴丸:1h蜡丸:按肠溶片法水分控制蜜丸:≤15%水蜜丸:≤12%水丸、糊丸:≤9%通过“丸重-溶散-水分”三维控制,避免“硬丸不化”临床投诉。中药特色制剂:煎膏、胶剂、酒剂控制要点煎膏剂检相对密度、不溶物。加糖量≤清膏3倍。胶剂水分≤15%,须检总灰分、重金属、砷盐。酒剂乙醇、甲醇量符合规定。总固体检查区分含糖与否。三类制剂均强调“澄清、无沉淀、无酸败”,守住中药传统剂型现代化底线。培训回顾与落地路径本次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