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毒品中毒2025年10月18日医学生文献学习——内科学基本概述011.毒品定义与核心特性定义:指国家规定管制的、能使人成瘾的麻醉(镇痛)药和精神药;用于治疗时为药品,滥用时为毒品,我国毒品不包含烟草、酒类中的成瘾物质。核心特性:药物依赖性(生理依赖+心理依赖);危害性(损害健康、引发社会问题);非法性(未经许可生产、销售、使用)。2.急性毒品中毒定义短时间内滥用、误用或故意使用大量毒品,超过机体耐受量,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呼吸/循环障碍)的情况,常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多见于吸毒者。3.全球与我国流行现状全球情况: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滥用,2020年全球约2.75亿人使用毒品,主要品种为大麻、苯丙胺类、海洛因、可卡因、氯胺酮等。我国情况:现有吸毒人数由2017年底234.5万降至2022年底112.4万,管制成效显著;滥用趋势变化:传统毒品获取困难,部分吸毒者转向麻精药品(曲马多、氯硝西泮)、新精神活性物质(氟胺酮、合成大麻素)替代滥用,或交叉滥用非惯用毒品。4.禁毒相关背景第一次国际禁毒会议在上海召开,13国代表参与,通过麻醉品管制“四项原则”,纳入国际禁毒公约;1909年每年6月26日(联合国确定,号召全球抵御毒品危害);国际禁毒日加大对制毒、贩毒、吸毒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公众健康与社会安定。我国态度5.毒品分类(我国标准:麻醉药+精神药)类别定义/来源核心成分/作用特点代表品种1.阿片类天然阿片为罂粟蒴果浆汁风干物,含20余种生物碱;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人工合成三类,均作用于阿片受体-天然成分:吗啡(镇痛、镇静)、可待因(镇咳)、蒂巴因(作用与吗啡相反,改构后成埃托啡)、罂粟碱(不作用于阿片受体);-核心作用:镇痛、镇静、止咳、止泻、麻醉-天然制剂:阿片、吗啡、可待因;-半合成制剂:见“表9-2-8”(如羟考酮、氢可酮);-人工合成制剂:见“表9-2-9”(如芬太尼、哌替啶、美沙酮)2.可卡因类从南美洲古柯叶中提取,含古柯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欣快感,易成瘾,长期滥用致精神障碍、心血管损害可卡因(苯甲酰甲基芽子碱)、古柯叶、古柯膏3.大麻类来源于大麻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为Δ⁹-四氢大麻酚(Δ⁹-THC)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欣快感、感知觉异常,长期滥用致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大麻叶、大麻树脂、大麻油(1)麻醉(镇痛)药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作用,易产生依赖性,具体分类及代表品种如下:天然、半合成阿片制剂天然阿片制剂半合成阿片制剂吗啡(morphine)海洛因(heroin)可待因(codeine)羟考酮(oxycodone)蒂巴因(thebaine)氢可酮(hydrocodone)二氢可待因(dihydrocodeine)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羟吗啡酮(oxymorphone)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埃托啡(etorphine)烟酰吗啡(nicomorphine)人工合成阿片制剂美沙酮(methadone)非那佐辛(phenazocine)哌替啶(pethidine)曲马多(tramadol)芬太尼(fentanyl)洛哌丁胺(loperamide)阿芬太尼(alfentanil)罗通定(rotundine)舒芬太尼(sufentanil)布桂嗪(bucinnazine)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卡芬太尼(carfentanil)阿法罗定(alphaprodine)喷他佐辛(pentazocine)5.毒品分类(我国标准:麻醉药+精神药)(2)精神药此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如兴奋、抑制、致幻),具体分类及代表品种如下:类别作用方向核心特点与代表品种1.中枢抑制药抑制中枢神经活动,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效果主要为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䓬类、巴比妥类)和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劳拉西泮),中毒详见“本篇第二章第五节”2.中枢兴奋药兴奋中枢神经,产生欣快感、精力旺盛感,易致过度兴奋、心律失常代表品种:-苯丙胺(AA);-衍生物:甲基苯丙胺(MA,俗称“冰毒”)、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3.致幻药干扰中枢神经感知觉信号处理,产生幻觉(视幻觉、听幻觉)、感知觉扭曲代表品种:-麦角二乙胺(LSD)、苯环己哌啶(PCP)、西洛西宾、麦司卡林;-氯胺酮(ketamine,俗称“K粉”):PCP衍生物,属第一类精神药品中毒原因021.主要原因:绝大多数为毒品滥用,少数为误食、误用、故意大量使用,或治疗用药过量/频繁用药超过人体耐受。2.滥用方式:口服;吸入(鼻吸、烟吸、烫吸);注射(皮下、肌内、静脉、动脉);黏膜摩擦(口腔、鼻腔、直肠)。3.易诱发中毒的高危情况:基础疾病: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肺部疾病、胃排空延迟、严重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药物相互作用:阿片类与酒精或镇静催眠药同时服用;2特殊人群:体质衰弱的老年人;3人群特征:滥用中毒者绝大多数为青少年。4中毒机制03(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作用起始时间(与入体途径相关):口服:1~2小时;鼻腔黏膜吸入:10~15分钟;静脉注射:10分钟;肌内注射:30分钟;皮下注射:约90分钟。(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代谢与排泄:作用时间取决于肝脏代谢速度;约90%以无活性代谢物经尿排出,小部分以原形经尿、胆汁/胃液随粪便排出;一次用药后24小时绝大部分排出体外,48小时后尿中几乎测不出;脂溶性阿片类药(吗啡、海洛因、丙氧芬、芬太尼、丁丙诺啡):入血后快速分布于体内组织(含胎盘组织),贮存于脂肪组织,多次给药可延长作用时间。(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关键代谢产物:吗啡: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或脱甲基形成去甲基吗啡;海洛因:血中半衰期3~9分钟,经体内酯酶水解为6-单乙酰吗啡,45分钟代谢为吗啡(在脑内发挥作用);哌替啶:活性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神经毒性强,易致抽搐)。(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阿片受体相关:主要受体类型:μ(μ1、μ2)、κ、δ三类;受体分布:痛觉传导通路及相关区域(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边缘系统、中缝大核),还分布于感觉神经末梢、肥大细胞、胃肠道;受体遗传变异:可解释个体对内源/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反应的差异;药物分类(按受体作用):激动药:主要激动μ受体(吗啡、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可待因);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μ受体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喷他佐辛、丁丙诺啡、布托啡诺)。(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药理效应:激活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致幻、欣快作用;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依赖性/戒断综合征机制:摄入的阿片类药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内啡肽)生成;停用后内啡肽无法快速补充,出现戒断现象。(一)麻醉药1.阿片类药中毒与致死剂量(成人):阿片(口服):致死量2~5g;吗啡(肌内注射):急性中毒量60mg,致死量250~300mg;首次应用者口服120mg阿片或肌内注射30mg吗啡以上即可中毒,药物依赖者24小时静脉注射硫酸吗啡5g可能不中毒;可待因:中毒剂量200mg,致死量800mg;海洛因:中毒量50~100mg,致死量750~1200mg;哌替啶:致死剂量1.0g。(一)麻醉药可卡因药物特性:脂溶性物质,古老局麻药,中枢兴奋作用强。吸收与分布:黏膜吸收后迅速入血,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机制:通过使脑内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转运体失活,产生中枢兴奋和拟交感神经作用。(一)麻醉药可卡因依赖性:强精神依赖性;反复大量应用产生生理依赖性,断药后出现戒断症状;成瘾性较吗啡、海洛因小。(一)麻醉药可卡因毒性效应:神经递质释放:急性中毒引起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HT释放,作用于不同受体亚型产生效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加、血压升高);心脏作用:对心肌细胞Na⁺通道的阻滞作用类似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偶致心脏传导异常;呼吸抑制:大剂量中毒抑制呼吸中枢;极端风险:静脉注射中毒可使心脏停搏。(一)麻醉药可卡因中毒与致死剂量:中毒剂量:20mg;致死量:1200mg;极端情况:70kg成年人给予纯可卡因70mg可能立刻死亡。(一)麻醉药大麻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急性中毒效应:与酒精作用相似,产生神经、精神、呼吸、循环系统损害。依赖性:长期应用产生精神依赖性,无生理依赖性。(二)精神药苯丙胺类(以AA、MA为例)药物特性:AA(苯丙胺):非儿茶酚胺类拟交感神经胺,分子量低,吸收后易通过血脑屏障;MA(甲基苯丙胺):毒性为AA的2倍。(二)精神药苯丙胺类(以AA、MA为例)作用机制:促进脑内儿茶酚胺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5-HT含量;最终产生神经兴奋和欣快感。(二)精神药苯丙胺类(以AA、MA为例)中毒与致死剂量:AA:健康成年人口服致死量20~25mg/kg;MA:静脉注射10mg数分钟可出现急性中毒,有时2mg即可中毒;吸毒者静脉注射30~50mg、耐药者静脉注射1000mg以上才发生中毒。(二)精神药2.氯胺酮药物特性:新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代谢与排泄:静脉给药后先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绝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先转化为去甲氯胺酮,再代谢为活性产物脱氢去甲氯胺酮,也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小量原形+绝大部分代谢物经肾排泄。(二)精神药氯胺酮作用机制: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特异性拮抗药;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新皮质传导,产生镇痛作用;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使意识与感觉分离;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快速大剂量给予时抑制呼吸;拮抗μ受体、激动κ受体。诊断04核心诊断依据:滥用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解毒药试验(多毒品混合中毒诊断较困难)(一)用药或吸食史麻醉药中毒:治疗性中毒者病史清晰;滥用中毒者病史难询问,可通过体征判断:口鼻烫吸者:鼻中隔溃疡或穿孔;静脉注射者:皮肤可见注射痕迹。精神药中毒:滥用人群:常出入特殊社交/娱乐场所的青年人。(二)急性中毒临床表现1.麻醉药中毒(1)阿片类中毒典型表现:昏迷、呼吸抑制、瞳孔缩小(“三联征”);各药物特殊表现:吗啡:“三联征”典型,伴发绀、血压降低;海洛因:“三联征”+非心源性肺水肿;哌替啶:抽搐、惊厥、谵妄、心动过速、瞳孔扩大;芬太尼:胸壁肌强直;美沙酮:失明、下肢瘫痪;预后与并发症:多数12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存活48小时以上者预后较好;并发症: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肾衰竭、腔隙综合征。(二)急性中毒临床表现麻醉药中毒(2)可卡因中毒重症表现:奇痒难忍、肢体震颤、肌肉抽搐、癫痫大发作、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反射亢进。(二)急性中毒临床表现麻醉药中毒(3)大麻中毒核心表现:精神和行为异常(高热性谵妄、惊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或短暂抑郁、悲观绝望、自杀念头);体征:球结膜充血、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二)急性中毒临床表现2.精神药中毒苯丙胺类中毒常见表现:精神兴奋、动作增多、焦虑、紧张、幻觉、神志混乱;重症表现:出汗、颜面潮红、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呼吸增强、高热、震颤、肌肉抽搐、惊厥/昏迷;严重并发症:高血压伴颅内出血;常见死亡原因:DIC、循环衰竭、肝肾衰竭。氯胺酮中毒核心表现:神经精神症状(精神错乱、语言含糊不清、幻觉、高热、谵妄、肌颤、木僵)。(三)实验室检查毒物检测(定性+定量,协助诊断)(2)标本留取口服中毒时,留取胃内容物、呕吐物、尿液、血液进行检测,有条件时测定血药浓度。(三)实验室检查毒物检测(定性+定量,协助诊断)(2)具体检测方式尿液检查海洛因中毒:4小时后留尿检测;苯丙胺类(AA):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AA及代谢产物;氯胺酮中毒:检测尿液中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三)实验室检查毒物种类治疗血药浓度中毒血药浓度致死血药浓度吗啡0.01~0.07mg/L0.1~1.0mg/L>4.0mg/L美沙酮0.48~0.85mg/L2.0mg/L74.0mg/L苯丙胺-0.5mg/L>2.0mg/L1.毒物检测(定性+定量,协助诊断)(2)具体检测方式血液检测(血药浓度阈值)(三)实验室检查2.其他检查动脉血气分析适用场景:严重麻醉药类中毒;典型表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血液生化检查检测项目: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评估器官功能与代谢状态。(四)鉴别诊断阿片类中毒谵妄:需鉴别是否为“合并使用其他精神药物”或“合并脑疾病”所致。瞳孔缩小:需排除镇静催眠药中毒、吩噻嗪类中毒、有机磷杀虫剂(OPI)中毒、可乐定中毒、脑桥出血。海洛因中毒(表现不典型):考虑是否掺杂其他药物(奎宁、咖啡因、地西泮等),掺杂物可能改变中毒表现。阿片类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无认知改变,若出现认知改变,需寻找其他病因(如脑损伤、合并感染等)。(五)诊断性治疗核心逻辑:怀疑特定毒品中毒时,给予对应解毒药,观察疗效辅助诊断;示例:怀疑吗啡中毒时,静脉注射纳洛酮,若症状迅速缓解,支持诊断。治疗05单击此处添加章节副标题(一)复苏支持治疗(优先处理呼吸循环衰竭)1.呼吸支持(针对呼吸衰竭)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造口;措施2:中枢兴奋药应用:可用药物:阿托品(兴奋呼吸中枢)、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尼可刹米;禁用药物:士的宁、印防己毒素(协同吗啡诱发/加重惊厥);措施3:机械通气:适用场景:海洛因/美沙酮中毒所致非心源性肺水肿;关键设置: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辅助治疗:高浓度吸氧、血管扩张药、袢利尿药;禁用药物:氨茶碱。(一)复苏支持治疗(优先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循环支持(针对血压降低/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取头低脚高位,静脉补液扩容,必要时用血管升压药;心律失常处理:丙氧芬诱发的心律失常:避免用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卡因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用拉贝洛尔或苯妥英钠治疗。(一)复苏支持治疗(优先处理呼吸循环衰竭)3.代谢紊乱纠正针对低血糖、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给予对应治疗(如补糖、补碱、调整电解质)。(二)清除毒物适用人群:神志清楚者;禁用药物:阿扑吗啡(加重毒性)。催吐时机:摄入致命剂量毒品后1小时内;洗胃液:先用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续处理:洗胃后用50%硫酸镁导泻。洗胃作用:吸附胃肠道内未吸收的毒物;特殊情况:丙氧芬过量/中毒(存在肠肝循环),需多次使用活性炭,疗效更佳。活性炭吸附(三)解毒药应用(阿片类中毒为主)解毒药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与注意事项1.纳洛酮(naloxone)静脉、肌内、皮下注射;气管内给药-阿片中毒:静脉注射2mg;-阿片依赖中毒:间隔3~10分钟重复应用;-非依赖性中毒:间隔2~3分钟重复应用;-总剂量15~20mg无效时,需排查合并非阿片类中毒、头部外伤等;-长半衰期(美沙酮)/强效(芬太尼)阿片中毒:需静脉输注-拮抗吗啡作用是烯丙吗啡的30倍,1mg可对抗25mg海洛因;-有效:缓解芬太尼中毒肌肉强直;-无效:不能拮抗哌替啶中毒的癫痫发作/惊厥,对海洛因/美沙酮致非心源性肺水肿无效(三)解毒药应用(阿片类中毒为主)解毒药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与注意事项2.纳美芬(nalmefene)静脉注射-0.1~0.5mg静脉注射,2~3分钟渐增剂量;-最大剂量1.6mg/次治疗吗啡中毒效果优于纳洛酮(三)解毒药应用(阿片类中毒为主)解毒药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与注意事项3.烯丙吗啡(nalorphine,纳洛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5~10mg/次,必要时每20分钟重复;-总量不超过40mg-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直接拮抗吗啡及其衍生物、其他镇痛药中毒;-仅用于阿片类相关镇痛药急性中毒(三)解毒药应用(阿片类中毒为主)解毒药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与注意事项4.左洛啡烷(levallorphan,烯丙左吗南)静脉注射-首次1~2mg静脉注射;-5~15分钟后可注射0.5mg,连用1~2次-仅逆转阿片中毒所致呼吸抑制;-禁忌:非阿片类中枢抑制药(如乙醇)中毒,可能加重呼吸抑制(三)解毒药应用(阿片类中毒为主)解毒药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与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操作指南及报告模板
- 家人生的港湾作文600字5篇
- 勤奋的蜜蜂写物作文15篇
- 小白兔与森林的和谐童话作文13篇范文
- 企业生产安全规范检查表模板(含操作指引)
- 企业合同审查标准化操作手册
- 企业风险评估矩阵化分析工具
- 企业资产清查及盘点数据录入模板
- 法律合规风险评估与控制流程表
- 销售合同范本及风险提示
- 2025内蒙古国贸集团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麦芽糖醇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蜀道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含答案)
- 2026年中考英语复习必背人教版初中单词默写
- 教育行业职业规划指南
- 医院物价员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培训
- 信息运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