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膜,鼓膜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C、手使鼓膜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因都有。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3、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

(

)A.声带振动产生的

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

D.胸腔振动产生的4、人能够听到声音所具备的条件是A.有振动物体就能产生声音

B.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就能听到声音C.有声源、有声的传播物质、同时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

D.以上说法都不对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进行交谈,这是因为(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6、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7、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2、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4、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某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该同学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是

m。(声速为340m/s)5、声音的产生靠________,声音的传播________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6、声不仅能传递

,也能传递

。7、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8、歌声是由演唱者声带_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_传到听众耳中的。9、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但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10、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图6中(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境。(一)甲图说明声音在

中能传播;(二)乙图中的声音通过那些介质传到耳朵里去的

;(三)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2、如右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3、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1)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_;(2)若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铃声?_________;(3)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坡璃罩内,将会_________;(4)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

2、答案:D3、答案:B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C10、答案:D二、填空题1、答案:振动2、答案:大于3、答案:波,能量;4、答案:17005、答案:振动

需要

6、答案:信息

能量

7、答案:12248、答案:振动

空气9、答案:固体10、答案: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