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温暖的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会飘出“白气”;C.秋天的早晨,常发现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D.寒冷的冬天,纷纷飘落的雪花.2、铅的熔点是327℃,把铅放在铁锅里加热,当温度为327℃时,铅的状态为(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都有可能3、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雾;

B.霜;

C.雪;

D.冰雹.4、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使水银的温度达到357℃,水银就一定会沸腾B.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银,温度一定是357℃C.无论给水银加热多长时间,水银的温度总是在不断升高的D.只要给水银加热,水银就会马上沸腾6、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7、冬天开车时,轿车前车窗玻璃出现的雾气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驾驶员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A、启动雨刷

B、用毛巾擦拭车窗C、打开空调通风对车窗吹风

D、打开轿车车窗通风。8、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9、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10、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2、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故在此物态变化中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3、若水面上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即使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水是在

沸腾的。大量实验表明,其他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4、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5、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______,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6、烧饭时,揭开锅盖,锅面上方出现大量的雾气,锅盖上还会往下滴水,这些都是由于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而形成的。7、小明在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后,利用温度计测量了某天不同时刻的气温,如图甲、乙所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8、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乙9、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而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这一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

(填“高于”或“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样,来自壶内的水蒸气遇冷就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10、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也会改变,称为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下表提供了几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对应值.摄氏温度tc(℃)051015202530摄氏温度tF(F)3241505968778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推知:摄氏温度tc和与华氏温度tF的关系式为tc=.2、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

.(2)请你找出丙图中

段图象是错误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乙图所示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3、用图所示的装置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了沸腾。若不用加热的方法,要使水重新沸腾,你应该怎样做(写出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依据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B

5、答案:B6、答案:A7、答案:C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二、填空题1、答案:38.2

38.5

2、答案:升华

凝华放出3、答案:100℃,一定的温度下4、答案:液化

凝华云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不同的云层成分不同,形成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水蒸气、水滴、冰晶之间发生物态变化.5、答案:升华

凝华

解析:钨丝变细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的缘故,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蒸气在遇冷后又发生凝华,附着在了灯泡壁上的缘故。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