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A.铁、盐水、塑料 B.陶瓷、人体、大地C.塑料、陶瓷、玻璃 D.金属、人体、盐水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3、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不带电 D.一定不带电4、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的直径约10-1B.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C.液体的分子结构使得液体容易被压缩,从而没有确定的形状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可以将半杯清水和半杯硫酸铜溶液倒在一起5、“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小宁走在江滨道上,远远就闻到桂花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6、在以下四个图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D.地球月亮互相吸引,月亮绕地球转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晚上月亮可以照亮地面,月亮是光源B.光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单位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8、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中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和电子带同种电荷B.所有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所有的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9、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C.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10、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有用,有时有害。下列扩散现象有害的是()A.腌制鸭蛋时,蛋变咸了B.衣柜里放樟脑球驱虫C.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蜜蜂D.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干燥的冬天,妈妈的长头发与羽绒服摩擦后,头发很容易粘在与羽绒服摩擦的区域是因为摩擦起电时,______。同时,头发变得很蓬松是因为______。2、经过加油站时,就能闻到汽油味,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而且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味儿更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为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B带______电。4、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_____电;在玻璃棒接触金属球的瞬间,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选填“玻璃棒到金属球”或“金属球到玻璃棒”)。5、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子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盛______水的杯子中扩散得快,这说明:_____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6、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材料,它的原子由______和核外电子构成;校园内的大显示屏是LED的,LED灯管的主材料是属于______体(填“导”、“绝缘”或“半导”),大屏幕上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______。7、图是与电学有关的三个实验情景。(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2)两根没有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不发生排斥现象;它们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再次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出现了排斥现象,说明它们带上了_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3)如图丙所示,将不同的水果,通过电极和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发现二极管发光,这里的水果在电路中扮演了_________的角色。8、一群蜜蜂突然飞入我市一处民宅,民警在救援时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闻到蜂蜜的香味后,陆续飞入桶中,如图所示,这属于______现象;若给桶加热后,蜜蜂更易察觉到蜂蜜的香味,说明______升高,加快了______的无规则运动。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和空气摩擦机身会带电,这种现象叫______,发生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因为______(选填“电子发生转移”或“产生了新的电荷”);飞机降落后为避免机身带电而产生危险,飞机着地轮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橡胶轮胎,这种橡胶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10、如图所示,该仪器是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假如一湖面的面积是96km2,现要在这湖面上铺上一层单个分子直径厚的薄油层,请估算下需多少体积的油?2、有一种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现将一滴体积约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让其均匀散开,其扩散面积可达3m2,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提示:由于油酸分子的化学性质,使得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3、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_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水柱长度L1/cm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液柱减小的长度△L/cm酒精质量的含量β/%176.298.11.920296.83.240344.096.43.6435.097.460516.798.41.680①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___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____cm.(酒精密度0.8g/cm3)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4、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A端用绳子系着拴在地面上,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g取10N/kg.求:(1)绳子的拉力是多大?(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则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时绳子会断?5、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水溶液,含有杂质的水;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玻璃,塑料,橡胶,陶瓷,油,空气,纯水。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C【详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轻质小球靠近橡胶棒,相互吸引,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可能带正电;又因为“带电体有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还可能不带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大多数分子直径约为,即,故A错误;B、分子比较小,可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故B正确;C、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故C错误;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不是随意的倒在一起,故D错误。故选B。5、B【详解】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飘入人鼻孔中,被人所感知,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符合题意;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说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力是万有引力,不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详解】A.晚上月亮可以照亮地面,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故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B.光年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传播的距离,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故B错误;C.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H原子中只有质子无中子,He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Li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Be原子核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说明原子核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H原子核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He原子核由2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Li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Be原子核由四个质子,核外有四个电子。所有中性的原子具有的质子数都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C符合题意;D.H原子中只有质子无中子,说明原子不一定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B.玻璃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将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由于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来,故AB错误;CD.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两金属箔片失去电子带正电,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D【详解】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这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用,故A不符合题意;B.衣柜里放樟脑球驱虫属于有益的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蜜蜂,对于蜜蜂传播花粉是有益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甲醛扩散在空气中,甲醛对人体有危害作用,这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害,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头发与羽绒服摩擦后,头发很容易粘在与羽绒服摩擦的区域是因为摩擦起电时,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2]头发变得很蓬松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无规则剧烈【解析】【详解】[1]经过加油站时,就能闻到汽油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汽油味就越浓。3、B到A负【解析】【详解】[1][2]A带负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则自由电子由A到B,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B到A,电子由A转移到B,使B带上负电。4、正玻璃棒到金属球【解析】【详解】[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与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带的电荷增多,因此该验电器带正电。[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缺少电子造成的,当用玻璃棒和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金属箔张角变大,原因是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上,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金属球。5、热温度【解析】【详解】[1][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更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6、原子核半导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析】【详解】[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按物质的导电性来分类,制作LED灯管的材料属于半导体。[3]显示大屏上总是吸附上一些灰尘,这是因为显示屏在工作时带有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7、见解析同种电源【解析】【详解】(1)[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因为带电体能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说明梳子带有电。(2)[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根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3)[3]要使用电器工作,电路中必须要有电源,水果能使二极管发光,说明在这个的电路中水果能提供电压,所以水果相当于电源,8、扩散温度分子【解析】【详解】[1]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这种现象属于扩散现象。[2][3]若给桶加热,蜂蜜的温度升高,蜂蜜的芳香分子运动更剧烈,蜜蜂更易察觉到蜂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就越快。9、摩擦起电电子发生转移导体【解析】【详解】[1][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和空气摩擦机身会带上电荷,这是飞机与大气之间的电荷(电子)发生转移,属摩擦起电现象。[3]飞机上的着地轮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所以这种橡胶是导体。10、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2]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然后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三、计算题1、9.6×10﹣3m3【解析】【分析】求油层的体积,除了面积还要知道油层的厚度,即分子的直径,因此用湖的面积乘以分子的直径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详解】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湖面的面积是;根据得,需要油的体积为:.2、3.3×10-7mm【解析】【分析】【详解】解:据题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等于油分子的直径,所以油分子的直径为答:油分子的直径约为3.3×10-7mm。3、C55.0502.6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详解】(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选C;(2)①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第2次实验水面水面的刻度55.0cm.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柱的质量m水=ρ水V水=ρ水SL1,酒精柱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ρ酒精SL2,则酒精质量的含量:β=×100%=×100%=×100%,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水柱长度L1=44.0cm,酒精柱的长度L2=100cm−44.0cm=56.0cm,代入上式可解得:β≈50%.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L=10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投标书
- 城区排水管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 浏览器支持的协议书
- 通信协议书的类型
- 设备搬迁技术协议书
- 协议书闪婚 逐云之巅
- 简单的劳务协议书范本
- 品牌授权协议书范本
- 造房子协议书
- 专用车辆产业化项目投资计划书
- 商场活动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蛙泳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哲学与宗教学》期末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干细胞监管政策蓝皮书-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
- 境外道路货物运输应急预案
- GB/Z 40988-2021六自由度外固定支架
- 《环境保护法》课件
- 水电站年度检修计划
- 高一第一次月考后的心理分析与调整课件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民营医院员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