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基础注浆施工方案_第1页
酒泉基础注浆施工方案_第2页
酒泉基础注浆施工方案_第3页
酒泉基础注浆施工方案_第4页
酒泉基础注浆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泉地区基础注浆加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酒泉市肃州区商业综合体地基加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下室,地基处理面积约2万平方米。项目场地位于河西走廊西段,需通过注浆加固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承载力不足问题,确保主体结构安全。1.2工程目标安全目标:地基承载力提升至250kPa以上,沉降量控制在50mm以内,不均匀沉降≤15mm,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Ⅶ度地震烈度(0.15g)要求。质量目标: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环保目标:施工扬尘排放达标,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夜间≤55dB,固废回收率≥90%。工期目标:总工期180天(含养护期),其中主体施工150天,检测验收30天。二、地质条件分析2.1地层分布特征(自上而下)地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结构特征工程性质①素填土层0.5-1.2松散,含砾石及砂粒透水性强,承载力低(80-120kPa)②粉砂层2.5-4.0稍密-中密,颗粒级配不均易产生震陷,干旱环境下易干缩开裂③砾石层5.0-8.0密实度差异大,局部夹漂石承载力特征值180-220kPa④粉质黏土层3.0-5.0硬塑状态下卧稳定层,承载力特征值280kPa2.2水文与地震条件地下水:埋藏深度12-15m,对施工无直接影响,但需防范雨季地表水下渗引发粉砂层湿陷。地震烈度: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需考虑地基加固后的抗震稳定性。2.3不良地质问题地基不均匀性:砾石层分布随机性强,导致地基承载力差异可达40kPa以上。干缩裂缝:粉砂层在干旱气候下表面裂缝宽度可达5-10mm,加剧雨水入渗风险。三、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分区将场地划分为A、B、C三个施工段,采用“由东向西、分段流水”方式施工,每个区段配备2套注浆设备,确保日均完成注浆孔120个。3.2设备配置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用途地质钻机XY-1004钻孔(孔径50-70mm)高压注浆泵BW-2504浆液输送(压力0.5-3.0MPa)浆液搅拌机JS-5002水泥浆搅拌(容量500L)自动流量压力记录仪ZJ-Ⅱ型4实时监测注浆参数洒水车5m³1降尘及养护3.3材料准备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3天强度报告。浆液配合比:水灰比0.7-1.1(粉砂层取0.7-0.9,砾石层取1.0-1.1),掺加0.5%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及2%膨胀剂(UEA)。化学浆液:针对砾石层局部空洞,采用水玻璃-水泥双液浆(体积比1:1),初凝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四、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4.1注浆方案设计4.1.1注浆孔布置孔位间距:纵横向80cm梅花形布孔,边孔距基础边缘50-100cm。孔深设计:素填土层+粉砂层:注浆深度3.0m(穿透①②层,进入③层0.5m);砾石层:注浆深度8.0m(穿透③层,进入④层0.5m)。特殊处理:断裂板块两侧各增加1-2个加密孔,孔距缩短至40cm。4.1.2注浆参数注浆类型注浆压力(MPa)流量(L/min)单孔注浆量(m³)养护期(d)浅层注浆(①②层)0.5-1.57-100.8-1.22深层注浆(③④层)1.5-3.05-81.5-2.074.2施工工艺流程4.2.1钻孔施工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孔位放样,误差≤5cm,用木桩标记孔位。成孔工艺:素填土层:螺旋钻干作业成孔,避免扰动松散土层;粉砂层及砾石层:泥浆护壁钻孔,泥浆比重1.1-1.3,防止孔壁坍塌。孔深控制:采用钻杆刻度标记,终孔后用测绳复核深度,误差≤10cm。4.2.2注浆施工浆液制备:水泥浆:按配合比将水泥、水、外加剂投入搅拌机,搅拌时间≥3分钟,浆液需通过1.2mm筛网过滤。双液浆:水玻璃与水泥浆分别搅拌,注浆前按1:1比例混合,混合后搅拌时间≤30秒。注浆顺序:采用“跳孔间隔注浆法”,先注外围孔形成封闭圈,再注内部孔,防止浆液外溢。压力控制:初始压力0.5MPa,稳定后逐步升压至设计值;若压力骤降(≤0.3MPa),判定为空洞,需暂停注浆并填充骨料(瓜子片+细砂)后复注。终止标准: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值的95%以上,且压力稳定10分钟(波动≤0.2MPa)。4.2.3封孔与养护封孔:注浆完成后立即拔出注浆管,用M30水泥砂浆回填孔道,顶面低于地面5cm,24小时后采用素混凝土(C15)找平。养护:注浆后2小时内禁止车辆通行,养护期间每日洒水2次,保持地表湿润。4.3特殊地质处理粉砂层裂缝:先灌注低浓度水泥浆(水灰比1.2)填充裂缝,再按正常参数注浆。砾石层漂石:遇漂石无法成孔时,采用“迂回钻孔法”(偏移原孔位30cm),并增大注浆压力至3.0MPa。五、质量控制措施5.1原材料控制水泥进场需检验强度、安定性,每200t为一批次,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外加剂需提供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进行适配试验,确保与水泥兼容性。5.2施工过程控制注浆参数监测:每孔注浆需记录压力、流量、注浆量,自动记录仪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异常数据触发预警。抽样检测:每500m²随机抽取3个孔进行钻芯取样,检测浆液结石体强度(≥10MPa)及渗透系数(≤1×10⁻⁶cm/s)。5.3验收标准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孔位偏差≤5cm全站仪复核孔深偏差≤10cm测绳测量单孔注浆量≥设计值95%流量记录仪数据地基承载力≥250kPa平板载荷试验(每1000m²1点)沉降量≤50mm沉降观测点监测(周期30天)六、安全与文明施工6.1安全防护高空作业:钻机操作平台设置1.2m高防护栏杆,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用电安全:设备接地电阻≤4Ω,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注浆压力:高压管路定期检查,接头处采用防崩裂防护罩,严禁带压拆卸。6.2环境保护扬尘控制:钻孔区域洒水降尘(含水率≥8%),弃土覆盖防尘网(2000目)。噪声管理:夜间(22:00-6:00)禁止高噪声作业,必要时设置声屏障(降噪量≥20dB)。固废处理:废浆经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0m³)处理后,干渣运至指定填埋场。6.3应急措施暴雨天气:提前储备沙袋(500袋),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深30cm,宽50cm),防止雨水入渗。注浆管堵塞:立即停机,采用高压水(5MPa)反向冲洗,无效时更换注浆管。七、监测与验收7.1沉降监测观测点布置:沿建筑物轴线每10m设置1个沉降观测点,共设置32个点。监测频率:注浆期间每日1次,注浆完成后每周2次,持续30天,数据异常时加密监测。7.2验收流程分项验收:钻孔、注浆、封孔等工序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30天,组织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