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防撞水泥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路段,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撞水泥墩预制及安装施工,设计总量为860个防撞墩,分为A、B两种型号。A型墩为矩形实体结构,尺寸1.2m×0.8m×1.5m,C30混凝土强度等级;B型墩为异形空心结构,尺寸1.5m×1.0m×1.8m,C35混凝土强度等级,两种型号均配置HRB400E级钢筋,主筋直径16mm,箍筋直径14mm。工程区域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施工期最低气温可达-15℃,最大昼夜温差20℃,需重点解决低温施工、防风沙及混凝土抗冻等技术难题。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完成审批备案。针对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开展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确定抗冻剂(掺量3%)、引气剂(含气量4%-6%)及粉煤灰掺合料(取代水泥15%)的最佳配比。完成测量控制网布设,采用全站仪按50m间距建立施工控制桩,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5mm内,高程误差≤3mm。(二)现场准备场地建设:选择背风向阳区域建设预制场,总面积8000㎡,划分钢筋加工区、模板区、浇筑区、养护区及成品堆放区。场地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设置5‰排水坡度及排水沟,防止冬季积水结冰。临时设施:搭建保温搅拌站(配备2套JS500强制式搅拌机)、材料暖棚(采用彩钢板+50mm岩棉保温)及冬季施工供暖系统(配置4台2吨蒸汽锅炉)。设备配置:投入HZS50混凝土搅拌站1套、8t龙门吊2台、混凝土输送泵2台、柴油热风机10台、自动温控养护系统1套,所有设备进行冬季施工专项检修。(三)材料准备主材采购:选用P.O42.5R水泥,粗骨料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细骨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2.6-2.8),提前储备砂石料5000m³以上,堆高3m并覆盖保温被防止冻结。外加剂:采用NF-4型防冻剂(掺量2.5%-3%)、JM-PCA高效减水剂(掺量1.2%),经试验验证在-10℃环境下可保证混凝土3d强度达到设计值50%。保温材料:准备阻燃保温被(导热系数λ≤0.03W/m·K)、电热毯(功率200W/m²)、蒸汽养护管道等冬季施工物资,满足500个墩体同时养护需求。三、主要施工工艺(一)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在保温车间内进行钢筋加工,采用机械切断(误差≤10mm)、弯曲成型(弯起点位置误差≤5mm)。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丝头加工长度公差控制在±2P(P为螺距),每批加工抽检10%进行力矩试验(力矩值≥260N·m)。骨架绑扎:采用专用胎架进行钢筋骨架成型,确保间距误差≤±10mm,保护层厚度50mm(采用C30预制垫块,强度≥设计值80%)。B型墩空心部分设置Φ12mm定位钢筋,间距500mm,保证内膜位置准确。安装要求: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入模,采用吊点对称布置(4个吊点),起吊时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变形。安装完成后检查: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垂直度≤5mm/m。(二)模板工程模板设计:采用12mm厚Q235钢板定制钢模板,面板接缝处加工企口缝并粘贴3mm厚遇水膨胀橡胶条。模板背楞采用8#槽钢@300mm,横向设置Φ20mm对拉螺栓,间距500mm×600mm。模板安装:安装前涂刷专用脱模剂(冬季采用油性脱模剂),采用全站仪定位,调整模板垂直度≤3mm/m,接缝错台≤2mm。模板底部设置Φ16mm限位钢筋,防止浇筑时位移。冬季保温措施:模板外侧粘贴50mm厚挤塑板保温层,采用螺栓固定,拼缝处用密封胶带封堵。在模板顶部及侧面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养护温度。(三)混凝土工程配合比设计:针对低温施工特点,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外加剂=1:1.85:3.62:0.42:0.012,掺加粉煤灰15%、防冻剂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初凝时间≥6h。材料预热:采用蒸汽加热拌和用水(水温≤60℃),骨料通过暖棚内蒸汽排管加热(温度≥5℃),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10℃,入模温度≥5℃。冬季施工时,每盘拌和时间延长30s。浇筑工艺: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300mm,浇筑顺序从模板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采用Φ50和Φ30振捣棒组合振捣,振捣时间15-30s(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为准)。B型墩空心部分采用充气胶囊内膜,浇筑至胶囊底部时暂停30min,待混凝土初步沉实后继续浇筑,防止胶囊上浮。混凝土顶面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初凝前完成收光,确保表面平整度≤5mm/2m。温度控制:在搅拌站、运输罐车、浇筑现场分别设置温度监测点,每2h记录一次,确保出机温度10-15℃,入模温度≥8℃,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暂停浇筑。(四)养护及拆模蒸汽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温被,通入蒸汽进行养护,养护分四个阶段:静停期:环境温度≥5℃,持续2h;升温期:升温速率≤10℃/h,升至40℃;恒温期:保持40±2℃,相对湿度≥90%,持续12h;降温期:降温速率≤5℃/h,至内外温差≤20℃。自然养护:蒸汽养护结束后,采用电热毯+阻燃保温被覆盖养护,养护温度保持≥5℃,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每日监测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取芯法),达到设计强度85%后方可停止养护。拆模要求: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2.5MPa(冬季施工≥5MPa),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拆除时A型墩强度≥75%设计值,B型墩≥100%设计值,拆模时间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段进行。(五)运输及安装成品存放:预制完成的防撞墩按型号分区存放,堆放高度≤3层,层间设置100mm×100mm方木垫衬,支点位置距端部0.2L(L为墩长)。运输方案:采用平板拖车运输,墩体采用专用吊具(四点吊装),运输过程中设置刚性支撑固定,车速≤30km/h,转弯处减速至10km/h。安装施工:基础处理:清理安装位置基层,采用C25混凝土找平(厚度≥100mm),设置Φ12mm植筋(植入深度≥10d)与墩体连接。吊装定位:采用25t汽车吊吊装,吊点设置在距墩顶1/3高度处,安装时用全站仪实时监控,平面位置误差≤15mm,垂直度≤10mm/m。固定措施:墩体与基础间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填充(强度≥C40),养生期≥7d,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撑。四、冬季低温施工专项措施(一)原材料保温骨料保温:砂石料仓搭设保温棚(长50m×宽15m×高6m),棚内设置蒸汽加热管道(温度≥5℃),料仓底部采用500mm厚矿渣棉保温,防止骨料冻结。水泥储存:水泥罐采用岩棉包裹+电伴热保温(功率20W/m),确保罐内温度≥10℃,防止水泥受潮结块。外加剂管理:防冻剂、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储存在500L保温桶内,桶外缠绕电伴热带,保持溶液温度5-10℃,使用前经滤网过滤(滤网孔径≤0.8mm)。(二)混凝土温度保障热工计算:根据公式T0=Σ(ci×mi×Ti)/Σ(ci×mi)计算混凝土出机温度,当预测温度低于10℃时,通过提高水温(最高60℃)或骨料加热(最高50℃)调整。运输保温:混凝土罐车采用双层保温罐(中间填充80mm岩棉),罐体外围包裹电热毯(功率1.5kW/车),运输时间≤30min,确保入模温度损失≤3℃。浇筑环境:在浇筑区搭设防风保温棚(采用钢管架+防火帆布),棚内设置2台热风机(每台制热功率30kW),保证环境温度≥5℃,风速≤3m/s。(三)质量监测控制温度监测:采用JDC-2型电子测温仪,在每个墩体设置3个测温点(表面、中心、底部),每2h记录一次,绘制温度变化曲线,确保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0℃,内外温差≤25℃。强度监测:每50m³混凝土制作3组试块(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抗冻试块),同条件试块放置在墩体附近养护,采用成熟度法(公式N=Σ(T+15)△t)预测早期强度,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抗冻性能:每月进行一次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快冻法),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强度损失率≤25%。五、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网络,设置专职质量工程师3名,施工班组设质量员(兼职)。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关键工序(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养护)实行“首件认可制”,首件产品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二)关键质量控制点钢筋工程:直螺纹连接抽检频率10%,合格率100%;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雷达检测仪检测,合格率≥90%。混凝土工程:坍落度每车检测,误差±20mm;抗压强度按规范留置试块,合格率100%,强度保证率≥95%。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度≤5mm/2m,蜂窝麻面面积≤0.5%,无露筋、裂缝等缺陷,色泽均匀一致。(三)质量通病防治蜂窝麻面: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80±20mm,振捣棒移动间距≤500mm,振捣时间15-30s,模板拼缝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裂缝控制: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控制水泥用量≤420kg/m³;混凝土内外温差≤25℃,降温速率≤2℃/d;养护期≥14d,表面覆盖保湿。冻害预防:当预报气温低于-15℃时,对未达到临界强度(5MPa)的混凝土采用电热毯+保温被双层保温,确保表面温度≥5℃。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一)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2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编制冬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包括防火、防冻、防滑、防中毒等内容,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人培训时间≥8学时)。(二)专项安全措施防火防爆: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办理许可证,配备ABC型干粉灭火器(每50㎡1组);氧气瓶、乙炔瓶间距≥5m,距明火≥10m,冬季使用前检查瓶阀有无冻结(严禁明火烘烤,采用40℃以下温水解冻)。防冻防滑:脚手架、跳板及施工便道冬季采用融雪剂(氯化钙,用量≤20g/㎡)或撒砂防滑;高空作业平台设置1.2m高防护栏杆+18cm挡脚板,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用电安全:施工现场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伴热系统设置独立回路,温度控制器上限设定50℃,防止过热起火。(三)应急管理编制冬季施工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柴油发电机2台、应急照明10套、防寒衣物50套、急救药品箱3个)。成立应急抢险队(20人),每月组织一次防低温、防火应急演练,演练记录存档备查。七、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总工期180天,采用平行作业法组织施工,关键线路为:预制场建设→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安装施工。具体进度控制如下:前期准备:第1-15天,完成场地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及材料储备;预制施工:第16-120天,日均生产防撞墩8个(A型5个/B型3个),高峰期日产量达12个;安装施工:第60-165天(与预制搭接),分3个作业面平行施工,日均安装10个;收尾验收:第166-180天,完成场地清理、竣工资料编制及验收准备。八、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高压水枪2台),易扬尘材料(水泥、粉煤灰)采用密闭罐车运输,堆场设置6m高防尘网(覆盖率100%),PM10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噪声管理:破碎机、搅拌机等设备设置隔音棚,昼间噪声≤70dB,夜间≤55dB,严禁夜间(22:00-6:00)施工。固废处理: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可回收/不可回收),混凝土废渣经破碎后回用(用作路基填料),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每周2次)。水土保持:施工期设置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0m³),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用于洒水降尘),严禁直接排放。九、验收标准与流程(一)验收标准主控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面平整度≤5mm,轴线偏差≤10mm,垂直度≤3mm/m。一般项目:预埋件位置偏差≤15mm,蜂窝麻面面积≤0.5%,外观色泽均匀,无裂缝、露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