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_第1页
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_第2页
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_第3页
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_第4页
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磨粉机基础钢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重点核查基础承台、地梁的钢筋布置图,明确HRB400E级钢筋(直径12-28mm)的分布情况,标记梁柱节点、预埋件等关键部位的构造要求。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筋翻样清单,注明各部位钢筋的规格、数量、弯折角度及搭接长度,特别标注磨粉机地脚螺栓锚固区的加强筋配置。翻样成果需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形成《钢筋加工配料表》指导施工。1.2材料准备钢筋原材选用符合GB/T1499.2标准的HRB400E抗震钢筋,进场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测报告。每批钢筋按60t为一检验批进行抽样送检,检测项目包括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及伸长率(≥16%)。钢筋堆放采用200mm高木方架空,分规格挂牌标识,覆盖防雨布防止锈蚀。保护层垫块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预制,厚度为50mm(基础底板)、35mm(地梁),内置铁丝方便绑扎。1.3机具准备配置钢筋加工设备:调直机(GT4-14)1台、切断机(GQ40)1台、弯曲机(GW40)2台、直螺纹套丝机(HGS-40)1台,以及电弧焊机3台。所有设备进场前进行调试,确保切断机切口垂直度偏差≤1°,弯曲机弯心轴与钢筋直径匹配。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精度0.02mm)、力矩扳手(扭矩范围200-400N·m)需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1.4作业条件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在表面弹放轴线、钢筋位置线及地梁轮廓线。采用全站仪复核轴线偏差,允许误差±5mm。施工区域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加工区搭设防雨棚(高度≥3m),配备2个干粉灭火器及消防砂箱。二、钢筋加工2.1原材处理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采用钢丝刷清理,调直采用机械调直法,HRB400E钢筋冷拉率控制≤1%。调直后钢筋应平直,局部弯曲偏差≤4mm/m。对于直径≤12mm的盘圆钢筋,通过调直切断机定长切割,长度误差控制在±10mm内。2.2切断加工优先采用切断机下料,梁柱主筋采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端面平整。切断前核对配料单,遵循“长料长用、短料短用”原则,减少废料。切断尺寸允许偏差:受力钢筋±10mm,箍筋内净尺寸±5mm。切断后的钢筋按规格、使用部位分类码放,挂标识牌注明编号、数量及安装区域。2.3弯曲成型箍筋加工采用弯箍机,弯钩角度135°,平直段长度10d(d为箍筋直径)。基础梁主筋弯起点位置偏差≤20mm,弯弧内直径:HRB400E钢筋≥5d。加工后的钢筋半成品应架空堆放,防止变形,其中直螺纹丝头需套保护帽,丝扣长度为22-24mm(对应Φ25钢筋)。2.4连接加工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丝头加工前用专用刀具切削端头,丝扣牙形完整,牙数≥8扣。每加工10个丝头进行一次通规、止规检验,合格率需达100%。不合格丝头应切去重新加工,严禁二次套丝。三、钢筋安装3.1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弹线→铺下层钢筋→绑垫块→放架立筋→铺上层钢筋→绑扎。下层钢筋网片先铺短向钢筋,间距200mm,采用八字扣绑扎,交点绑扎率100%。上层钢筋通过Φ25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1.5m×1.5m,凳腿与下层钢筋点焊固定。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Φ16拉结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600mm。3.2地梁钢筋安装地梁钢筋在垫层上原位绑扎,先放置下部纵筋(HRB400EΦ25,间距150mm),再套箍筋(Φ10@100/200,加密区长度1.5hb)。梁上部纵筋接头设置在跨中1/3区域,采用直螺纹连接,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50%。梁柱节点处增设3根Φ14加强箍筋,间距50mm。3.3插筋施工磨粉机地脚螺栓预留孔周边设置Φ16环形加强筋(宽度500mm),孔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柱插筋(Φ22)底部做90°弯钩,锚固长度42d(C30混凝土),采用定位箍筋固定,插筋顶部用钢管脚手架临时支撑,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移位。3.4绑扎要求绑扎采用20号铁丝(直径≥12mm钢筋)或22号铁丝(直径<12mm钢筋),每点绑扎应拧2-3圈,不得松动。钢筋交叉点采用顺扣或八字扣,对于双向受力钢筋网片,所有交点均需绑扎。预埋件(如设备基础螺栓)周边钢筋应避让,必要时增设附加钢筋,保证锚固长度满足LaE要求。四、质量控制4.1过程检验原材控制:建立钢筋进场台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每批钢筋加工前进行力学性能复试,见证取样率100%。加工检验:每日随机抽查3个批次的成型钢筋,检查弯曲角度(允许偏差±3°)、弯钩长度(±5mm)。直螺纹接头按500个为一批次进行拉伸试验,抗拉强度需≥540MPa。安装检验:采用尺量法检查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排距(±5mm),保护层厚度采用专用测厚仪检测,合格率需≥90%。4.2关键节点控制地梁与底板交接处,钢筋交叉密集区采用BIM技术预拼装,优化钢筋排列顺序。磨粉机基础短柱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强度≥C30),每侧布置2个/m,呈梅花形排列。预埋件位置偏差控制在±10mm内,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测。4.3验收标准钢筋工程验收执行GB50204-2025标准,分隐蔽验收和分项工程验收。隐蔽验收需检查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验收记录需附影像资料。分项工程验收时,主控项目合格率100%,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合格率≥80%。五、安全与文明施工5.1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及绝缘手套,电焊工配备防火面罩。钢筋加工区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m),切断机、弯曲机的传动部位安装防护罩。高空绑扎(高度≥2m)时搭设操作平台,严禁攀爬钢筋骨架。夜间施工配备36V低压照明,灯具间距≤10m。5.2用电安全机械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配电箱接地电阻≤4Ω。电焊机二次线采用防水橡皮电缆(截面≥35mm²),长度≤30m,焊把线接头不得超过2处。雷雨天气停止露天作业,设备电源开关全部断开。5.3文明施工钢筋原材及半成品堆放整齐,废料集中回收至指定容器,每日清理加工区散落钢筋头。施工道路保持畅通,洒水降尘(每日不少于3次)。噪声设备如切断机设置隔音棚,作业时间控制在7:00-12:00、14:00-22:00。六、成品保护已绑扎的钢筋严禁踩踏,浇筑混凝土时铺设架空走道板(采用Φ48钢管搭设)。振捣棒不得直接碰撞钢筋,派专人随时调整移位的钢筋。地脚螺栓丝扣部分包裹塑料薄膜,安装完成后采用钢管架围护。雨天覆盖塑料布防止钢筋锈蚀,雨后检查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偏差超限时及时整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