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_第1页
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_第2页
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_第3页
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_第4页
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摘要近年来,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和煤矿大面积的停产整理等这些要素的影响,榆林市全市的经济情况逐步降落,工业经济甚至一段时间内没办法上升,重要的经济指标一度回落,所以榆林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全市人民及政府的奋斗之下,经济运行慢慢的趋于稳定,有所回升。榆林市政府始终在践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根据稳固增长、调整构造、调节短板、惠利民生的总体要求,始终优化投资结构,注重投资的有效性,助力脱贫攻坚,时刻重视居民的生活质量。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是通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2016年榆林市的11个县区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现况和分类,并相应的对此有进一步的分析。关键词:全体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因子分析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residents’qualityoflifeinYuLincityAbstractInrecentyears,influencedbySino-UStradefrictionsandlarge-scaleshutdownandrectificationofcoalmines,theeconomicsituationofYulinismuchworsethanbefore,theindustrialeconomicindicatorshavebeendifficulttorecover,andthemaineconomicindicatorshavefallenback.Therefore,theYulinMunicipalGovernment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i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measures,withtheeffortsofthewholecity.Theeconomicoperationhasgraduallystabilizedandrecovered.YulinMunicipalGovernmenthasbeenpracticingtheconcept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EspeciallysincetheEighte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roundtheoverallrequirementsofstablegrowth,restructuring,makingupforshortcomingsandbenefitingpeople'slivelihood,ithasbeenconstantlyoptimizingtheinvestmentstructure,focusingonimprovingtheeffectivenessofinvestment,helpingtoovercomepovertyandtackledifficulties,andalwaysattachingimportancetothequalityoflifeThe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lifeofallresidents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wholecity.Thispaperevaluatesthequalityoflifeofresidentsin11countiesanddistrictsofYulinCityin2016byusingfactor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methodsof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soastogetthestatusandclassificationofthequalityoflifeofresidentsinYulinCity,andfurtheranalysisismadeaccordingly.Keywords:PopulationLivingqualityComprehensiveassessmentFactorialanalysisClusteranalysis目录序言 序言一、研究背景长远观看,当下社会发展观产生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的总体发展为理念的转变,但是这也是我国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与理论的演变相联系,传统的发展的观念观让“惠”等同于物质层面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所以新的观念应该将个性的解放当做人的发展核心。“十六大”后,居民生活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的愈发重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大目标,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原则。关注生活质量是经济发展必然的,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人与社会全面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了解人民生活质量的现状,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到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地测度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就可以系统地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就能多环节、多层面准确分析并且判断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态势。本文以榆林市的居民为观察对象,对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进行多方面研究,为榆林市将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测评提供有力证据,相应也可以寻找更加合适提高本市居民生活质量措施。数据来源:《榆林市统计局》二、榆林市居民生活现状2018年是榆林市不断追求进程中最漫长也最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践行十九大精神主要的一年,在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各种风险增加等多种不利局面,学习和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全市居民的目标,尤其是总书记来陕西时视察的重要精神讲话,保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胜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懈,坚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公共事业快而稳的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在2018年榆林市居民生活的质量也相比于以往“更胜一筹”。(一)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生产总值在综合上体现了榆林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现状,2018年全年生产总值是3848.62亿元,比上年增加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31.0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2417.65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1199.97亿元。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0%、62.8%、31.2%。表1.12014-2018年生产总值及产业数据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速201473147344952836168629.0%201576150369552468199864.0%201680016397453884221586.5%201768271393741745225898.5%201875974445046156253689.0%由上表可以看出,榆林市生产总值在2014年至2018年逐年增加,而在2016年-2017年,它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在2018年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见2018年榆林市的总体居民生活经济环境相较于往年是有较大回升的。观察生产总值增速变化可以得出2014年至2018年总体上处于逐年减少的,但是在2018年榆林市的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总体经济有所增加,同时也可以看出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将会有所提升,经济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好的经济环境会给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图12014-2018年生产总值变化及增速图22018年各产业占比(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8年全市全体居民的消费价格上涨了1.6%,由表1.2可以看出食品烟酒类的消费指数所占比例最高,上涨1.2%,说明榆林市全体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的比重越来越高,由下表1.2还可以看出除食品烟酒外,还有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相较于2017年都是有所增长的,可以看出全体居民的生活是有所提高的,也说明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是有效的。表1.22018年居民各类消费价格指数分类消费总指数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价格=100101.6101.2100.8102.5100.2102.3101.2101.8101.0101.2(三)人们生活和社会保障2018年榆林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183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9.1%;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7元。比上年增长了8.2%;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4元,比上年增长了9.1%。全年增加就业人数2.83万人,失业人员后就业1.04万人,困难就业人员再就业42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榆林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6.9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8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7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7.5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2.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14万人。全市共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1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月低保标准6.5元,农村居民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最低3990元。由此可以看出榆林市人民生活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政府的各项政策改革,人民生活的保障机制越来越好,这标志着居民生活质量将会在往后更上一层楼。三、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生活质量的涵义我认为,通俗来讲,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就是生活质量,每天人们会进行消费,也会有不同的收入,收入又包括净收入、盈利性收入等等,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的满意程度,它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展示人们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反映居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包括: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质,其最基本的特点是综合性。对生活质量的概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理解,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生活包括多个方面,也就是和社会紧紧相连,而且它是偏向于物质满足的,但是国外的人觉得生活质量更多的是偏向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或许这就是外国人为什么这么乐观的原因吧,而且他们的生活确实质量很高。总体来讲,生活质量就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满足于自己的当前现状,生活质量的概念涵盖了很多层面,比如经济状况、消费水平、收入、健康、教育等各个精神与物质层面的要素。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大家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它的内涵是一样的,毕竟所讨论的是同一种问题。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都属于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客观领域的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都是它不同形态的不同表现,它包括个体的感觉还有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具体来看讲,我们就应该通过收入差距、消费水平、健康状况、教育环境、等多个层面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当代社会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然是比较可观的,已经几乎达到了总体小康的目标,说明我们在逐渐完成自己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够让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不再像以前的时代,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那样是没有生活质量可言的。小康生活就是更加殷实和富裕,对于这个目标,除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得关注人民各个方面的生活环境,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们的基本素质,不应让别人有即使你是发达国家却不够资格享受发达国家的待遇。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只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一个关乎精神、自然、生态、文化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先打到小康,再完成全面小康,最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才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必然结果。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在了解人民生活质量的现状和程度前提下,这个时候就要构建一个评价体系。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地测度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系统地反映整个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然后就能够从多环节、多层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态势。本文以中国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为评价和比较中国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具有可借鉴性的、有效的测度工具。(二)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1.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及其数据来源本文是在榆林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点下,按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如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总收入总消费、人均居住条件、人均医疗条件、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和生活环境等六个方面反映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以上原则以及榆林市的现状,我选择了七个因素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即人均住房面积X1、医疗保健支出X2 、人均消费支出X3、人均可支配收入X4 、每白百户汽车拥有量X5、文化娱乐教育支出X6、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X7。我收集整理了2018年榆林市十二个县市区的上述七项指标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协方差矩阵如表1所示:表2.1相关矩阵Zscore(X1)Zscore(X2)Zscore(X3)Zscore(X4)Zscore(X5)Zscore(X6)Zscore(X7)相关Zscore(X1)1.000.249.385-.303.097.219.402Zscore(X2).2491.000-.023-.140.508.619.458Zscore(X3).385-.0231.000-.385-.601-.470-.313Zscore(X4)-.303-.140-.3851.000.168-.065-.032Zscore(X5).097.508-.601.1681.000.923.866Zscore(X6).219.619-.470-.065.9231.000.896Zscore(X7).402.458-.313-.032.866.8961.000四、榆林市居民质量评价研究(一)方法介绍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在经济统计中,描述一种经济现象的指标可以有很多,比如要反映物价的变动情况,对各种商品的价格做全面调查固然可以达到目的,但这样做显然耗时耗力,为实际工作者所不取。2.计算步骤先将原始变量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计算数据(标准化)的相关矩阵,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最后确定公共因子。3.算法原理因子分析研究变量间内部的相关关系,把一些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归为几个综合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先把观测变量分类,对于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而对于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就相对比较低,也就是说每一类变量,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4.主要性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都属于因子分析,但是因子分析更全面,是一种将多个变量转变为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它的目的是用有限个不可观察测量的隐性变量来解释原始变量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因子分析事物性质是在于变量之间关联度,根据相关程度,可以划分为特殊因子和公共因子,利用因子分析,能够减少分析变量个数,便于研究分析。(二)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实证分析1.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通过检验我选取因子分析对2018年榆林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整理分析,2018年是榆林市的一个转折,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榆林市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所以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也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也相对的有所下降,在榆林市政府领导及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KMO以及Bartlett的检验(如表2.2示),KMO值为0.639,说明所选的方法比较理想,Bartlett值为50.596,p值为0,明显低于所规定的显著性水平,因此说明比较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表2.2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639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50.596df21Sig..0002.选取公因子选取公因子的方法有特征根法、方差贡献率大于85%等方法,这里我们使用方差贡献率法来进行公共因子的选取。由表2.3可以看出这里提取了三个主成分,可以看出三个主成分对原始变量总体的刻画程度较高,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9.438%,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26.152%,第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0.316%,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的比重是所有主成分方差的85.906%由此可见,选择前3个主成分足够替代原来的变量,累计贡献率超过85%,说明满足了主成分选取的条件,所以选择前三个主成分对2018年榆林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与描述。表2.3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13.46149.43849.4383.46149.43849.4383.45249.32049.32021.83126.15275.5901.83126.15275.5901.33619.08368.4043.72210.31685.906.72210.31685.9061.22517.50285.9064.6309.00394.9085.2653.79298.7006.050.71899.4187.041.582100.0003.主成分矩阵表2.4成份矩阵成份123Zscore(X6).976.040-.101Zscore(X5).960-.188.022Zscore(X7).919.150.186Zscore(X2).644.330-.297Zscore(X1).255.767.519Zscore(X3)-.510.740.111Zscore(X4).039-.725.554表4为主成分矩阵,显示了各个主成分在各个变量上的载荷,从而可以得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在表达式中各个变量已经不是原始变量,而是标准化后的变量。在第一主成分中,每白百户汽车拥有量X5、文化娱乐教育支出X6、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X7的变量系数都比较大,且主要集中于居民耐用品拥有量指标,方差贡献率为49.438%;在第二主成分中,人均住房面积X1、人均消费支出X3、人均可支配收入X4的变量系数比较大,主要集中于居民消费支出指标,方差贡献率为26.152%;在第三主成分中,人均住房面积X1、人均可支配收入X4的变量系数比较大,方差贡献率为10.316%。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所组成的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通过检验,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且已足够替代原来的变量。4.旋转后因子载荷阵表2.5因子载荷阵成份123Zscore(X6).976.040-.101Zscore(X5).960-.188.022Zscore(X7).919.150.186Zscore(X2).644.330-.297Zscore(X1).255.767.519Zscore(X3)-.510.740.111Zscore(X4).039-.725.554表6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从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第一个公因子在变量X5、X6、X7上,有较大载荷,说明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归为一类,可以命名为耐用品消耗因子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变量X1、X3、X4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基本生活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X4上有较大载荷,归为一类,命名为收入因子。表2.6旋转成份矩阵成份123Zscore(X6).980-.004-.060Zscore(X5).957-.092.183Zscore(X7).908.268.076Zscore(X2).660.068-.414Zscore(X1).229.926-.119Zscore(X3)-.513.605-.436Zscore(X4).007-.166.8985.成分得分矩阵与碎石图表7和表8分别为成分转换矩阵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7为成分转换矩阵,表为因子转换矩阵,可以看到因子转换矩阵是由旋转前的因子载荷阵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相乘得到的。表8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得到因子的得分表达式为:YYY表2.7成份转换矩阵成份1231.998.034.0432.003.742-.6703-.055.669.741表2.8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123Zscore(X1).036.795.255Zscore(X2).209-.135-.418Zscore(X3)-.154.397-.164Zscore(X4)-.032.220.835Zscore(X5).275-.047.103Zscore(X6).289-.067-.106Zscore(X7).251.242.147分析碎石图也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以及第二、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差值比较大,而其他特征值差值比较小,可以得出保留3个因子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图2.1碎石图四、榆林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一)结论从上述的实证过程,我得出的结论是,与过去几年相比榆林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有所提升的,主要是从居民的消费水平上可以看出,2018年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比较可观的,虽然只用了七项指标来做研究,但是总体来看这些指标是能够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过去的三年内,收到经济萧条影响的榆林市,持续处于经济低迷的状态下,由此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通过经济政策的改革,也解决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希望这样的状态可以继续保持,争取趋于稳定。(二)建议本文利用的是2018年榆林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榆林市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标权重与综合得分,得到初步结论: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的是支出收入环境,大部分区县的居民生活质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逐渐提高。针对上述分析结果,遵循科学性和持续性的原则,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经济发展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那么均衡区域经济是必要的。说明要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经济是一条必经之路。一旦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政府就能对社会环境建设提供有力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合理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平衡区域经济,缩小的收入差距,不应该让发达地区持续发展,贫困地区却停滞不前,那样是不能提高生活质量的。(2)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不可以松懈的,只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关单位应在政府的调动下努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旧城区住宅区的改造,改善居民住宅的布局,解决人们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要重视城市绿化,完成新经济绿色城市的建设。(3)重视精神质量,减少生活烦恼。我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