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编制背景

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各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选择,海上风

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虽然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但是近年

来凭借海风资源稳定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在我国沿海各地飞速发

展,已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达到8.8GW,成为继2021年创纪录的最大增量后的历史第二高

位,继续维持总体增长势头,累计装机达到了64.3GW。截至2022

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已超3000万千瓦,连续两年位居全球

首位,占比达一半左右。可以看出,我国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猛。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规

模约5000万千瓦,到2025年,累计装机并网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

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

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

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坚持集约节约用海,提高海域资源使用效

率”。海上风电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清洁能源,促

进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和推动供给结构性改革和新旧

动能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策鼓励和支持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十二五”及以前,国

家政策侧重于开展海上风电项目示范;“十三五”期间,开始统筹规

划海上风电建设,大力扩大建设规模;“十四五”时期,政策重点转

向加快制定海上风电开发技术标准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沿

3

海31省市均针对海上风电行业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广东、江苏、

浙江、山东等多省公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建设规划,大力推动海上风

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可见,海上风电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与

出台既是“十四五”期间的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编制目的

目前针对海上风电这一新型海上工程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还不

健全,尤其在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方面,仍然参照《建设项

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

制定监测方案。该规程监测技术要求较为陈旧、粗略,并且也缺少

海上风电工程典型污染因子(如电磁环境、噪声等)的监测技术方

法及要求。

2022年4月15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

海监管工作的函中针对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的生态跟踪监测提出了具

体要求(自然资办函〔2022〕640号),对监测站位数量、频次和内

容进行了明确要求。

为了加强对海上风电用海的生态环境监管,及时了解和掌握海

上风电工程周边海域环境状况,分析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

响,防止污染海洋事故发生,规范并指导建设单位落实海洋生态环

境影响跟踪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

发展,将该工作纳入科学化和标准化轨道,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

供管理依据,为海洋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特制定本标

准。

(三)编制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海上风电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

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用海生态环境影响跟踪

4

监测技术与要求,有效弥补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现有监测、监管工作

的不足,丰富并细化现有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体系,不仅

对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提供科学规范指导,同时

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科学研究及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3年07月2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自

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30号),

将《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列入2023

年度自然资源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标准计划号为202322019。

(二)起草单位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的协调与技术指导工

作:

——指导制定规范的技术路线与要求;

——指导制定规范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要求;

——组织规范的审议、送审和报批工作;

——指导在上述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工作。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天津)有限

公司、三峡新能源(烟台牟平区)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协助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完成各监测项目技术要求的制

定和完善。

(三)主要工作过程

5

2022年2月,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

编制组初步拟定了标准编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讨论了在标准

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按照分工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编制计划与任务分工。

2022年3月~4月,编制组查询和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

献资料,分析了现有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经过初步的研讨,

确定了标准制订的原则和技术路线,结合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

态环境跟踪监测的相关工作及项目验收专家意见,总结并形成了

《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范》标准文本草

稿。

2022年5月~12月,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依照

标准文本草稿,结合山东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

岛南海上风电基地V场址500MW项目和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

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开展了施工期和验收期现场生态

环境跟踪监测,对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分析。根据实际

工作经验对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

2023年1月,将标准初稿及建议书提交至全国海洋技术委员

会;2023年2月,参加了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调查观测

监测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2023年度自然资源(海洋)标准立项审查

会,进行了标准立项答辩;2023年7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2023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正式将本标准编

制任务下达。

2024年8月~10月,在标准文本草稿基础上,联合国家海洋局

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

司、福建中科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

6

测中心站4家相关业务单位对南北方多个海域(包含广西北部湾、

珠海、阳江、莆田兴化湾、莆田平海湾、福州长乐外海、山东烟台

北部海域等)的海上风电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合验证试验过程中

发现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修正,形成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

2024年11月,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等起草单位完成了标

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和修改,进行意见征询。

(四)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

王岚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标准起草工

作,负责标准整体结构的设计及技术内容的确定。

商杰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标准

编制过程中协调工作及标准整体结构的设计及技术内容的确定。

张乃星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水水质监测内容及

技术要求的编写。

张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洋生物监测内容及技

术要求的编写。

宿凯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地形地貌与冲淤监测内

容及技术要求的编写。

吴立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鸟类调查方

法的编写。

赵玲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洋生物体质量监测内

容及技术要求的编写。

陶卉卉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水水质评价方法的

编写。

高松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标准整体结构的设计及

技术内容的确定。

7

张绍萍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洋沉积物监测内容

及技术要求的编写。

蒲思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渔业资源监测内容及

技术要求的编写。

白涛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渔业资源评价方法的编

写。

王建勇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鸟类监测内容及技术

要求的编写。

谷雪霁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生物体质量评价方法

的编写。

张海舟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水下噪声监测内容及

技术要求的编写。

赵传庭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电磁辐射监测内容及

技术要求的编写。

孙滨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洋沉积物评价方法的

编写。

纪莹璐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海洋生物评价方法的

编写。

刘玉盟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负责鸟类评价方法的编

写。

张永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负责地形地貌与冲淤监

测方法的编写。

熊丛博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负责电磁环境评价方法

的编写。

刘建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负责监测方案技术要求

8

的编写。

韩龙芝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渔业资

源调查与评价的编写。

宫俊亭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噪声监测与评价

的编写。

杨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电磁辐射监测与评

价的编写。

赵业彬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水下噪声监测与

评价的编写

王晓峰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路线的审

核。

刘立国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水下噪声监测与

评价部分的编写和审核。

杨久峰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负责监测方案格式要

求的编写。

王爽三峡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负责鸟类调查与评价部

分的编写和审核。

刘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标准格式与内容的校

正。

汪运超三峡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负责水下噪声监测与

评价部分的编写和审核。

韩钟毅三峡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负责电磁环境监测与

评价部分的编写和审核。

艾青三峡新能源(烟台牟平区)有限公司,负责标准格式与

内容的校正。

9

肖晶晶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路线的审

核。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1)促进监测监管工作规范化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到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的实际情况,同时服务于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需

要,结合海上风电项目实际情况,确定生态环境监测具体监测指

标、范围、站位布局、监测时间、监测方法、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等,促进监测监管工作规范化。

(2)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以满足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需要

为主要目标,在充分总结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

及验收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和开展4个山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环境跟踪

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该标准,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

和合理性。

(3)广泛适应性、指导性的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中,整理了2021-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用海

项目的环境跟踪监测及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收集了各项环境影响因

子资料及数据。通过全面分析上述数据及资料,确保本标准具有广

泛适应性,并能有效指导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的环境跟踪监测工作的

开展。

(4)全面性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综合考虑了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的需求,规定了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生物生态、生物体质量、

10

鸟类、噪声、电磁辐射等监测指标内容及技术要求,同时对监测方

案及监测报告编制等相关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较为全面地规范了

整个监测工作流程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海洋生态环境跟踪

监测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主要监测内容、技术要求与方法、

跟踪监测方案制定和跟踪监测报告编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海、邻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其他管辖海域内的新建

海上风电工程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工作,海上风电场扩建

和改建工程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工作流程;

(2)监测内容;

(3)监测方法;

(4)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5)跟踪监测方案制定:包括监测范围、站位布设及数量、监

测频次、监测内容和方案编制;

(6)跟踪监测报告编写:对跟踪监测报告编写的文本格式与章

节内容进行了统一要求。

论据:在整理2021-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的环境跟踪

监测及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收集各个阶段环境影响因子资料及数据

的基础上,总结了海上风电项目从施工到环境保护验收全流程工作

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

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

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坚持集约节约用海,提高海域资源使用效

率”。本标准的制定对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海

洋经济发展和海域资源使用的基础数据资料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本标准将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标准化、

规范化和科学化,避免监测过程中出现复测、补测情况,减少调查

不全面的情况发生,降低监测成本及时间,保障项目的顺利验收。

(二)社会效益

我国政策鼓励和支持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十四五”时期,政策

重点转向加快制定海上风电开发技术标准等。海上风电相关技术标

准的制定与出台既是“十四五”期间的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

现实需求。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海上风电用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

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用海生态环境影响跟踪

监测技术与要求,有效弥补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现有监测、监管工作

的不足,丰富并细化现有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体系,不仅

对海上风电用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提供科学规范指导,同时

对我国海洋生态科学研究及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

义。

(三)生态效益

本标准的制定规范并指导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单位落实海洋生态

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

续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海上风电工程周边海域环境状况,防止污

染海洋事故发生。同时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为海洋

12

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五、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

国际、国外暂未涉及海上风电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类的标准。

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工作大都参照《建设

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

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环境监测计划的要求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