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定向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A.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2、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词作《沁园春•长沙》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句中“霜”的物态变化过程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一致的是()A.缥缈的“水雾” B.秀丽的“雾凇”C.晶莹的“露珠” D.耀眼的“冰块”5、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该物质d点的内能跟c点一样大B.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6、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7、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9、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C.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遇冷吸热液化形成的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放热汽化形成的10、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 B.熔化 C.液化 D.升华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2、填写下列空格处各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A、春天清晨小草上结露珠是_____;B、冰棒化为水是_____;C、卫生球变小是_____;D、冬天夜晚瓦上结霜_____。3、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甲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乙图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______(选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4、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水沸腾后杯底所冒出的气泡形状为图______所示(选填“a”或“b”),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选填“水蒸气”或“空气”),同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5、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6、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_____热量。7、奇幻的实验像魔法一样让同学们对物理着迷。科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不可思议的实验(如图所示):烧瓶里盛有刚刚停止沸腾的水,他们将瓶塞塞紧,倒置过来,向瓶底浇冷水。奇妙的现象发生了:烧瓶内的水竟然沸腾了!同学们分析其原因:当向烧瓶浇冷水时,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瓶内气压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而出现水沸腾。8、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进出校园时,同学们应佩戴口罩。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要___(选填“吸热”或“放热”)。9、2022年2月7日,合肥普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其中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___________。10、腊肉在邵阳地区是一道风味美食,肥而不腻,味道独特。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抹盐腌制,使整块肉变咸。这道工序说明盐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第二道工序是烟烘干,加快水分______(选填“蒸发”或“沸腾”)。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2017年1月,太原市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第二天,我们在小红家的窗玻璃上拍到了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请你说出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哪一侧形成的,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2、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会沸腾?请简要叙述原因。3、八年级物理实验小组想要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有A、B两组设备可供选择,你觉得哪个更好?实验装置小瓶里装有带颜色的水,并给小瓶配有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后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请你写出后续实验步骤。4、如表所示,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38.8-117-9580.5沸点/℃35778.5111218(1)-80℃时酒精呈______态;(2)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中______做测温物质;(3)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表中______做测温物质。5、喝热水时,为了使热水快点变凉,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为什么?6、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把塑料袋放入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请解释这个现象。7、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地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9、常言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做出合理解释。10、请阅读《“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回答问题。“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国家速滑馆(如图1所示),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场馆的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打造出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丝带”造型。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馆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2块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如图2所示)。国家速滑馆力求打造出世界上平原地区“最快的冰”。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工人师傅们制出的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制冰时,混凝土冰板层下方总长约为130km的管道内输入的是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直接蒸发,使混凝土冰板层的温度降低到零下十几摄氏度,通过洒水作业,冻成厚度为几毫米的冰面,经过很多次这样的工序,厚度几十毫米的冰面才能冻结成功。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以内,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不同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面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环保性最好的冷媒之一,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同时,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冷热综合利用能效比较高,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环保、节能型场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对冰面和冰温的要求是______;(2)制冰时,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3)为什么说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______?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现有常温下为液态的甲、乙两种物质,如图分别是两种物质的体积—温度图像,______物质可作为测量沸水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______物质可作为北极科考站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若选用相同体积的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温度计甲、乙,温度每升高1oC,感温液体上升相同高度,那么______温度计的细玻璃管稍小(均选填“甲”或“乙”)。2、如图所示,是创新实验小组的小苹和小琳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的顺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水沸腾时,小苹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于是她得出结论:当地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气压。小琳认为她的观点错误,因为______;(3)实验完毕,小琳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3、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图乙是加热50s时温度计的示数,其大小为______℃。(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分钟。(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4、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明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特点。(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__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2)图乙中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石蜡的熔化图象是图______(选填①或②),判断依据是______;(4)图①中物质在bc之间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______进行加热,提高效率;(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______;(3)每隔1min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4)分析图象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士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水汽化吸热制冷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故选D。2、D【分析】【详解】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3、D【分析】【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工雪”是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A.“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符合题意;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冰块”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A.由于物质在不断的吸收热量,故质量相同的该物质d点的内能大于c点,故A错误;B.该物质从第4min开始熔化,第11min结束,熔点为50℃,故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也可以处于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C.该物质由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晶体的熔点为50℃,故C错误;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在80℃就沸腾了,而水的沸点为100℃,此时会涨破温度计,无法读数,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25℃,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题意;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分析】【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来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C.冰是水凝固而来的,凝固放热,故C错误;D.水蒸气可以直接凝华为霜,也可以液化为雾,凝华和液化都放热,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雨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露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C。9、A【详解】A.熔化是吸热过程,冰袋中的冰熔化时吸热,达到给高热病人降温的目的,故A正确;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加快了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感到凉爽,故B错误;C.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A。10、B【详解】“冰层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
保持不变
放热
凝华【详解】[1]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打开锅盖取粽子时,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放热,故要注意防烫伤。[3]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冰晶。2、
液化
熔化
升华
凝华【详解】A.[1]春天清晨小草上结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2]冰棒化为水是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C.[3]卫生球变小是由固态的卫生球部分升华变为气态。D.[4]冬天夜晚瓦上结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固态的霜。3、
56
B【详解】[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56℃。[2]如图乙所示,A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B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4、
b
水蒸气
液化【详解】[1]当液体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气泡在水底产生,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大,直至水面破裂,水沸腾后杯底所冒出的气泡形状为图b。[2]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3]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大量小水珠组成的,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5、
放出
凝固【详解】[1][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糖浆为液态,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是凝固现象。6、
97.5°C
吸收【详解】[1]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97.5°C。[2]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把蜡烛移开,水没有热量可以吸收,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7、
液化
减小
降低【详解】[1][2][3]烧瓶里盛有刚刚停止沸腾的水,他们将瓶塞塞紧,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瓶内的气压减小,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越低,所以瓶内水的沸点降低,水再次沸腾。8、
液化
放热【详解】[1][2]佩戴口罩时,戴着的眼镜容易起雾,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9、熔点【详解】冰、雪是晶体,其熔点在一标椎大气压下为零摄氏度。但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而变化,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才结冰,所以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熔点。10、
无规则
蒸发【详解】[1]抹盐腌制,使整块肉变咸,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2]水沸腾必须是达到沸点才能进行,烟烘干,没有达到水的沸点,所以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答:“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骤然遇到温度远低于0℃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在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凝华形成小冰晶。2、见解析【详解】开始加热时,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3、见解析【详解】A组设备更好。因为B设备会受大气压的影响,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B设备中的气体体积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玻璃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而A设备中没有气体,水柱高度受大气压的影响较小,所以A设备更好。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沸水的温度是100°C,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记录两次水柱上表面的位置,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柱上表面位置标0,在沸水中时水柱上表面位置标100,然后利用刻度尺将这段距离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最小刻度值为1°C,有玻璃管上端空白处表注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C,从而可以利用此温度计粗略测量温度。4、
液
酒精
水银##甲苯【详解】(1)[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酒精的熔点是-117°C,沸点是78.5°C,-80°C高于酒精的熔点而低于其沸点,所以此时酒精是液态。(2)[2]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C,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C、-1179C,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苯的沸点111°C,水银的为357°C、而萘的沸点为218°C,高于甲苯沸点低于水银的沸点,萘的熔点是80.5°C,高于水银、甲苯的熔点,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或甲苯做测温物质。5、见解析【详解】答:用两个杯子将水来回倒,既增加空气流动,同时又增加开水表面积,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量迅速带走。6、见解析【详解】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汽化)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液体变成气体体积会增加,体积膨胀,将塑料袋鼓起来。7、
水蒸气凝华、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详解】(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8、(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水池中的水受热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了雾,即白色“气团”;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2)当火箭升空向后喷出高温的气体时,水池中的水被加热沸腾,水汽化(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不至于过高,防止了发射台熔化。9、见解析【详解】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10、
冰面平整,冰温均匀
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见解析【详解】(1)[1]由题意“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知,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要求冰面平整,冰温均匀。(2)[2]由题意可知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在制冰时会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3)[3]因为国家速滑馆在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所以说它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四、实验探究1、
乙
甲
乙【详解】[1]沸水的温度达到10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物质的78℃以后的变化规律未知,因此不能用来制作测沸水的温度计。[2]北极科考站的最低温度达到-59℃,乙物质的温度变化范围为-39℃~357℃,甲物质的温度变化范围为-117℃~78℃,对比发现甲更适合制作北极科考站所用的温度计。[3]由图可知,甲物质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为因为,所以温度每升高1℃,乙的体积变化较小,由V=sh,上升相同高度时,乙的横截面积要小。2、
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旅游业务发展策略
- 2025年机械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 旅游业的崛起之路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密度定向测评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章节训练试题(含详解)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简单机械》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工作要求
- GB/T 16463-1996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 GB/T 15972.20-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刘德武《如何画正方形》课件
- 政务礼仪-位次礼仪课件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王知坚 益生菌相关药物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量实验
- 《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报告书空白模板
- 生产过程质量改善计划
- 绿萝养殖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