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_第1页
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_第2页
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_第3页
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_第4页
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基础重点复习提纲医学基础是医学殿堂的基石,其知识体系庞大且严谨。这份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梳理核心知识点,抓住重点,高效复习。请注意,这并非囊括所有细节,而是引导大家建立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填充血肉。建议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及个人理解进行深化。一、人体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石,是理解后续所有学科的前提。学习时应注重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并结合图谱加深印象。(一)运动系统1.骨学:骨的分类、构造(骨质、骨膜、骨髓)及理化特性。躯干骨、颅骨、四肢骨的组成及重要骨性标志(如:胸骨角、肩胛骨下角、髂嵴、内外踝等)。2.关节学: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等)。主要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3.肌学:肌的构造(肌腹、肌腱)、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腱鞘)。头肌、颈肌、躯干肌(尤其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四肢肌的名称、位置及主要作用。(二)内脏学1.消化系统:上、下消化道的划分。口腔、咽、食管(三个狭窄)、胃(形态分部、位置、毗邻)、小肠(分部及特点)、大肠(分部及特点,如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肝、胰的位置、形态及主要功能。2.呼吸系统: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组成。喉的软骨、喉肌及喉腔分部。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及肺段概念。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3.泌尿系统:肾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内部结构(皮质、髓质、肾锥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的走行和三个狭窄。膀胱的位置、形态及膀胱三角的概念。尿道的特点(男女性差异)。4.生殖系统:男女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固定装置。输卵管的分部及意义。(三)脉管系统1.心血管系统: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心房、心室的分隔,瓣膜)、心传导系统、心的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主要动脉(主动脉及其分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走行和分布范围。主要静脉(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及属支,门静脉的组成、属支及侧支循环)。2.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的组成。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收集范围。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和引流范围(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脾的位置和功能。(四)感觉器1.视器:眼球壁的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组成和功能。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2.前庭蜗器:外耳、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内耳(骨迷路、膜迷路)的结构。声波的传导途径。(五)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灰质、白质)。脑的组成(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各叶主要沟回。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临床意义。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功能。2.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的组成及分支(前支、后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主要分支(如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脑部位及主要功能。内脏神经的区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及其主要功能特点。二、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是在微观层面揭示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帮助理解人体的发生发展。(一)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被覆上皮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分布。腺上皮和腺的概念。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2.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和纤维成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软骨组织的类型(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及特点。骨组织的结构(骨基质、骨细胞、骨单位)。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的类型、形态结构及功能。3.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光镜结构特点和功能。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4.神经组织:神经元的形态结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和分类。突触的概念和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神经纤维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二)器官与系统的组织学各系统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如心、肝、肾、肺、胃肠、胰、淋巴结、脾、胸腺、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三)胚胎学概要受精与卵裂。胚泡的形成与植入。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各自分化形成的主要器官系统)。胎盘的结构与功能。三、生理学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是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其核心在于“调节”与“平衡”。(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经通道、经载体)、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其特征。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阈刺激、阈电位。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骨骼肌收缩的机制(肌丝滑行理论)。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浆的成分和功能。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和功能。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及功能。2.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作用。3.血型与输血原则: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输血的基本原则。(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输出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意义。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四)呼吸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的概念。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交换的原理(扩散)。影响肺换气的因素。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4.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CO₂、H⁺、O₂对呼吸的影响)。(五)消化和吸收1.消化: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2.吸收:小肠作为主要吸收部位的结构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过程。(六)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体温及其调节: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机制。(七)尿的生成与排出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各段肾小管对Na⁺、水、葡萄糖、氨基酸、K⁺、H⁺、NH₃等的重吸收或分泌。肾糖阈的概念。3.尿生成的调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4.尿的排放:排尿反射。(八)神经系统的功能1.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前膜释放递质、递质与受体结合、突触后电位)。主要神经递质及其受体。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内脏痛的特点。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区)。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5.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九)内分泌1.激素的一般特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作用方式、作用特征(特异性、高效能、相互作用)。2.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十)生殖1.男性生殖:睾酮的生理作用。2.女性生殖: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及其调节。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探索生命的化学本质,分子生物学则聚焦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其内容抽象,需理解记忆。(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2.肽键与肽。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及其维系键。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等)。(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化学组成(戊糖、碱基、磷酸)。2.DNA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RNA的种类(mRNA、tRNA、rRNA)及其结构特点与功能。3.核酸的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变性与复性)。(三)酶1.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可调节性)。2.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3.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4.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酶的调节(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的激活)。(四)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关键酶、ATP生成及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关键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关键酶及其调节。3.糖异生:概念、原料、关键酶、生理意义。4.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五)脂类代谢1.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动员。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能量生成)。酮体的生成、利用及生理意义。2.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3.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合成(原料、关键酶)、转化与排泄。4.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及功能。(六)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2.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及ATP的生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七)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2.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3.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碳单位、芳香族氨基酸等)。(八)核苷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从头合成、补救合成)的概念。2.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嘌呤核苷酸分解为尿酸)。(九)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各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联系。2.代谢调节的方式(细胞水平、激素水平、整体水平调节)。(十)分子生物学基础1.DNA的生物合成(复制):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参与复制的酶类。复制的基本过程。2.RNA的生物合成(转录):转录的概念。参与转录的酶类。转录的基本过程。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遗传密码的特点。参与翻译的物质。翻译的基本过程。4.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五、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观察病变形态,理解其意义是关键。(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形态特点。2.损伤:*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形态特点。*坏死: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及结局。凋亡的概念。(二)损伤的修复1.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2.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功能及结局。瘢痕组织的形成及对机体的影响。3.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2.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的概念。3.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栓的类型和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4.栓塞:栓塞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常见栓塞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5.梗死:梗死的概念、原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及病理变化。(四)炎症1.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