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网高架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施工总体部署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高架施工项目,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结构,涵盖区间正线及站场咽喉区。施工内容包括基础施工、支柱安装、支持装置架设、接触悬挂调整、附加导线敷设及设备安装调试等关键工序,线路设计时速200km/h,接触线高度5.3m,拉出值±300mm,锚段长度不大于1500m。1.2施工组织架构项目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决策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管理层: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作业层:五个专业化作业组(基础施工组、支柱安装组、支持结构组、架线调整组、综合调试组),每组配置10-15人,配备专职安全员1名1.3施工分区划分将工程划分为3个施工区段,每个区段设置2个作业面平行推进:A区段:K0+000-K5+000(含1号车站)B区段:K5+000-K10+000(含特大桥1座)C区段:K10+000-K15+000(含隧道进出口各1处)二、施工准备阶段2.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自审,重点核查支柱基础坐标、悬挂类型转换、锚段关节布置等关键节点,形成审图记录并提交设计交底。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精度进行控制测量,建立施工坐标系。隧道外测量组6人/组,配置2"级全站仪、50m钢卷尺(经计量检定);隧道内采用激光投线仪配合轨道小车定位,测量误差控制在:纵向±50mm,横向±30mm,高程±20mm。技术交底:编制《接触网施工技术手册》,对作业人员进行分级交底,重点工序(如软横跨安装、电分相调整)实施"样板引路"制度。2.2物资准备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接触线(CTHA120)、承力索(JTMH120)、绝缘子(FXBW-25/100)等关键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项目包括:接触线:抗拉强度≥450MPa,导电率≥61%IACS绝缘子:工频耐压≥50kV(1min不击穿),泄漏距离≥1460mm设备调试:对接触网作业车(JJC-8型)、恒张力架线车(DCY-150型)、激光接触网检测仪(GJJC-T型)等设备进行进场验收,空载试运行不少于3小时。2.3现场准备临时设施:设置材料仓库3处(每处300㎡),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温度15-30℃,湿度≤70%);搭设施工便道5km,宽度4.5m,承载力≥15t。安全防护:沿施工线路每500m设置安全警示区,配备声光报警装置;高空作业平台安装防倾覆传感器(报警阈值±3°),配置2套独立制动系统。三、主要施工工序3.1基础施工基坑开挖:采用旋挖钻机成孔,直径1.2m,深度3.5m(地质为黏土层),设置钢护壁(厚度10mm)防止塌孔。岩石地段采用静态爆破,单孔装药量≤0.5kg,孔距30cm。钢筋绑扎:基础钢筋笼采用工厂预制,主筋为HRB400EΦ20,箍筋Φ10@200mm,保护层厚度50mm,采用定位支架保证间距误差≤10mm。混凝土浇筑:C35混凝土(抗渗等级P6)采用罐车运输,导管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频率50Hz),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14天,强度达80%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2支柱安装钢柱吊装:采用25t汽车吊(支腿垫300×300mm钢板),吊点设置在距柱顶1/3处,起吊角度≤60°。钢柱垂直度偏差:横线路≤3‰,顺线路≤2‰,采用双经纬仪双向监控。防腐处理:钢柱采用热浸锌防腐(锌层厚度≥85μm),焊接部位补涂富锌底漆(干膜厚度≥60μm)+氯化橡胶面漆(干膜厚度≥80μm)。基础帽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C25细石混凝土浇筑,顶面设置排水坡度(≥2%),安装M20接地螺栓(埋深250mm)。3.3支持结构安装腕臂预配:在工厂采用专用胎具预配,计算预配长度时考虑温度补偿(t=20℃时为基准,每±10℃调整±3mm)。腕臂底座采用M24×600mm化学锚栓(拉拔力≥150kN)。软横跨安装:采用专用吊装架(承重5t),先安装上部固定绳(张力15kN),后安装下部固定绳(张力10kN),节点间距误差≤50mm。横向承力索弛度按设计温度调整(25℃时为1.5m)。定位装置调整:定位器坡度1/10-1/15,支持器与接触线间隙2-5mm,定位管外露长度150-200mm,采用扭矩扳手紧固(M16螺栓扭矩40N·m)。3.4接触悬挂架设承力索架设:采用恒张力架线车(张力8kN,速度5km/h),在锚段两端设置张力补偿装置(坠砣重量250kg)。架设后弛度误差控制在±5%,跨中偏移≤100mm。接触线架设:通过2组3轮放线滑车(槽型U120)展放,张力20kN,接头采用C型压接(压接顺序:先中间后两端,压接模具压力630kN)。接头处接触线高度差≤0.5mm,过渡平滑。吊弦安装:采用整体吊弦(长度误差±2mm),间距8-12m,在温度变化±15℃时进行复核调整。吊弦线夹与接触线接触面积≥80%,无偏磨现象。3.5附加导线施工回流线架设:采用LGJ-185/30钢芯铝绞线,张力12kN,使用防捻器(型号FNP-2)减少导线扭曲。线间距≥400mm,与建筑物距离≥250mm。架空地线安装:在支柱顶端设置绝缘子串(间距500mm),采用并沟线夹(JBL-2型)连接,接地电阻≤10Ω(雷雨区≤5Ω)。电缆敷设:采用MPP管(直径150mm)保护,埋深≥0.7m,弯曲半径≥12D(D为电缆直径)。中间接头采用热缩式(加热温度120-140℃),做好防水处理。四、特殊工艺措施4.1桥梁区段施工支柱固定:在箱梁翼缘板设置预埋T型钢(Q355B),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M20×80,扭矩60N·m),设置防松标识。线索防护:接触网承力索加装防振锤(FD-2型,安装距离1.5m),在跨中设置弹性吊索(长度18m,张力3kN),减少桥梁共振影响。限界控制:桥梁曲线段设置加宽值(R=800m时加宽150mm),支柱侧面限界≥3.1m,采用激光限界仪实时监测。4.2隧道区段施工埋件安装:采用液压钻孔机(功率5.5kW)成孔,孔径50mm,深度200mm,植入化学锚栓(固化时间≥48h)。隧道内悬挂点间距≤6m,误差±30mm。接触网布置:采用弹性链形悬挂,定位点处设置防风装置(抗风偏移≤150mm),隧道口200m范围加装消弧绳(截面积35mm²)。接地系统:隧道壁设置环形接地体(截面积≥120mm²),每50m与隧道综合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1Ω。4.3站场咽喉区施工道岔定位:在道岔尖轨尖端后2m处设置定位点,拉出值±200mm,导高5.3m。采用复式交分道岔时设置3组定位装置,间距5m。电分相安装:采用八跨式电分相,中性区长度150m,设置断合标(距分相起点50m),分相绝缘器表面光洁度Ra≤1.6μm。软横跨调整:在温度变化±10℃时进行二次调整,横向承力索弛度偏差≤100mm,节点间距误差≤50mm,采用专用测量仪(精度±1mm)检测。五、安全质量控制5.1安全防护措施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双钩安全带(静载测试22kN,1min不断裂),设置安全母绳(直径12mm,破断拉力≥20kN)。高空平台额定载荷2人+200kg工具,严禁超载。带电作业:在既有线施工时,设置2组接地线(截面积≥25mm²),采用"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监护制、挂牌制),验电接地必须执行"双人复核"。应急管理:配备应急救援包(含绝缘手套、绝缘靴、心肺复苏仪),每季度组织触电、高空坠落应急演练,演练记录保存3年。5.2质量控制要点关键工序验收:基础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检测)、支柱安装垂直度(全站仪检测)、接触线磨耗(激光测径仪,精度±0.01mm)等项目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检测标准:接触线导高:5300±30mm(静态),动态偏差≤±50mm拉出值:±300mm,偏差≤±30mm锚段关节:过渡区长度15m,高差≤10mm质量记录:建立电子档案系统,保存施工日志、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保存期限≥5年。5.3环境保护措施噪声控制:昼间施工噪声≤70dB,夜间≤55dB,采用低噪声设备(如液压破碎锤),设置声屏障(高度3m,插入损失≥20dB)。扬尘治理:施工便道每日洒水3次,料场设置围挡(高度2.5m)及雾炮机(覆盖率100%),PM10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水土保持:基坑弃土集中堆放,采用编织袋(规格80×100cm)装袋,边坡坡度1:1.5,设置截排水沟(截面50×50cm)。六、调试与验收6.1静态检测参数测量:使用接触网检测车(速度5km/h)检测导高、拉出值、跨中偏移等参数,每10m采集1组数据,合格率≥98%。绝缘测试: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支持绝缘子≥1000MΩ,锚段关节绝缘间隙≥300mm,泄漏电流≤10μA。机械性能:补偿装置动作灵活,坠砣升降范围±300mm,棘轮转动无卡滞,制动装置可靠(制动力矩≥50N·m)。6.2动态检测冷滑试验:分3个速度等级(30km/h、80km/h、120km/h)进行冷滑,检测弓网接触力(标准值70±15N),硬点≤50N(加速度≤100m/s²)。热滑试验:带电运行24小时,模拟负荷80%额定电流,测量接触线温升≤50K(环境温度25℃),取流平稳,无火花(或仅一级微弱火花)。系统联调:与牵引变电所、SCADA系统联调,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刷新周期≤1s),故障响应时间≤5min。6.3竣工验收资料审查:施工记录、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单等资料完整性100%,数据准确率≥99%。现场核查:随机抽取10%的支柱基础、20%的接触悬挂点进行复测,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试运行:组织3个月试运行,期间进行2次全项目检测,故障次数≤0.1次/百公里·月,满足验收标准。七、施工进度计划7.1工期安排准备阶段:第1-2个月(含图纸会审、测量放线、材料进场)下部工程:第3-6个月(基础施工、支柱安装)上部工程:第7-10个月(支持结构、接触悬挂架设)调试验收:第11-12个月(静态检测、动态调试、竣工验收)7.2关键线路基础施工→支柱安装→腕臂安装→接触线架设→悬挂调整→冷滑试验→热滑试验→竣工验收7.3保障措施资源保障:配置2套架线设备(备用1套),关键材料储备量≥30%,高峰期投入作业人员150人。进度控制:采用Project软件进行计划管理,每周召开进度分析会,延误≥3天启动预警机制,调整作业面资源配置。应急预案:针对雨季施工(工期延长10%)、设备故障(备用设备启用时间≤24h)等情况制定专项预案,配备应急队伍20人。八、技术创新应用8.1智能化施工技术BIM技术应用:建立接触网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精度±5mm),优化软横跨节点设计,减少材料浪费15%。无人机巡检:采用多旋翼无人机(续航30min)进行施工过程航拍,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分辨率5mm),辅助测量精度提升20%。智能监测系统:在支柱基础安装应力传感器(量程0-50MPa),实时传输数据至监控平台,预警阈值设为设计值的80%。8.2新材料应用复合绝缘子: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材质HTV),重量较瓷绝缘子减轻60%,耐污等级达到Ⅳ级。稀土高铁接触线:采用Cu-Mg-Re合金接触线,硬度HB≥120,磨耗率降低25%,使用寿命延长至20年。防腐技术:支柱基础采用环氧涂层钢筋(涂层厚度≥80μm),盐雾试验≥10000h无锈蚀。8.3工艺改进模块化施工:支持装置在工厂预组装(误差±2mm),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 国考题库综合(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
- 消防初级国考理论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最接近国考的行测题库一套附答案详解
- 航天常识国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贵州行测国考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计算机国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许昌国考常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国考题库综合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国考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中国蛇伤救治指南2024
- 勤劳的小蜜蜂课件
- 2024年青岛市市属事业单位遴选考试真题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电商平台提价运营策略对比分析-以拼多多与淘宝特价版为例》12000字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1 Section A (1a-1c)教学实录(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课件
- 2025年上半年泸州市纳溪区总工会招考社会化专职工会工作者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格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GB/T 15972.40-202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法院冻结所有账户执行异议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