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顺序梳理课文脉络,结合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3.能查找资料,结合相关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梳理课文脉络,结合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查找资料,结合相关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明晰文体走进人物
一、话题引入齐读课题
百年华夏,风云激荡,无数中华儿女用热血丹心书写下波澜壮阔的奋斗诗篇。触摸历史的心跳,回味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十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借助资料初识人物
1.明晰文体
同学们,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预习,你知道文章是谁回忆谁而作的?
2.学生交流
结合注释及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这是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所写的文章,课前大家查阅资料了吗?请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3.资料补充
借助他人对李大钊的评价,感知李大钊对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设计意图】“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学生并不陌生,此环节引导学生要学会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能力,鼓励学生从查阅资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板块:紧扣时间理清文脉
一、整体感知
1.知回忆:课文哪些部分写了作者的回忆呢?(2-33自然段)
2.知“倒叙”:文章开头即点明事件的结局,再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写法就是——倒叙。
3.合作交流:请大家结合学习单梳理课文叙述脉络。
二、概括大意
用上时间词,串联起对应的事件,概括文章大意。
三、小结
我们就是通过梳理关键时间节点下发生的事件,理清了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全文以“忆"为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和被害后的情形。此环节以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借助时间线梳理文脉,对于学生出现的知识盲区,相机点拨,达成理清文脉这一目标。
第三板块:借助资料深化理解
一、聚焦“被捕前”
为什么过去了十六年,作者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却依然记忆深刻呢?父亲被捕前的局势是怎样的?
1.感受时局之严峻
PPT呈现: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①明“严峻"之义:“严峻”什么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峻"生字词书写】引出“严峻”两处句子
②知“严峻"之境:文章哪些细节暗示我们当时局势的紧张?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并用关键词做批注。(资料被毁、工友被抓、多次被劝)
2.感悟父亲的话
当时的局势那么紧张,难怪给作者的留下了那么深的记忆,那么,面对这样严峻的局势,父亲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PPT: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①设疑发问:那么,这句话中的现在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工作那么重要?为什么不能离开?课文说清楚了吗?(没有)对于文章没有提到的内容,我们怎么理解课文内容呢?(查阅资料,理解课文)那么,你能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一谈你的看法吗?
预设1:我查资料了解到当时正是北伐的关键时期。
预设2:我查过资料,我知道李大钊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
②资料筛选:显然,资料不充分时,难以全面理解课文,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搜集资料?老师这里有一组材料,你觉得哪些资料能有助于理解父亲的话?
☆资料袋:
材料一:军阀张作霖介绍【人物介绍】
材料二:李星华的介绍
材料三:李大钊大事记(1920-1927)【关键事件】
材料四:李大钊的史学著作
材料五:血染的1927【时代背景】
二、合作探究
这些材料分别从人物介绍、关键事件和时代背景为我们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你们能否也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一下小组从资料中了解到的信息呢?(学生简单汇报,课件出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
①组内进行分工,对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整合等加工。
②交流汇报
走进人物
结合材料,此刻,你能结合你了解的信息,理解李大钊话中隐含的意思了吗?他内心想说的话是什么?
预设1:他想说的是现在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局势如此动荡,身为革命领导人的我绝不能离开啊!
预设2:他想说的是现在正是北伐战争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一旦离开,可能革命工作就会陷入低迷,所以我不能在这时候离开我的同志们!
①感悟品质:情况这么危急,随时可能会被反动派捕杀,但李大钊却毫不顾全自己,一心只为革命工作,从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现场随机板书:舍身取义、忠贞爱国、高度负责、不惧生死、视死如归.....)
②指导朗读: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指名读、男生读、齐读)
引读:
这是革命领导人的崇高风范。你能读出他的话中坚决吗?
任何时候,都不离开、不放弃,谁能读出他的这份坚定。
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回答,更是一份决心,一份诺言!全班读。
第四板块:聚焦描写感悟品质
聚焦“被捕前”描写
这段话就是通过李大钊的语言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指板书)的革命领导人的形象,那么,李大钊的精神品质还通过哪些人物描写体现出来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描写李大钊的语句,用关键词提炼出李大钊的品质,在一旁写批注。
二、关注“被捕时"神态、动作描写
①结合关键词(预设)
PPT出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②对比感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冷静。
A、与“我”对比:面对可怕的敌人,父女俩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师生合作读)
PPT出示:“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过渡:你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李大钊?(现场板书: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师生合作朗读)
B、与敌人对比:这里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描写凸显出敌人的可怕,反衬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③情境引读:
当粗暴的吼声响起,父亲却是这样的。(一二组三四组)
当魔鬼似的闯入者将我们包围,把枪口对准我们时,父亲是这样的(三四组一二组)
在敌人狰狞的面孔与粗暴对待下,父亲依然是这样的。(全班读)
④深入感知:女儿的恐惧(工友的悲惨遭遇),敌人的可怕,都没有让李大钊露出半分慌乱,更说明了什么?(相机板书)(仅仅是沉着冷静吗?敌人的可怕与残暴却无法吓退李大钊半分,说明了什么?)(冷冷的表情流露出他冷冷的态度。英勇无畏精神。)
三、关注“被审时”的神态描写:还有哪处地方也刻画了李大钊的神态,你能用上学到的方法来交流吗?
①结合关键词(预设):
PPT出示: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外貌、神态】
受尽苦刑却依然平静如常。泰山压顶而不惊。
②对比感知:法官、女儿一家(意志坚定)
四、总结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亢健康宣教比赛
- 感染科病原菌性腹泻诊疗要点
- 讲师课前自我介绍
- 科室三级质控方法
- 就业协议书公司不签
- 收购团队 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苏课新版初一历史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集成网络七层协议书
- 双方补充协议书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宿迁泗阳县部分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务派遣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服务器健康巡检规定
- 第16课奇石课件
- 餐饮业员工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手册
- 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
- 2025年内蒙古交通集团笔试考试试题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 低压抢修安全培训课件
- 铁路礼仪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