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42-2011 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 液压动力工具_第1页
DBT 42-2011 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 液压动力工具_第2页
DBT 42-2011 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 液压动力工具_第3页
DBT 42-2011 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 液压动力工具_第4页
DBT 42-2011 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 液压动力工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电子版不作为法定技术文件,请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2-03-01实施2012-03-01实施I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检测对象及要求 35检测内容和指标 46检测方法 5附录A(规范性附录)液压动力救援工具应配备的相关资料 9附录B(资料性附录)检测记录格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报告格式 参考文献 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6150部队。1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液压动力救援工具的原动机,为救援工具提供动力的装置。液压动力工具hydraulicpoweredtool操作液压动力救援工具从完全闭合到完全张开、再回到完全闭合,或从完全张开到完全闭合、再2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扩张器或剪扩器在距钳尖25mm处产生的扩张力最大值。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扩张器或剪扩器在距钳尖25mm处产生的扩张力最小值。牵拉孔pullingattachmentmountinghole3DB/T42—2011a)距上次检测时间超过1a;b)累积工作时间超过100h;检测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b)温度:10℃~35℃。4.3.1扩张器、剪扩器检测装置4.3.1.1检测装置应装配经校准的力测量单元和位移测量单元。测量单元的准确度等级应优于1级,测量范围上限应分别不小于扩张器、剪扩器最大扩张力和最大扩张距离的120%。4.3.1.2检测装置可参见图1或采用相同原理的其他检测装置。221——位移测量单元;2——固定夹具;3——固定锁孔;4——钳臂枢轴;5——力测量单元。44.3.2.1检测装置应装配经校准的力测量单元和位移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准确度等级应优于1级,测量范围上限应分别不小于撑顶器最大扩张力和最大扩张距离的120%。4.3.2.2检测装置可参见图2或采用相同原理的其他检测装置。1——位移测量单元;3——力测量单元。图2撑顶器检测装置示意图4.4.1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样例。4.4.2检测报告格式可参考附录C样例。按照GB/T17906—1999中6.1.5的规定,液压动力工具应能在-30℃~55℃的温度范围内正液压动力工具的检测内容及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输出压力实测值与额定值的偏差应在±10%范围内扩张力实测值与工具额定值的偏差应在±10%范围内牵拉力扩张力保持能力牵拉力保持能力剪切能力油管及接头56检测方法6.1环境温度适应性检测6.1.1环境温度适应性检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将整套设备(包括工具、动力单元及油管等)连接完毕后,放入温度为一30℃±2℃的温控箱内不少于5h;b)将整套设备从温控箱内取出,并在3min内启动动力单元,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后,完成五次操作循环;c)观察并记录动力单元、受检工具、油管及接头有无变形或泄漏;d)整套设备在4.2.3规定的试验环境下放置12h后,再将其放入温度为55℃±2℃的温控箱内不少于5h;6.2扩张器或剪扩器的扩张力检测6.2.2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按下列程序检测扩张器或剪扩器的扩张力:a)应在受检工具从闭合到95%张开的范围内等间隔平均划分10个测试位置;b)按受检工具从闭合到张开的顺序依次测量距钳臂尖端25mm处各测试位置的扩张力;c)记录各测试位置的扩张力;1。并按式(1)折算到距钳臂尖端25mm处的扩张力。式中:P——距钳臂尖端25mm处的扩张力,单位为千牛[顿](kN);Y₁——实测点力臂长度,单位为毫米(mm);F——实测力值,单位为千牛[顿](kN);Y₂·距钳臂尖端25mm处力臂长度,单位为毫米(mm)。6.2.3计算实测(或折算到25mm处)扩张力最大值与受检工具标称的最大扩张力的偏差。6.2.4计算实测(或折算到25mm处)扩张力最小值与受检工具标称的最小扩张力的偏差。6.2.5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2。6.3撑顶器的扩张力检测6.3.1将撑顶器固定在图2所示的检测装置上。6.3.2在额定工作压力,按下列程序检测撑顶器的扩张力:a)应在受检工具从闭合到95%张开的范围内等间隔平均划分3个测试位置;b)按受检工具从闭合到张开的顺序依次测量各测试位置的扩张力;c)记录测试位置的扩张力。66.3.4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2。6.4.1将扩张器或剪扩器通过钳臂上的牵拉孔固定在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上。a)应在受检工具从完全张开到95%闭合的范围内等间隔平均划分10个测试位置;6.4.4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2。6.5.1将撑顶器固定在图2所示的检测装置上。a)应在受检工具从完全张开到95%闭合的范围内等间隔平均划分3个测试位置;6.5.4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2。6.6.1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操作剪扩器或剪切器,按照工具标称的分类代码,依次切割表2规定的试6.6.2记录剪切效果。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3。表2剪切材料及规格圆管宽度×厚度内径×壁厚A一一B-一C一DEFGH7b)油管及接头保持额定工作压力1min;6.7.2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4。b)将经过校准的、准确度等级优于2.0级的压力表通过油管与动力单元的输出端连接;c)启动动力单元,保持额定压力状态运行1min;6.8.2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5。b)将受检工具固定在图1或图2所示的测试装置上;c)操作受检工具达到实测最大扩张力的位置;d)由测试装置持续向受检工具施加与实测最大扩张力相等的反向荷载;e)断开油管,连续操作受检工具控制器使其保持3min完全张开位置、3min完全关闭位置和3min自然“0”位;f)记录受检工具尖端的9min累积位移量。6.9.2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6。b)将受检工具固定在图1或图2所示的测试装置上;e)断开油管,连续操作受检工具控制器使其保持3min完全张开位置、3min完全关闭位置和3min自然“0”位;6.10.2检测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中的表B.6。8(规范性附录)液压动力救援工具应配备的相关资料A.1A.1标识液压动力救援工具标识宜包括以下信息:a)制造商名称;b)生产日期;c)型号;d)序列号;e)额定工作压力;f)质量。所有标识应清晰易读。A.2使用说明书a)液压动力救援工具的操作、维护保养指南; 0图A.1工具输出力与行程关系曲线示意图9(资料性附录)检测记录格式B.1环境温度适应性检测记录格式见表B.1。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检测项目动力单元正常运行□是□否工具正常运行□是□否油管及接头泄露□是□否动力单元正常运行□是□否工具正常运行□是□否审核人审核日期B.2扩张力/牵拉力检测记录格式见表B.2。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检测项目扩张力牵拉力住审核人审核日期B.3剪切能力检测记录格式见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检测项目剪切能力审核人审核日期B.4耐压性能检测记录格式见表B.4。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检测项目油管破裂□是□否油管鼓包□是□否接头泄露□是□否审核人审核日期B.5动力单元输出压力检测记录格式见表B.5。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检测内容检测项目动力单元输出压力审核人审核日期B.6动力突然消失下保持能力检测记录格式见表B.6。型号出厂日期上次检测日期大气压力温度℃检测项目的扩张力保持能力的牵拉力保持能力_mm审核人审核日期(资料性附录)检测报告格式C.1检测对象名称:型号:制造商:检测装置序列号:环境温度适应性:□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最大扩张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最小扩张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最大撑顶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最大牵拉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剪切能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油管及接头耐压性能:□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扩张力保持能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C.4检测结果分析批准人:核验人:检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