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章节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到的现象,其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通常情况下,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B.乙图,舞台上的缥缈的云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丙图,气温骤降时,给橘子喷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橘子冻伤D.丁图,夏天扇风扇,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2、《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很多美食,在烹饪的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牛肉火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保持不变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出“白气”是水蒸气C.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D.煮饺子时盖上锅盖,可以节约加热时间3、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 B.深秋草上冰花剔透C.冰冻的海面 D.草叶间露珠晶莹4、重庆是“山城”、“雾都”、“火炉”,好吃好玩好看令人流连忘返,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武隆的雪B.人刚从北温泉里出来觉得冷C.沸腾的火锅D.仙女山的雾5、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7、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冰水混合物沸水教室甲793t1乙496t2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8、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9、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转,也代表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联系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 B.秋分时节,浓浓晨雾是汽化现象C.霜降时节,地面白霜是凝华现象 D.冬至时节,漫天大雪是凝固现象10、“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白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A. B.C. D.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2、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中,三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则乙测量的温度是______℃,丙测量的温度是______℃。3、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人预定轨道。如图,火箭点火升空时,巨大的火焰喷向下方的水池,产生大量白雾,白雾的形成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4、截止2021年12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27亿剂次。小红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给她擦拭手臂后,小红发现手臂上的酒精很快消失,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5、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如期开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个新建的竞赛场馆,黑科技制冰技术是将二氧化碳通过加压的形式让它变成液态,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将高温下的二氧化碳气体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体,然后减压让液体挥发掉,在液体挥发的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的介质(比如水)中吸收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6、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如图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______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水蒸气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放热______,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2)冬天,厨房温度较低,在炉子上烧菜时,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______(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7、(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若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___。(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8、如图所示,这是热播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幅画面,趴在雪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岿然不动,以坚强的毅力、勇猛的战斗精神取得了胜利!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帽沿上悬挂的冰凌是雪先______成水后再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9、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10、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疫情期同,小扬同学正确佩戴口罩时,发现自己佩戴的眼镜的镜片上很容易形成“雾气”,请你解释“雾气“形成的原因。2、小明同学利用玻璃板、水、酒精灯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的结论。请你写出实验设计的方案。3、在烧杯中放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倒水,会看到烧杯向外溢出“白雾”,如果加的是热水,则制造“白雾”的效果更明显。这是为什么?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6、请问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7、入冬以来,新冠疫情在各地时有发生,人员密集的场合佩戴口罩是做好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如图所示是一位老师佩戴口罩讲课时的情景,请你分析她不断讲话时导致镜片起雾的原因,并提出一条合理的解决办法。(注:不含摘除眼镜或口罩)8、据报道,2021年01月31日,黑龙江出现﹣48.9℃的低温寒冷的冬季,如遇气温骤降,在居民家窗玻璃上常常会形成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请你分析说明“冰花”的形成原因及“冰花”在窗玻璃的哪一侧。9、用水壶烧水时,会看到壶嘴上方会有白气产生,而夏天吃冰棒也会在冰棒周围看见白气,请分别解释这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10、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常用的灯泡是白炽灯,如图所示。灯泡密封良好,其灯丝的温度可以达到约2500℃,进而发出耀眼的光芒。其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钨的熔点非常高约为3400℃左右。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在其内壁山现黑色附着层。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说说其产生的原因。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等量的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2)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3)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补全横线所缺内容;时间/min0123…温度/℃______(5)小红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丁所示,则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__(选填“丙”或“丁”)图。根据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2、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并根据实验数据各自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1)关于图甲中纸板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减少热损失B.有助于固定温度计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D.减小杯内气压,使水沸腾得更快(2)图乙是水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烧杯中气泡上升的情况;由图丙可知,当前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3)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是依然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4)小明、小华采用相同的装置,将初温相同的水加热至沸腾,但用时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5)参考下表数据,本次实验所用温度计液泡内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3、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效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盐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_℃;(5)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6)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彭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3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三只电子秤的示数相同。一段时间后(外界环境相同),电子秤的示数如图甲A、B、C所示;(1)通过______(选填A/B/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3)实验中利用电子秤的示数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法;(4)彭老师还想测定液体蒸发时吸放热的情况,将湿巾平铺在薄铁片上,用电子温度计实时监测图乙中薄铁片底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A. B.C. D.5、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A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分钟,熔化过程中A物质的温度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______(选填“A”或“B”)物质是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通常情况下,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故A不符合题意;B.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橘子喷水,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橘子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能避免橘子被冻坏,故C符合题意;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分析】【详解】A.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因为油的沸点高,所以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煮饺子时盖上盖子,可以减少蒸发,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河流中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深秋草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上,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相同。故B符合题意;C.冰冻的海面是液态的水遇冷凝固成固态的冰,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草叶间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刚从温泉里出来觉得冷,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汽化吸收了身上的热量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火锅中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分析】【详解】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雨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露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C。7、B【详解】甲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乙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设室温为t,用甲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用乙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乙温度计的示数为所以当t1=t2时解得t=50℃由于室温一定小于50℃,故150℃-3t>0,所以t1>t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D【分析】【详解】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9、C【详解】A.冰雪消融是雪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正确;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10、B【分析】【详解】金属钛是一种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化前和熔化后温度要升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
3.00
-6【详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A的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侧对应的刻度值为7.00cm,则木块的长度是l=7.00cm-4.00cm=3.00cm[2]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温度计的示数为-6℃。2、
热胀冷缩
1.6
﹣0.6【详解】[1]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体温计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上方,所以为零上,是1.6℃。[3]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所以为零下,是﹣0.6℃。3、
汽化
液化【详解】[1][2]发射架下都喷出白雾,这是由于水先经历汽化过程,变成水蒸气,再经历液化过程形成的小水滴。4、
汽化
吸收【详解】[1]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空气中,所以酒精消失。酒精发生汽化现象。[2]汽化吸热,酒精在汽化过程中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5、液化【详解】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故需要将高温下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成液体,然后减压让液体挥发掉,在液体挥发的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的介质(比如水)中吸收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6、
沸腾
液化
汽化
甲【详解】(1)①[1]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会液化,仍然保持水蒸气状态。②[2]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③[3]“白气”进一步上升,到干燥的空气中,蒸发又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2)[4]可以确定图甲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因为熄火后,锅上方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白气比较多;乙图为熄火前的瞬间,由于环境温度较高,水蒸气液化的较少,白气较少。7、
热胀冷缩
36.8
36.8℃
38.8℃
降低【详解】(1)[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观察图中的体温计可知,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示数为36.8℃。[3][4]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但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能够保持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故甲的读数是36.8℃;乙的读数是38.8℃。(2)[2]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8、
凝华
熔化
凝固【详解】[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从志愿军战士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2][3]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志愿军战士帽沿上悬挂的冰凌是雪先熔化成水,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凝固成冰形成的。9、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0℃【详解】[1]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温度”这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它的玻璃泡中一般装的测温液体有煤油、酒精、水银;当测量更高的温度时,测温液体就会受热膨胀,使得液柱上升,示数变大;反之,测温液体就会遇冷收缩,使得液柱下降,示数变小。[3]摄氏温标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其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10、
晶体
80【详解】[1]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不变,故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熔点即熔化温度不变的温度,故熔点是80℃。三、简答题1、答案见解析【详解】佩戴口罩时,自己佩戴的眼镜的镜片上很容易形成“雾气”,这是由于镜片的温度低,呼出的水蒸气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形成“雾气”。2、见解析【详解】实验方案:(1)在两个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其中B上的水滴摊开,都放在相同的地方,可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2)在两个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上一滴水,控制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其中把B放到有风的地方,A放到无风的地方,可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3)在两个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上一滴水,都放在相同的地方,用酒精灯加热B上的水滴,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见解析【详解】升华需要吸热,干冰能够更快更多地从热水那里吸热,从而加快升华,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雾状小水滴的速度加快。4、使小镜子温度升高,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附着在镜子上,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详解】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5、见解析【详解】“白气”是向下落的。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6、见解析【详解】“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7、见解析【详解】不断讲话时,从口中出来的热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发生液化现象,导致镜片起雾,可以在镜片上喷防雾喷雾剂。8、见解析【详解】“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特别低的窗玻璃,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因此冰花附着在玻璃内侧表面。9、见解析【详解】用水壶烧水时,会看到壶嘴上方会有白气产生,是壶嘴处喷出的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夏天吃冰棒也会在冰棒周围看见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的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0、见解析【详解】开灯时,白炽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钨丝的温度升高,金属钨会升华成钨蒸气;关灯后,温度逐渐降低,钨蒸汽发生了凝华现象,附着在灯泡的内壁,时间久了,使内壁出现黑色附着层。四、实验探究1、
碎冰
②
-6
错误
状态
丙
0【详解】(1)[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等量的碎冰,因为碎冰和试管的接触面积较大,受热均匀。(2)[2][3]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②,因为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示数是-6℃。(3)[4]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冰放在空气中,空气的温度高于冰块的温度,所以冰块会在空气中吸热,慢慢熔化。(4)[5]实验中,既要记录冰熔化时的温度,也要记录冰块状态的变化。(5)[6][7]小红的冰块没有加热,所以熔化速度相对较慢,则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丙图。根据图像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在0℃不变,故熔点是0℃。2、
D
沸腾前
98
吸热
质量不同
水银【详解】(1)[1]A.纸板可以减少因蒸发等因素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损失,缩短加热时间,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气泡越来越多,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纸板有助于固定温度计,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气泡越来越多,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容易在表面液化,干扰读数,纸板可以减少干扰,方便读数,故C正确,C符合题意;D.盖上纸板后,内部的水蒸气不易排出,会导致水的上方气压增加,水的沸点上升,使水沸腾时的温度更高,使水沸腾得更慢。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2)[2]水在沸腾前,烧杯上部水的温度要低一些,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遇冷,部分水蒸气液化,气泡变小,所以沸腾前的气泡由大变小,而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而上部分的水的压强较小,所以沸腾时的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市人民医院红外热成像诊断考核
- 无锡市中医院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考核
- 徐州市中医院移植患者心理支持考核
- 鹰潭市人民医院护理科研管理资格认证
- 扬州市中医院肿瘤介入治疗考核
- 鹰潭市中医院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监测考核
- 三明市中医院内镜镜下止血设备如氩气刀准备试题
- 芜湖市人民医院科室信息化管理考核
- 厦门市中医院生物制剂注射技术患者教育考核
- 扬州市中医院免疫组化报告临床意义解读考核
-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员专项教育培训
-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 爆破工国家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 10KV电力设备维护技术标准手册
- PDCA循环提升胰岛素注射规范率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上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噪音控制实施方案
- 2025年法官入额遴选政治理论真题及答案
- 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