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期末复习测试题试题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解析:B【解析】【详解】A.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正确;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故正确。故选:B。2.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解析:B【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B、乙是生成物,故B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5.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31∶44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及反应中C、D物质的分子个数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根据C、D物质的质量关系,由生成D的质量计算出生成C物质的质量;最后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即可计算出B与D的质量比。【详解】根据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假设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22,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8g∶8.8g=10∶11。故选C。6.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解析:D【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2个N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N原子和6个H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甲中含有6个H原子;再结合题意,“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两个H原子构成的,由此可知,甲分子为H2,乙分子是N2,丙分子是NH3,故该反应可表示为3H2+N2=2NH3。A、每个甲分子由两个H原子构成,故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2,错误;B、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正确;C、据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为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反应后的分子为氨气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改变,错误;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故选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8.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7.44.25.03.8反应后的质量(g)6.2x5.23.8A.物质a是生成物 B.x=5.2C.d一定是催化剂 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解析:B【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质量增加0.2g,是生成物;a质量减少1.2g,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生成物还少1.0g,所以b为生成物,x=5.2g。【详解】A、a质量减少1.2g,是反应物,选项A不正确;B、分析可知x=5.2g,选项B正确;C、d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选项C不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D不正确;故选B。9.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解析:B【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60g﹣33g=27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x的值等于1.5,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6410116t时刻48a未测未测反应后054b0A.乙和丙为生成物B.a等于21C.b等于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解析:D【解析】【详解】A、b=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正确;B、设t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x=11ga=10g+11g=21g,故B正确;C、根据A中计算结果可知b=37,故C正确;D、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b=2:1,故D错误。故选:D。1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R的化学式应为A.FeS B.Fe2S3 C.FeO D.FeS2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故选D。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所以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错误,C、反应前是两种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是化合物,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元素的化合价规律1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丁表示的是阴离子C.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价解析:D【解析】【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图共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选项错误;B.丁表示的微粒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是阳离子,选项错误;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彼此化学性质相似,不是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甲、丙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D.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反应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价,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14.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本题选A。15.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解析:C【解析】【详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在丙烯酸中原子个数比为3:4:2,元素质量比还应乘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不含分子,只含原子。故选C。1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4.550.10.4反应后的质量(g)0515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 B.丁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10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B、丁的质量由0.4g,变为10g,不可能是催化剂;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D、由分析可知: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故选D.17.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R一定为化合物C.R中一定含有水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某物质R常温下可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R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原物质是纯净物且生成物中有水,故反应物中一定不含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说明R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18.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8.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X1.68.82.8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解析:A【解析】【详解】A、X=8.4+3.2+4.0﹣1.6﹣8.8=5.2,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8.4﹣5.2):(3.2﹣1.6)=2:1,该选项说法正确;B、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5.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9.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20.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解析:B【解析】【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故选B。21.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 B.Cl2C.NaOH D.Na2CO3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详解】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2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解析:D【解析】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23.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解析:D【解析】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故选D.24.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各不相同,故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错误;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B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解析:C【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
5,正确。故选C。26.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2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根据质量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外楼梯间施工方案设计
- 营销筹码成名方案
- 供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 车险咨询问题及解决方案
- 施工方案标语
- 中秋活动策划方案饭店
- 企业文化落地咨询服务方案
- 施工方案地坪
- 青少年体育赛事组织实施方案
- 代理基金营销方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案1-20周全篇
- 2025年度古建筑修复施工专业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施工单位村委会和解协议书(2篇)
- 运行值班人员安全职责(3篇)
- 保洁雨雪灾害天气的应急预案
- 辅警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技能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极氪培训课件
- 拌料机安全操作规程模版(3篇)
- 2024-2025学年重庆高二数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