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_第1页
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_第2页
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_第3页
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_第4页
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人民医院串联病变处理技术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在处理长段、复杂串联病变时,首选的导丝类型是?A.StandardguidewireB.LoopwireC.HydrophiliccoatedwireD.Stiffwire2.串联病变中,球囊扩张顺序应遵循什么原则?A.从远端到近端B.从近端到远端C.先扩张大血管后扩张小血管D.根据病变形态灵活调整3.对于串联病变中的临界病变,首选的治疗策略是?A.立即行PCIB.药物保守治疗C.优化药物治疗后择期PCID.跳过病变,仅处理高危病变4.串联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应持续多久?A.1个月B.3个月C.6-12个月D.永久治疗5.串联病变中,哪项指标最能反映血流灌注情况?A.TIMI血流分级B.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framecountC.MyocardialblushgradeD.Contrastmyocardialopacification6.处理串联病变时,导丝通过困难的原因可能是?A.病变钙化B.血流慢C.导丝硬度过高D.以上都是7.串联病变PCI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是?A.术后24小时内B.术后1周内C.术后1个月内D.术后3个月内8.串联病变中,哪项技术最常用于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A.RotablatorB.CuttingballoonC.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D.Olivewire9.串联病变PCI术后,心肌梗死再发风险最高的患者是?A.既往有糖尿病史B.多支血管病变C.病变长且弥漫D.以上都是10.串联病变PCI术中,哪个指标提示预后不良?A.TIMI血流3级B.No-reflowphenomenonC.MinimalresidualstenosisD.Goodmyocardialblush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串联病变PCI术中,可能需要使用的器械包括?A.RotablatorB.CuttingballoonC.Drug-elutingstent(DES)D.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2.串联病变中,血流慢的原因可能是?A.病变长且弥漫B.血小板聚集C.冠脉痉挛D.导丝选择不当3.串联病变PCI术后,抗凝治疗通常使用哪些药物?A.HeparinB.WarfarinC.DabigatranD.Ticagrelor4.串联病变中,哪些情况需要考虑使用切割球囊?A.病变钙化严重B.球囊扩张效果不佳C.病变长度超过15mmD.血流慢且难以通过导丝5.串联病变PCI术中,哪些指标提示治疗成功?A.TIMI血流3级B.Myocardialblushgrade2-3C.Minimalresidualstenosis(<10%)D.No-reflowphenomenon6.串联病变中,哪些患者属于高危人群?A.75岁以上B.既往有心力衰竭史C.病变位于左主干D.多支血管病变7.串联病变PCI术后,哪些并发症需要高度警惕?A.亚急性血栓形成B.急性闭塞C.血管穿孔D.无症状心肌缺血8.串联病变中,哪些技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A.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guidanceB.Pre-dilatationC.Post-dilatationD.Drug-elutingstent(DES)implantation9.串联病变PCI术中,哪些情况需要临时植入支架?A.病变弹性回缩明显B.血流慢且难以通过导丝C.病变长度超过20mmD.球囊扩张后残余压差大于20mmHg10.串联病变中,哪些药物可用于改善血流?A.AbciximabB.TirofibanC.IsosorbidedinitrateD.Nitroglycerin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1.串联病变PCI术后,所有患者都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2.串联病变中,病变越长,PCI治疗难度越大。(√)3.串联病变PCI术中,导丝通过困难时可以尝试更换更硬的导丝。(×)4.串联病变中,血流慢一定意味着病变严重。(×)5.串联病变PCI术后,抗凝治疗通常持续6-12个月。(√)6.串联病变中,病变位于左主干时,PCI治疗风险更高。(√)7.串联病变PCI术中,球囊扩张顺序应从远端到近端。(×)8.串联病变中,TIMI血流3级提示预后良好。(√)9.串联病变PCI术后,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10.串联病变中,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使用可以降低再狭窄率。(√)11.串联病变PCI术中,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指导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12.串联病变中,病变钙化严重时,球囊扩张效果通常不佳。(√)13.串联病变PCI术后,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强化治疗。(×)14.串联病变中,血流慢时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改善血流。(√)15.串联病变PCI术中,导丝通过困难时可以尝试使用Rotablator。(×)16.串联病变中,病变弥漫时,PCI治疗难度更大。(√)17.串联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完全避免血栓事件。(×)18.串联病变中,病变位于前降支时,PCI治疗风险相对较低。(×)19.串联病变PCI术中,切割球囊主要用于处理钙化病变。(√)20.串联病变中,心肌梗死再发风险与病变复杂程度成正比。(√)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串联病变PCI治疗的成功标准。2.简述串联病变PCI术中,血流慢的处理方法。3.简述串联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常用方案。4.简述串联病变PCI术中,导丝通过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1.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50%),前降支中段长段狭窄(80mm,70%),第一对角支近端狭窄(90%)。问:该患者PCI治疗应如何策略?2.患者女性,72岁,因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70%),回旋支近端长段狭窄(60mm,90%),右冠状动脉中段闭塞。问:该患者PCI治疗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C(Hydrophiliccoatedwire,亲水涂层导丝更适合长段、复杂串联病变,易于通过。)2.A(从远端到近端,逐步解除狭窄,避免近端过度扩张导致血流灌注不足。)3.C(临界病变可先优化药物治疗,择期PCI可降低风险。)4.C(6-12个月,根据患者情况调整。)5.A(TIMI血流分级最能反映血流灌注情况。)6.D(以上都是,病变钙化、血流慢、导丝硬度过高等都会导致导丝通过困难。)7.C(术后1个月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最高。)8.C(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最常用于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9.D(以上都是,多因素共同增加心肌梗死再发风险。)10.B(No-reflowphenomenon提示预后不良。)二、多选题1.ABCD(Rotablator、Cuttingballoon、DES、IVUS都是可能使用的器械。)2.ABCD(病变长且弥漫、血小板聚集、冠脉痉挛、导丝选择不当都会导致血流慢。)3.ACD(Heparin、Dabigatran、Ticagrelor是常用的抗凝药物。)4.ACD(病变钙化严重、病变长度超过15mm、血流慢且难以通过导丝时需考虑切割球囊。)5.ABC(TIMI血流3级、Myocardialblushgrade2-3、Minimalresidualstenosis(<10%)提示治疗成功。)6.ABCD(年龄、病史、病变位置、多支血管病变都属于高危因素。)7.ABC(亚急性血栓形成、急性闭塞、血管穿孔是需高度警惕的并发症。)8.ABCD(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guidance、Pre-dilatation、Post-dilatation、Drug-elutingstent(DES)implantation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9.ACD(病变弹性回缩明显、病变长度超过20mm、球囊扩张后残余压差大于20mmHg需临时植入支架。)10.ABC(Abciximab、Tirofiban、Isosorbidedinitrate都可改善血流。)三、判断题1.×(部分患者可根据情况调整。)2.√(病变越长,PCI治疗难度越大。)3.×(应尝试更换更软的导丝或使用亲水涂层导丝。)4.×(血流慢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不一定意味着病变严重。)5.√(通常持续6-12个月。)6.√(左主干病变风险更高。)7.×(应从近端到远端。)8.√(TIMI血流3级提示预后良好。)9.√(术后1个月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最高。)10.√(DES可降低再狭窄率。)11.√(IVUS指导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12.√(球囊扩张效果通常不佳。)13.×(部分患者可调整治疗方案。)14.√(可尝试使用药物改善血流。)15.×(应尝试更换更软的导丝或使用亲水涂层导丝。)16.√(病变弥漫时,PCI治疗难度更大。)17.×(抗血小板治疗不能完全避免血栓事件。)18.×(前降支病变风险相对较高。)19.√(切割球囊主要用于处理钙化病变。)20.√(病变复杂程度越高,再发风险越大。)四、简答题1.串联病变PCI治疗的成功标准:-TIMI血流3级(血流充分。)-Myocardialblushgrade2-3(心肌灌注良好。)-Minimalresidualstenosis(<10%)(残余狭窄低。)-无严重并发症(如血管穿孔、急性闭塞等。)2.串联病变PCI术中,血流慢的处理方法:-优化药物治疗(如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导丝选择(如使用亲水涂层导丝。)-优化球囊扩张技术(如使用切割球囊。)-必要时使用Rotablator旋磨。3.串联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常用方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至少6-12个月。-高危患者可延长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或使用Dabigatran等新型抗凝药物。4.串联病变PCI术中,导丝通过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原因:病变钙化、病变长且弥漫、血流慢、导丝硬度过高等。-处理方法:-更换更软的导丝或使用亲水涂层导丝。-使用切割球囊或Rotablator旋磨。-优化球囊扩张技术(如使用低压力预扩张。)-必要时使用IVUS指导。五、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性,6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50%),前降支中段长段狭窄(80mm,70%),第一对角支近端狭窄(90%)。PCI治疗策略:-优先处理前降支病变:前降支是主要血管,长段狭窄(80mm,70%)需优先解除,避免血流灌注不足。-左主干病变可择期处理:左主干病变(50%)可先观察,若症状明显或心绞痛反复,可择期PCI。-对角支病变可考虑同期处理:若对角支病变(90%)导致心绞痛,可同期处理,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扩张导致血流灌注不足。-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长段病变建议使用DES,降低再狭窄率。-术中注意血流灌注:前降支长段狭窄时,需注意血流灌注,必要时使用Rotablator或切割球囊。2.患者女性,72岁,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70%),回旋支近端长段狭窄(60mm,90%),右冠状动脉中段闭塞。PCI治疗注意事项:-左主干病变是高危因素:左主干病变(70%)风险较高,需优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