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_第1页
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_第2页
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_第3页
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_第4页
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新余市中医院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参数应达到以下哪个标准?A.温度121℃,压力103kPa,时间15分钟B.温度132℃,压力113kPa,时间20分钟C.温度110℃,压力95kPa,时间25分钟D.温度150℃,压力138kPa,时间30分钟2.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空气培养的布点方法错误的是?A.医院清洁区每10㎡布点1个B.手术室每4㎡布点1个C.病房地面每5㎡布点1个D.消毒后物体表面每2㎡布点1个3.新余市中医院使用化学指示剂监测环氧乙烷灭菌效果,以下哪项判断不正确?A.指示剂变色应在灭菌后10分钟内完成B.灭菌前需检查指示剂有效期C.变色深度需与标准比色卡一致D.金属指示剂仅适用于耐热器械4.湿热灭菌法中,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包括?A.灭菌温度B.蒸汽压力C.器械包装材质D.灭菌时间5.新余市中医院采用生物监测法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常用的指示菌是?A.大肠杆菌B.绿脓杆菌C.黑曲霉菌D.肺炎克雷伯菌6.医用敷料灭菌后,无菌保存的有效期一般为?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7.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哪种器械?A.植入式手术器械B.电子显微镜设备C.口腔科手机D.注射器8.新余市中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后,菌落总数应低于多少cfu/皿?A.10B.20C.30D.509.化学消毒剂监测中,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浓度监测方法通常是?A.比色法B.酶抑制法C.酸碱滴定法D.显微镜计数法10.灭菌后的无菌物品若未开封,可保存多长时间?A.1周B.2周C.1个月D.3个月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新余市中医院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灭菌失败?A.蒸汽温度不足B.器械包内未放置化学指示剂C.灭菌时间过短D.器械包密封不严2.环境表面微生物监测中,哪些区域需要重点监测?A.手术台B.门口地垫C.医务人员手接触部位D.空调出风口3.环氧乙烷灭菌的缺点包括?A.灭菌时间长B.对金属有腐蚀性C.适用于电子器械D.存在致癌风险4.新余市中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A.紫外线消毒B.过氧乙酸喷雾C.乳酸熏蒸D.酚类消毒剂喷洒5.化学指示剂的种类包括?A.温度指示剂B.压力指示剂C.时间指示剂D.酶指示剂6.生物监测法中,常用的阳性对照菌包括?A.枯草芽孢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绿脓杆菌7.灭菌后无菌物品的储存要求包括?A.保持干燥B.避光保存C.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D.与污染物品分开存放8.环境微生物监测的采样方法包括?A.沉降法B.擦拭法C.灌洗法D.抽样法9.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曲线应包含哪些参数?A.升温时间B.恒温时间C.冷却时间D.压力变化10.环氧乙烷灭菌的注意事项包括?A.器械需充分干燥B.避免与氧化剂接触C.灭菌后需通风D.适用于不耐热器械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1.新余市中医院所有植入式器械均需进行生物监测。2.环境微生物监测的菌落总数越高,消毒效果越好。3.化学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完全替代生物监测。4.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器械需立即使用。5.手术室空气消毒后,菌落总数应低于10cfu/皿。6.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应定期监测。7.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开封后可重新包装。8.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时间从温度达到121℃开始计算。9.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电子设备。10.医院清洁区的空气消毒频率应低于污染区。11.灭菌后的器械包若未开封,可保存6个月。12.生物监测法是目前最可靠的灭菌验证方法。13.环境微生物监测的采样应在消毒前进行。14.化学指示剂的变色深度与灭菌效果成正比。15.环氧乙烷灭菌的残留物需通过检测去除。16.手术室地面消毒的频率应低于手术台。17.灭菌后的器械包若开封,需在24小时内使用。18.环境微生物监测的菌落总数标准因区域而异。19.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曲线应平滑无间断。20.环氧乙烷灭菌的器械需充分干燥后再包装。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题)1.简述新余市中医院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要点。2.解释环境微生物监测的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3.列举三种常用的化学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4.说明生物监测法在灭菌效果验证中的作用。5.分析环氧乙烷灭菌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1.结合新余市中医院的特点,论述如何优化灭菌效果监测流程。2.针对手术室环境,分析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答案及解析1.A解析:压力蒸汽灭菌的标准参数为121℃、103kPa、15分钟,符合A选项。其他选项温度、压力或时间均不符合标准。2.D解析:消毒后物体表面每5㎡布点1个,而非2㎡。其他选项布点方法正确。3.A解析:化学指示剂变色应在灭菌后5分钟内完成,而非10分钟。其他选项正确。4.C解析:器械包装材质影响灭菌效果,但非关键因素。其他选项均关键。5.A解析:生物监测常用枯草芽孢杆菌,而非大肠杆菌。其他选项错误。6.C解析:医用敷料灭菌后,无菌保存的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7.A解析: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植入式手术器械,其他选项不适用。8.B解析:手术室空气消毒后,菌落总数应低于20cfu/皿。9.A解析: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浓度监测通常采用比色法。10.C解析:未开封的无菌物品可保存1个月。二、多选题答案及解析1.A、B、C、D解析:所有选项均会导致灭菌失败。2.A、C、D解析:门口地垫通常不作为重点监测区域。3.A、B、D解析:环氧乙烷灭菌时间长、对金属有腐蚀性、存在致癌风险。4.A、B、C解析:酚类消毒剂喷洒不适用于手术室。5.A、B、C解析:酶指示剂不属于化学指示剂。6.A、B、D解析:大肠杆菌不适用于生物监测。7.A、B、C、D解析:均为储存要求。8.A、B、C解析:抽样法不适用于环境微生物监测。9.A、B、C、D解析:均为灭菌曲线参数。10.A、B、C、D解析:均为环氧乙烷灭菌的注意事项。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并非所有植入式器械均需生物监测,需根据器械类型判断。2.×解析:菌落总数越低,消毒效果越好。3.×解析:化学指示剂不能替代生物监测。4.×解析:环氧乙烷灭菌后的器械需通风24小时后再使用。5.√解析:手术室空气消毒后,菌落总数应低于20cfu/皿。6.√解析:化学消毒剂浓度需定期监测。7.×解析:开封后的无菌物品需重新灭菌。8.√解析:灭菌时间从温度达到121℃开始计算。9.√解析: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电子设备。10.×解析:清洁区空气消毒频率应高于污染区。11.√解析:未开封的无菌物品可保存6个月。12.√解析: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灭菌验证方法。13.×解析:采样应在消毒前进行。14.×解析:变色深度与灭菌效果不一定成正比。15.√解析:环氧乙烷灭菌的残留物需检测去除。16.×解析:地面消毒频率应高于手术台。17.√解析:开封后的无菌物品需在24小时内使用。18.√解析:菌落总数标准因区域而异。19.√解析:灭菌曲线应平滑无间断。20.√解析:环氧乙烷灭菌的器械需充分干燥再包装。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新余市中医院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要点-灭菌参数监测:温度(121℃±2℃)、压力(103kPa±3kPa)、时间(15分钟)。-化学指示剂监测:包内、包外均需放置指示剂,确认变色情况。-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验证。-环境监测:手术室温、湿度、空气菌落数等。2.环境微生物监测的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采样方法:沉降法(空气)、擦拭法(表面)、灌洗法(设备)。-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避免人员走动;采样工具需无菌;培养基选择需合理。3.化学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温度指示剂:监测灭菌温度,适用于所有灭菌方法。-压力指示剂:监测灭菌压力,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时间指示剂:监测灭菌时间,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4.生物监测法在灭菌效果验证中的作用-生物监测法通过使用高耐受力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验证灭菌器的有效性。-是目前最可靠的灭菌验证方法,可确保灭菌效果达到标准。5.环氧乙烷灭菌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如电子设备、塑料)。-缺点:灭菌时间长、存在致癌风险、需充分通风去除残留。五、论述题答案及解析1.如何优化新余市中医院灭菌效果监测流程-建立标准化监测方案:明确各区域、各器械的监测频率和方法。-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灭菌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