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_第1页
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_第2页
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_第3页
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_第4页
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悬挑盖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城市快速路跨线桥梁工程,共涉及12座悬挑预应力盖梁施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盖梁作为连接上部箱梁与下部墩柱的关键受力构件,单跨悬挑长度5.2m,梁体截面尺寸为1.8m(高)×2.5m(宽),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结构设计需承受恒载(含自重)35kN/m及活载20kN/m产生的弯矩和剪力,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整体结构安全。1.2结构设计参数项目技术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弹性模量3.25×10⁴MPa)预应力筋类型Φs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单束钢绞线数量12根/束(共6束,分上下两层布置)预应力管道内径Φ90mm金属波纹管锚具类型OVM15-12型夹片式锚具盖梁自重约85t(含施工荷载1.2倍系数)1.3施工难点悬挑结构稳定性:5.2m悬挑段需承受较大倾覆力矩,支架体系需通过专项设计确保抗倾覆安全系数≥1.5,最大挠度控制在L/400(13mm)以内。预应力施工精度:钢绞线张拉应力偏差需控制在±5%内,实测伸长值与理论值误差需≤±6%,管道坐标定位偏差要求≤10mm。混凝土质量控制:单次浇筑方量达48m³,需通过配合比优化及温控措施控制内外温差≤25℃,防止收缩裂缝产生。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组织技术团队对设计图纸进行三级复核,重点确认以下内容:预应力管道平面坐标(X/Y偏差≤5mm)及竖向高程(Z偏差≤10mm)锚固区钢筋加密范围(距锚垫板3倍管道直径)支座预埋钢板位置(平面偏差≤3mm,高程偏差±5mm)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并完成设计交底,对悬挑段配筋构造等7项疑问进行书面澄清。方案编制与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包含:支架体系结构验算(采用MidasCivil建立三维模型,验算荷载组合为1.2×恒载+1.4×施工活载)模板受力分析(面板挠度≤1.5mm,背楞最大应力120MPa)预应力张拉顺序优化(采用对称分批张拉工艺)方案通过第三方机构评审及专家论证,重点验证支架抗倾覆稳定性及锚固区局部承压能力。技术交底:采用BIM技术建立1:1施工模型,对以下关键工序进行可视化交底:钢筋绑扎顺序(先底板后腹板,最后顶板)预应力管道定位节点(曲线段每30cm设定位筋)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30cm)及振捣区域划分2.2材料准备钢材:钢筋采用HRB400E级,进场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报告,按60t/批次进行抽样检测(抗拉强度≥435MPa,屈服强度≥360MPa,伸长率≥16%)钢绞线符合GB/T5224标准,每批重量≤60t,检测项目包括整根钢绞线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及松弛性能混凝土:采用P.O42.5水泥(水化热≤270kJ/kg),5-2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中砂(细度模数2.6-2.8)掺加Ⅱ级粉煤灰(掺量20%)及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2%),设计坍落度180±20mm,初凝时间≥6h配合比经试配确定为水泥:砂:石:水:外加剂=1:1.85:3.62:0.45:0.012,28d抗压强度≥48MPa预应力材料:金属波纹管进行水密性试验(0.6MPa水压保持30min无渗漏)锚具按每200套为一批次进行硬度检验(HRC58-62)及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效率系数≥0.95)2.3设备准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校准要求液压张拉千斤顶YCW250B2台钢绞线张拉(额定张拉力2500kN)每1个月校准1次,误差≤±2%高压油泵ZB4-5002台配套千斤顶提供动力与千斤顶同步校准全站仪TS601台轴线及高程控制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混凝土输送泵HBT60C1台混凝土浇筑(排量60m³/h)压力表每季度校验1次插入式振动棒Φ50/Φ304根混凝土振捣振幅≥0.8mm,频率≥12000次/min波纹管卷管机GHJ-1501台预应力管道加工管径偏差≤±2mm三、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底模安装→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侧模及锚垫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模板拆除→支架卸落四、关键施工技术4.1支架体系施工地基处理:承台周边3m范围采用级配砂石(5:5)换填50cm厚,分层碾压(压实度≥96%)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内配Φ10@200双向钢筋网),设置2%双向排水坡垫层周边挖设30cm×40cm排水沟,每5m设置60cm×60cm×80cm集水井,配备Φ100mm潜水泵排水支架搭设:采用盘扣式满堂支架(立杆型号Φ48×3.2mm,Q235钢),纵距60cm、横距60cm,步距120cm悬挑端增设45°斜撑(每3m一道),支架外侧设连续竖向剪刀撑(角度45°-60°),水平剪刀撑每3步设置1道立杆底部垫200mm×200mm×10mm钢板,顶部安装可调托座(调节范围≤30cm),托座与方木间设防滑木楔支架预压:采用沙袋分级加载(加载量为设计荷载的1.2倍,分3级:50%→80%→120%)每级加载后持荷1h,监测沉降量(布置6个监测点,每30min记录1次)最终沉降差≤10mm,且24h累计沉降≤2mm,预压完成后调整底模标高(考虑弹性变形5mm)4.2模板工程模板设计:底模采用15mm厚酚醛覆膜竹胶板(抗弯强度≥15MPa),背楞为50×100mm方木(间距20cm),主楞为双拼Φ48钢管(间距60cm)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厚度6mm),对拉螺栓采用Φ16mm高强螺栓(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50cm),螺栓外套Φ20mmPVC管安装工艺:模板拼缝处粘贴20mm宽双面胶条,转角处采用L100×8角钢加固,接缝错台≤2mm安装前涂刷机油:柴油=1:3混合脱模剂,模板轴线偏差控制在±5mm内,顶面高程偏差≤±10mm支座垫石位置采用3mm厚不锈钢板预埋,与底模间隙用环氧树脂密封拆除要求:侧模拆除:混凝土强度≥2.5MPa(浇筑后48h,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检测)底模拆除:预应力张拉完成且压浆强度≥80%设计强度(C40对应32MPa)拆除顺序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原则,严禁硬撬导致结构损伤4.3钢筋与预应力管道施工钢筋工程: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Ⅰ级接头,抗拉强度≥435MPa),连接区段长度≥35d(d为主筋直径),同一截面接头率≤50%骨架绑扎设置"井"字形定位架(间距1.5m),确保保护层厚度50mm(采用C40预制垫块,强度≥32MPa)箍筋与主筋交点全部绑扎(梅花形布置),绑扎点采用双丝扣扎紧,丝头朝向构件内侧预应力管道安装:波纹管采用U型Φ12钢筋定位(直线段间距50cm,曲线段加密至30cm),坐标偏差横向≤10mm、纵向≤30mm管道接头采用大一号波纹管(长度30cm)套接,接口处用胶带螺旋缠绕3层密封(宽度≥10cm)安装完成后穿入Φ12mm通孔器检查通畅性,两端设置Φ10mm排气管(高出梁顶50cm)4.4混凝土施工浇筑工艺:采用分层浇筑法(厚度30cm/层),从两端向中间推进(坡度≤1:3),浇筑时间控制在4h内振动棒采用Φ50mm(主振)和Φ30mm(辅助)配合使用,距波纹管≥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无气泡溢出为止(每个振点振捣20-30s)顶面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初凝前1h),先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光,平整度偏差≤5mm/2m温控措施:采用双掺技术(粉煤灰+矿粉)降低水化热,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夏季采用冰水拌合,冬季采用热水拌合)预埋DTS光纤传感器监测内部温度(温升速率≤5℃/h),覆盖薄膜+土工布养护(养护期≥14d)当内外温差>25℃时,采取碘钨灯加热或覆盖棉被保温措施,确保缓慢降温(降温速率≤2℃/d)试块留置:每浇筑段留置标准养护试块3组(28d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2组(用于张拉强度判定)抗裂试块1组(检验7d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试块1组(用于预应力损失计算)4.5预应力施工张拉准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36MPa)且龄期≥7d时进行张拉,张拉设备在有效期内(校准周期≤1个月)钢绞线编束时梳理顺直(每1m用扎丝绑扎),穿束前检查管道内有无杂物(采用高压风清理)安装锚具时确保锚垫板与钢绞线垂直(偏差≤1°),夹片均匀打紧(外露长度一致,偏差≤2mm)张拉工艺:采用"双控法"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为辅),张拉顺序:N1→N3→N2→N4→N6→N5(对称分批张拉)分级加载:0→10%σcon(初应力,测伸长值起点)→20%σcon→100%σcon(持荷5min锚固)伸长值计算:ΔL=ΔL1+ΔL2-ΔL3,其中ΔL1为10%-100%应力段实测伸长值,ΔL2为工具锚内缩量(≤6mm),ΔL3为孔道摩擦损失(通过现场实测确定)压浆与封锚:张拉完成后24h内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真空度≤-0.06MPa),水泥浆水灰比0.42(流动度18±4s)压浆顺序从低端向高端进行,每个孔道连续压浆(压力0.5-0.7MPa,持压2min),出浆口浓度与进浆口一致时封闭封锚采用C45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1.5%-3%),厚度≥10cm,锚具保护层≥50mm五、质量控制措施5.1主控项目控制标准钢筋工程:受力钢筋间距偏差≤±10mm(采用钢筋扫描仪检测,每2m检测1点)保护层厚度偏差+10mm/-5mm(雷达检测仪扫描,合格率≥90%)直螺纹接头外露丝扣≤2p(p为螺距),扭矩值40-65N·m(扭矩扳手检测)预应力工程:张拉应力偏差≤±5%(油表读数控制,每束记录3次)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误差≤±6%(超差时暂停施工,分析原因并整改)夹片回缩量≤6mm(张拉完成后24h检查)混凝土工程: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100%设计值(C40对应40MPa)结构表面平整度≤5mm/2m(靠尺检查)轴线位置偏差≤10mm(全站仪复核)5.2质量通病防治管道堵塞:浇筑前用海绵球堵塞锚垫板压浆孔,浇筑过程中每30min抽动钢绞线(行程≥50cm)波纹管安装后禁止电焊作业(如需作业,采用石棉布覆盖保护)锚头变形:锚具安装时与垫板密贴(缝隙≤2mm),采用专用定位环保证同心度张拉后检查锚环有无裂纹(放大镜观察),夹片齿形完好度(无损检测)混凝土裂缝:采用低水化热水泥(3d水化热≤250kJ/kg),掺加聚丙烯纤维(掺量0.9kg/m³)控制坍落度损失(1h损失≤20mm),避免过振(表面浮浆厚度≤5mm)六、安全保障措施6.1支架安全控制搭设安全:立杆底部设置5cm厚木板(面积≥0.25m²),严禁立杆悬空或落在松土上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高挂低用),搭设高度超过2m设置操作平台验收标准:立杆间距偏差±10mm,水平杆步距偏差±10mm,剪刀撑角度45°-60°扣件扭力矩40-65N·m(抽样检测,合格率≥95%),支架沉降≤5mm(预压后)6.2高空作业防护临边防护:支架外侧设置1.2m高防护栏杆(两道横杆),满挂密目安全网(网目密度≥2000目/100cm²)作业层铺设5cm厚木脚手板(两端用12#铁丝固定),脚手板间隙≤20mm起重作业:吊装设备必须有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作业半径内设置警戒区(设专人监护)吊物重量严禁超过额定荷载80%,起吊时设溜绳控制摆动(绳长≥5m)6.3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育:施工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班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焊工、张拉工等)持证上岗,证书在有效期内应急准备: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绷带等)、灭火器(4kg干粉灭火器,每50m²1组)编制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等应急预案,每月组织1次应急演练七、绿色施工措施7.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20cm厚C20混凝土),设置洗车平台(高压水枪+三级沉淀池)水泥、粉煤灰等粉料采用密闭罐存储,运输车辆覆盖篷布(覆盖率100%)7.2噪声控制昼间噪声≤70dB,夜间≤55dB(采用低噪声设备,如液压剪代替气割)夜间施工办理许可,设置噪声监测点(每2h记录1次)7.3固废处理建筑垃圾分类存放(钢筋头、木屑、混凝土块分别回收),回收率≥90%危险废物(废机油、废脱模剂)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建立转运台账八、验收与资料归档8.1验收流程分项验收:支架验收(搭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组织)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验收(浇筑前,第三方检测单位参与)预应力张拉验收(张拉过程,设计代表旁站)竣工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