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案例集引言:经典诵读的价值与教学的困惑经典诵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感,更能涵养品格,塑造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经典诵读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感悟内涵,是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常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学案例,作为实践经验的浓缩与提炼,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旨在通过一组精心筛选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展现不同学段、不同文体经典作品的教学路径与方法,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共同推动经典诵读教学的深度开展。一、经典诵读教学案例集的核心要素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经典诵读教学案例,不应仅仅是教学流程的简单记录,它更应包含对教学理念的阐释、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对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提炼。因此,我们所倡导的案例集,通常具备以下核心要素:1.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层面(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记重点字词),更强调过程与方法(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韵味,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文本意境)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清晰的教学对象与文本分析:针对特定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知识储备,对所选经典文本的体裁、语言特色、思想内涵及诵读要点进行深入剖析。3.详实的教学过程与策略:生动描述教学的主要环节,突出教师如何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多元朗读、互动探究等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4.典型的教学片段与师生互动:摘录教学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师生对话、学生反应或精彩瞬间,展现教学的动态生成性。5.深入的教学反思与启示: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规律或建议,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二、分学段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展示与分析(一)低年级案例:《咏鹅》——趣味引领,读准读熟1.案例背景与目标*文本:骆宾王《咏鹅》*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目标:*认识“咏、鹅、项、掌”等字,会写“白、毛、水”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初步感受鹅的形象和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对小动物和古诗的喜爱。2.教学过程片段*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播放鹅的图片或视频,模仿鹅的叫声)“小朋友们,听听这是谁在叫?看看这是什么小动物?”(学生回答后,板书“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时候的小朋友写的赞美鹅的诗,题目叫《咏鹅》。”(带领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咏”就是歌唱、赞美的意思。)*多种形式,朗读正音:师:“这首诗写得可美了,我们先听听老师怎么读。”(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和韵脚)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举手问老师。”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项(xiàng)”、“掌(zhǎng)”的读音。)师:“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每人读一句,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图文结合,感知诗意:师:“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诗句,说出“白色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红红的脚掌”。)师:“‘曲项向天歌’,小鹅弯着脖子在对天唱歌呢,它在唱什么呀?”(鼓励学生想象,如“我是快乐的小白鹅”等。)师:“我们来边做动作边读诗吧!”(带领学生做“曲项”、“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的动作,加深理解和记忆。)3.案例分析与启示*成功之处:*趣味性强:通过图片、视频、模仿、游戏、动作等多种形式,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目标聚焦:紧扣低年级诵读“读准、读熟、读出兴趣”的核心,不做过多过深的讲解,降低了学习难度。*注重基础:将识字写字与朗读有机结合,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启示:低年级经典诵读教学,应以培养兴趣为首要任务,多采用直观、形象、互动性强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即可,不宜过度解读诗意。(二)中年级案例:《望庐山瀑布》——想象入境,读出情感1.案例背景与目标*文本:李白《望庐山瀑布》*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目标:*理解“生、挂、流、落”等关键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歌的气势。*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教学过程片段*复习导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描写壮丽自然景色的诗——《望庐山瀑布》。”*初读感知,梳理文脉:师:“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首诗写了庐山瀑布的哪些方面?”*品读想象,体会意境:师:“‘日照香炉生紫烟’,这‘紫烟’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理解是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产生的云雾)你们见过紫色的烟雾吗?这画面美不美?带着这种美的感觉读一读。”师:“‘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个‘挂’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想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布从山上垂挂下来的样子,体会其静态美和壮观)谁能把这种壮观的感觉读出来?”师:“‘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瀑布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速度怎么样?(快)力量怎么样?(大)如果你站在瀑布下面,会有什么感觉?(震撼、害怕、激动)带着这种感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句,语速可以快一些,声音可以洪亮一些!”师:“诗人觉得这瀑布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所以他说——(生接: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是什么?(天上的河流)这是多么大胆的想象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神奇和赞叹!”*配乐朗读,情感升华:(播放气势恢宏的古筝曲或钢琴曲)“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庐山脚下的李白,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吧!”3.案例分析与启示*成功之处:*以“读”为本,层层深入:通过初读、品读、想象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生、挂、飞、流、落”等动词及“三千尺”、“九天”等夸张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炼传神。*注重想象,入境悟情:通过提问和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从而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启示: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应在低年级读准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经验去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意境,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三)高年级案例:《论语》(节选)——联系生活,感悟哲理1.案例背景与目标*文本:《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所选《论语》名句。*结合注释和上下文,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其中蕴含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2.教学过程片段*谈话导入,初识《论语》: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流传下来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就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里面有很多充满智慧的话语,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几句。”*诵读涵咏,初步感知:师:(示范朗读,注意断句和语气)“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注意字音和停顿。”(领读2-3遍)师:“自由朗读这三句话,看看哪一句你最有感觉,或者最想弄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探究研讨,理解句意: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讲的是关于什么的?(学习)‘学’了之后还要‘习’,这个‘习’仅仅是复习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生活实际理解,‘习’还包括练习、实践)当你通过学习掌握了新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它,或者复习后有了新的发现,你会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所以孔子说‘不亦说乎’。”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从远方来看你,为什么会‘乐’呢?(可以交流思想、分享快乐、增进友谊)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友态度?”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你,你会生气吗?(引导学生讨论)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君子’),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会生气,而是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这告诉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胸怀?”*联系生活,深化感悟:师:“这三句话,哪一句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学习或生活?能不能举例说说?”(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感悟)师:“比如,我们学习了新知识,回家后认真完成作业,这就是‘学而时习之’;当我们遇到不被理解的事情时,能冷静处理,不抱怨,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的一种表现。”3.案例分析与启示*成功之处:*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对于深奥的古文,教师没有急于灌输,而是通过提问、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其内涵。*注重思辨,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感受,使古老的智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结,增强了文本的现实意义。*价值引领,润物无声: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自然渗透对学习态度、人际交往和个人修养的引导,体现了经典的育人价值。*启示:高年级经典诵读教学,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浅近的诸子百家经典名句。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辨性阅读,理解其精神内核,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言行中,实现“古为今用”。三、经典诵读教学案例集的有效运用策略编撰完成的教学案例集,并非束之高阁的资料,而应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活字典”和“灵感库”。1.选择性借鉴,忌生搬硬套: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借鉴案例集中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环节,切忌不加修改地全盘照搬。每个班级都是独特的,教学也应是个性化的创造。2.专题研讨,共同提升:学校或教研组可以定期围绕案例集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和改编创意,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提升经典诵读教学水平。3.对比研读,博采众长:对于同一篇经典文本,可以搜集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对比研读,分析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重难点把握和教学策略运用的异同,从中汲取各家之长。4.实践反思,创生新案:教师在借鉴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以及新的教学灵感记录下来,形成新的教学案例,不断丰富和完善案例集。四、案例集的动态发展与展望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经典诵读教学案例集也应是动态更新、与时俱进的。*关注新文本的挖掘:随着教材的调整和经典诵读范围的扩大,应不断纳入新的优秀文本及其教学案例。*吸纳新方法的运用:鼓励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跨学科整合等新理念、新方法融入经典诵读教学,并通过案例的形式加以呈现和推广。*重视学生主体的体现:未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贵州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国网浙江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6国网山西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6国网江苏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年黄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春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四课 第1课时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金融机构舆情风险应急预案
- 十大常用管理工具
- 2024年度储能电站在建项目收购合作协议范本3篇
- 护士ECMO进修总结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2024年医院体检中心绩效考核方案
- 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4版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TCNAS 44─2024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