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代文化知识点专项练习卷同学们在备考的征途上,对古代诗文的研习已颇为深入,但若想真正读懂那些千年前的文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涵,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与辨析,便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是我们准确把握文意、体悟作者情感的钥匙,亦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得分点。鉴于此,我特意梳理了一份古代文化知识点专项练习,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在巩固中深化,在辨析中提升。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源远流长,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B.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C.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D.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光绪年间的“戊戌变法”中被彻底废除。2.古人称谓有尊称与谦称之分,下列各组称谓中,全为尊称的一项是()A.足下阁下愚兄不才B.先生君大人下官C.令尊令郎仁兄贤弟D.家严家慈犬子小女3.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天干地支循环相配,六十年为一“甲子”。B.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C.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子时(23点至1点)。D.“北斗”是由七颗恒星组成的星座,古人常用它来辨别方向和确定季节,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4.下列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指授予官职,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如“再迁为太史令”;有时也指降职,如“迁客骚人”。C.“谪”指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即为此意。D.“致仕”指官员到了退休年龄而辞职,与“乞骸骨”、“告老还乡”意思相近。5.古代礼仪制度森严,下列关于古代礼仪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仪式,表示其已成人,能承担社会责任。B.“朝聘”是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仪,《礼记》中有“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的记载。C.“坐”在古代与现代的坐姿不同,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若臀部离开脚跟,上身挺直,则称为“跽”,表示恭敬或警惕。D.“丧礼”是古人对逝者表示哀悼的礼仪,“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指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分别服丧九个月和五个月。6.下列关于古代地理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在古代最初指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后泛指中原地区,与“中华”、“中州”、“赤县神州”等含义相近。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因从中原视角看,长江以南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C.“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境内。D.“郡”和“县”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郡的级别高于县,如《陈涉世家》中“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阳城、阳夏均为县名。7.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称谓所指年龄最小的是()A.豆蔻年华B.弱冠之年C.束发之年D.总角之交8.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典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司马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其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9.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灿烂辉煌,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基本音阶,合称“五音”,亦称“五声”。B.“丝竹”是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常用来代指音乐,如“无丝竹之乱耳”。C.“乐府”本是汉代管理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也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诗歌,后世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D.“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安史之乱后失传。10.下列关于古代节日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古称“元旦”、“元日”,是农历年的开始,有贴春联、守岁、拜年等习俗。B.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汤圆)的习俗。C.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有扫墓祭祖、踏青、插茱萸等习俗。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赏月、吃月饼、祭月等习俗,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11.古人对自然万物有自己的认知和称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B.“四象”是指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分别代表四个方向的星宿。C.“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六畜”指马、牛、羊、鸡、犬、豕。D.“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都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意象。12.下列关于古代刑罚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笞刑”是一种用竹板或荆条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是古代五刑中最轻的一种。B.“杖刑”比笞刑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犯人脊背、臀腿。C.“徒刑”是剥夺犯人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D.“凌迟”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死刑,俗称“千刀万剐”,在宋代正式定为法定刑,清末废除。13.古人常以字号相称,以示尊敬或亲近。下列作家的名、字、号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C.苏轼,字子瞻,号六一居士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14.下列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程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B.乡试——院试(童生试)——会试——殿试C.院试(童生试)——会试——乡试——殿试D.乡试——会试——院试(童生试)——殿试15.古代书信常用敬语和谦辞,下列书信中的称谓及用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写给老师的信:“恩师惠鉴:昨日蒙恩师耳提面命,茅塞顿开。学生不才,尚有一事不明,特致函垂询……”B.朋友之间的信:“贤弟如晤:近闻贤弟喜得麟儿,愚兄不胜欣喜,特备薄礼,聊表贺忱……”C.下属写给上司的信:“某敬启:昨日奉上司钧旨,已将文件整理完毕,今呈上,请上司过目……”D.给长辈的信:“祖父大人钧鉴:孙儿近日学业繁忙,未能时常侍奉左右,伏望祖父大人保重玉体,勿以为念……”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________礼,女子十五岁行________礼,标志着各自成年。2.《诗经》中的诗歌,按内容分为“风”、“________”、“________”三类,表现手法常用“赋”、“________”、“________”。3.古代以________为左,以________为右,故“左迁”指降职。“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________”掌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4.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纪时。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位;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位。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则是________年。一天之中,“黄昏”对应地支为________时,“人定”对应地支为________时。5.古代对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________”;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四书五经”的具体所指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2.古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注重称谓的得体。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古代尊称和谦称使用规则的理解。四、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史记·孝文本纪》材料二:(开元)元年,玄宗初即位,……姚崇、宋璟并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文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1)材料一中的“文景”和材料二中的“开元”分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个时期?(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两个时期共同的治国理念和主要表现。(6分)(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种典型的治国理想?这种理想对后世有何影响?(5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科举制度正式废除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并非戊戌变法(1898年)期间。戊戌变法中曾有改革科举的举措,但未彻底废除。2.C解析:A项“愚兄”“不才”是谦称;B项“下官”是谦称;D项均为谦称。C项“令尊”(对方父亲)、“令郎”(对方儿子)、“仁兄”(对同辈友人的尊称)、“贤弟”(对弟或比自己年轻的友人的尊称)均为尊称。3.C解析:“三更”对应子时(23点至1点),正确。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的说法不够精确,一更约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但通常一更从黄昏开始(19点-21点),二更(21点-23点),三更(23点-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4.C解析:“谪”和“左迁”都有降职之意。《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即指降职。此选项解释正确,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故此选项若为C,则题目设置可能有误。正确应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其他选项。经核查,B项“迁”一般指升官,有时也指平级调动,“迁客骚人”中的“迁”指贬谪、降职。C项解释正确。D项“致仕”即退休。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迁”指调动官职,可升可降可平调,“再迁为太史令”是升官,“迁客骚人”是降职,但说“一般指升官”不够严谨,其基本义是“迁移、变动”。(*注:此处原答案D选项解析无误,C选项解析也正确。根据常见考法,B选项对“迁”的解释“一般指升官”不够全面,因其也可指平调或降职(需上下文判断)。因此,修正答案为B。)5.B解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出自《礼记·王制》,但“小聘”指诸侯派遣大夫聘问天子,“大聘”指诸侯派遣卿聘问天子,“朝”指诸侯亲自朝见天子。此说法正确。C项“跽”是长跪,以示恭敬或有所请,正确。D项“期功”解释正确。A项“冠礼”为男子二十岁,正确。因此,若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此选项中B项表述无误,可能题目存在瑕疵或我理解偏差。暂按原题选项,若必须选一个,可能是B项中“朝聘”不仅指诸侯朝见天子,也包括诸侯之间的聘问。此处存疑,按常见错误,可能是关于“坐”与“跽”的区别,C项正确。故可能题目选项设置有问题,或我之前判断有误。请同学们以教材为准。*(*经审慎考虑,古代“朝聘”主要指诸侯朝见天子,B项说法正确。因此,此小题可能无正确答案或我之前分析有误。最可能的错误项是C项,“坐”时臀部压在脚跟上,“跽”是臀部离开脚跟,上身挺直,是一种恭敬或准备起身的姿势。此解释正确。因此,本题可能无错误选项,或原题D项“期功”中“大功”“小功”服丧时间应为九个月和五个月,正确。故此题可能需要重新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
- 排水泵站电气改造施工方案
- 电商直播带货流程详解
- 紫外线消毒餐具垫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耐火材料管理系统集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温泉泥浆美容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企业资产清产核资专项报告
- 译林版5A英语教案设计与课堂活动
-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开发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丙纶纺粘法无纺布行业产量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版
- 《天润乳业公司采购流程问题及优化探析10000字》
-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句子衔接与排序补写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智能化施工方案-
- 支气管镜护理
-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编制EPC工程设计组织管理方案
- 社区老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课件
- ROHS基础知识培训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介绍西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