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详细解析同学们,这份语文期末模拟试题旨在全面检测大家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运用能力。它涵盖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核心板块,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沉着作答,不仅将其视为一次检验,更作为一次查漏补缺、提升自我的契机。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吝啬(lìn)菡萏(hán)人迹罕至(hǎn)B.静谧(mì)憔悴(qiáo)匿笑(nì)恍然大悟(huǎng)C.确凿(zuó)抖擞(sǒu)热忱(chén)参差不齐(cī)D.晕眩(xuàn)惩戒(chěng)殉职(xùn)拈轻怕重(n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化装品花枝招展翻来覆去B.诀别口头禅油然而生见义思迁C.云霄度假村惊慌失措刨根问底D.安详必需品大相径庭浑为一谈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天的雨,______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______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______而纯洁,为大地盖上银色的棉被。A.细腻迅疾凉爽慈祥B.细腻猛烈凉爽轻盈C.柔和迅疾萧瑟慈祥D.柔和猛烈萧瑟轻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劳动美”主题活动,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价值。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C.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5.古诗文默写。(6分)(1)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2)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不义而富且贵,______。(《论语·述而》)(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2分)“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段文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指______(人名)。7.综合性学习。(4分)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经典伴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6分)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作业累了,常趴在桌上看她,她认字很吃力,磕磕绊绊地念,停下来问我:“这念什么?”或者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这时候我总是不耐烦,嫌她磨磨蹭蹭,耽误我写作业。⑨奶奶离开我已经快二十年了。我也已经有了儿子。奶奶的故事告一段落,可是总有一些东西留在我的心里,祖孙俩的目光在那棵老海棠树上的纠缠,至今清晰。⑩老海棠树还活着,枝繁叶茂。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些熟稔的枝条,想起奶奶的一生。她渴望着劳动,渴望着有一份工作,渴望着跟上时代,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不像被丢下的破布,被时代淘汰。张望,是她生命的一种姿态。⑪但张望的结果,往往是失落。我记得奶奶多少次在灯下学习,灯光昏黄,她的头微微前倾,脸上满是皱纹,那是一种努力睁大眼睛的样子。她想看清这个世界,想看清这个时代。⑫不过,奶奶的张望,有时也会充满了欣慰。那是当她的儿孙辈,如同老海棠树的新枝,在她曾经仰望的天空下,生长、开花、结果。⑬如今,我也到了奶奶当年的年纪,也开始学着张望。我常常站在老海棠树下,想那棵树,想奶奶,想她的张望,想我自己的张望。⑭老海棠树还在,静静地立在那儿,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张望。(有删改)8.文章围绕“老海棠树”回忆了奶奶的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4分)9.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2)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10.第⑦段写道:“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结合上下文,说说“这”指的是什么。奶奶的“张望”还包含哪些更深层的含义?(4分)11.文章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何妙处?(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不亦说乎说: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3)不逾矩逾:______(4)博学而笃志笃:______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文中孔子多次谈到了学习方法,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2分)1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对它的理解。(2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17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6.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字和“悬”字。(2分)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2分)(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8-20题。(8分)筷子小传施芳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三千多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制作象牙筷子,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或汤匙)在碗中胡乱搅动……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的筷子内涵更加丰富。除了用来吃饭,它还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可以是一位小小的“指挥家”,演奏出悦耳的旋律;可以是一位优雅的“舞者”,在艺术家的手中展现出美妙的身姿;它甚至可以作为一项运动器材,如顶筷子、掷筷子等。⑥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8.本文围绕筷子,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19.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第④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三、写作(共40分)21.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详细解析同学们,当你完成这份试卷后,想必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的解析将为你细致地梳理每一道题的考点、解题思路以及相关知识拓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B(2分)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项中“菡萏”的“菡”应读“hàn”;C项中“确凿”的“凿”应读“záo”;D项中“惩戒”的“惩”应读“chéng”。B项全部正确,故选B。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2.C(2分)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A项中“化装品”应为“化妆品”;B项中“见义思迁”应为“见异思迁”;D项中“浑为一谈”应为“混为一谈”。C项全部正确,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华士中学2026届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洪江市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东莞市四海教育集团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校教学秘书岗位工作指南
-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2026届九上物理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及其答案
- 小学语文诵读经典篇目合集
- 现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 银行柜台操作风险防控措施
- 中兴微电子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第四讲-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2025秋版本-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国家安全
- 2026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即将开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办公室转租协议合同范本
- 屈辱的历史教学课件
- 2025金融时政试题及答案
- 设备设施验收与交付方案
- 2025年电机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培训试题(附答案)
- 员工积分制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 航海专业英语常用词汇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