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_第1页
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_第2页
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_第3页
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_第4页
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焊接技术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本手册旨在规范焊接作业全流程安全操作标准,明确作业各环节风险防控要求,降低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等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设备设施完好。适用于从事电弧焊、气焊、钎焊、氩弧焊等各类焊接作业的人员及相关管理岗位,作业场景涵盖工厂车间、施工现场、维修站点等各类焊接作业环境。二、基本安全要求(一)作业人员资质焊接作业人员须持有焊接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按规定定期复审;新入职或转岗人员需经岗位安全培训与实操考核,熟悉本岗位焊接工艺、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后方可独立作业。(二)作业环境要求1.作业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油漆、气瓶等)。若需在易燃易爆场所附近作业,需清理周边5米内可燃物,设置防火毯等隔离措施,并经安全部门审批。2.潮湿环境(如雨雪天室外、地下室)作业时,需铺设干燥绝缘垫,焊机二次线严禁破损裸露,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3.密闭空间(如容器、管道内)焊接前,需强制通风换气,检测氧气含量与有害气体浓度(如一氧化碳、臭氧),并安排专人全程监护。三、操作流程安全规范(一)作业前准备1.设备检查焊机:检查外壳接地是否可靠,电缆线无破损、接头牢固;调节电流、电压旋钮确认灵活有效,空载电压≤80V。气焊/气割设备:氧气瓶、乙炔瓶(或丙烷瓶)压力表、减压阀完好,气管无老化、漏气;焊炬、割炬喷嘴无堵塞,点火装置正常。辅助工具:电焊钳绝缘良好,焊条烘干箱温度、时间设置符合工艺要求。2.环境准备开启通风设备(如排风扇、焊接烟尘净化器),确保作业区域空气流通;密闭空间作业时,采用轴流风机向外部强制排风。清理作业区域内油污、木屑、纸张等易燃物,设置防火隔离带(可用石棉板、防火布隔离)。3.个人防护佩戴焊接专用防护面罩(根据焊接电流选择滤光片),穿阻燃工作服、绝缘鞋,戴耐高温手套(氩弧焊需加戴防紫外线手套)。粉尘较大的作业(如焊条电弧焊、碳弧气刨)需佩戴防尘口罩;氩弧焊、气焊作业时,环境通风不良需使用送风式防毒面具(过滤臭氧、氮氧化物)。(二)作业过程安全操作1.电弧焊(焊条电弧焊、CO₂气体保护焊等)合闸前确认焊机接地良好,二次线(焊把线)严禁搭在气瓶、管道、电缆等导电体上;更换焊条时戴手套,避免手触焊钳导电部位。焊接过程中,若焊机过热、冒烟或异响,立即切断电源,待设备冷却后检查故障(禁止带电检修)。2.气焊/气割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5米,距明火≥10米;气瓶严禁暴晒、撞击,乙炔瓶需直立放置(防止丙酮泄漏)。点火时先开乙炔阀,点燃后调节火焰,再开氧气阀;熄火时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防止回火)。若发生回火(焊炬/割炬爆鸣),立即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待冷却后清理喷嘴。3.特殊工艺要求氩弧焊作业时,钨极需安装牢固,避免与焊件短路;作业人员需穿防辐射服,佩戴防紫外线面罩,防止高频电磁场与紫外线伤害。登高焊接(≥2米)时,需系好安全带,焊接电缆用绳索固定,下方设置警戒区,严禁抛掷工具、焊条。(三)作业结束后处置1.关闭焊机电源、气瓶阀门(先关乙炔,再关氧气),整理电缆线、气管,盘放整齐。2.清理作业区域,熄灭残留火种(可用水浇灭或用灭火毯覆盖),回收焊条头、焊丝等杂物。3.检查焊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通风设备继续运行10~15分钟,待烟尘散尽后关闭。四、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一)常见风险防护1.触电防护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缆线定期检查绝缘层;潮湿环境作业时,增设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2.火灾爆炸防护作业区域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沙、防火毯;焊接有色金属(如镁、铝)时,需用专用灭火剂(禁止用水)。3.职业健康防护定期检测作业环境粉尘、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增设通风、除尘设备;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二)应急处置流程1.火灾/爆炸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气瓶阀门,使用灭火器(干粉、二氧化碳)或消防沙灭火;若火势较大,拨打消防电话并撤离现场。2.触电迅速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缆),对触电者进行心肺复苏(若呼吸、心跳停止),同时拨打急救电话。3.中毒/窒息将伤者移至通风良好处,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若意识不清,立即送医(氩弧焊中毒需告知医生接触史)。4.灼烫/眼伤皮肤灼伤用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眼部灼伤(弧光眼)用新鲜人乳或眼药水冲洗,闭眼休息并送医。五、设备与工具维护管理(一)设备维护焊机:每周清理外壳灰尘,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电缆线接头用绝缘胶带包扎;每月测试接地电阻(≤4Ω),每年进行绝缘电阻测试(≥1MΩ)。气瓶:氧气瓶每3年、乙炔瓶每2年进行耐压检验,严禁超期使用;气瓶阀门、减压阀损坏时,由专业人员维修,禁止自行拆卸。(二)工具保养焊炬、割炬:作业后清理喷嘴、气管,涂抹防锈油;发现漏气时,更换密封垫(禁止用铁器敲打)。防护装备:防护面罩定期清洁滤光片,防尘口罩、防毒面具滤芯及时更换,绝缘手套、绝缘鞋每年检测绝缘性能。(三)安全设施管理通风设备:每月检查风机叶片、电机,确保风量正常;烟尘净化器滤芯每季度更换或清理。消防器材:每月检查灭火器压力、有效期,消防沙箱保持充足干燥,防火毯无破损。六、培训与记录1.企业每半年组织一次焊接安全培训,内容包括规程学习、事故案例分析、应急演练(如灭火、急救实操)。2.作业人员需填写《焊接作业记录表》,记录作业时间、设备状态、环境检测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