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玻璃体积血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性,68岁,已婚,退休工人,于2025年3月15日因“右眼突然视物模糊伴黑影遮挡1天”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5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g,每日2次)联合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早18U、晚14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波动在8.5-10.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14.5mmol/L。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40-150/85-95mmHg。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吸烟30年,每日约10支,未戒烟;饮酒20年,每日饮白酒约2两,已戒酒5年。(二)主诉与现病史患者1天前晨起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眼前似有黑影遮挡,呈渐进性加重,无眼痛、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昨日下午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右眼眼底检查提示“玻璃体积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右眼玻璃体积血、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睡眠正常,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0/90mmHg,身高172cm,体重75kg,BMI25.2kg/m²。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手动/眼前,右眼眼压15mmHg(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左眼眼压14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澈,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大量鲜红色积血,眼底细节窥不清;左眼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级,动静脉比例1:2,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其余专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8×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0%,红细胞计数4.5×10¹²/L,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计数220×10⁹/L。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45U/L,谷草转氨酶40U/L,血肌酐85μmol/L,尿素氮5.2mmol/L。电解质:血钾3.8mmol/L,血钠138mmol/L,血氯102m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2.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1.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秒,纤维蛋白原2.5g/L。2.影像学检查:眼部B超(2025年3月15日):右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密集点状弱回声,后运动阳性,视网膜未见明显脱离征象,视神经形态正常。左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少量点状回声,视网膜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3.其他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待玻璃体积血吸收后进行):暂未完成。视野检查:右眼因视力太差无法配合检查,左眼视野未见明显缺损。(五)病情评估与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目前诊断为:1.右眼玻璃体积血;2.2型糖尿病;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增殖期?左眼非增殖期);4.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病情评估:患者右眼玻璃体积血为急性起病,视力严重下降至手动/眼前,需警惕出血进一步加重或引起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且血糖、血压控制不佳,为玻璃体积血的重要危险因素,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患者年龄较大,依从性一般,需加强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感知紊乱:视力下降与右眼玻璃体积血有关。2.有受伤的风险与右眼视力下降有关。3.焦虑与担心视力恢复情况及疾病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5.潜在并发症: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感染等。6.血糖、血压控制不佳与患者用药依从性差、饮食控制不当有关。(二)护理目标1.患者右眼玻璃体积血逐渐吸收,视力得到改善或稳定,无进一步下降。2.患者住院期间无意外受伤事件发生。3.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患者及家属掌握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能正确进行自我管理。5.患者无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患者血糖、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三)护理计划制定1.急性期护理(入院1-7天):重点是卧床休息,促进积血吸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给予止血、促进积血吸收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加强眼部护理,避免眼部受压和外伤。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防止跌倒、碰撞等意外发生。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2.恢复期护理(入院8-14天):根据玻璃体积血吸收情况,逐渐增加患者活动量。继续控制血糖、血压,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做好眼底检查的准备工作,待积血吸收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3.出院指导期护理(出院前3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眼部护理指导、定期复查指导等。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掌握情况,确保患者出院后能正确进行自我管理。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病情观察与护理1.视力监测:每日定时为患者测量双眼视力,右眼采用手动视力检查法,左眼采用标准视力表检查。详细记录视力变化情况,如右眼手动视力的距离变化、眼前黑影遮挡感是否减轻等。发现视力突然下降或黑影范围扩大时,立即报告医生。2.眼部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右眼有无眼痛、眼胀、畏光、流泪等症状,注意眼压变化,每日测量眼压1-2次。如患者出现眼痛剧烈、眼压升高(超过21mmHg),需警惕青光眼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右眼结膜有无充血、分泌物情况,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3.全身情况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每日测量血压4次(早、中、晚、睡前),记录血压数值,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及时报告医生调整降压药物。监测血糖变化,每日测量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结果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及时发现心脑血管意外的先兆。4.辅助检查结果观察:关注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待患者右眼玻璃体积血部分吸收后,协助医生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二)用药护理1.止血药物:遵医嘱给予氨甲环酸注射液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前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促进积血吸收药物: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1.5mg口服,每日3次。指导患者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3.降糖药物:患者继续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口服,每日2次,于餐中服用。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医生调整为早20U、晚16U。指导患者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等)、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深度及捏皮方法等。告知患者胰岛素的储存方法,未开封的胰岛素置于2-8℃冰箱冷藏,已开封的胰岛素室温保存(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摇晃。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饥饿感等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如血糖低于3.9mmol/L,给予口服糖水或含糖食物纠正,严重时报告医生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4.降压药物:继续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日1次,于早晨服用。指导患者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咀嚼,以免影响药效。观察患者服药后血压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头痛、脚踝水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三)休息与体位护理1.休息指导:急性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防加重玻璃体积血。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光线柔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2.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头部抬高30°-45°,这样有利于眼部血液回流,减少玻璃体腔内的血液沉积,促进积血吸收。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或侧卧位压迫右眼。在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肢体活动等,防止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四)安全护理1.环境安全: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无障碍物。将患者常用物品如水杯、毛巾、呼叫器等放在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病房光线充足但不刺眼,夜间开启床头灯,方便患者活动。2.防跌倒护理: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在患者床头悬挂“防跌倒”标识,提醒医护人员和家属注意。告知患者起床时动作要缓慢,先在床上坐起30秒,再在床边站立30秒,无头晕不适后再行走。患者行走时需有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必要时使用助行器。3.防碰撞护理:告知患者避免用手揉右眼,防止眼部外伤。协助患者进行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时,动作轻柔,避免触碰右眼。患者外出检查或活动时,佩戴防护眼镜,防止异物进入眼内或眼部受到碰撞。(五)心理护理1.焦虑情绪评估: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估,患者SAS评分为65分,属于中度焦虑。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右眼视力无法恢复、疾病预后不佳以及住院期间生活不便等。2.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详细解释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其心理负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家属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向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要点,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4.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让患者取舒适体位,闭上眼睛,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通过放松身体来缓解焦虑情绪。(六)饮食护理1.糖尿病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主食以粗粮为主,如燕麦、荞麦、玉米等,控制主食摄入量,每日约250-300g,分5-6餐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瘦肉、鸡蛋、牛奶等,每日摄入量为0.8-1.0g/kg体重。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植物油、坚果等,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每日摄入量约500g,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西瓜、荔枝、龙眼等,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2.高血压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酱菜等高盐食物。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钾的摄入,多吃香蕉、橙子、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3.促进排便饮食:鼓励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粗粮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加重玻璃体积血。4.饮食监督与指导:每日检查患者的饮食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按饮食计划进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知识宣教,告知其饮食控制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七)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告知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积极控制糖尿病是预防玻璃体积血复发的关键。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危害及防治措施,让患者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2.用药知识宣教:详细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如注射部位轮换、胰岛素储存等。3.自我护理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眼部感染。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防玻璃体积血复发。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糖和血压的方法,教会患者使用血糖仪和血压计,鼓励患者在家中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并做好记录。4.定期复查宣教:告知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各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如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痛、眼胀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八)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视网膜脱离:密切观察患者右眼视力变化及眼前黑影飘动情况,如患者出现眼前黑影突然增多、闪光感、视物变形等症状,需警惕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患者剧烈活动,防止视网膜脱离加重。2.青光眼:每日监测患者眼压变化,如眼压升高超过21mmHg,患者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必要时协助医生行前房穿刺放液术降低眼压。3.感染:保持患者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预防眼部感染。观察患者眼部有无充血、分泌物增多等感染征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病情观察细致: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病情观察,每日定时监测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指标,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血糖、血压波动情况,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基础疾病,为玻璃体积血的吸收创造了良好条件。2.用药护理规范: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在用药前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相关知识,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对于胰岛素注射,护理人员耐心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注射方法,确保患者出院后能自行进行胰岛素注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3.心理护理到位: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并采取了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如与患者沟通交流、介绍成功案例、指导放松训练等。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温暖,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健康宣教全面:护理人员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口头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示范操作等。宣教内容涵盖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定期复查知识等,让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相关信息,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二)护理不足1.患者饮食依从性有待提高:虽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饮食指导,但患者在住院期间仍存在偶尔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情况,饮食控制不够严格。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对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患者活动指导不够个性化:在患者恢复期,护理人员虽然逐渐增加了患者的活动量,但活动指导不够具体、个性化,没有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辣椒种植业区域布局调整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前景分析
- 2025-2030辣椒制品电商渠道增长潜力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
- 2025-2030跨文化视角下亲子共读对语言中枢发育的差异化影响
- 2025-2030艺术治疗改善创伤后儿童工作记忆的神经可塑性证据
- 2025-2030自然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 2025-2030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路线与量产成本分析
- 2025-2030腊味民俗文化价值挖掘与旅游商品开发
- 2025-2030腊味企业规模化扩张与兼并重组机会评估
- 2025-2030脑科学基础研究向医疗应用转化的瓶颈分析
- 2025-2030脑机接口神经信号解码算法演进与医疗应用前景报告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 单元作业设计
- 第2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
- 98ps霸王的大陆武将出场明细
- 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编制导则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
- JJG 939-2009原子荧光光度计
- GB/T 32260.1-2015金属材料焊缝的破坏性试验焊件的冷裂纹试验弧焊方法第1部分:总则
- GB/T 15601-2013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
- 防爆电器基础知识
- 安全检查记录 受限空间作业
- 工厂数字化之三维激光扫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