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平区域数控加工刀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精密模具型腔加工工程,涉及304不锈钢材质的水平平面铣削作业,加工面积2800mm×1600mm,材料厚度50mm,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μm,平面度误差需控制在0.02mm/m以内。加工区域包含8处直径30mm的工艺孔位及2条宽度15mm的T型槽结构,需通过数控铣床完成一体化加工。1.2技术参数参数项具体要求检测标准加工材料304不锈钢(硬度HB200-220)GB/T20878-2007加工精度±0.015mmGB/T18400.1-2010表面质量Ra1.6μm(镜面铣削区域)GB/T1031-2009生产周期72小时连续作业-二、施工准备2.1设备配置选用FANUC0i-MF系统的VMC1890立式加工中心,配备40把容量的刀库,主轴最高转速8000r/min,快移速度36m/min。配置雷尼绍RMP60测头系统用于在机检测,配备油雾收集器(风量≥800m³/h)及切削液集中过滤系统(过滤精度20μm)。2.2刀具选型粗加工刀具:φ50mm硬质合金可转位铣刀(型号APMT1604PDER-H2,涂层TiAlN),齿数4刃,切削刃长度35mm半精加工刀具:φ32mm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超细晶粒WC-Co合金,螺旋角38°)精加工刀具:φ20mm陶瓷刀具(SiAlON材质,刃口圆弧R0.8mm)孔加工刀具:φ30mm硬质合金钻头(顶角140°,内冷结构)+φ30H7铰刀2.3工装夹具采用3点式定位的铸铁焊接夹具,配置4组M16×1.5的液压夹紧装置,夹具重复定位精度≤0.005mm。定位基准面经磨削加工,平面度0.01mm/m,表面粗糙度Ra0.8μm。三、加工工艺设计3.1工艺流程规划毛坯划线→2.基准面铣削→3.工艺孔加工→4.粗铣平面(留量0.5mm)→5.半精铣(留量0.15mm)→6.T型槽加工→7.精铣平面→8.孔系精加工→9.去毛刺→10.在机检测3.2刀路规划3.2.1粗加工阶段采用分区环切铣削策略,切削参数设置:主轴转速:1200r/min(Vc=188m/min)进给速度:600mm/min(fz=0.125mm/z)切削深度:3mm(分层铣削)行距:刀具直径的60%(30mm)进刀方式:螺旋下刀(半径10mm,角度15°)刀路轨迹采用"先内后外"的环切顺序,对工艺孔周边100mm范围采用螺旋进给,避免直接下刀冲击。设置5mm的安全平面高度,快速移动时刀具中心偏离工件边缘20mm。3.2.2半精加工阶段实施等高线铣削结合单向走刀:切削参数:转速2500r/min,进给1200mm/min,切深0.5mm行距:8mm(刀具直径的25%)拐角处理:圆弧过渡(R5mm)残留高度控制:≤0.03mm在T型槽区域预留0.2mm加工余量,采用分层铣削方式,每层切削深度1mm,进给速度降低至800mm/min。3.2.3精加工阶段采用镜像铣削工艺:刀具路径:双向平行走刀,角度45°/135°交叉铣削切削参数:转速4500r/min(Vc=282m/min),进给1800mm/min(fz=0.1mm/z)切削深度:0.15mm(一次切削完成)行距:0.4mm(根据残留高度公式计算:Sc=√(8×R×H),R=10mm,H=0.002mm)四、数控编程4.1编程策略使用UGNX12.0CAM模块进行编程,采用以下策略:粗加工:CAVITY_MILL(型腔铣),切削模式选"跟随周边"半精加工:ZLEVEL_PROFILE(深度轮廓铣),陡峭空间范围75°精加工:FACE_MILLING_AREA(面铣削区域),指定切削方向为"往复"4.2程序结构典型加工程序框架:%O0010(粗铣加工程序)G40G80G90G94G54M03S1200M08G00X-50.Y-50.Z100.G01Z3.F500G41D01X0.Y0.F600(刀具半径补偿)...(刀路轨迹)G40X-50.Y-50.(取消补偿)G00Z100.M09M05M30%4.3宏程序应用开发平面度补偿宏程序:O9001(平面度检测宏)#1=0(初始X坐标)#2=0(初始Y坐标)#3=100(采样间隔)#4=2800(X向范围)WHILE[#1LE#4]DO1G00X#1Y#2G31Z-50.F100.(触发测头)#5=#[5061](记录Z值)#1=#1+#3END1...(平面度计算逻辑)M99五、质量控制措施5.1过程检测首件检验:每班次首件进行全尺寸检测,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精度MPEE≤(1.7+L/350)μm)巡检制度:每2小时使用百分表检测平面度,记录在《加工过程控制表》刀具监控:通过主轴负载监控(阈值设定80%额定功率),异常时自动停机5.2误差补偿建立温度-误差补偿模型:ΔL=α×L×ΔT(α=11.7×10⁻⁶/℃,L为加工长度,ΔT为环境温差)当环境温度变化超过±2℃时,启动热误差补偿程序,通过G10指令修正工件坐标系。5.3应急处理异常情况响应措施责任人刀具崩刃执行G00Z100→更换刀具→调用O9002程序重对刀操作工尺寸超差分析《SPC控制图》→调整切削参数→重新加工工艺员系统报警记录报警代码→执行M01暂停→联系设备工程师班组长六、安全文明施工6.1安全防护配备双手启动装置及防护门联锁系统,设置急停按钮(响应时间≤0.1s)操作人员佩戴防冲击眼镜(ANSIZ87.1标准)、耐高温手套(耐温≥200℃)每日检查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值4-6MPa)及切削液液位(不低于油箱2/3)6.2环保要求切削液选用水基乳化液(浓度8-10%),pH值控制在8.5-9.5废油及油泥存放于危废收集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噪声控制:加装隔音罩(降噪量≥25dB),确保操作区噪声≤85dB(A)七、施工进度计划7.1时间分配工序名称计划工时资源配置前置条件夹具安装2h2名操作工机床点检完成粗加工16h1台设备首件程序验证通过半精加工12h1台设备粗加工检验合格精加工8h1台设备半精加工检验合格孔系加工6h1台设备平面精加工完成检测验收4h1名检验员全部加工工序完成7.2进度保障实行24小时三班制,每班配备1名操作工+1名技术员刀具预调:提前8小时完成全部刀具的几何参数测量备用设备:预留VMC1680加工中心作为应急备用资源八、验收标准8.1几何精度检验使用合像水平仪(分度值0.01mm/m)检测平面度采用激光干涉仪(XL-80,精度±0.5ppm)检测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使用触针式粗糙度仪(SJ-410)检测,采样长度0.8mm8.2验收文件提交以下技术文件:《加工工艺流程卡》(含关键工序参数记录)《三坐标检测报告》(附彩色彩云图)《刀具寿命分析报告》《温度监测曲线图》(每小时记录一次)九、技术创新点9.1智能加工技术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实时调整进给速度(根据切削负载变化±20%)开发刀具磨损预测系统,基于切削力传感器数据建立寿命模型9.2绿色制造措施采用微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走向深度的扁平-《爱丽丝漫游奇境》及其改编的媒介物质性变迁
- 捉蚂蚱活动策划方案
- 陕西会员营销方案
- 道路施工汛期施工方案
- 加工费合同法律风险及控制要点
- 家庭干涉工作对女性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 广告热点营销方案
- 家族控股股东减持路径、动因及后果分析-以顾家家居为例
- 美业模式咨询策划方案怎么写
- 智能弱电工程服务保障方案范本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知识概要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记录表全套资料
- 研发部员工激励方法
-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笔记
-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3500字带拼音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见困扰与自我调适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
- 中控ECS-700学习课件
- 项目部各岗位工作职责
- 张天翼介绍课件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