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方案_第1页
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方案_第2页
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方案_第3页
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方案_第4页
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高铁隧道桥梁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跨既有高铁线路的双线隧道桥梁工程,桥梁全长554米,主桥采用(48+80+48)米连续梁结构,上跨运营中的高铁隧道段长度184米。隧道采用单洞双线设计,断面面积138平方米,最大埋深80米,穿越地层主要为石灰岩、砂岩及局部泥岩夹层。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抗震设防烈度VII度。1.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数据,桥址区地表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厚度2-5米,下伏基岩为中风化石灰岩,岩体完整性系数0.65-0.85,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隧道穿越段存在3处断层破碎带,最大涌水量预计120m³/h,围岩级别以IV级为主,局部V级。地下水位位于桥基以下3-8米,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1.3工程重难点分析本工程核心难点在于:①既有高铁隧道运营安全保障,施工期间需确保隧道结构变形≤2mm,振动速度≤2.5cm/s;②桥梁转体施工精度控制,转体重量达2.8万吨,旋转角度81.7度,轴线偏差需控制在10mm内;③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断层破碎带地段需采用超前加固措施;④施工工期紧张,总工期仅18个月,需合理规划各工序衔接。二、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组织架构设立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二室: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及综合办公室、试验室。配置隧道专业工程师6人,桥梁工程师8人,测量工程师3人,专职安全员5人。施工队伍划分为隧道作业队、桥梁作业队、钢结构加工队及机电安装队,高峰期投入人员320人。2.2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采用"分区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划分为:①桥梁预制区(占地8000㎡),设置2个箱梁预制台座及存梁区;②隧道施工区(占地5000㎡),布置空压机房、通风机房及材料仓库;③混凝土搅拌区(占地3000㎡),配置2套HZS120搅拌站;④办公生活区(占地4000㎡),采用集装箱式临建。各区域间设置6m宽施工便道,与既有国道连接。2.3施工进度计划采用Project软件进行进度管控,关键线路如下:施工准备阶段(2个月):完成图纸会审、临建搭设、设备进场隧道施工阶段(8个月):进口段掘进(3个月)→断层处理(1个月)→出口段掘进(4个月)桥梁施工阶段(12个月):下部结构(4个月)→挂篮悬浇(6个月)→转体施工(2个月)桥面系及附属工程(3个月)联调联试及验收(1个月)三、关键施工技术3.1隧道施工关键技术3.1.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针对IV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台阶高度分别为3.5m、3.0m、2.5m,循环进尺1.5m。上台阶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支护,长度4.5m,环向间距0.4m;中台阶设I20b型钢拱架,间距0.8m;下台阶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长度3.5m,梅花形布置。初期支护喷射C25混凝土,厚度25cm,二次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厚度50cm。3.1.2断层破碎带超前加固对3处断层破碎带采用"管棚+小导管+注浆"联合加固方案:①洞口段设置Φ108管棚,长度30m,环向间距0.5m,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②掌子面前方采用Φ50小导管,长度5m,搭接长度1.5m;③全断面帷幕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1.2-1.5MPa,扩散半径≥2.0m,单孔注浆量根据地层孔隙率动态调整。3.1.3隧道防排水体系构建"堵排结合、刚柔并济"的防排水体系:①围岩面铺设1.5mm厚EVA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工艺;②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③纵向排水盲管采用Φ100HDPE双壁波纹管,间距5-10m;④水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深度0.6m,宽度0.5m,坡度2‰。3.2桥梁施工关键技术3.2.1菱形挂篮悬浇施工主桥连续梁采用菱形挂篮施工,挂篮总重85t,承载能力150t,弹性变形控制在20mm内。0#块采用型钢支架现浇,支架基础采用Φ1.2m钻孔灌注桩加固,搭设前进行1.2倍超载预压。悬浇段施工流程:挂篮前移→调位固定→安装底模→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每个节段施工周期7天,共分12个节段。3.2.2转体施工工艺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牵引系统组成:①下转盘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直径6.5m,内置环形滑道;②球铰采用50CrMnMo耐磨钢,直径2.5m,摩擦系数≤0.05;③牵引系统采用2台200t连续千斤顶,通过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同步牵引,转体角速度控制在0.01rad/min,到位后采用4组Φ32精轧螺纹钢锁定。3.2.3桥梁基础施工桥墩基础采用Φ2.0m钻孔灌注桩,桩长35-45m,按端承桩设计。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清孔后沉渣厚度≤50mm。钢筋笼分节吊装,焊接接头采用双面焊,长度≥10d。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首灌量确保导管埋深≥1.0m。四、施工监测与控制4.1隧道监控量测建立三级监控量测体系:①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频率1-2次/天;②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压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频率1次/3天;③特殊段增设涌水量、瓦斯浓度监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当拱顶下沉速率>5mm/d或累计值达15mm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4.2桥梁施工监测转体施工监测采用"全站仪+倾角仪+应力传感器"三位一体监测系统:①轴线偏差每30分钟测量一次,采用LeicaTS60全站仪,精度0.5mm+1ppm;②转体角度通过倾角仪实时采集,分辨率0.001°;③关键截面应力采用振弦式传感器,采样频率1Hz。建立BIM模型进行预演,模拟转体过程中的结构变形。4.3既有线安全监测在高铁隧道内设置12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5个监测点:①隧道拱顶、拱腰、边墙设置测斜仪,监测结构收敛;②轨道板上布设位移计,监测竖向及横向位移;③接触网支柱设置倾角传感器,监测倾斜度。监测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当数据超限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五、质量控制体系5.1材料质量控制执行"三检制+第三方检测"制度:①钢材进场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报告,每60t为一批次进行拉伸、弯曲试验;②水泥采用P.O42.5级,氯离子含量≤0.06%,碱含量≤0.6%;③砂石骨料进行级配、含泥量检测,碎石压碎值≤10%;④外加剂使用前进行相容性试验,掺量误差控制在±0.5%以内。5.2工序质量控制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①隧道开挖轮廓采用激光导向仪控制,超挖量≤15cm;②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厚度采用预埋钢筋法检查,每10m检查一个断面;③桥梁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偏差控制在±6%;④转体球铰安装平整度≤0.5mm/m,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调整。5.3试验检测管理试验室配备全自动压力试验机、抗渗仪、钢筋扫描仪等设备32台套。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①标准养护试块每100m³一组;②同条件养护试块每部位不少于2组;③抗渗试块每500m³一组。隧道衬砌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每50m一个测线,缺陷面积≤0.5%为合格。六、安全保障措施6.1既有线施工防护设置"四防"安全防护体系:①防侵入限界,在桥梁转体范围外50m设置防护网,高度2.5m;②防物体打击,桥下设置3层防护棚,采用Φ50钢管搭设,顶层铺设20mm厚钢板;③防振动干扰,钻孔施工采用液压锤,挖掘机作业时设置减震垫层;④防电力伤害,与接触网保持2m安全距离,设置绝缘隔离屏障。6.2高风险作业管控针对8类高风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①隧道爆破作业需编制专项方案,采用微震控制爆破,单响药量≤50kg;②挂篮作业设置双重制动系统,行走时速度≤0.1m/min;③有限空间作业配备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氧气含量低于19.5%时立即撤离;④高处作业设置生命线系统,安全带采用双钩式,作业平台满铺脚手板。6.3应急预案管理制定12项专项应急预案,重点包括:①隧道突水突泥应急响应,储备200m³/h排水设备;②桥梁转体失稳处置,配备4台500t千斤顶作为应急纠偏装置;③既有线设备故障抢修,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组建联合应急小组;④火灾事故处置,施工现场每50m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4kg干粉灭火器8具。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演练记录存档备查。七、环境保护措施7.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采取"六必须"管理:①施工便道硬化处理,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②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配备高压冲洗设备;③易扬尘材料覆盖防尘网,堆放高度≤2m;④搅拌站设置封闭料仓,安装雾炮机2台;⑤弃渣场设置挡渣墙,高度3m,边坡坡度1:1.5;⑥裸土区域种植速生草皮,覆盖率≥90%。7.2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对破碎机、空压机等设置隔音棚,降噪量≥25dB(A)。施工时间严格限制在6:00-22:00,确需夜间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并公告周边居民。在敏感区域设置声屏障,高度3m,长度50m,插入损失≥15dB(A)。噪声监测每季度一次,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7.3水土保持设置三级沉淀池,尺寸10m×5m×3m,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率达80%。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的泥浆采用密闭罐车运输至指定处理场,严禁直接排放。隧道排水经处理后pH值控制在6-9,悬浮物≤100mg/L。施工结束后,对临时用地进行土地复垦,恢复植被面积≥95%。八、施工进度计划8.1关键线路控制采用Project软件编制四级进度计划体系:①总进度计划明确各单位工程节点;②月进度计划分解至分部分项工程;③周进度计划细化到工序;④日进度计划落实到作业面。关键线路为: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桥梁下部结构→挂篮悬浇→转体施工→桥面系施工。8.2进度保障措施资源保障方面:投入3套隧道掘进设备,2套挂篮系统,确保平行作业。技术保障方面:断层破碎带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提前制定加固方案。管理保障方面:实行周进度考核,延误超3天启动预警机制,采取增加作业班组、延长作业时间等赶工措施。资金保障方面:设立进度保证金,专款专用,确保材料设备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