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式小拱棚施工方案_第1页
拉线式小拱棚施工方案_第2页
拉线式小拱棚施工方案_第3页
拉线式小拱棚施工方案_第4页
拉线式小拱棚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线式小拱棚标准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拉线式小拱棚搭建项目,采用拱圆形主体结构,设计跨度2.5米,单棚长度30米,脊高1.2米,肩高0.8米。整体采用"拱架+横向拉杆+斜向拉线"复合支撑体系,覆盖无滴聚乙烯薄膜,配套手动通风口及防风压膜系统。适用于早春蔬菜育苗、花卉栽培及晚秋作物防寒,在-5℃环境下可使棚内夜间温度提升4-6℃,透光率保持在75%以上,抗风等级达6级。二、材料准备与技术参数(一)主体结构材料拱架材料:选用直径8mm玻璃纤维杆,单根长度4.5米,弯曲强度≥300MPa,弹性模量≥70GPa,每根重量≤1.2kg。要求表面光滑无毛刺,切口平整,弯曲半径≥1.5米时无永久变形。横向拉杆:采用直径6mm玻璃纤维杆,长度2.8米,每棚设置3道,分别位于脊顶及两侧肩高处。拉线系统:使用高强度尼龙绳(断裂强度≥200kg),配备镀锌地锚(长度40cm,直径10mm),每5米设置1组斜向拉线。(二)覆盖材料棚膜:0.08mm厚无滴聚乙烯长寿膜,幅宽3米,透光率≥85%,雾度≤15%,耐候期≥12个月。压膜线:专用聚乙烯压膜带,宽度1.5cm,抗老化寿命≥3年。通风口配件:PVC通风条(宽度10cm),配套尼龙粘扣带(长度50cm/条)。(三)辅助材料地锚:每棚设置8个混凝土预制地锚(20cm×20cm×40cm),埋深≥30cm。连接配件:不锈钢扎带(宽度1cm),塑料卡扣(适用8mm杆径),防水胶带。工具准备:卷尺(50米),水平仪,铁锹,手锯,紧线器,打孔器,橡胶锤。三、施工流程与操作规范(一)场地平整与放线场地处理:清除施工区域内杂草、石块及杂物,采用机械旋耕深度≥20cm,按2%坡度修整排水坡。测量放线:纵向放线:在场地两端钉设木桩,拉设基准线,确保单棚轴线偏差≤3cm。横向定位:按1.2米间距标记拱架位置,用白灰撒出定位点,相邻点偏差≤5mm。地锚定位:在棚体两侧距边缘50cm处,按5米间距标记地锚坑位置,呈梅花形布置。(二)基础施工地锚埋设:开挖地锚坑(50cm×50cm×40cm),坑底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放入预制混凝土地锚,调整水平度(偏差≤2°),分层回填夯实,地表做防沉处理。畦面整理:按1.5米宽划分栽培畦,畦高20cm,畦沟宽30cm,采用人工精细整平,确保畦面平整度误差≤3cm。(三)拱架安装拱架组装:将玻璃纤维杆两端削成30°斜角,插入深度标记线(入土端25cm)。两人一组将杆弯曲成拱圆形,使两端插入标记点,确保拱顶高度一致(偏差≤5cm)。横向连接:在脊顶位置安装第一道横向拉杆,采用塑料卡扣固定,卡扣间距≤50cm。在两侧距地面80cm处安装第二、三道拉杆,连接点使用不锈钢扎带双圈绑扎(扎带余长≥3cm)。整体调平:使用水平仪检查拱架垂直度(偏差≤1.5°),调整地锚拉线张力使棚体轴线偏差≤10mm。(四)拉线系统施工斜向拉线安装:在棚体两侧地锚上固定尼龙绳,通过紧线器调整张力(拉力≥50kg)。拉线与地面夹角保持45°,在拱架接触点安装防护垫,避免绳索磨损。纵向稳定系统:在棚体两端设置八字形拉线,固定于端部地锚,采用双股缠绕方式连接。每10米设置1道纵向加固线,与横向拉杆形成网格结构。(五)棚膜覆盖膜体预处理:棚膜在安装前置于阴凉处展开,自然伸缩24小时,避免阳光直射。按棚长+1.5米裁剪,两端预留通风口位置(高度50cm,宽度与棚同)。覆盖操作:三人一组协作覆盖,先将膜一端固定于地锚,使用紧线器横向拉紧(张力≥15kg)。膜边缘埋入预先开挖的沟内(深度20cm),分层回填夯实,每隔50cm压土袋加固。压膜系统安装:采用"之"字形压膜带固定,间距1.5米,地锚连接点采用双套结固定。在脊顶位置增设纵向压膜线,与横向压膜带形成十字交叉固定。(六)通风系统施工侧通风口制作:在两侧肩高处开设通风口(高度40cm),安装PVC通风条,采用粘扣带密封。每3米设置1个通风口控制单元,配备长度调节装置(调节范围0-40cm)。端部通风处理:棚体两端预留1.2m×1.5m通风门,安装拉链式密封装置,门框采用玻璃纤维杆加固。通风门内侧设置防虫网(40目),网边缘与门框采用压膜槽固定。四、质量控制标准(一)结构精度要求拱架间距:1.2米±5cm,全棚累计偏差≤15cm。拱顶高度:1.2米±3cm,相邻拱架高度差≤2cm。棚体宽度:2.5米±5cm,对角线偏差≤10mm。(二)覆盖质量要求棚膜张力:表面平整度偏差≤5cm/10m,无明显褶皱。接缝处理:搭接宽度≥15cm,采用三层折叠搭接,接缝处透光率损失≤5%。密封性:关闭状态下,通风口密封度≥90%,风压测试(3级风)无明显漏气。(三)安全性能要求承载能力:均匀积雪荷载≥10kg/㎡,单点集中荷载≥5kg无永久变形。抗风性能:6级风(风速12m/s)作用下,棚体位移≤5cm,无部件损坏。材料耐久性:金属部件防锈处理符合GB/T18226标准,塑料件耐候等级≥UV8。五、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一)安全防护个人防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手套,高空作业(≥1.5米)时使用安全带。用电安全: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配备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材料搬运:玻璃纤维杆采用专用运输架,单捆数量≤10根,禁止抛扔。(二)环保要求废弃物处理:裁剪产生的膜边角料回收率≥95%,塑料包装材料集中回收。噪声控制:施工机械噪声≤70dB,避免在夜间(22:00-6:00)进行产生噪声的作业。土壤保护:机械作业时避免破坏耕作层,施工后及时恢复地表植被。六、验收标准与流程(一)分项验收基础工程:地锚抗拔力测试≥15kN,地面平整度≤5mm/2m。结构工程:拱架垂直度:用全站仪检测,偏差≤1°。拉杆连接:卡扣紧固力测试≥50N,无松动现象。覆盖工程:透光率检测:在自然光条件下,棚内照度≥外界75%。密封性能:烟测试法检测,通风口关闭时烟雾泄漏量≤5%/min。(二)整体验收外观检查:棚体线条流畅,无明显扭曲,膜面平整无破损。性能测试:升温测试:晴日条件下,棚内温度较外界提升≥15℃(环境温度10℃时)。降温通风:开启全部通风口后,30分钟内棚内温度降低≥8℃。资料验收:施工记录完整,包括材料合格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七、维护保养方案(一)日常维护棚膜清洁:每月用软毛刷配合清水清洗膜面,去除灰尘及附着物,禁止使用清洁剂。结构检查:每周检查拱架连接点,发现松动及时紧固,冬季雪后及时清除积雪(厚度≤5cm)。通风系统:每半月清洁通风口轨道,涂抹硅基润滑剂,确保启闭顺畅。(二)季节性维护春季:检查地锚松动情况,重新紧固拉线张力,修补冬季冻融造成的膜破损。夏季:加装遮阳网(遮光率50%),调整通风口开启度,确保棚内最高温度≤35℃。秋季:检查膜面老化情况,更换损坏压膜线,清理排水沟内落叶杂物。冬季:在棚北侧设置防风障(高度1.5米),夜间覆盖草苫(厚度≥5cm),极端低温时采取临时加温措施。(三)故障处理膜破损修复:直径≤5mm的孔洞采用专用补丁胶带(宽度≥10cm)粘贴;破损面积>0.1㎡时需局部换膜。结构变形矫正:发现拱架弯曲异常时,松开对应拉线,使用液压顶杆缓慢复位,必要时更换受损杆件。地锚松动处理:重新开挖地锚坑,添加混凝土配重(重量≥50kg),采用双地锚加固。八、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一)人员配置施工班组:每组4人(1名技术员+3名施工员),可同时作业2个标准棚。技术要求:施工人员需经过专项培训,熟悉玻璃纤维杆安全操作规范,掌握紧线器使用方法。(二)进度安排(单个标准棚)准备阶段:1个工作日(含材料清点、场地平整)。基础施工:0.5个工作日(地锚埋设)。结构安装:1个工作日(拱架+拉杆+拉线)。膜覆盖:0.5个工作日(含压膜系统)。系统调试:0.5个工作日(通风系统+张力调整)。验收整改:0.5个工作日。(三)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地锚埋设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