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_第1页
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_第2页
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_第3页
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_第4页
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一、绘本教学对一年级学生的教育价值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对色彩、图像、故事性内容具有天然的敏感度。绘本以图文交融的形式呈现内容,既契合儿童“以图识意”的认知特点,又能通过富有童趣的情节唤醒情感体验。在语文素养培养中,绘本可作为识字教学的延伸载体,助力语言表达能力启蒙;在思维发展层面,绘本的留白与情节转折能激发推理、想象等思维活动;在社会性发展中,绘本角色的情感冲突与解决方式,为儿童理解社会规则、共情他人提供了安全的体验场域。二、绘本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原则(一)遵循认知规律,适配低年级学习特点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活动设计需以“短、趣、动”为核心:环节时长控制在5-8分钟,通过“观察一幅图→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的节奏,避免认知疲劳。例如在《大卫,不可以》的教学中,可截取“大卫站在椅子上够饼干”的画面,先让学生观察大卫的表情、动作,再模仿语气说“妈妈会怎么批评大卫?”,最后用肢体动作还原画面,将观察、表达、运动感知自然融合。(二)三维目标统整,兼顾能力与素养发展活动设计需锚定语言表达(词汇积累、句式模仿)、思维品质(观察推理、想象创造)、情感态度(共情能力、审美体验)三类目标。以《小黑鱼》为例,在“海洋里的鱼群为什么害怕金枪鱼?”的问题引导中,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中鱼的姿态(语言目标),推理金枪鱼的威胁(思维目标),进而体会小黑鱼从恐惧到勇敢的心理变化(情感目标),实现多维度发展。(三)互动性与趣味性共生,激活主动参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玩中学”的体验。活动可融入游戏化元素:如“绘本角色蹲”(模仿《棕色的熊》句式,“小红鸟蹲,小红鸟蹲,小红鸟蹲完小黄鸭蹲”),或“故事拼图赛”(将绘本画面打乱,小组合作按情节顺序拼接)。这类活动既强化了对故事逻辑的理解,又通过竞争与合作激发参与热情。(四)联结生活经验,促进迁移应用绘本内容需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结,让抽象的故事意义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智慧。教学《爷爷一定有办法》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家里旧衣服的改造经历”,或用废旧材料制作“魔法毯子”,将“变废为宝”的理念从绘本延伸至生活实践,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三、分阶式绘本教学活动设计案例(一)课前导入:情境唤醒,建立认知联结案例:《好饿的毛毛虫》导入活动教师提前用绿色毛根制作“毛毛虫”道具,藏在教室植物角。上课伊始,故作惊讶地说:“咦?植物角的叶子怎么被咬了好多洞?是谁干的呢?”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咬痕(圆形、半圆形等),猜测“小虫子的牙齿形状”。随后出示毛毛虫道具,自然引出绘本:“这只毛毛虫好饿呀,它会吃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书里找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情境(咬过的叶子)与实物道具,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观察力,为绘本阅读搭建经验脚手架。(二)课中探究:多维互动,深化阅读理解1.画面观察与语言表达选取《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大兔子和小兔子比爱的动作”画面,先让学生独立观察30秒,用“我觉得____(动作)代表的爱____(程度),因为____”的句式表达。例如“我觉得小兔子把手举得高高的代表的爱很多,因为它想让大兔子看到自己全部的爱”。教师顺势拓展词汇:“除了‘很多’,还能用‘无穷无尽’‘像天空一样广阔’来形容吗?”2.情节预测与思维推理在《三只小猪》的阅读中,当读到“大灰狼吹倒了草房子”时,暂停讲述,提问:“木房子会被吹倒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木头比草坚固,但大灰狼力气大)推理,再对比绘本画面验证。此环节培养“基于证据的预测”能力,避免无逻辑的想象。3.角色扮演与情感共情分组表演《彩虹色的花》中“花帮助小蚂蚁过河”的片段:一名学生扮演“彩虹色的花”(用彩色卡纸制作花朵道具),一名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旁白。表演后讨论:“花把花瓣送给小蚂蚁,它的心情会变吗?为什么还愿意帮忙?”引导学生体会“分享与付出”的温暖,将情感体验转化为语言表达。(三)课后延伸:生活实践,拓展学习场域案例:《蚯蚓的日记》延伸活动1.学科融合:结合科学课“土壤里的动物”,让学生画“蚯蚓的一天”科学日记,用图文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如松土、吃落叶),并模仿绘本的幽默语气配文(“今天我帮小蚂蚁搬家,它说我是‘地下工程师’,可我只是想透透气呀!”)。2.亲子互动:布置“家庭日记时间”,家长与孩子轮流记录一天的趣事,用绘本风格的简笔画+文字呈现,次日在班级“日记墙”展示,促进家园共育与语言实践。四、教学实施的关键建议(一)绘本选择策略:适配性与多样性并重适配性:优先选择画面简洁、色彩明快、情节重复(如《棕色的熊》)或冲突明确(如《我是霸王龙》)的绘本,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负荷。多样性:涵盖亲情(《团圆》)、友情(《南瓜汤》)、自然(《风到哪里去了》)等主题,避免内容同质化,拓宽情感体验维度。(二)教师引导技巧:提问与回应的艺术提问梯度:从“封闭性问题”(如“大卫的妈妈说了什么?”)过渡到“开放性问题”(如“如果你是大卫的妈妈,会怎么说?”),再到“批判性问题”(如“大卫真的做错了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逐步提升思维深度。回应策略:用“追问式回应”深化思考,如学生说“毛毛虫吃了很多水果”,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水果的颜色有什么秘密吗?”(引导观察细节)。(三)差异化指导:关注个体学习节奏对语言表达较弱的学生,提供“句式支架”(如“我看到____,我觉得____”);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增设“挑战任务”(如“给《好饿的毛毛虫》设计新的食物清单”)。分组活动中,采用“异质分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互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找到参与点。(四)资源整合:教具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传统教具:用绒布贴、指偶等辅助角色表演,增强代入感;数字技术:利用班级平板播放绘本动画(如《獾的礼物》的温情片段),或用绘图软件让学生“给绘本换个结局”,拓展创作空间。五、结语:让绘本成为儿童成长的“心灵桥梁”一年级绘本教学活动设计的本质,是为儿童搭建“从图像到文字、从故事到生活、从自我到他人”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