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_第1页
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_第2页
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_第3页
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_第4页
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明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维护技术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PICC置管后,首次冲管与封管应使用何种液体?A.生理盐水B.肝素钠生理盐水C.生理盐水+肝素钠D.甲醛消毒液2.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应使用多高的液柱压力?A.≤30cmH₂OB.≤50cmH₂OC.≤100cmH₂OD.≤150cmH₂O3.PICC导管维护时,正压封管应使用多大推注速度?A.<1ml/sB.1-2ml/sC.2-3ml/sD.>3ml/s4.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首选的封管液浓度为?A.10U/ml肝素钠B.20U/ml肝素钠C.50U/ml肝素钠D.100U/ml肝素钠5.PICC导管维护时,若导管内出现血凝块,首选处理方法是?A.直接用生理盐水冲管B.用肝素钠生理盐水反复抽吸C.立即拔管D.使用尿激酶溶解6.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的频率通常是?A.每日1次B.每周1次C.每两周1次D.患者出汗或污染时更换7.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提示可能发生?A.导管堵塞B.导管移位C.导管感染D.机械性静脉炎8.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静脉炎,首选处理方法是?A.拔管B.局部冷敷C.局部热敷+抗生素D.使用非甾体抗炎药9.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肿胀,提示可能发生?A.导管堵塞B.导管移位C.静脉炎D.血管外渗10.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渗液,应首先进行?A.拔管B.更换敷料C.使用消毒液消毒D.立即就医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的正确步骤包括哪些?A.先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B.再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C.用注射器直接推注肝素钠D.冲管后观察导管是否通畅2.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的正确方法包括哪些?A.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生理盐水B.缓慢推注至导管内C.用敷料覆盖穿刺点D.按压穿刺点30秒3.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的指征包括哪些?A.敷料潮湿或污染B.敷料边缘卷曲或松动C.患者手臂出现红肿D.每周例行更换4.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热痛,可能的原因包括哪些?A.导管感染B.机械性静脉炎C.血管外渗D.导管堵塞5.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肿胀,可能的原因包括哪些?A.血管外渗B.导管移位C.静脉炎D.淋巴水肿6.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液体的选择包括哪些?A.生理盐水B.肝素钠生理盐水C.甲醛消毒液D.碘伏溶液7.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液体的选择包括哪些?A.生理盐水B.肝素钠生理盐水C.甲醛消毒液D.尿激酶溶液8.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的材质通常包括哪些?A.胶布B.敷料膜C.硅胶垫D.透气纱布9.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渗液,可能的原因包括哪些?A.敷料粘贴不当B.导管移位C.血管外渗D.感染10.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静脉炎,可能的原因包括哪些?A.导管刺激B.导管感染C.血管外渗D.患者过敏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应使用脉冲式手法,避免推注过快。(√)2.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应使用正压手法,防止导管回血。(√)3.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应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导管。(√)4.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应立即拔管并报告医生。(×)5.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肿胀,应怀疑血管外渗,立即处理。(√)6.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和封管应使用相同液体,以保持一致性。(×)7.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应避免过度牵拉导管,防止移位。(√)8.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渗液,应立即更换敷料并消毒穿刺点。(√)9.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液体的浓度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避免出血或刺激。(√)10.PICC导管维护时,冲管和封管应使用不同注射器,避免交叉污染。(×)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PICC导管维护的步骤。答:PICC导管维护的步骤包括:(1)洗手并戴无菌手套;(2)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至少5cm×5cm;(3)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保导管通畅;(4)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5)更换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固定导管;(6)记录维护时间及患者情况。2.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的注意事项。答:敷料更换的注意事项包括:(1)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导管;(2)更换敷料时避免过度牵拉导管,防止移位;(3)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或渗液,应立即更换敷料并消毒穿刺点;(4)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或污染;(5)每周例行更换敷料,若患者出汗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热痛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答:可能原因包括:(1)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刺激血管内膜,表现为红肿热痛;(2)感染:导管周围皮肤或导管本身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发热;(3)血管外渗:导管置入过深或固定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表现为肿胀、疼痛。处理方法包括:(1)机械性静脉炎:局部冷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管;(3)血管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热敷,必要时使用溶酶溶解药物。4.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液体的选择及浓度调整依据。答:封管液体的选择及浓度调整依据包括:(1)常用封管液体为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为10-100U/ml;(2)若无凝血功能障碍,浓度通常为10U/ml;(3)若有凝血功能障碍,浓度可调整为20-50U/ml;(4)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出血,浓度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抗凝;(5)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嘱调整浓度,避免过度刺激或出血。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1.患者,女性,68岁,PICC置管后3天,手臂出现红肿、疼痛,体温38℃。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答:可能原因:(1)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刺激血管内膜,表现为红肿、疼痛;(2)感染:导管周围皮肤或导管本身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发热;(3)血管外渗:导管置入过深或固定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表现为肿胀、疼痛。处理方法:(1)机械性静脉炎:局部冷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管;(3)血管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热敷,必要时使用溶酶溶解药物。同时应监测体温及血常规,必要时报告医生。2.患者,男性,72岁,PICC置管后1周,手臂出现肿胀,皮温升高,无疼痛。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答:可能原因:(1)血管外渗:导管置入过深或固定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表现为肿胀、皮温升高;(2)淋巴水肿:患者老年,淋巴回流较差,可能导致淋巴水肿;(3)静脉炎:早期静脉炎可能表现为肿胀、皮温升高,但无疼痛。处理方法:(1)血管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手臂,局部热敷,必要时使用溶酶溶解药物;(2)淋巴水肿:使用弹力绷带包扎,避免过度压迫,必要时进行淋巴引流;(3)静脉炎:局部冷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拔管。同时应监测患者情况,必要时报告医生。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B解析:PICC导管维护时,首次冲管与封管应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以保持导管通畅并防止血栓形成。2.A解析:冲管应使用≤30cmH₂O的液柱压力,避免导管内压力过高导致血管损伤。3.A解析:正压封管应使用<1ml/s的推注速度,确保导管内形成正压,防止回血。4.B解析:若有凝血功能障碍,肝素钠浓度应调整为20U/ml,避免出血。5.B解析:导管内出现血凝块时,应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反复抽吸,确保导管通畅。6.B解析:敷料更换的频率通常是每周1次,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7.C解析: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提示可能发生导管感染,需及时处理。8.C解析:静脉炎首选局部热敷+抗生素,缓解炎症。9.D解析:手臂出现肿胀,提示可能发生血管外渗,需立即处理。10.B解析:手臂出现渗液,应首先更换敷料,保持穿刺点清洁。二、多选题1.ABD解析:冲管的正确步骤包括先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并观察导管是否通畅。2.ABC解析:封管的正确方法包括抽取肝素钠生理盐水,缓慢推注至导管内,并用敷料覆盖穿刺点。3.ABC解析:敷料更换的指征包括敷料潮湿或污染、敷料边缘卷曲或松动、患者手臂出现红肿。4.AB解析:手臂出现红肿热痛,可能的原因包括导管感染和机械性静脉炎。5.AD解析:手臂出现肿胀,可能的原因包括血管外渗和淋巴水肿。6.AB解析:冲管液体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生理盐水,避免使用甲醛消毒液或碘伏溶液。7.AB解析:封管液体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生理盐水,避免使用甲醛消毒液或尿激酶溶液。8.ABC解析:敷料的材质通常包括胶布、敷料膜和硅胶垫,避免使用透气纱布。9.ABC解析:手臂出现渗液,可能的原因包括敷料粘贴不当、导管移位和血管外渗。10.AB解析:手臂出现静脉炎,可能的原因包括导管刺激和导管感染。三、判断题1.√2.√3.√4.×解析: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应先评估原因,必要时拔管并报告医生。5.√6.×解析:冲管和封管可使用相同液体,但浓度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7.√8.√9.√10.×解析:冲管和封管可使用相同注射器,但应确保无菌。四、简答题1.简述PICC导管维护的步骤。答:PICC导管维护的步骤包括:(1)洗手并戴无菌手套;(2)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至少5cm×5cm;(3)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保导管通畅;(4)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5)更换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固定导管;(6)记录维护时间及患者情况。2.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敷料更换的注意事项。答:敷料更换的注意事项包括:(1)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导管;(2)更换敷料时避免过度牵拉导管,防止移位;(3)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或渗液,应立即更换敷料并消毒穿刺点;(4)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或污染;(5)每周例行更换敷料,若患者出汗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若患者手臂出现红肿热痛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答:可能原因包括:(1)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刺激血管内膜,表现为红肿热痛;(2)感染:导管周围皮肤或导管本身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发热;(3)血管外渗:导管置入过深或固定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表现为肿胀、疼痛。处理方法包括:(1)机械性静脉炎:局部冷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管;(3)血管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热敷,必要时使用溶酶溶解药物。4.简述PICC导管维护时,封管液体的选择及浓度调整依据。答:封管液体的选择及浓度调整依据包括:(1)常用封管液体为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为10-100U/ml;(2)若无凝血功能障碍,浓度通常为10U/ml;(3)若有凝血功能障碍,浓度可调整为20-50U/ml;(4)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出血,浓度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抗凝;(5)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嘱调整浓度,避免过度刺激或出血。五、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性,68岁,PICC置管后3天,手臂出现红肿、疼痛,体温38℃。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答:可能原因:(1)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刺激血管内膜,表现为红肿、疼痛;(2)感染:导管周围皮肤或导管本身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发热;(3)血管外渗:导管置入过深或固定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表现为肿胀、疼痛。处理方法:(1)机械性静脉炎:局部冷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管;(3)血管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热敷,必要时使用溶酶溶解药物。同时应监测体温及血常规,必要时报告医生。2.患者,男性,72岁,PICC置管后1周,手臂出现肿胀,皮温升高,无疼痛。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