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_第1页
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_第2页
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_第3页
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_第4页
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镁厂循环水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简述本工程为镁厂循环水池,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循环冷却镁电解工序及整流变电所设备所需冷却水,设计总容积约1500m³,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渗结构。水池轴线尺寸为48m×16m,池底标高-3.90m,池壁顶标高+2.50m,最大深度6.4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厚400mm)、池壁(厚300mm/400mm)及顶板(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F150。水池划分2个施工段,设置1道贯通式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1.2主要结构参数结构部位尺寸规格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主要配筋底板48m×16m×0.4mC30S8双层双向Φ16@150池壁高度6.4m,厚300/400mmC30S8竖筋Φ14@150,水平筋Φ12@200顶板200mm厚C30S6Φ12@200双向后浇带800mm宽C35S10增设Φ18加强筋1.3工程重难点抗渗防裂:水池底板及池壁为大体积混凝土,需控制水化热及收缩裂缝,采用分层浇筑、预埋冷却水管及掺加膨胀剂等措施。冬季施工:施工周期涵盖冬季(-15℃至5℃),需保障混凝土入模温度≥5℃,养护期间温度不低于-5℃。结构复杂:池内设有6根800mm×800mm、15根600mm×800mm钢筋混凝土柱,与池壁、底板节点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二、施工部署2.1施工分区与流程施工分区:以后浇带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施工段,先施工东段(571m³混凝土),再施工西段(475m³混凝土),间隔≥42天。总体流程: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垫层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池壁及柱钢筋绑扎→池壁模板安装→池壁混凝土浇筑→顶板模板及钢筋施工→顶板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防水及防腐施工→设备安装→满水试验。2.2资源配置机械设备:2台汽车泵(HBT80)、1台全站仪、3套大模板(1.2m×2.4m)、2套冷却水管系统、4台柴油暖风机。材料计划:P.O42.5R水泥(280t)、Φ12-Φ18钢筋(85t)、砂石骨料(1800m³)、抗渗外加剂(BFS-3型,掺量8%)、保温棉毡(500m²)。劳动力:钢筋工25人、木工30人、混凝土工20人、防水工10人、普工15人,实行两班制(8:00-20:00,20:00-8:00)。2.3进度计划工序名称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关键节点控制基坑开挖及垫层第1-7天7天基底标高-4.10m,C15垫层100mm厚底板施工第8-15天8天分2层浇筑,每层厚度≤500mm池壁及柱施工第16-30天15天模板垂直度偏差≤3mm顶板施工第31-40天10天支撑体系立杆间距≤1.2m后浇带施工第72-75天4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75%后浇筑满水试验第90-95天5天分3次充水,每次间隔24小时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3.1测量放线控制网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X=265.000,Y=213.800;X=217.000,Y=197.800),建立矩形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复核轴线偏差≤5mm。标高控制:设置3个永久水准点(绝对标高1065.00m),用水准仪传递标高,每层测量偏差≤3mm。沉降观测:在池壁四角及中部设置6个观测点,施工期间每3天观测1次,沉降速率控制≤2mm/天。3.2基坑开挖与支护开挖方式: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开挖,深度4.1m,放坡坡度1:0.5,基底预留300mm人工清槽。支护措施:基坑周边采用Φ600mm水泥土搅拌桩(长6m)支护,顶部设1.2m高砖砌挡水墙,防止雨水倒灌。排水系统:基坑内设置4个集水井(1m×1m×1.5m),配备Φ100mm潜水泵,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底500mm。3.3钢筋工程材料要求:钢筋进场需复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Φ16以上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I级接头),连接区段错开35d。绑扎工艺:底板钢筋:先铺下层钢筋(Φ16@150),绑扎马凳筋(Φ20@1000),再铺上层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C30混凝土垫块(50mm×50mm),间距1000mm。池壁钢筋:搭设双排脚手架,竖筋从底板插筋开始,接头位置避开弯矩最大处,水平筋与竖筋交点全部绑扎,梅花形布置拉筋(Φ8@600)。预埋件:水池内壁预埋Φ100mm刚性防水套管(高出墙面50mm),套管与钢筋焊接固定,位置偏差≤10mm。3.4模板工程模板选型:采用18mm厚多层板+5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Φ48×3.5mm钢管支撑体系,池壁内模采用对拉螺栓(Φ14,带止水环)加固,间距600mm×600mm。安装要点:底板侧模:采用砖胎膜(240mm厚MU10砖,M5水泥砂浆砌筑),内侧抹20mm厚防水砂浆。池壁模板:先安装外侧模板,绑扎钢筋后安装内侧模板,调整垂直度(偏差≤3mm/2m),底部设扫地杆,顶部设斜撑固定。拆除要求: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1.2MPa(常温3天,冬季7天),底模拆除需满足:底板≥75%设计强度,顶板≥100%设计强度。3.5混凝土工程3.5.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底板)配合比设计:水泥用量≤300kg/m³,掺加粉煤灰20%、矿粉15%,坍落度180±20mm,初凝时间≥6h。浇筑工艺:分层浇筑:厚度500mm/层,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从西向东),每层间隔时间≤2h,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15-30s。温度控制:预埋Φ50冷却水管(间距1.5m×1.5m),通入循环水降温,控制内外温差≤25℃,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棉毡保温。养护措施:浇筑完成后12h内覆盖保湿,养护期≥14天,每日测温3次(表面、中心、环境温度),若中心温度超过65℃,加大冷却水流量。3.5.2池壁及顶板施工池壁浇筑:分两次浇筑(底板以上1.5m处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处安装300mm宽止水钢板(厚3mm),浇筑前清除浮渣并洒水湿润,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涂刷界面剂。顶板浇筑:采用“由中间向两端”对称浇筑,布料机均匀布料,表面收光2次,初凝前覆盖养护。3.6防水工程基层处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用1:2防水砂浆修补,阴阳角做成圆弧角(半径50mm)。防水层施工:底板及外壁:涂刷2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满粘法),卷材搭接宽度100mm,热熔封边。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20mm×30mm)+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宽度20mm)双重防水。验收标准:防水层完成后做闭水试验(蓄水深度50mm,24h无渗漏)。四、冬季施工保障措施4.1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材料加热:水:采用电加热水箱将水温升至80℃(不超过80℃),与骨料混合后控制出机温度≥15℃。骨料:砂、石堆采用彩条布+棉毡覆盖,必要时采用蒸汽加热(温度≤40℃),严禁含有冰雪块。混凝土拌制:掺加BFD-3型防冻剂(掺量3%),搅拌时间延长50%(≥180s),出机温度≥10℃,入模温度≥5℃。养护措施:覆盖保温: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阻燃棉毡(厚度≥50mm),池壁采用电热毯+棉毡包裹,温度低于-5℃时增设柴油暖风机(每50m²1台)。温度监测:采用电子测温仪,每2h测一次混凝土温度,保证养护期间温度不低于5℃,临界强度≥7MPa(约7天)后方可拆除保温。4.2冬季施工专项防护施工道路:采用撒融雪剂(氯化钙,掺量50g/m²)+碎石防滑,每日清扫积雪,确保车辆通行安全。钢筋加工:钢筋原材及加工半成品覆盖保温,焊接作业在暖棚内进行(棚内温度≥5℃),焊后冷却至常温方可移出。设备防护:水泵、搅拌机等设备搭设保温棚,水箱及管道内积水每日排空,防止冻裂。五、质量与安全管理5.1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质量:坍落度每车检测1次(180±20mm),试块留置:标养试块每100m³1组,抗渗试块每500m³1组,同条件养护试块每组3块。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0.2mm,采用预埋应变片监测收缩变形,超限时及时采取注浆封闭。结构验收: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5mm,受力钢筋间距偏差±10mm。模板:轴线偏差≤5mm,标高偏差±5mm,表面平整度≤3mm。满水试验:分3次充水(每次充水1/3高度),间隔24h,水位观测持续72h,渗水量≤2L/(m²·d)为合格。5.2安全保障措施基坑安全:基坑周边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刷红白警示漆),夜间设警示灯,坡顶2m内禁止堆载,每日检查边坡稳定性。高处作业: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2m×1.2m,扫地杆距地200mm),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脚手板满铺且固定牢固。防火防爆:施工现场配备8kg干粉灭火器(每50m²1组),乙炔瓶与氧气瓶间距≥5m,与明火间距≥10m,冬季保温材料(棉毡)远离火源。用电安全:配电箱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缆架空敷设(高度≥2.5m),潮湿环境使用防水插座,电工每日巡查线路。5.3环保措施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裸土覆盖防尘网(2000目),搅拌站设封闭棚,PM10浓度控制≤0.5mg/m³。噪声管理:破碎机、振捣棒等设备采取减振措施,夜间施工噪声≤55dB,必要时设置声屏障。废水处理:混凝土养护废水经沉淀池(三级,容积5m³)处理后回用,油料库房设置防渗池(渗透系数≤10⁻⁷cm/s)。六、应急预案6.1混凝土浇筑中断应急若因机械故障或材料短缺导致浇筑中断超过2h,立即启动备用泵车(现场备用1台),同时在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按施工缝处理(人工凿毛、清理浮浆、安装止水条),待故障排除后继续浇筑。6.2冬季寒潮应急接到寒潮预警(气温骤降≥10℃),立即停止室外作业,对已浇筑混凝土覆盖双层棉毡+电热毯(功率2kW/m²),必要时采用蒸汽养护(温度≤80℃,升温速率≤10℃/h)。6.3火灾事故应急现场发生火情时,立即切断电源,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扑救,同时拨打119,疏散周边人员,易燃易爆材料(油漆、外加剂)单独存放,设置隔离区。七、验收标准与流程7.1分部分项验收隐蔽工程验收:钢筋、预埋件、防水层等隐蔽部位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方可隐蔽,留存影像资料。结构验收:分底板、池壁、顶板三个分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需满足GB502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