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_第1页
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_第2页
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_第3页
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_第4页
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深圳某绿色房屋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上18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严格按照深圳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目标为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周边交通便利,为施工材料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组织架构成立绿色房屋施工项目部,设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等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项目部下设多个专业施工班组,包括木工班组、钢筋班组、混凝土班组、水电安装班组、装饰装修班组等,各班组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业。(二)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特点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本项目总工期为540天,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30天,主要包括场地平整、临时设施搭建、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材料采购等工作。基础施工阶段:90天,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10天,依次进行地上各层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及安装阶段:180天,包括内外墙装饰、门窗安装、水电安装、设备安装等工作。竣工验收阶段:30天,进行各项验收工作,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三)施工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设置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材料堆放区根据材料种类进行分区,如钢筋堆放区、水泥堆放区、砂石堆放区等,并设置明显标识。加工区设置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等,配备必要的加工设备。办公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确保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安全。三、施工技术与工艺(一)地基与基础工程地基处理:本项目场地土层主要为黏性土和砂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桩长、桩径、桩间距等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搅拌均匀度和桩身垂直度,确保地基处理质量。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符合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6,采用泵送方式浇筑,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度。(二)主体结构工程模板工程:主体结构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和50×100mm方木,支撑系统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模板安装前进行设计排版,确保模板拼缝严密,无漏浆现象。模板拆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根据混凝土强度情况确定拆除时间,避免过早拆除导致结构变形。钢筋工程:钢筋原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钢筋加工在现场加工区进行,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的尺寸、弯钩角度等。钢筋绑扎采用绑扎连接和机械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确保连接质量。混凝土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不同部位分别为C30、C35、C40等。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配,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连续振捣的方式,确保混凝土密实度。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本项目积极响应深圳市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在结构施工中采用装配式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装配式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质量易于控制,现场安装便捷,可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BIM技术应用:在施工全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碰撞检查、施工模拟等。通过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建造技术:引入智能建造设备和系统,如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输送泵、智能安全帽等。智能塔吊具备自动定位、远程监控等功能,可提高塔吊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智能混凝土输送泵可实时监测混凝土的输送压力和流量,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智能安全帽内置定位芯片和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位置和生命体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四、材料选择与管理(一)绿色建材选择墙体材料:选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内墙填充材料,该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等优点,且生产过程中能耗低、污染小。外墙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装饰效果,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门窗材料:采用断桥铝门窗,其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优良,可有效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玻璃选用Low-E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紫外线性能,可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地面材料:选用水磨石地面,水磨石地面具有耐磨、防滑、易清洁等优点,且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防水材料: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该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且施工方便,对环境友好。(二)材料采购与管理供应商选择: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资质的绿色建材供应商。如天湘板材,其产品达到E0级环保标准,获得多项认证,质量有保障;深圳市绿尚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的塑木材料环保性能优异,可回收再利用。在采购过程中,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所采购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材料进场检验:材料进场时,由材料员和质检员共同对材料进行检验,核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并对材料的外观质量和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场,严禁使用。材料储存与保管: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储存和保管措施。如水泥、钢筋等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受潮生锈;木材、板材等材料应进行防火、防潮处理。同时,建立材料台账,对材料的进出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材料的可追溯性。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第一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质量负责人负责日常质量检查和监督。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加强质量检验与试验,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对混凝土、砂浆等进行强度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对质量优秀的班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二)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吸烟”“注意安全”等。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如基坑周边、脚手架、高处作业平台等,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运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严禁在施工现场违规用火、用电。六、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一)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车辆带泥上路。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并定期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材料堆放区设置围挡,并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进行覆盖。噪声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对于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废水处理: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弃物处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二)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等信息。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材料堆放整齐,机械设备停放有序。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和工作牌。加强施工人员的文明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文明素质,严禁在施工现场大声喧哗、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周边环境协调:加强与周边居民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七、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一)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外墙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保温层厚度为50mm,传热系数不大于0.6W/(m²·K);屋面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为80mm,传热系数不大于0.5W/(m²·K);外窗采用断桥铝门窗,传热系数不大于2.8W/(m²·K),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级。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其能效比不低于3.6。空调系统设置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实现节能运行。照明系统节能:选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公共区域照明设置声控、光控等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人走灯灭,减少能源浪费。(二)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利用:在屋面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为10kWp,预计年发电量约12000kWh。雨水回收利用:在场地内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扫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00m³/d。八、验收与评估(一)施工过程验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各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验收。分项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二)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包括工程质量验收、消防验收、环保验收等。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三)绿色建筑评估在竣工验收后,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绿色建筑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评估合格后,申请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九、结论与建议本深圳绿色房屋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深圳市绿色建筑标准和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制定,涵盖了工程概况、施工技术、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节能与可再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