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_第1页
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_第2页
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_第3页
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_第4页
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散文小说写作考点总结与练习高考文学类文本写作(散文、小说)是考查学生文学感知与创作能力的重要题型,其得分关键在于对核心考点的精准把握与实践运用。本文从散文、小说两大文体的写作考点切入,结合经典文本案例与针对性练习,助力考生构建系统的创作思维,提升文本表现力。一、散文写作核心考点与实践要点散文的灵魂在于“形散神聚”——看似松散的素材,需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神)展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哲思提炼,引发读者共鸣。(一)主题建构:以小见大,挖掘生活的精神内核散文的“神”需从平凡事物中提炼深度。优秀散文往往以“小素材”(如一片落叶、一封旧信)承载“大主题”(生命体验、社会百态)。如汪曾祺《昆明的雨》,以雨季的菌子、果子、花事为线索,串联起对昆明生活的怀念与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实践要点:素材筛选:聚焦“有故事的细节”,如老物件的纹理、日常场景的瞬间情绪(例:外婆的粗陶碗沿、旧书里的干枯花瓣);哲思提炼:追问“这个细节让我想到什么?它承载了怎样的情感/道理?”,避免主题空泛(例:旧碗沿的裂痕,让我想起外婆总说“日子就像这碗,磕磕碰碰才入味”)。(二)结构设计:线索贯穿,让“形散”归于“神聚”散文的结构需依托清晰的线索(物线、情线、事线),串联碎片化的场景与情感。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以“我在地坛的思考”为情线,交织母亲的牵挂与生命的叩问,结构看似松散却情感绵密。实践要点:确定线索:开篇明确核心意象(如“那棵老槐树”)或情感基调(如“淡淡的乡愁”);段落勾连:用过渡句(如“望着老槐树,我想起外婆的灶台”)或相似意象(如“槐花—灶台上的槐花饼—外婆的笑容”)衔接场景,避免内容割裂。(三)语言表达:抒情与哲思交融,细节见真章散文语言忌空洞抒情,需将情感藏于细节描写与哲理性语句中。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通感,传递淡淡的哀愁;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哲思,深化孤独感。实践要点:细节打磨:用“慢镜头”描写(例:“外婆的手抚过粗陶碗沿,指腹的老茧蹭过冰凉的釉面,像砂纸抚过旧时光”);修辞升级:尝试通感(例:“思念是咸的,像腌菜坛里渗出的卤水”)、拟人(例:“老槐树把影子揉碎在青石板上”)等,避免陈词滥调。二、小说写作核心考点与创作技巧小说的魅力在于“以虚构映照真实”——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世界,传递深刻的主题。(一)人物塑造:多维立体,让角色“活”起来小说人物需避免扁平化,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节刻画,展现性格与成长。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脱大衣—穿大衣”动作,暗示其见风使舵的本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雨鞋、雨伞、黑眼镜”,符号化地呈现其封闭性格。创作技巧:反差设计:如外表冷漠的店主,却偷偷给流浪猫留食物,展现内心柔软;细节特写:聚焦人物标志性动作(例:“他总用指节叩击桌面三下,才开口说话”),强化记忆点。(二)情节架构:悬念与伏笔,驱动故事张力小说情节需有“钩子”(悬念)与“草蛇灰线”(伏笔)。如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开篇设置“德拉卖头发”的悬念,结尾揭晓“吉姆卖金表”的伏笔,形成情感冲击。创作技巧:悬念设置:开篇抛出疑问(例:“她每天都给那扇空窗放一束白菊,窗后却从无人影”);伏笔呼应:在情节发展中埋下线索(例:“他口袋里的旧怀表总停在三点一刻”),结尾回收(“那是她离开的时间”),让故事逻辑自洽。(三)环境描写:氛围烘托,暗喻主题环境不仅是背景,更是主题的延伸。如《药》中“秋风萧瑟,街上黑沉沉的”,烘托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的压抑;《边城》中“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暗示翠翠纯净的生命轨迹。创作技巧:感官联动:从视觉(“雾锁青山”)、听觉(“风过竹林的呜咽”)、嗅觉(“潮湿的苔藓味”)多角度描写,增强画面感;主题暗合:如写“被台风折断的木棉树,春天却从断裂处抽出新芽”,暗喻困境中的希望。三、针对性练习与升格指导(一)散文练习:以“旧物”为题,完成200字片段写作要求:①选取一件承载情感的旧物(如奶奶的针线笸箩、爷爷的搪瓷杯);②运用“以小见大”手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或时代;③嵌入一处哲理性语句。示例(初稿):“奶奶的针线笸箩里,线轴像蜷着的毛毛虫。我摸到一枚铜顶针,凉得硌手。奶奶总用它顶针,给我缝书包。现在笸箩蒙了灰,顶针也旧了。”升格指导:1.细节升级:“奶奶的针线笸箩里,竹篾编的筐沿磨得发亮,线轴上的棉线褪成旧时光的颜色,像蜷着的毛毛虫。我指尖触到那枚铜顶针,凉意在指腹蔓延,像摸到一块凝固的月光——奶奶总用它抵住粗布,银针刺穿布料时,顶针会轻轻叩击她的指节,笃、笃、笃,像在给岁月打节拍。如今笸箩蒙了灰,顶针的铜绿爬上纹路,可那些针脚里的温度,却在记忆里暖得发烫。”2.哲思嵌入:“旧物是时光的琥珀,把细碎的温暖封在里面,等我们某天不小心撞碎,才发现岁月原来这么软。”(二)小说练习:创作微型小说《空窗》要求:①设置一个悬念(如“窗后的人是谁?”);②通过人物对话与环境描写推动情节;③结尾揭示伏笔。示例(初稿):“她每天给302的空窗放白菊。邻居问:‘窗后有人吗?’她不答。某天,一个男人来按门铃,说:‘我是302的新住户,这花……’她愣住,原来窗后一直没人。”升格指导:1.环境烘托:“秋雨敲窗时,林晚总会在302的空窗前放一束白菊。窗玻璃蒙着水汽,像蒙着层旧时光的雾。楼下的老槐树掉光了叶子,枝桠张牙舞爪,把影子投在窗上,像个沉默的人。”2.对话藏伏笔:“邻居张姨撑着伞路过,水花溅湿林晚的裤脚:‘又来啦?这窗后……住过人吗?’林晚指尖掐着菊茎,花瓣上的雨珠滚进指缝,凉得她一颤:‘住过的,他喜欢白菊。’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请问,302的钥匙……’林晚回头,看见他手里的旧怀表,表盖内侧刻着‘阿晚’。”3.结尾升华:“男人叫陈默,三年前的台风夜,他为救坠楼的白菊(林晚的猫)摔断了腿,昏迷时总念着‘白菊要浇水’。林晚守着空窗放花,等的不是窗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