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1.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米B.千米C.米/秒D.秒3.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A.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4.火箭发射时,为什么会出现火焰和烟雾?()A.火箭燃料燃烧不完全B.火箭发动机喷出高温气体C.火箭表面氧化层燃烧D.火箭燃料与氧气混合不均匀5.月球表面被称为“月海”的原因是?()A.月球表面有大量的海水B.月球表面有很多湖泊C.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D.月球表面有很多暗色区域6.航天员在太空中失重的原因是?()A.太空没有空气B.航天器高速飞行C.航天员停止进食D.航天员和航天器都在自由落体7.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后,为什么需要变轨?()A.为了进入不同的轨道高度B.为了改变飞行方向C.为了调整推进剂比例D.为了躲避太空垃圾8.火星探测任务中,哪个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A.火星快车号B.火星探测车号C.火星漫游者号D.火星科学实验室号9.航天员在太空站进行科学实验,哪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A.温度变化B.气压变化C.重力变化D.空气湿度二、多选题(共5题)10.以下哪些是航天器在太空中需要克服的物理问题?()A.重力B.温度变化C.空气阻力D.微重力环境11.以下哪些技术是航天器返回地球时必须具备的?()A.再入大气层技术B.火箭推进技术C.防热技术D.自动控制技术12.以下哪些是航天员在太空站中需要进行的日常活动?()A.维护太空站设施B.进行科学实验C.休息和饮食D.进行体育锻炼13.以下哪些是航天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发射天线B.接收天线C.通信卫星D.地面站14.以下哪些是火星探测任务中使用的探测工具?()A.火星车B.火星轨道器C.火星着陆器D.火星探测器三、填空题(共5题)15.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______。1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17.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18.月球表面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______。19.航天员在太空中失重是因为______。四、判断题(共5题)20.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A.正确B.错误21.月球表面比地球表面更适合进行科学实验。()A.正确B.错误22.航天器的发射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A.正确B.错误23.太阳是地球唯一的能量来源。()A.正确B.错误24.航天器在太空中可以完全失重。()A.正确B.错误五、简单题(共5题)25.请简述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的基本原理。26.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穿戴航天服?27.什么是“空间站”?它有什么作用?28.简述航天器返回地球时的过程。29.为什么航天器在发射时需要携带大量的推进剂?

2025年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真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1.【答案】A【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2.【答案】A【解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er,符号m)。3.【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4.【答案】B【解析】火箭发射时,火焰和烟雾是火箭发动机喷出高温气体的表现,这是火箭推进的动力来源。5.【答案】D【解析】月球表面被称为“月海”是因为月球上有许多暗色区域,这些区域看起来像海洋,因此得名。6.【答案】D【解析】航天员在太空中失重是因为航天员和航天器都在围绕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感觉不到重力。7.【答案】A【解析】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后,需要变轨是为了进入不同的轨道高度,以完成不同的任务。8.【答案】C【解析】火星探测任务中,火星漫游者号(Spirit)于2004年成功着陆火星,成为首个成功着陆火星的探测器。9.【答案】C【解析】航天员在太空站进行科学实验时,重力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因为很多实验在地球上的重力环境下无法进行。二、多选题(共5题)10.【答案】ABD【解析】航天器在太空中需要克服的重力问题,以及温度变化和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器和实验的影响。空气阻力在太空中几乎不存在,因此不是主要问题。11.【答案】ACD【解析】航天器返回地球时必须具备再入大气层技术以安全进入大气层,防热技术以防止高温烧毁,以及自动控制技术以实现自主飞行和着陆。火箭推进技术主要用于发射阶段,不是返回地球必需的。12.【答案】ABCD【解析】航天员在太空站中的日常活动包括维护太空站设施,进行科学实验,休息和饮食,以及进行体育锻炼以保证身体健康。13.【答案】ABD【解析】航天器通信系统由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地面站以及通信卫星组成,这些部分共同工作以实现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14.【答案】ABCD【解析】火星探测任务中,火星车、火星轨道器、火星着陆器以及火星探测器都是常用的探测工具,它们分别用于在火星表面和轨道上进行探测。三、填空题(共5题)15.【答案】东方红一号【解析】东方红一号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16.【答案】自西向东【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也是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17.【答案】米【解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er,符号m),它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计量单位。18.【答案】环形山【解析】月球表面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由于小行星或彗星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19.【答案】自由落体【解析】航天员在太空中失重是因为他们和航天器都在围绕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感觉不到重力。四、判断题(共5题)20.【答案】正确【解析】由于太空中微重力环境的影响,航天员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21.【答案】错误【解析】虽然月球表面有独特的环境,但地球表面更适合进行科学实验,因为地球环境更加复杂且稳定。22.【答案】正确【解析】航天器发射时必须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进入太空,这需要强大的推力。23.【答案】错误【解析】地球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之外,还有地球内部的热能、风能、水能等多种形式。24.【答案】正确【解析】航天器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航天员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为航天器和航天员都在做自由落体运动。五、简答题(共5题)25.【答案】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火箭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推力,使航天器达到一定速度和高度,从而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解析】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并且位于一定的高度,这样航天器才能保持稳定运行,不会落回地面或飞出地球。26.【答案】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穿戴航天服是因为太空中没有大气,温度极端,辐射水平高,而且航天员需要保持与地球的通信。【解析】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了必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氧气供应、温度控制、辐射防护和通信设备,确保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安全和健康。27.【答案】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开展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长期太空居住。它的作用包括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验证、空间资源开发和太空交通等。【解析】空间站是载人航天活动的重要平台,可以长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是进行太空技术试验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于人类探索太空具有重要意义。28.【答案】航天器返回地球时的过程包括再入大气层、降落伞减速和着陆。航天器通过调整姿态进入大气层,利用降落伞减速,然后安全着陆。【解析】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需要经历高温大气层,因此需要设计防热层。再入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