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_第1页
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_第2页
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_第3页
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_第4页
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带瘢痕粘连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张某,女性,42岁,中学语文教师,因“声音嘶哑反复发作3年,加重伴发音费力2个月”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呈间歇性,劳累或长时间用嗓后加重,休息后可稍缓解,未予系统诊治。2个月前因感冒后持续用嗓授课,声音嘶哑明显加重,伴发音费力、咽干、咽部异物感,偶有咳嗽,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自行服用“咽炎片”“金嗓子喉片”等药物后症状无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声带瘢痕粘连”收入耳鼻喉科。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烟酒嗜好,规律作息,饮食清淡。育有一子,家庭关系和睦,丈夫及儿子对其病情较为关心。(二)身体评估入院时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身高162-,体重56kg。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部: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清洁,乳突区无压痛;鼻黏膜轻度充血,双侧下鼻甲无肥大,鼻中隔居中,各鼻窦体表投影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黏膜光滑,牙龈无出血,伸舌居中,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可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间接喉镜检查:会厌黏膜光滑,抬举良好,双侧声带黏膜充血、增厚,前中1/3交界处可见灰白色瘢痕组织,双侧声带运动尚可,但闭合时存在明显缝隙,声门下黏膜光滑。(三)辅助检查评估1.喉镜检查:于2025年3月8日在门诊行电子喉镜检查,结果示:双侧声带黏膜弥漫性充血,前中1/3段可见条索状瘢痕粘连,左侧声带瘢痕范围约2mm×3mm,右侧约1.5mm×2.5mm,声带振动幅度减弱,闭合不全,声门裂呈梭形。声门下区及梨状窝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2.嗓音功能评估:采用嗓音分析系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基频(F0)为185Hz(正常女性165-255Hz),基频微扰(Jitter)为2.3%(正常<1%),振幅微扰(Shimmer)为5.8%(正常<3%),噪声谐波比(NHR)为0.18(正常<0.1),最长发声时间(MPT)为8秒(正常女性>15秒)。提示嗓音功能明显异常,声带振动不规则,声门漏气明显。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8×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5%,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210×10⁹/L,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秒,凝血酶时间16秒,纤维蛋白原3.2g/L,均正常。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未见明显异常。颈部CT示喉部结构完整,双侧声带增厚,前中1/3段可见密度增高影,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及占位性病变。(四)心理社会评估患者为中学语文教师,声音是其工作的重要工具,声音嘶哑及发音费力已严重影响其教学工作,导致其近期无法正常授课,产生焦虑情绪。患者担心病情难以治愈,未来可能无法继续从事教师职业,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稍减退。与患者沟通时,其语速较慢,发音刻意压低音量,担心加重声带负担。家属对患者病情较为重视,积极陪同就诊,但对声带瘢痕粘连的疾病知识了解较少,存在一定的担忧。患者社交活动减少,同事及朋友对其病情表示关心,但患者因声音问题不愿过多与人交流。(五)护理评估总结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该患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声音嘶哑、发音费力,与声带瘢痕粘连导致声带振动及闭合异常有关;②咽干、咽部异物感,与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及声带病变引起的咽部不适有关;③焦虑情绪,与担心病情预后及影响工作有关;④知识缺乏,与对声带瘢痕粘连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不了解有关。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语言沟通障碍:与声带瘢痕粘连导致声音嘶哑、发音费力有关。2.舒适受损:咽干、咽部异物感,与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及声带病变有关。3.焦虑:与担心病情预后及影响职业发展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声带瘢痕粘连的疾病知识、治疗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二)护理目标1.短期目标(入院1-7天):①患者声音嘶哑症状有所缓解,发音费力程度减轻;②咽干、咽部异物感症状改善;③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病情;④患者掌握声带瘢痕粘连的基本疾病知识及急性期护理要点。2.中期目标(入院8-14天):①患者嗓音功能指标(Jitter、Shimmer、NHR、MPT)较入院时有所改善;②患者能熟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及声带休息技巧;③患者焦虑情绪明显缓解,睡眠及食欲恢复正常;④患者能复述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3.长期目标(出院后1-3个月):①患者声音嘶哑症状明显改善,能正常进行日常交流及教学工作;②声带瘢痕粘连病情稳定,无加重趋势;③患者形成良好的用嗓习惯,掌握长期自我护理方法;④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三)护理措施规划针对患者的护理诊断及目标,制定以下护理措施规划: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症状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喉镜检查结果;②声带休息与发声训练指导:指导患者严格声带休息,避免过度用嗓,同时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③咽部护理:给予咽部保湿、对症处理,缓解咽干、异物感等不适;④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⑤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病情观察与病情监测入院后,责任护士每日定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声音嘶哑的程度、发音费力情况,询问患者咽干、咽部异物感的变化,记录患者咳嗽的频率及性质。每日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每周协助患者完成1次嗓音功能评估,对比各项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及护理效果。于入院第3天协助患者复查电子喉镜,结果示双侧声带黏膜充血较前减轻,瘢痕粘连范围无明显变化,声带运动及闭合情况较前无明显改善。根据喉镜检查结果及患者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情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患者声带休息情况,避免患者因不自觉用嗓导致声带负担加重。告知患者避免大声说话、长时间说话、耳语及清嗓子等行为,必要时使用书写板或手机打字进行交流。同时,观察患者饮食及饮水情况,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咽部湿润。(二)声带休息与发声训练指导1.声带休息指导:向患者强调声带休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声带瘢痕粘连急性期(入院1-7天)需严格禁声,避免任何形式的发声,让声带得到充分休息。为患者提供书写板、笔及手机打字软件,方便其与医护人员及家属沟通。告知家属在患者禁声期间多给予关心和理解,避免与患者进行过多需要回应的交流。在患者禁声期间,责任护士每日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了解其需求及感受,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入院第8天,患者声带黏膜充血明显减轻,遵医嘱改为相对禁声,允许患者进行简短、轻柔的交流,每次说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指导患者说话时降低音量,避免音调过高或过低,保持语速缓慢、平稳。告知患者避免在嘈杂环境中说话,以减少用嗓力度。责任护士每日x患者的用嗓情况,及时纠正不当的发声行为。2.发声训练指导:入院第10天,患者病情稳定,遵医嘱开始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指导,责任护士协助配合。训练内容包括:①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双手放在腹部,用鼻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口缓慢呼气,腹部凹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次。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流支持。②声带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颈部、肩部及喉部肌肉的放松训练,如颈部左右旋转、上下点头、肩部耸动及放松等,每次训练5-10分钟,每日2次。通过肌肉放松,减轻喉部肌肉紧张,缓解声带负担。③哼鸣训练:指导患者闭口,用鼻呼吸,发“嗯”音,从低音开始逐渐升高音调,保持声音平稳、连贯,每次训练5-10分钟,每日2次。哼鸣训练可使声带振动均匀,促进声带黏膜的血液循环。④音阶训练:指导患者发简单的音阶,如“do-re-mi-fa-so-la-si-do”,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每个音阶保持3-5秒,注意声音的清晰度和稳定性,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次。责任护士每日记录患者发声训练的情况,观察患者训练后的反应,如有无声音嘶哑加重、咽部不适等。每周协助患者进行嗓音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发音疲劳时,及时指导其休息,避免过度训练。(三)咽部护理1.咽部保湿护理:针对患者咽干症状,指导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ml,少量多次饮用,保持咽部湿润。为患者提供温凉开水,避免饮用过热、过冷或刺激性饮料。在患者病房放置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干燥加重咽干症状。每日定时更换加湿器中的水,保持加湿器清洁,防止细菌滋生。2.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药物为生理盐水20ml+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责任护士协助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指导患者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正确佩戴雾化面罩,深呼吸,使药物充分到达咽部及喉部。雾化吸入后,指导患者漱口,清洁口腔,避免药物残留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金嗓散结丸,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服用,以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利咽的作用。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避免食用过烫、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咽部及喉部黏膜,加重不适。告知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责任护士每日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了解其饮食喜好,与营养科沟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四)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态度和蔼、亲切,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内心的担忧和顾虑。对患者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通过日常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声带瘢痕粘连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告知患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声音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减轻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向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3.家庭支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陪伴和支持。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避免给患者施加压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如协助患者进行发声训练、x患者的饮食和休息等,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4.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每日指导患者进行1-2次放松训练,每次训练15-20分钟。在患者睡前,协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促进患者入睡。(五)健康宣教1.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声带瘢痕粘连的健康宣教手册,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2.治疗措施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当前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发声训练等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按时服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及发声训练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自我护理方法宣教:指导患者掌握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方法,包括:①声带保护:避免过度用嗓,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说话、耳语及清嗓子等行为;注意用嗓卫生,避免在感冒、咳嗽、咽喉炎症期间过度用嗓;说话时保持正确的发声方法,降低音量,语速缓慢。②饮食护理: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过热、过冷或刺激性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戒烟戒酒。③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空气干燥。④病情监测:告知患者出院后如出现声音嘶哑加重、发音费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4.复查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需到医院复查电子喉镜及嗓音功能评估,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复查预约方式及联系电化,提醒患者按时复查。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效果评价患者入院治疗14天后,病情明显好转,达到出院标准。出院时评估患者情况:①声音嘶哑症状明显缓解,发音费力程度减轻,能进行正常的简短交流;②咽干、咽部异物感症状基本消失;③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睡眠及食欲恢复正常,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④患者掌握了声带瘢痕粘连的疾病知识、治疗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能复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嗓音功能评估结果显示:基频(F0)为192Hz,基频微扰(Jitter)为1.2%,振幅微扰(Shimmer)为3.5%,噪声谐波比(NHR)为0.12,最长发声时间(MPT)为12秒,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电子喉镜复查结果示:双侧声带黏膜充血基本消退,瘢痕粘连范围无明显变化,但声带振动幅度较前增强,闭合时缝隙较前缩小。(二)护理过程中的亮点1.个性化的声带休息与发声训练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分阶段制定声带休息计划,从严格禁声到相对禁声,再到科学的发声训练,循序渐进,符合声带病变的恢复规律。同时,在发声训练过程中,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指导,责任护士协助配合,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全面的咽部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咽干、咽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采取了饮水指导、环境湿度调节、雾化吸入治疗、药物治疗及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多方面缓解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及放松训练等多种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三)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健康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虽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健康宣教,但在宣教过程中,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讲解不够深入,如发声训练的具体动作要领、不同季节如何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够全面,家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