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面骨的护理个案_第1页
狮面骨的护理个案_第2页
狮面骨的护理个案_第3页
狮面骨的护理个案_第4页
狮面骨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狮面骨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右侧面部肿胀、疼痛伴张口受限3月余,加重1周”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肿胀,初起时肿胀范围较小,*局限于右侧颧弓下方,伴轻微胀痛,无发热、头痛、视力下降等不适,自行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肿胀逐渐蔓延至右侧颞部、颊部,疼痛加剧,呈持续性胀痛,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同时出现张口困难,最大张口度约1.5-,进食固体食物受限,只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前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右侧面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面部肿物性质待查”收入口腔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每日约10支,饮酒15年,每日约半斤白酒,发病后已戒烟酒。(二)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5/80mmHg,体重62kg,身高170-,BMI21.5kg/m²。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右侧面部明显肿胀,范围约8-×10-,累及右侧颞部、颧部、颊部及下颌角区,皮肤发红,皮温高于对侧,触诊质硬,压痛明显,边界不清,无波动感。右侧颞下颌关节区压痛,张口度约1.0-,张口型偏右,下颌运动受限。双侧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及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口腔卫生较差,牙龈轻度红肿,牙石(+),右侧上颌磨牙区牙龈肿胀明显,无明显龋坏及松动牙。舌体运动正常,伸舌居中,味觉无异常。颈部对称,无抵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2.3%,淋巴细胞比例12.5%,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计数250×10⁹/L。C反应蛋白(CRP)65mg/L,血沉(ESR)45mm/h。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均正常。2.影像学检查:面部CT平扫+增强示:右侧面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增厚,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右侧颧骨、上颌骨及颞骨骨质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右侧颞下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面部MRI示:右侧面部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环形强化,侵犯右侧咬肌、颞肌,右侧颧骨、上颌骨骨质信号异常,考虑骨质破坏。3.病理检查: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面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回报: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肉芽组织增生及骨质破坏,未见肿瘤细胞,考虑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伴炎性肉芽肿形成。(四)病情评估与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目前诊断为:右侧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累及颧骨、上颌骨、颞骨)伴炎性肉芽肿形成。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右侧面部肿胀、疼痛明显;张口受限,进食困难;体温轻度升高,存在感染征象;营养状况中等,因进食受限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睡眠障碍,与疼痛有关;对疾病认知不足,存在焦虑情绪。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疼痛:与面部慢性炎症刺激、骨质破坏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局部炎症未控制、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与张口受限导致进食困难有关。4.睡眠形态紊乱:与面部疼痛、不适有关。5.焦虑:与疾病迁延不愈、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6.知识缺乏:缺乏关于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治疗及护理知识。7.自我形象紊乱:与面部肿胀变形有关。(二)护理目标1.患者面部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AS)由入院时的7分降至3分以下。2.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37.2℃),血常规、CRP、ESR等炎症指标降至正常范围,面部肿胀、发红、皮温升高症状减轻。3.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重稳定或略有增加,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在正常范围,进食能力逐渐恢复,最大张口度由1.0-增加至3.0-以上。4.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每晚睡眠时间达到7-8小时,睡眠深,无明显夜间痛醒。5.患者焦虑情绪缓解,能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对疾病治疗及预后有正确的认识。6.患者及家属掌握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相关知识,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7.患者能正确认识面部肿胀变形,自我接纳程度提高,情绪稳定。(三)护理措施计划针对上述护理诊断及目标,制定以下护理措施计划:1.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采取非药物镇痛措施,如冷敷、放松训练等;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刺激。2.感染控制护理:遵医嘱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保持面部清洁,避免*局部受压、摩擦;密切监测体温、血常规、CRP、ESR等炎症指标变化;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加重。3.营养支持护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或静脉营养支持;监测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4.睡眠护理: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进行放松训练等;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焦虑情绪的原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护理措施,缓解其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6.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诱因、治疗方法、疗程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面部护理、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告知患者戒烟酒的重要性,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复查的时间及项目。7.自我形象紊乱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自身面部形象的感受;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说明面部肿胀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消退,增强其信心;指导患者通过适当的方式修饰自己,改善自我形象。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疼痛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时面部疼痛明显,VAS评分为7分,夜间痛醒频繁。首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详细询问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遵医嘱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12小时一次,用药后30分钟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降至5分,疼痛有所缓解。夜间患者仍有疼痛,遵医嘱加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mg口服,每晚一次,用药后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至5-6小时,无明显痛醒。同时采取非药物镇痛措施,指导患者用冰袋冷敷右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患者面部胀痛感有所减轻,VAS评分可再下降1-2分。此外,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病室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光线柔和,减少探视人员,避免噪音干扰。通过上述措施,入院第3天患者VAS评分降至3分,夜间睡眠时间达到6-7小时,无明显痛醒。入院第7天,患者面部肿胀有所减轻,疼痛进一步缓解,VAS评分降至2分,遵医嘱停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继续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患者疼痛控制良好。(二)感染控制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时体温37.8℃,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ESR均高于正常,提示存在感染。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g,每8小时一次,同时给予甲硝唑注射液0.5g,每12小时一次抗感染治疗。用药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做好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后给予用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每日监测患者体温4次,入院第2天患者体温降至37.3℃,第4天降至37.0℃以下,之后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每周复查血常规、CRP、ESR各一次,入院第7天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5.2%,CRP15mg/L,ESR20mm/h,各项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保持患者面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洁面部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化妆品,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面部肿胀部位。指导患者避免用手按压、触摸面部肿物,防止感染扩散。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液漱口,每次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入院第5天,患者口腔牙龈红肿明显减轻,口腔异味消失。(三)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时最大张口度约1.0-,只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营养状况中等。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计算每日所需热量约为2500kcal,蛋白质约80g。根据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羹、肉末粥、蔬菜粥、果汁、鱼汤等。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餐量约200-300ml。为患者准备食物时,将食物打碎成匀浆状,便于患者吞咽。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以促进新陈代谢。入院第3天,患者诉进食时仍有困难,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瑞素)500ml,分2次口服,补充营养。每周监测患者体重一次,入院时体重62kg,入院第7天体重62.5kg,略有增加。复查血清白蛋白38g/L,血红蛋白132g/L,均在正常范围。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面部肿胀逐渐减轻,张口度逐渐增加,入院第10天最大张口度约2.0-,指导患者逐渐过渡到软食,如软面条、馒头泡汤、煮软的蔬菜等。入院第14天,患者最大张口度约2.5-,能正常进食软食,停用肠内营养制剂,营养状况良好。(四)睡眠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时因面部疼痛导致睡眠紊乱,每晚睡眠时间仅3-4小时,且易醒。评估患者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x(PSQI)进行评分,得分为12分,提示睡眠质量差。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安静,夜间关闭不必要的灯光,使用遮光窗帘,调节病室温度至22℃,湿度55%。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阅读刺激性书籍,避免饮浓茶、咖啡。睡前协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等,每次15-20分钟,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遵医嘱给予口服佐匹克隆片3mg,每晚睡前30分钟服用,用药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每晚睡眠时间达到6-7小时,睡眠深,无明显痛醒。入院第7天,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遵医嘱停用佐匹克隆片,继续给予睡眠指导,患者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降至6分。(五)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因疾病迁延不愈、面部肿胀变形、张口受限等原因,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对治疗缺乏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护理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各项检查结果和治疗目的,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多陪伴患者,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每日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入院第5天,患者焦虑情绪有所缓解,能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病情。入院第10天,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六)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看视频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如牙源性感染、外伤、血源性感染等,告知患者本次发病可能与口腔卫生不佳有关。讲解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营养支持等,告知患者抗生素需要足量、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面部护理,如冷敷的方法、面部清洁的方法等。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功能锻炼,如张闭口训练、下颌左右运动训练等,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张口度。告知患者戒烟酒的重要性,吸烟和饮酒会影响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出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来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CRP、ESR、面部CT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健康教育内容,能够复述主要知识点,并表示会积极配合。(七)自我形象紊乱护理干预患者因右侧面部明显肿胀变形,担心影响外观,存在自我形象紊乱的问题,不愿与人交流,外出时佩戴口罩。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对自身面部形象的感受,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担忧和不安。向患者说明面部肿胀是由于炎症引起的,随着病情的好转,肿胀会逐渐消退,面部外观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增强其信心。指导患者通过适当的方式修饰自己,如选择合适的发型、佩戴眼镜等,转移他人对脸部的注意力。鼓励患者与其他患者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减少孤独感。在护理过程中,多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入院第10天,患者面部肿胀明显减轻,能够主动与人交流,外出时不再刻意佩戴口罩,自我接纳程度明显提高。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效果评价患者经过21天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具体表现为:面部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降至1分;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CRP、ESR等炎症指标均降至正常范围;面部肿胀明显减轻,右侧面部肿胀范围缩小至3-×4-,皮肤颜色基本正常,皮温正常;张口度明显改善,最大张口度约3.5-,能正常进食固体食物;营养状况良好,体重增加至63.5kg,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正常;睡眠质量良好,每晚睡眠时间达到7-8小时,PSQI评分降至5分;焦虑情绪完全缓解,情绪稳定,对治疗及预后充满信心;掌握了面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面部护理、口腔护理及张口功能锻炼;自我形象紊乱问题得到解决,能坦然面对自身面部外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患者于2025年4月1日好转出院。(二)护理过程中的亮点1.疼痛护理方面,采用药物镇痛与非药物镇痛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在使用镇痛药物时,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了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冷敷等非药物镇痛措施,减少了药物的用量,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2.感染控制护理方面,严格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炎症指标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面部护理和口腔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有效预防了感染的加重和扩散。3.营养支持护理方面,根据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最后到固体食物,保证了患者营养的摄入。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确保了患者营养状况的稳定和改善。4.心理护理方面,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等方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三)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1.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虽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如张口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饮食的具体搭配等,讲解不够深入细致,导致患者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2.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不够全面。在护理过程中,虽然关注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对于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恐惧等,评估不够全面,未能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3.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在护理记录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评价等记录不够详细、准确,存在一些遗漏和不规范的地方。(四)改进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