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_第1页
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_第2页
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_第3页
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_第4页
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演讲人01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02哪些行为是“玩火”?危险就藏在细节里03“不玩火”不是“怕火”,而是“会保护自己”04家园共育:我们的安全需要“全家行动”05总结:火是朋友,我们要做“火的小管家”目录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玩火课件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2年的幼儿园健康教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带小班孩子参观消防队时,有个小朋友指着消防车问:“老师,火是不是怪兽?”这个天真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对幼儿进行“不玩火”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禁止”层面,而要帮助他们建立对火的科学认知,理解危险的本质,从而内化为自觉的安全行为。今天这节健康课,我们将从“认识火的双面性”出发,逐步深入到“玩火的危险场景”“正确应对方法”,最终落脚于“家园共护安全”,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心理防线。01认识火的“双面性”:它是帮手,也是“小怪兽”1火的“温暖面孔”——生活中的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火其实是我们人类的老朋友。每天早上,妈妈用燃气灶给你们煮的热牛奶,需要火帮忙;冬天奶奶用暖炉给你们烘热小手套,需要火帮忙;晚上爸爸在野外用篝火烤棉花糖,也需要火帮忙。上周我们班“小厨房”活动时,老师用酒精灯加热巧克力酱,那飘着甜香的热酱,就是火带给我们的小幸福。火还是人类文明的“星星之火”:远古的祖先用它驱赶野兽、烤熟食物,现在的消防员叔叔用它切割金属、救援被困的人。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我们现在温暖、便利的生活。2火的“危险模样”——失控时的“小怪兽”但火就像我们玩的“吹泡泡”玩具——轻轻吹,能吹出漂亮的泡泡;用力戳,泡泡就会破。如果火“失控”了,它就会变成“小怪兽”。去年秋天,我带大班孩子去社区参观时,遇到一位消防叔叔。他给我们看了一组照片:一个小朋友偷偷玩打火机,把沙发套点燃了,火苗很快窜上窗帘,整个房间都被浓烟笼罩;还有个小女孩用蜡烛写“生日祝福”,蜡烛倒在床单上,烧出了一个大洞。消防叔叔说:“火一旦烧起来,就像脱缰的小马,跑得比小朋友跑100米还快!”互动小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火失控”的情况?(等待2-3名幼儿回答后总结)对,妈妈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爷爷抽烟时火星掉在地毯上,这些都是火“生气”的样子。02哪些行为是“玩火”?危险就藏在细节里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根据我12年观察和幼儿园安全日志统计,幼儿“玩火”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场景,每一种都可能引发危险: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点火工具”——火柴、打火机、电子点火器上周,中二班的乐乐偷偷从爸爸工具箱里拿了打火机,在午睡室玩“点纸巾”。他刚按出火苗,纸巾就“轰”地烧起来,虽然老师立刻用杯子盖灭了,但纸巾已经烧出一个黑窟窿。打火机的火苗温度有200-300℃,比你们喝的热粥还烫10倍!如果烧到衣服、头发,会立刻起水泡。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明火物品”——蜡烛、香火、蚊香去年元宵节,朵朵奶奶给她买了会发光的小蜡烛灯笼。朵朵在教室跑跳时,灯笼撞到桌子,蜡烛倒了,蜡油滴在绘本上,差点把书烧着。蜡烛的火焰虽然小,但燃烧时间长,滴下的蜡油温度有80℃,滴在手上会烫伤;如果倒在易燃的纸张、布料上,10分钟就能烧出一个大火球。1常见的“玩火”行为清单玩“自然火源”——树枝、干草堆、废弃烟头上个月春游时,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捡树枝“过家家”,有个男孩说“我们生个火煮饭吧”,捡起地上的烟头就去点干草。幸好老师及时制止——干燥的干草遇到火星,3秒就能烧起来,去年就有小朋友因为这样玩火,把公园的草坪烧了一大片。2为什么“小孩玩火”更危险?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大人也会用火,但他们能“管住”火,而我们小朋友做不到。因为:我们的手不够稳:按打火机时可能一直按着不放,火苗越烧越大;我们的反应不够快:看到火着起来会害怕,忘记喊人,只会站着哭;我们的判断不准确:觉得“就玩一小会儿”,但火“长大”只需要几秒钟。情景小剧场:请两名小朋友扮演“玩火的朵朵”和“路过的老师”,还原“蜡烛倒了”的场景。通过表演让大家直观看到:当火着起来时,小朋友会紧张得说不出话,而老师需要快速拿湿毛巾扑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玩火!03“不玩火”不是“怕火”,而是“会保护自己”1第一原则:“三不碰”——远离火种源孩子们,“不玩火”的第一步是学会“识别火种,主动远离”。我们可以一起做个“火种小侦探”游戏:1第一原则:“三不碰”——远离火种源|常见火种|危险区域|正确做法||---------|---------|---------||打火机、火柴|爸爸的工具箱、妈妈的梳妆台|看到后马上告诉大人:“爸爸,打火机危险,收起来吧!”||蜡烛、香火|生日蛋糕、祭祀桌|站在1米外看,不伸手摸,不靠近跑跳||未熄灭的烟头|垃圾桶、绿化带|不捡起来玩,告诉清洁阿姨:“这里有烟头,要踩灭哦!”|上周我们班的“安全小卫士”浩浩,发现美工区有一盒火柴(是手工课用剩的),立刻举着小手喊:“老师,火柴危险!”老师当场表扬了他——这就是“三不碰”的好榜样!2关键技能:“会求助”——危险时刻喊对人如果不小心遇到火(比如看到桌子上的纸冒烟了),或者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火,我们要记住“黄金3秒”:01第一步:停住不动——不要跑,跑会让火跟着风烧得更快;02第二步:大声喊人——用最大的声音喊:“老师/爸爸妈妈,着火啦!”;032关键技能:“会求助”——危险时刻喊对人:指认位置——指着冒烟的地方说:“在桌子角这里!”上个月消防演练时,小美看到“模拟火苗”(其实是红色气球),马上喊:“老师,那边的书烧起来了!”老师用“灭火器”(道具喷壶)很快“扑灭”了——这就是“会求助”的正确示范!3安全意识:“火的脾气”——这些地方要特别小心火有几个“坏脾气”,我们要记在小脑袋里:火喜欢“钻缝”:门缝、窗缝里的风会让火烧得更旺,所以着火时不要打开门窗;火怕“湿东西”:湿毛巾、湿被子能盖住火,就像给火盖上“小被子”;火“吃”易燃物:纸张、布料、棉花碰到火,就像小朋友碰到糖果,会“一口吃掉”。趣味小实验:用透明玻璃罩盖住燃烧的蜡烛(提前剪短烛芯),让孩子们观察——蜡烛慢慢熄灭了。老师解释:“没有空气,火就‘饿’死了!所以如果衣服着火,要马上停下、躺下、打滚,把空气‘赶走’。”04家园共育:我们的安全需要“全家行动”1家庭端:家长的“三个责任”0504020301作为老师,我每周都会和家长沟通安全问题。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收好火种: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最好锁进抽屉);蜡烛、香火使用时全程陪同,用后及时熄灭;做好示范:不在床上、沙发上抽烟,不乱丢烟头;炒菜时不离开厨房,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定期演练:每月和孩子玩“消防小剧场”,模拟“发现火苗”“拨打119”(用玩具电话),让孩子熟悉求助流程。上周五,小宇妈妈在家长群分享:“我们把打火机锁进了衣柜顶层,小宇现在看到爸爸拿打火机,会说‘爸爸,用完要放回去哦’!”这就是家庭安全意识的渗透。2幼儿园端:我们的“安全防护网”01作为幼儿园,我们也在全力守护孩子们的安全:05上个月园所安全检查时,保健医生发现美工区的棉花堆离插座太近,立刻调整了位置——这就是“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03教育渗透:每月开展“安全小课堂”,用绘本(如《消防员爸爸》)、动画(《萌鸡小队之防火小知识》)、实操演练强化认知;02环境安全:每班配备烟雾报警器、灭火毯,活动室禁止使用明火(除了科学课专用的安全酒精灯);04隐患排查:保健医生每周检查教室、寝室,重点查看插座、窗帘、手工区是否有易燃物品堆积。05总结:火是朋友,我们要做“火的小管家”总结:火是朋友,我们要做“火的小管家”孩子们,今天的课快结束了,但“不玩火”的安全意识要永远记在心里。火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给我们温暖和美味,但它也像一只需要“看管”的小宠物——我们小朋友还太小,管不住它,所以要交给爸爸妈妈、老师这些“大管家”。最后,让我们一起念安全儿歌:“打火机,像小猫,火苗一窜喵喵叫;火柴棒,像小刀,烧到衣服哇哇叫;小朋友,不玩火,看到火苗快报告;安全儿歌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