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方案一、工程背景与现状分析随着城市规模扩张、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既有排水系统逐渐暴露出防洪排涝能力不足、雨污混接严重、设施老化失修、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以2023年夏季强降雨为例,中心城区3处低洼路段积水超1.2米,居民出行受阻、商铺损失惨重;同时,雨污混接导致城市内河水质常年为劣Ⅴ类,黑臭现象反复出现。经排查,现状排水管网存在以下核心问题:管网标准滞后:老城区排水管网多为20世纪90年代建设,设计标准仅为1-3年一遇,管径普遍偏小(DN300-DN600),难以应对短历时强降雨;雨污分流缺失:约40%的小区、25%的市政道路存在雨污混接,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初期雨水未经处理进入管网;调蓄能力不足:建成区海绵城市设施覆盖率不足10%,缺乏集中调蓄池,雨水“快排”导致径流峰值过高;管理手段粗放:管网监测点不足5%,依赖人工巡检,内涝预警滞后(平均响应时间超2小时)。二、改造目标与设计原则(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成“安全韧性、雨污分流、智慧高效、生态友好”的城市排水系统:防洪排涝:内涝防治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重点区域(学校、医院、交通枢纽)达到100年一遇;雨污分流:建成区雨污分流率≥90%,城市内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设施品质:排水管网完好率≥95%,非开挖修复占比≥60%;智慧管理:实现管网水位、流量、水质“全感知”,内涝预警响应时间≤30分钟。(二)设计原则1.系统治理:统筹“管网更新、雨污分流、调蓄减排、排涝除险、智慧管控”五大环节,打破“头痛医头”的碎片化治理模式;2.因地制宜:老城区以“管网修复+海绵改造”为主,新城区按“高标建设+智慧赋能”实施,易涝区重点提升排涝能力;3.生态优先:推广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削减雨水径流,修复城市水生态;4.智慧赋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依托大数据实现排水系统“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三、总体设计与规划布局(一)管网系统优化干支管网更新:老城区更换DN800-DN1200混凝土管为HDPE波纹管,新城区新建管网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管径DN1000-DN1500);非开挖修复:对破损率<30%的管网采用紫外光固化(UV-CIPP)修复,管径不足路段采用胀管法扩容,年修复里程≥5公里;接户管改造:同步推进小区、商铺接户管更新,实现“一户一管、雨污分离”。(二)调蓄系统构建集中调蓄池:在城市广场、体育公园地下建设3座容积____立方米的调蓄池,降雨时暂存雨水,雨后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河道;海绵设施推广:新建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公园绿地改造为生物滞留带,建筑屋面推广雨水花园,年新增海绵面积≥20万平方米。(三)排涝系统升级泵站改造:对现状3座排涝泵站进行扩容,新增轴流泵机组(单机流量≥1.5立方米/秒),配套建设智慧控制系统;河道整治:清淤疏浚城市内河15公里,拓宽行洪断面(平均拓宽2-3米),护岸采用生态石笼+植被缓冲带,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四)智慧系统搭建感知网络:在管网关键节点布设水位、流量、水质传感器(每2公里1个),在易涝区、泵站安装视频监控与雨量站;智慧平台:开发“城市排水一张图”系统,集成管网模型、气象预报、内涝预警功能,实现“一屏统览、一键调度”;联动机制:与气象、城管、水利部门数据共享,降雨前自动触发泵站预启、交通管制等预案。四、分项工程实施方案(一)管网更新与雨污分流改造1.老旧管网修复采用CCTV检测排查管网病害(破裂、变形、淤积),建立“一管一档”;对结构性缺陷(破裂、脱节)采用UV-CIPP修复,非结构性缺陷(淤积、渗漏)采用高压水冲洗+注浆加固。2.雨污分流攻坚市政道路:新建雨水管(DN800)与现状污水管(DN600)形成双管系统,路口设置截污挂篮,拦截初期雨水;居民小区:改造化粪池为“三格沉淀+弃流装置”,雨污立管分离,阳台废水接入污水管,屋面雨水接入雨水管。(二)调蓄与海绵城市建设1.地下调蓄池工程选址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采用“沉井法”施工,池体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8),配套液位自控与自动排空系统;调蓄池与周边管网通过电动闸门联动,降雨时闸门关闭,雨水暂存,雨后闸门开启,排入污水处理厂。2.海绵设施落地道路改造:人行道铺透水砖(渗透系数≥1×10⁻³m/s),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沥青,绿化带下凹20-30cm形成植草沟;小区改造:拆除硬化地面,建设雨水花园(面积≥5%),停车位改为植草砖,屋面雨水通过落水管接入花坛。(三)排涝能力提升工程1.泵站智能化改造更换老旧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节能率≥20%),安装变频控制系统,根据管网水位自动调节流量;配套建设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UPS),保障极端天气下连续运行72小时。2.河道生态整治清淤深度0.5-1.0米,清除河道淤泥、垃圾,恢复河床自然坡度;护岸改造为“生态石笼+土工格室”,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构建“水下森林”净化水体。(四)智慧排水系统建设1.感知层部署在管网交汇点、低洼路段安装雷达水位计(精度±2cm),在污水管网安装水质传感器(监测COD、氨氮);雨量站采用翻斗式传感器(分辨率0.1mm),覆盖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个。2.平台层开发搭建“城市排水数字孪生平台”,导入管网BIM模型、地形数据,实现管网水力模拟、内涝推演;开发手机APP,向公众推送内涝预警、绕行建议,支持市民上报排水问题。五、实施保障与效益分析(一)实施保障1.组织保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改造指挥部,统筹住建、城管、水利、财政等部门,每月召开推进会;2.技术保障:聘请给排水、海绵城市、智慧水务领域专家组成顾问团,开展技术论证与方案优化;3.资金保障:申请专项债券10亿元,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5亿元,设立排水设施维护基金(年预算2000万元);4.施工管理:分三期实施(易涝区优先),采用“分段施工+交通导改”,夜间施工占比≥60%,减少对市民影响。(二)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内涝点消除率100%,居民出行安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雨污分流后,内河黑臭现象彻底消除,市民亲水空间增加;2.经济效益:每年减少内涝损失约8000万元,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COD从150mg/L增至300mg/L),降低处理成本;3.生态效益:年雨水资源化量≥50万吨(用于绿化灌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逆天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陶瓷大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5派遣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网约车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实习协议的合同样本
- 2025新版深圳市房屋租赁合同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 2025个人借款合同协议
- DB31∕T 362.3-2024 水务信息管理 第3部分:图式符号
- 保险销售心理学培训
- 存款保险培训课件
- 业主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 文化馆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医用防护口罩产品风险管理报告
- 助播劳务合同协议书
-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语文单招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