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_第1页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_第2页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_第3页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_第4页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

CCSXXXX

XX

团体标准

T/ZHYLXXXXX—XXXX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

DispensingequipmentforChinesemedicineformulagranule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北京智慧医疗技术创新联盟发布

XX/TXXXXX—XXXX

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分类、设计、

安装及运维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大、中、小型医院提供医疗中央分质供水系统设计、建设、运营及升级改

造等各个阶段的建设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T51153-2015《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TCECS711-2020《智慧医院评价标准》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NB/T10790-2021《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GB50913-2013《医药工艺用水系统设计规范》

CJJ/T110-2017《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GB/T1576-2018《工业锅炉水质》

GB28234-2020《酸性电解水生成器卫生要求》

QB/T4990-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中央净水设备》

GB/T50109-201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

GB/T19249-2017《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HG/T20507-2014《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HG/T20509-2000《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1

XX/TXXXXX—XXXX

GB/T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17219-199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T43-2005《水处理用滤料》

DL/T582-2016《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

DL5068-2014《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

GB/T5462-2015《工业盐》

GB/T13659-2008《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GB/T19837-2019《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

GB/T18300-2011《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

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T29038-2012《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

CJJ/T154-2020《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SJG79-2020《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36-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开水器和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

《医疗机构医疗用水卫生要求》(报批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央分质供水系统centralwatersupplysystem

以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原水,经处理后提供给用户多种水质的供水方式。

3.2

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smartcentralqualitywatersupplysystem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央分质供水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系统

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管控、远程运维等功能的分质供水系统。

3.3

原水rawwater

未经深度净化处理的城镇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的其他水源(如自备井)。

3.4

2

XX/TXXXXX—XXXX

产品水productwater

原水经深度净化、消毒等集中处理后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的不同品质的水。

3.5

主机thehost

在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中将原水及回流水进行水质净化及除菌处理的装置。

3.6

管道直饮水系统pipsystemforfinedrinkingwater

以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原水,用主机进行集中深度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通过

管道输送供水给人们直接饮用的系统。

3.7

管网系统pipenetworksystem

由取水、输水、配水及回水管组成,用于输送、分配、排放及回流的管道总成。

3.8

水质在线监控系统waterqualityonlinemonitoringsystem

运用水质在线分析仪、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并配以专业软件,组成一个从取样、预

处理、分析到数据处理及存储的完整系统,从而实现对水质样品的在线自动监测。

3.9

检验用水testthewaterused

用于实验分析、检测设备及仪器所采用的水。

3.10

器械清洗及灭菌用水waterforhemodialysistreatment

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具)冲洗、洗涤、漂洗、湿热消毒、终末漂洗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

蒸汽使用的软化水、纯化水或蒸馏水等。

3.11

内镜清洗用水endoscopecleaningwater

诊疗内镜器械冲(清)洗工作为达到消毒或灭菌的目的所使用的纯化水、无菌水等。

3.12

牙科诊疗用水dentaltreatmentwater

牙科综合治疗台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进行消毒的无菌水。

3.13

冲洗用水rinsewithwater

外科手术洗手、卫生洗手以及产科洗婴用水。

3.14

直饮水straightdrinkingwater

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危害、可直接饮用的水。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医疗各功能科室及生活直饮水终端设备对水

质、水量、水压以及安全供水的要求。

4.1.2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工艺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3

XX/TXXXXX—XXXX

4.1.3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的涉水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

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相关规定。

4.1.4在满足使用要求与卫生安全的条件下,医院智慧中央分质供水系统应节水、节电、智慧

化管控,系统运行的噪声和振动等不得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4.1.5制水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水水质、终端用水需求进行选择。

4.2水质、水量及水压

4.2.1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L/s~0.06L/s,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4.2.2直饮水最高日用水定额详见表5-1,科室用水点位、用水定额、典型水质要求、用水科

室及推荐工艺详见表5-2。

表4-1直饮水最高日定额

用水场合用水人员单位最高日直饮水定额

住院楼住院病人L/(床•d)2.0~3.0

办公楼管理、后勤、医生、护士等L/(人•班)1.0~2.0

门诊楼就诊人员L/(人•d)0.2~0.5

表4-2科室用水点位、用水定额及典型水质要求

序用水典型水质单个用水点用

用水标准用水科室点位

号类型要求水量

取材、制片、接

种、检验、分析10L/H~20L/H

GB/T6682-2008等

检验科

检验用《分析实验室用电阻率≥10M生化仪、实验流40L/H~

1

水水规格和试验方Ω.cm速线100L/H

法》免疫20L/H~40L/H

制片、取材、染

病理科10L/H~20L/H

色、切片等

动物实《实验动物环

2验室饮境及设施》GB无菌水动物实验室0.5L/d.只

水14925-2010

电导率≤

血液透《血液透析及相

10µS/cm,菌落肾内科:病房、AB液配液

3析治疗关治疗用水》YY40L/H~50L/H

总数≤室

用水0572-2015

100CFU/mL

《医院消毒供应消毒供

终末漂洗200L/H

中心第1部分应中心

器械

管理规范》WS电导率≤超声波清洗机、

(具)清消毒供

310.1-2016,《医15µS/cm,菌落全自动清洗机、300L/H

4(冲)应中心

院消毒供应中心总数≤煮沸消毒器等

洗、灭菌

第2部分清洗100CFU/mL内镜中

用水内镜清(冲)洗100L/H

消毒及灭菌技术心

操作规范》WSDSA导清洗槽70L/H~

4

XX/TXXXXX—XXXX

310.2-2016,《软管清洗100L/H

式内镜清洗消毒间

技术规范》WS手术室洗消间

507-2016手术室供应室

电导率≤

15µS/cm,菌落软式内终末漂洗,自动

100L/H

总数≤镜清洗消毒机

10CFU/100mL

电导率≤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50L/H~

5µS/cm菌器200L/H

外科洗手和卫生洗手用水100L/H

冲洗用菌落总数≤

5冲洗用水标准ICU(呼吸器用水)50L/H

水100CFU/mL

洗婴池100L/H

就诊病人(按床位数预估)

0.2L/(人.d)~

TDS≤饮水点位置:配奶间、等候

0.5L/(人.d)

500mg/L,菌落区、走廊等

总数≤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及管理

《饮用净水水质

50CFU/mL,总人员1L/(人.d)~

6直饮水标准》CJ

大肠菌群、粪饮水点位置:办公点、护士2L/(人.d)

94-2005

大肠菌群:每站等

100mL水样中住院部

2L/(床.d)~

不得检出饮水点位置:开水间或入病

3L/(床.d)

50L/H~

《工业锅炉水MR(设备用水)

100L/H

7软水质》GB/T

洗衣房(蒸汽用水)500L/H

1576-2018

加湿用水(层流机房空调)300L/H

血透、手术、ICU、门诊、

病房等:处置室、治疗室、

污洗、清洗、洗涤、换药室

《医院消毒供应有效氯60±腔镜中心:清洗、消毒

中心第二部分:10mg/L,急诊急救:处置室、治疗室

清洗消毒及灭菌pH2.0~3.0,

儿科:治疗室

技术操作规范》氧化还原电位60L/d,每天按

8酸化水检验科病理科:污洗、洗涤

WS310.2-2009,(ORP)≥/10小时设计

《酸性电解水生1100mV,残留口腔科:清洗间、消毒

成器卫生要求》氯离子<静脉配置:清洗间

GB28234-20201000mg/L血库:清洗

消毒供应中心:污车清洗、

污物清洗、洁具间、缓冲间、

清洗中心、洁车清洗

5

XX/TXXXXX—XXXX

菌落总数≤牙椅(床)综合

口腔科

《医院消毒供应100CFU/mL治疗台

中心第二部分:有效氯60±

清洗消毒及灭菌10mg/L,

技术操作规范》pH2.0-3.0,氧

9微酸水10L/h~20L/h

WS310.2-2009,化还原电位牙科手机冷却或

口腔科

《酸性电解水生(ORP)≥清洗用水

成器卫生要求》1100mV,残留

GB28234-2020氯离子<

1000mg/L

4.3工艺设计

中央分质供水的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后处

理单元及终端设备单元。

4.3.1预处理单元

a)常用的预处理工艺有:叠式过滤器、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钠离子交换器(软化

器)、保安过滤器等。

b)叠式过滤器:根据水源情况,预处理机械过滤器前宜设置前置过滤系统,减小水源对

预处理的影响,一般增加Y型过滤器或叠式过滤器;

●过滤精度:5μm、10μm、20μm、50μm、100μm、130μm、200μm、400μm;

●过滤叠片宜采用聚丙烯(PP)注塑成型,外壳宜采用增强型聚酞胺,系统内部管道

宜采用聚乙烯(PE);

●采用内源或外源依次反洗,反洗压力为0.15MPa,单个单元反洗时长:30s~60s,反

洗压差:0.05MPa~0.1MPa,自耗水率:0.3%~0.8%。

c)机械过滤器:

●滤料:石英砂、无烟煤单层滤料,或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石英砂、无烟煤应

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水处理用滤料》CJ/T43的相关要求;

●机械过滤器的反洗次数宜根据进出水水质、滤料的截留能力等因素确定,每天反洗

次数不宜超过2次;

●机械过滤器采用外源反洗时,应设置反洗水泵。当后续系统对机械过滤器出水稳定

性有要求时,应采用外源反洗方式及设置正洗水泵。

d)活性炭过滤器:

●滤料:可用活性炭滤芯,或采用颗粒活性炭(果壳炭)。活性炭宜满足国家行业标

准《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DL/T582的相关要求;

●活性炭装入过滤器后,应用清水进行反洗,至出水变清后放水至炭层表面10cm~

15cm处,用3%~5%工业盐酸侵泡不应少于12h,排去废酸液,用活性炭过滤器进水进

行正洗,洗至进出水碱度相等时为止。位于阳离子交换器后的活性炭过滤器,正洗水为

阳离子交换器出水,正洗至进出水硬度差小于2μmol/L为止;

●活性炭的失效: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活性炭过滤器,当有机物去除率小于或等于15%

时为失效,或根据出水水质标准要求确定;吸附水中余氯的活性炭过滤器当出水中余氯

大于0.1mg/L时为失效。活性炭失效后应及时更换;

●活性炭过滤器的反洗:活性炭过滤器运行中宜每周反洗1~2次,或进出口压差达

6

XX/TXXXXX—XXXX

0.05MPa~0.10MPa时应反洗。

e)钠离子交换器(或软化器)

+2+2+

●钠离子交换器(或软化器)采用Na与水中Ca、Mg离子交换,树脂采用NaCl

工业盐再生,应符合《工业盐》GB/T5462的规定;工业盐一般有粉状和粒状;

●钠离子交换器(或软化器)内装填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应符合《001×7强酸性苯乙烯

系阳离子交换树脂》GB/T13659的要求;

●钠离子交换器(或软化器)包括固定床、浮动床、满室床三种类型,医院中央纯水

阳离子交换器宜选用固定床,再生方式分顺流式再生和逆流式再生两种,宜选用顺流式

再生模式;

●交换器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层高度应根据运行周期、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确定。

用于软水处理的固定床离子交换树脂层高一般不宜小于800mm,填充量宜占净高的

65%;

●顺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应有树脂高度的40%~50%的反洗膨胀高度;

●交换罐内应设上下布水器,布水应均匀、不产生偏流;

●控制器和交换罐应根据原水水质和供水要求合理选配。时间型交换器如果自动再生

最短间隔时间为一天再生一次的,应具备不少于24h供水的交换能力;

●再生过程结束,转入运行时出水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进水氯离子含量的1.1倍;

●交换器再生过程结束后,出水硬度应符合《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

的要求,运行过程中应能保证出水硬度符合用水设备对供水硬度的要求;用于锅炉补给

水处理时,应使出水硬度符合《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的要求;

●当一级钠离子交换的出水硬度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时,应采用二级钠离子交换;

●盐液罐应耐氯化钠腐蚀或采取防腐措施;

●盐液罐应加盖,其有效容积应在指定的盐液浓度范围内,至少满足一台交换器一次

再生用量,且便于加盐操作;

●盐液罐应有良好的过滤装置,内设隔盐板。在正常加盐情况下应能使隔盐板下的盐

液浓度均匀达到饱和;

●顺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工作、再生状态剖视图,见图1所示。

工作状态反冲洗状态

7

XX/TXXXXX—XXXX

再生状态慢清洗状态

快速清洗状态盐罐注水状态

图1剖视图

f)精密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

●膜前采用精密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采用线绕式滤芯、熔喷式聚丙烯纤维滤芯或

折叠滤芯等;

●过滤器滤芯:5μm、3μm、1μm、0.22μm;

g)预处理设备的设计应符合《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NB/T10790的要求。

8

表4-4主要性能指标

序性能指标

设备名称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号流速/(m/h)滤料(mm)反洗强度L/(m2•s)

1叠式过滤器30~180//悬浮物≤200mg/L去除率≥85%

粒径:0.5mm~1.2mm,高度:12~15,时间:

单层滤料8~10石英砂悬浮物≤5mg/L

1200mm5min~10min

2机械过滤器悬浮物≤20mg/L

石英砂粒径:0.5mm~1.2mm,高度:800mm13~16,时间:

双层滤料10~14悬浮物≤2mg/L

无烟煤粒径:0.8mm~1.8mm,高度:400mm5min~10min

去除有效活性炭:粒径:0.44mm~3mm,碘值≥900

≤20

氯高度≥1500mm7~10,时间:20~浊度≤3NTU余氯<0.1mg/L

3活性炭过滤器

去除有机活性炭:粒径:0.44mm~3mm,碘值≥90030min余氯≤1mg/LCODMn<2mg/L

5~10

物高度≥2000mm

运行流速:~高度≥

2030800mm/水温:5℃-45℃

反洗流速:10~20时间:15min/游离氯≤0.1mg/L

钠离子交换器浓度:5%~8%,耗量:100g/mol~120g/mol,含铁量≤0.3mg/L总硬度<

4再生流速:4~8/

(或软化器)时间≥30minCODMn≤2mg/L0.03mmol/L

总硬度<

置换流速:5/6.5mg/L

悬浮物≤5mg/L

正洗流速:15~20水耗:3m3/m3~6m3/m3树脂,时间:30min/

保安过滤器

5(或精密过滤/孔径:5μm、3μm、1μm、0.22μm/

器)

注:1.滤料的相对密度:石英砂:2.6g/cm3~2.65g/cm3,无烟煤:1.4g/cm3~1.6g/cm3,果壳炭0.45g/cm3~0.65g/cm3,椰壳炭0.5g/cm3~0.55g/cm3。

2.滤料的反洗膨胀率:石英砂单层滤料:45%、双层滤料50%,活性炭滤料:25%~45%,树脂:50%~75%。

19

XX/TXXXXX—XXXX

4.3.2反渗透膜处理单元

a)反渗透膜处理工艺要求的进水应根据所选膜的种类,结合膜厂商的设计导则要求以及类似工程

的经验确定;

b)反渗透装置的出力及套数应根据后续水处理设备的配置、系统对外供水的特点以及工程投资等

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反渗透装置不宜少于2套,当有1套设备化学清洗或检修时,其余设

备应能满足医院正常用水量的需求;

c)反渗透膜装置宜选用卷式复合膜,卷式复合膜的进水要求应符合表5-5的规定。

表4-5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

项目指标典型膜品牌(杜邦)

4~11(运行)2~11(运行)

pH值范围(25℃)

2~11(清洗)1~13(清洗)

水温(℃)5~4545

浊度(NTU)<1.0/

淤泥密度指数SDI15<5.05.0

允许游离余氯(mg/L)<0.1,控制为0.0<0.1

铁(mg/L)<0.05/

锰(mg/L)<0.3/

铝(mg/L)<0.1/

d)反渗透膜装置的脱盐率和回收率取值宜符合表5-6的规定。

表4-6反渗透膜装置脱盐率和回收率

项目脱盐率回收率

第一级反渗透膜装置96%~97%(25℃,运行3年内)60%~80%

第二级反渗透膜装置90%~95%(25℃)85%~90%

e)两级反渗透系统宜分别设置高压泵,二级反渗透高压泵前宜设置缓冲水箱。反渗透系统的保安

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等宜按单元制连接;

f)反渗透的高压泵应设置进水低压保护和出水高压保护开关,高压泵出口管应设逆止阀;

g)反渗透产水背压应稳定,且不应超过规定值,不应超过0.1MPa,宜控制在0.08MPa以内。反

渗透产水管上应设逆止阀,并设爆破膜或压力释放阀;

h)浓水管上应设置控制水回收率的浓水流量控制阀,但不应选用背压阀控制浓水流量;

i)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应回用至一级反渗透装置的进水;

j)反渗透装置中的每一段应能独立清洗,并宜设置化学清洗固定管道;

k)反渗透装置应设置自动冲洗设施;

l)反渗透系统进水、浓水、产水管路上及每个压力容器产水出口应设置取样阀;

m)第二级反渗透装置进水宜设自动加碱装置。小水量加药时,碱液浓度宜小于10%;

n)反渗透装置设有前置水箱时,高压泵进口应设置给水泵及保安过摅器,保安过滤器应为非反洗

型过滤器,滤芯过滤孔径不宜大于5μm;

o)高压泵出口应设置电动慢开阀门,高压泵宜采用变频控制;

p)反渗透膜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反渗透膜的产水通量应根据进水水质、预处理方式及膜元件特性确定,复合膜反渗透装置的

设计膜通量宜按表5-7的规定选取;

10

XX/TXXXXX—XXXX

表4-7复合膜反渗透装置的设计膜通量

地表水

给水类型地下水反渗透产水

经超/微滤经介质过滤

设计膜通量

23~2721~2417~2129~34

[L/(m2•h)]

●对于受到污染的水源,宜选用抗污染的复合膜;

●单级反渗透装置段数配置应根据进水水质、水回收率等因素计算确定,可按一级一段、一级

两段或一级三段配置。苦咸水反渗透装置宜按一级两段设计;当水质含盐量低,且回收率要求高

时,通过计算可按一级三段设计。

q)反渗透产水宜设置产水箱,产水箱的容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产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应满足前后系统出力配置及系统运行要求,当反渗透装置的出力与后续

处理水量相匹配时,宜按15min~30min的总产水量设计;后续处理若为电除盐工艺,则宜为

5min~15min的总产水量设计;

●产水箱应采用不低于SUS304材质;检验科、病理科等需要提供实验用水的产品水水箱,建

议采用SUS316L材质;

r)冲洗水泵流量不宜小于单套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流量,冲洗水压力不宜小于0.3MPa;

s)保安过滤器布置应有滤芯更换空间,反渗透膜壳两端应留有不小于单支膜元件长度1.5倍的换

膜空间;

t)浓水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系统停用时最高一层膜组件不会被排空,如果浓水排放口低于压力容

器,应在高于压力容器的浓水管道上设置虹吸破坏管。

4.3.3深度处理单元

a)深度处理单元主要包括:电除盐(EDI)装置、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等;

b)电除盐(EDI)装置或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不应少于2台;

c)电除盐(EDI)装置:

●给水泵、保安过滤器、电除盐装置的连接宜采用单元制连接方式,当采用母管制连接时,电

除盐装置进水管宜设流量控制阀;

●给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

●保安过滤器的滤芯过滤孔径不应大于3μm;

●电除盐回收率应根据进水水质经计算确定,宜为90%~95%;

●每个电除盐模块的给水管、浓水进水管、极水进水管与产水管、浓水出水管、极水出水管均

宜设置隔离阀,每个模块的产水管上宜设置取样阀;

●电除盐装置宜设计停用后的延时自动冲洗系统。清洗系统可通过固定管道与电除盐装置连

接;

●每套电除盐装置应设有不合格给水、产水排放或回收措施,浓水宜回收至前级处理的进水贮

水箱,极水和浓水排放管上应有气体释放至室外的措施;

●电除盐模块设计应确保给水不断流,并应设有断流时自动断电的保护措施;设备及给水、产

水、浓水、极水等管道均应有可靠的接地设计;

●电除盐装置设计宜采用每一模块单独直流供电方式,当模块数量多时,也可4~6块模块配

置1台整流装置;每一个电除盐模块应设置电流表;

●电除盐装置不宜少于2套,浓水宜回收至反渗透系统进水;

●电除盐(EDI)装置进水水质应符合表5-8的规定:

11

XX/TXXXXX—XXXX

表4-8电除盐装置进水水质要求

项目期望值控制值

水温(℃)/5~40

电导率(25℃)(μs/cm)<20<40

总可交换阴离子(mmol/L)/0.5

硬度(mmol/L)<0.01<0.02

二氧化碳(mg/L)<2<5

二氧化硅(mg/L)<0.25≤0.5

铁(mg/L)<0.01/

锰(mg/L)<0.01/

TOC(mg/L)<0.5/

pH值(25℃)5-9

d)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

●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运行速率:40m/h~60m/h;

●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进水水质应符合表5-9的规定。

表4-9混合离子交换器(DI)装置进水水质要求

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水温(℃)5~45/

电导率(25℃)(μs/cm)≤10<0.2

二氧化硅(μg/L)≤100<20

4.3.4后处理单元

a)后处理单元主要功能是灭菌,可采用紫外线、臭氧、氯、二氧化氯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选用紫外线消毒时,紫外线有效剂量不低于40mJ/cm。紫外线消毒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的规定,紫外线应有计时器和照度仪,应有辐射剂

量监控措施;

●采用臭氧消毒时,管网末梢水中臭氧残留浓度不应小于0.01mg/L;

●采用氯或二氧化氯消毒时,管网末梢水中氯残留浓度不应小于0.05mg/L,二氧化氯残留浓度

不应小于0.02mg/L;

●根据系统的要求,消毒方式可组合使用;

b)紫外线消毒包括过流式紫外线和浸没式紫外线灯两种。

4.3.5其它

a)处理系统的各类水箱容积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原水箱的有效容积应大于或等于15min原水泵输送流量要求,同时应满足单台预处理设备反

洗一次的用水量要求;

●中间水箱的有效容积应大于或等于15min下一级水处理设备用水量;

●纯水箱、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用户的用水量要求及行业标准确定,不应少于lh的补

水量,同时应满足工艺系统需要的最大一次自用水量的要求;

●酸、碱储罐有效容积应满足15d~30d用量;

●再生剂计量箱有效容积应至少满足1台最大水处理设备1次再生用量,当多台离子交换器同

时再生时,计量箱的容积或台数应满足同时再生的需要。

12

XX/TXXXXX—XXXX

b)CIP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条件:系统产水率下降10%或膜前后压差上升0.08MPa~0.1MPa,且通过反洗不

能恢复膜通量,应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药剂选择:碱洗和酸洗,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选择清洗方式;

●碱洗:0.2%次氯酸钠(按有效氯计)+0.1%氢氧化钠溶液,即每吨水投加20L次氯酸钠和

1kg氢氧化钠的比例。

适用范围:当进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可能引起滤膜受到有机物污染。并且当条件有利于生物生

存时,一些细菌和藻类也将在膜组件中繁殖,由此引起生物污染。

●酸洗:1%~2%柠檬酸溶液或0.2%盐酸溶液,即每吨水投加7kg工业盐酸或10~20kg柠檬

酸的比例。

适用范围:当进水中Fe、Mn或其他金属的含量超过设计标准,或者膜组件的进水中悬浮物特

别高,而对膜的进水侧造成的非有机物污染。

c)浓水回收系统

●从水资源角度考虑,反渗透系统一级浓水宜设置回收系统;

●浓水宜用于医院厨房洗菜、冲洗地板、绿化用水、洗车清洁、冲厕等;

d)末端净化及监控系统

●医疗纯水供水末端应考虑二次净化及监控,控制末端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医疗末端设置原则:根据医疗纯水科室用水点位置及楼层分布来设置,原则上

同类型用水、分布区域集中的设置一台;直饮水,刷手用水、口腔微酸水、清洗酸

碱水等消毒用水不设置末端;

●末端净化及监控设备应设置在第一个供水点前,并原则上靠近点位越近越好;

●医疗末端系统带有净化及监控功能,数据上传后台;

e)终端饮水机

●终端饮水机应满足GB4706.1、GB4706.36、GB4806.9、GB4806.11等产品标准

要求;

●考虑医院特殊饮水环境,普通门诊、科研楼及住院楼等场合采用普通饮水设备;

普通医院感染楼或传染病医院终端饮水设备宜采用带有末端消毒功能的智能双消设

备。

4.4管道系统

4.4.1一般规定

a)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供水系统宜避免死角、盲管。单向供水终端应持续保持正压供水;

●检验科、病理科等实验超纯水管路应采用无死腔供水;

●洁净手术部刷手应同时供应冷、热水,供水应采用两路进水,连续正压供水;给水管与卫生

器具、设备之间连接应设置空气阻隔器或倒流防止器,不应直接连接;

●直饮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处配水点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MPa,且最不利配水点处

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末端不循环支管不宜大于6m;详见5.2.1、5.2.3;

●根据系统需要,中央纯水系统宜留一条软水或一级纯水作为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水源供水;

●为防止管道微生物滋生和污染,供水流速宜大于1.5m/s,循环回水流速不宜小于1.0m/s,循

环回水流量宜大于泵出口流量的50%,至少为用水点累计最大用水量的1.5倍;

●管道绝热保温应采用橡塑泡棉、离心玻璃棉、硬聚氨脂、复合硅酸镁等材料;

●纯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卫生间内。直饮水管道敷设应符合《建

13

XX/TXXXXX—XXXX

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T110的相关规定;

●为防止设备房无组织排水溢出机房或倒灌,主机房宜安装防水条;

●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卫生间内。直饮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管道布置设计应便于操作、安装及维护。

b)系统管网的型式

●为保障管网水质,管道系统设置循环管,供水、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直饮水循环管网内

水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管道循环系统应采用全日循环,并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