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01备案号:59162-2018DB22DB22/T2797.2—2017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Designandconstructioncodeforbasaltfibercompositerebarandbasalt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rt2:Basaltfiberreinforcedconcrete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22/T2797.2—2017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原材料 24.1玄武岩短切纤维 24.2水泥 24.3集料 2 34.5外加剂 34.6矿物掺合料 3 3 36.1一般 36.2拌合物性能 36.3玄武岩纤维水泥性 37配合比设计 57.1一般规定 57.2设计要求 58施工 78.1一般要求 78.2拌制 78.3运输 78.4浇筑 7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路工程混凝土用玄武岩短切纤维现场抽检规程 8DB22/T2797.2—2017本标准按照GB/T1.-出规则起草。本标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本部分为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本标准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东南大学、吉鑫玄武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公路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舰航、时成林、孙福申、闫秋波、杨斌、郭庆、、昕、戴国亮、叶小盛、宋文祝、刘国庆、刘扬、崔征、王力波、李长鸿、江铭、秦广玲。DB22/T2797.2—20171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本标准规定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本标准适用于季冻区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原材料、抽检、性能、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设与施工。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7690.1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线密度的测定GB/T7690.3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的GB/T7690.4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硬挺度的测定GB混凝土外加剂GB1.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GB/T9.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GB/T18捻粗纱GB/T21120水泥合成纤维GB/T50080普通混凝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TB07-0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T776.1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第1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玄武岩短切纤维choppedbasaltfiber以连续玄武岩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短切机将连续玄武岩纤维短切而成的纤维,长度小于50mm。3.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basaltfiberreinforcedconcreteDB22/T2797.2—20172掺加适量均匀分布的玄武岩短切纤维的水泥混凝土。3.3玄武岩纤维等效直径equivalentdiameterofchoppedbasaltfiber玄武岩面非圆形时,按截面面积相等原则换算的圆形截面的直径。3.4玄武岩短切纤维ctratioofchoppedbasaltfiber玄武岩短切纤维长度与径的比值。3.5玄武岩短切纤维掺量proportiopbasaltfiber每立方米水泥混凝土中玄武岩短切纤维。3.6玄武岩短切纤维体积率proportionofchoppedbasar玄武岩短切纤维占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体积分数,以百分比表示。4原材料4.1玄武岩短切纤维4.1.1玄短切纤维包括合股纱和加捻合股纱。4.1.2玄维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玄武岩短切纤维基本性能指标%%%%%%%%4.2水泥应符合JTG/TF30的规定。4.3集料应符合JTG/TF30的规定,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4.4水DB22/T2797.2—20173应符合JTG/TF30的规定,不宜采用海水。4.5外加剂4.6矿物掺合应符合JTG/TF3。5抽检玄武岩短切纤维抽检应按照附录A执行。6性能6.1一般要求6.1.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采用符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6.1.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为BF25、BF30、BF35、BF40、BF45、BF50、F55、BF60、BF65、、BF75、BF80。6.1.3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6.1.4玄武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JTG/TB07-01中RCM法的等级划分规定。6.1.5玄武岩纤维水泥学性能试验可按JTGE30规定执行。6.1.6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应符合GB/T50082的规定。6.1.7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冲击性能符合GB/T21120的规定。6.2拌合物性能6.2.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玄武岩短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均匀性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6.2.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试验方法与最大JTG/TB07-01规定。6.3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性能6.3.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评定应符合GB/T50107的规定。6.3.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可按JTGD62的规定进行。6.3.3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设计抗渗性能时,宜考虑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提高系数,抗渗性能试验应依据JTGE30执行,抗渗性能提高系数按公式(1)计算:φ=........................................(1)m0DB22/T2797.2—20174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系数;Dm0——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渗水高度;Dm1——凝土的的渗水高度。纤维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提高系数φ.6.3.4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性能维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性能提高系数,抗弯拉性能提高系数应按公式(2)计算:........................................(2)λ——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性能提高系数;fm0——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fm1——水泥混凝土的的抗弯拉强度。3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性能提高系数λ6.3.5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按公式(3)计算:.....................................(3)β——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提高系数;mn0——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损失;mn1——基准水泥混凝土的的质量损失。表4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提高系数β7配合比设计DB22/T2797.2—201757.1一般规定7.1.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强度、韧性、耐久性应符合JTG/TF50的规定。7.1.2纤维最终掺量应经试验确定,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纤维掺量宜为2.5kg/m3~3.5kg/m3。7.2设计要求7.2.1玄武岩纤维水泥应符合JTG/TB07-01的规定。7.2.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纤维掺量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配:a)按假定质量法确定玄武岩纤比材料用量时,按式(4)、式(5)和式(6)计算。)mcp.......................(4)mf0=2600pf.....................................(6)m、、m、ms、mg0、mfo——分别为1m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所用水泥、矿物掺合料、水、砂、的质量,单位为kg;mcp——维水泥混凝土的假定质量,单位为kg;pf——玄武岩短切纤;βs——新拌玄武岩纤维水泥混。b)按体积法确定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按式(5)、式(6)和式(7)计算。pc、pa、pw、ps、pg——分别为水泥密度、矿物掺和料密度、水密度、砂的、的表观密度,单位为kg/m;α——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7.2.3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配后方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试配时应使用实际工程使用的原材料,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进行试验验证后,方可确定。7.2.4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置强度按JTG/TF50的规定进行确定。7.2.5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配置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设计强度等级小于BF50时,配置强度应符合式(8)。DB22/T2797.2—20176fcu,o≥fcu,k+1.645σ..................................(8)fcu,o——水泥混凝土的配置强度,单位为MPa;fcu,k——玄武岩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σ——玄武岩纤维水泥,单位为MPa。b)当设计强度等级大于或等级,度应符合式(9)。fcu,o.cu,.....................................(9)fcu,o——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的配置强度,单位为MPa;fcu,k——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c)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取值按照表5的规定:表5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7.2.6采用工材料和搅拌方法,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外加剂用量或砂率,调配出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配合比,该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7.2.7玄武岩纤维水泥混护至28天后进行试验。其中,抗压强度与抗裂性能试验方法按照JTGE30执行。7.2.8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抗裂性定:a)用于路面抗裂的纤维混凝土低率不应小于30%,工程中早期抗裂等级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应小于700mm,率应大于60%;b)用于桥面抗裂的纤维混凝土试验室实测早期裂缝应小于60%,工程中早期抗裂等级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应小于400mm2/m且平均裂隙率不应小90%。7.2.9根据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抗裂性及耐久性,按照工作性能、力学特性、耐久性要求且经济合理的原则,从不同配合比中选择一个最合为试配配合比。7.2.10对于纤维体积率为0.04%~0.10%的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可按计算配调整;当纤维体积率大于0.10%时,可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或胶凝材料用量,但水胶比不得。7.2.1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应按GB/T50080进行。7.2.12在配合比试配的基础上,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按JTG/TF3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进行配合比调整。7.2.13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应按公式(10)计算。......................................(10)σ——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DB22/T2797.2—20177pc,t——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实测值,单位为kg/m3;p,——纤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单位为kg/m。7.2.14调每项原材料用量均应乘以校正系数σ。校正后的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对设计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项目进行检验和评定,符合要求的,可确定。7.2.15玄武岩纤维水定后,应进行生产适应性验证。8施工8.1一般要求8.1.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工厂预拌方式制备,并避免长距离。8.1.2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应按施工配合比和一次搅拌量,材料的计量偏差不表6材料计量偏差表(推荐玄武岩纤维掺量为2kg/m~4k/m水8.2玄武岩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应将玄武岩短切纤维、粗细骨料和水泥先干拌30s120s,对于玄武岩短切纤维体积率较高或拌制纤维混凝土等级在BF50以上时,应适。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避免玄武岩短切纤维8.3运输8.3.1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时间应控制在25min之内。8.3.2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停泵15min,间隔4min~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停泵时间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8.3.3混凝土泵的位置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协议书
- 征用土地补偿协议书
- 2025中药材购销合同(黄芪)
- 幼儿园劳动协议书
- 北京社工协议书
- 协议书交易 做市交易
- 探矿权协议书出让
- 2025租房协议合同样本(英文版)
- 2025年工业风机安装调试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效率报告
- 低空飞行器动力系统「氢锂双引擎」技术专利分析2025年报告
- 天津高考英语词汇3500
- 家庭疾病管理能力调查
- GraphpadPrism应用作图流程
- 高中数学选修2-1苏教版课件:222-椭圆的几何性质1
-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1
- 《中国石化炼油装置管式加热炉联锁保护系统设置指导意见》
- 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 GB 3061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 化工原理下精馏的物料衡算
- 加油站安全费用申请表
- 办公室颈腰椎病的预防及运动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