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编制说明》_第1页
《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编制说明》_第2页
《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编制说明》_第3页
《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编制说明》_第4页
《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函〔2022〕312“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22-1666T-YB,项目名称为:大跨度薄壁厚船用结构

钢板。本项目是制定项目,主要起草单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计划完成时间为2024年。

1.2主要工作过程

(1)起草(草案、调研)阶段:计划下达后,2023年6月30日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委员

会组织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工

作组,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邮轮和客船用船体结构钢板产品和技术现状与发展情

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

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大跨度薄壁厚船用结构钢

板》标准草案初稿。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23年

10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委员会秘书处。

(2)征求意见阶段:2024年1月20日,由钢板钢带分技术委员会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

明发送到相关委员及有代表性的标准相关方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在钢铁协会团体标准业务管理平

台网站上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2024年2月20日,共发函×个单位,收到×个单位回函,其中×

个单位提出了×条意见或建议(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主要成员:

所做的工作: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为本标准主要

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及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分析及资料查证。

2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

完善”的原则,注重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本着先进性、

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

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3主要内容说明

3.1标准名称

本项目下达计划标准名称为:大跨度薄壁厚船用结构钢板,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邮轮、客滚船、

半潜式平台、公务船等特殊船型,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将标准名称修改为“邮轮及客船结构用钢板”,

修改以后标准名称更符合标准内容对应的标准化对象。

3.2订货内容

明确告知用户应提供的信息,以及用户未提供某些信息时的默认供货状态,以避免供需双方

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3牌号表示方法

钢板的分类及牌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当钢板有厚度方向性能要求时,应在表1的牌号后加上

要求厚度方向性能级别的符号。

表1钢板的分类及牌号

分类牌号

一般强度级A、B、D、E

AH32、DH32、EH32

高强度级AH36、DH36、EH36

AH40、DH40、EH40

3.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由于邮轮和客船使用大量薄板,且对船体重量重心和薄板板型有较高技术要求,考虑到特殊

船型的技术要求,根据不同厚度产品,对钢板尺寸控制,重点是厚度公差控制和外形精度控制提

出了相关要求。

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9的规定,钢板不平等符合PF.B类较高不

平度等级。钢板的平均厚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单点的厚度下偏差为-0.30mm。钢板按理论重

量交货。

表2钢板的平均厚度公差

钢板厚度,mm平均厚度公差,mm

4~150~+0.2

>15~250~+0.3

>25~400~+0.4

>40~100公称厚度的1%

3.5技术要求

3.5.1牌号及化学成分

一般强度级钢板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高强度级钢板的牌号和化

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4的规定。以TMCP状态交货的高强度级钢板,其碳当量应符合表5的

规定。

3.5.2钢板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表3一般强度级钢板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a,b(质量分数)/%

牌号

CSiMnPSCuCrNiNbAls

0.50~

A

1.20≤

——

0.80~0.030

B

≤≤1.20c≤≤≤≤

0.180.350.60~0.0250.250.250.25

D

1.20≤

≤0.040≥0.015d

0.70~0.025

E

1.20

a钢的碳当量Ceq≤0.40%。碳当量的计算公式:Ceq=C+Mn/6。

b为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过程中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cB级钢做冲击试验时,Mn含量下限可到0.60%。

d可测定总铝(Alt)含量代替酸溶铝(Als)含量,此时Alt含量应不小于0.020%。

表4高强度级钢板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a,b(质量分数)/%

牌号

CSiMnPSCuCrNiNbVTiMoAls

AH32

AH36

AH40≤≤

0.1

DH320.0300.030

8≤

0.90~≤≤≤0.020~0.05~≤≤≥

DH360.

1.600.350.200.400.0500.100.020.080.015c

50

DH40

EH32

≤≤

EH360.1

0.0250.025

6

EH40

a细化晶粒元素Al、Nb、V可单独或以任一组合形式加入钢中。当单独加入时,其含量应符合本表的规定;若混

合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化晶粒元素时,表中细晶元素含量下限的规定不适用,同时要求Nb+V+Ti≤0.12%。

b为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过程中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c可测定总铝(Alt)含量代替酸溶铝(Als)含量,此时Alt含量应不小于0.020%。

表5以TMCP状态交货的高强度钢板的碳当量

牌号碳当量aCeq(质量分数)/%

AH32、DH32、EH32≤0.36

AH36、D3H6、EH36≤0.38

AH40、DH40、EH40≤0.40

a碳当量计算公式:Ceq=C+Mn/6+(Cr+Mo+V)/5+(Ni+Cu)/15。

3.5.3制造方法

钢由转炉或电弧炉冶炼,并应进行炉外精炼。

3.5.4交货状态

钢板的交货状态应符合对应船级社规范的要求。

3.6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3.6.1钢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

牌号屈服强度ReH,MPa断后伸长率A,%冲击吸收能量KV2,J

抗拉强度Rm,MPa试验温度,℃

≥≥≥

纵向横向

A20——

B0

235400~52022

D-2027a20a

E-40

AH320

DH32315440~57022-203122

EH32-40

AH360

DH36355490~62021-203424

EH36-40

AH400

DH40390510~65020-203926

EH40-40

a厚度不大于25mm的B级钢、以TMCP状态交货的A级钢,经船级社同意可不做冲击试验。

3.6.2对厚度小于12mm钢板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应采用辅助试样,>8mm~<12mm钢板辅

助试样尺寸为10mm×7.5mm×55mm,其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表6规定值的5/6,6mm~8mm钢板辅助试样

尺寸为10mm×5mm×55mm,其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表6规定值的2/3,厚度小于6mm的钢板辅助试样尺

寸为10mm×3.3mm×55mm,其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表6规定值的1/3。

3.6.3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为一组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试

验结果低于规定值,但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

3.6.4Z向钢板厚度方向断面收缩率应符合GB/T5313的规定。

3.7无损检测

3.7.1厚度方向性能钢板应进行超声检测,检验方法为GB/T2970或其他方法标准,其试验方法和

合格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

3.7.2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其他钢板也可进行无损检测。

3.8表面质量

3.8.1钢板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不得有目

视可见的分层。如有上述表面缺陷存在,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

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缺陷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

3.8.2其他缺陷允许存在,其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允许公差之半,并应

保证缺陷处钢板厚度不小于钢板允许最小厚度。

3.8.3钢板不允许焊补。

3.9特殊要求

3.9.1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对钢板提出其他特殊技术要求,如焊接性能评价。

3.9.2钢板焊接性能评价应符合船级社规范的要求,客户有特殊焊接方法时,按客户焊接方法进

行相关焊接评价试验。

3.9.3焊接方式应采用对接焊,坡口形式和焊接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9.4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冲击试验结果应符合表的6规定。焊接接头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

试样,应在焊接试板后焊缝中心(WM)、焊面距表面1~5mm处取融合线(FL)、融合线+1mm(FL+1mm)、

融合线+2mm(FL+2mm)、融合线+5mm(FL+5mm)各一组(每组3个)试样。焊接接头的夏比(V型

缺口)冲击吸收能量,按每组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允许其中有1个试样的单个值比表6

规定值低,但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非标准试样的冲击值按6.4.2条款要求进行折算。

3.9.5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焊接接头可按表7要求进行正反弯曲试

验。

表7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抗拉焊接接头夏比(V型缺冲击吸收能量KV2,焊接接头

牌号

a

强度Rm,MPa口)冲击试验温度,℃J180°

AH32≥440

AH36≥4900≥31

AH40≥510

DH32≥440

DH36≥490-20≥34D=4ab

DH40≥510

EH32≥440

EH36≥490-40≥39

EH40≥510

a若焊接接头冲击温度有特殊要求时,可以根据船级社要求和客户要求协商确定。

bD为弯曲压头直径,a为试样厚度。

3.10试验方法

3.10.1钢的化学成分分析通常按GB/T4336、GB/T20123、GB/T20125或其他通用的方法进行,

仲裁时应按GB/T223.3、GB/T223.9、GB/T223.11、GB/T223.14、GB/T223.17、GB/T223.18、

GB/T223.23、GB/T223.26、GB/T223.40、GB/T223.60、GB/T223.63、GB/T223.68、GB/T223.69、

GB/T223.79和GB/T20125的规定。

3.10.2每批钢板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试验方法

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1个/炉GB/T20066按7.1规定

拉伸试验1个/批GB/T228.1

GB/T2975

冲击试验一组3个/批GB/T229

厚度方向性能一组3个/批GB/T5313GB/T5313

超声检测逐张—GB/T2970

焊接接头拉伸2个/批GB/T2651

焊接性能焊接接头冲击15个/批GB/T2649GB/T2650

焊接接头弯曲4个/批GB/T2653

尺寸、外形逐张—适宜量具

表面质量逐张—目视

3.11检验规则

3.11.1组批

钢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板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板组成,

每批重量不大于50t。Z向钢按轧制坯验收。当Z25钢硫含量不大于0.005%时,可按批检验,每批重

量不大于50t。如允许用控轧代替正火的钢板,每批重量不大于25t。

3.11.2取样位置

每批钢板拉伸、冲击试样取自钢板宽度的1/4处,Z向钢板厚度方向拉伸试样取自钢板宽度

的1/2处。

3.11.3复验与判定

当冲击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6.4.1规定时,应从同一张钢板(或同一样坯)再取3个试样进行试

验,前后两组6个试样冲击吸收能量的算术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值,允许其中有2个试样低于规定

值,但低于规定值70%的试样只允许有1个。其他检验项目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

4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本标准是在参考船级社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邮轮和客滚船用船体结构钢

板生产和使用经验而修订完成的。工作组通过南钢进行出厂检验和在线检验,以及用户的入厂检

验和使用经验,对邮轮和客滚船用船体结构钢板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见表9、表10、表11。

表9AH36主要性能指标试验值与标准值对比表

主要技术指标检验批试验值标准值比对结论

屈服强度420MPa≥355MPa满足标准

抗拉强度536MPa490-620MPa满足标准

断后伸长率32%≥21%满足标准

冲击吸收能量212J≥34J满足标准

Ceq0.37≤0.38满足标准

表10AH36主要尺寸精度控制指标试验值与标准值对比表(12mm钢板)

主要技术指标检验批试验值标准值比对结论

厚度公差,mm0.080-0.8满足标准

不平度,mm/2m20-10满足标准

焊接性能符合焊接规范要求符合焊接规范要求满足标准

5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

6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本标准于XXXX年首次发布。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为推进产业

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条件,对规范市场竞争,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加快我国邮轮和客船特殊

船型的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7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本标准与目前主要船级社规范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表11A和AH36主要性能指标试验值与标准值对比表(8mm钢板为例)

IACS国际船级社规

本标准牌号IACS国际船级社规范主要技术指标本标准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