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一部分 模块二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_第1页
07 第一部分 模块二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_第2页
07 第一部分 模块二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_第3页
07 第一部分 模块二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_第4页
07 第一部分 模块二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素能提升模块二遗传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核心整合篇01核心整合练A卷02核心整合练B卷03

热点拓展篇04

热点拓展练05核心整合篇

1.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各比例之间的关系图提醒:基于上图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及F1自交测交的相关比例也可直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相关的性状分离比(1)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提醒:AaBb×aabb时,若后代表型比例出现“多∶多∶少∶少”,则为连锁互换,其中“少∶少”为重组类型;若表型比例为1∶1,则为完全连锁。(2)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3.遗传规律中的特例及相关比例(1)一对等位基因(A/a)(2)两对等位基因(A/a、B/b)项目9∶3∶3∶1的变形1∶1∶1∶1的变形AaBb×AaBbAaBb×aabb基因互作9∶3∶4、9∶6∶1、12∶3∶1、15∶1、13∶3、9∶71∶1∶2、1∶2∶1、2∶1∶1、3∶1、1∶3累加效应1∶4∶6∶4∶11∶2∶1项目9∶3∶3∶1的变形1∶1∶1∶1的变形AaBb×AaBbAaBb×aabb合子致死6∶3∶2∶1(AA或BB致死)1∶1∶1∶14∶2∶2∶1(AA和BB致死)9∶3(aa或bb致死)不存在9∶3∶3(aabb致死)配子致死5∶3∶3∶1(AB♂致死)1∶1∶1或1∶1∶1∶17∶1∶3∶1(Ab♀致死)1∶1∶1或1∶1∶1∶18∶2∶2(ab♀致死)不存在4.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1)自交的概率计算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比例为(1/2)n,纯合子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1/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2n+1),杂合子比例为2/(2n+1)(2)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如某种生物的基因型AA占1/3,Aa占2/3,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配子法子代基因型及概率为4/9AA、4/9Aa、1/9aa,子代表型及概率为8/9显性(A__)、1/9隐性(aa)遗传平衡法先根据“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推知,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的基因频率=1-(2/3)=1/3。然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1/3)2=1/9,AA的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2/3)2=4/9,Aa的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2×2/3×1/3=4/9。子代表型及概率为8/9显性(A__)、1/9隐性(aa)5.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1)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多男远多女(2)XY同源区段遗传特点①涉及同源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XAXa、XaXa,男性为XAYA、XAYa、XaYA、XaYa。②遗传与性别有关6.“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1.(2023·湖北卷)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基因组成A23A25B7B35C2C4A3A24B8B44C5C9A24A25B7B8C4C5A3A23B35B44C2C9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B

[如果基因A、B、C位于X染色体上,则儿子和父亲的A、B、C基因成单存在,A错误;三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发生互换,由于儿子的基因型是A24A25B7B8C4C5,其中A24B8C5来自母亲,而母亲的基因型为A3A24B8B44C5C9,说明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基因型是A3B44C9,B正确;根据题目信息,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根据儿子的基因型为A24A25B7B8C4C5推测,母亲的两条染色体是A24B8C5和A3B44C9,父亲的两条染色体是A25B7C4和A23B35C2,基因连锁遗传,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2C5,D错误。]2.(2024·全国甲卷)果蝇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各由1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弯翅、黄体和紫眼均为隐性性状,控制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小组以纯合体雌蝇和常染色体基因纯合的雄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在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亲本组合是(

)A.直翅黄体♀×弯翅灰体♂B.直翅灰体♀×弯翅黄体♂C.弯翅红眼♀×直翅紫眼♂D.灰体紫眼♀×黄体红眼♂√

3.(2024·河北卷)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P1(长形深绿)、P2(圆形浅绿)和P3(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实验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和比例①P1×P2非圆深绿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9∶3∶3∶1②P1×P3非圆深绿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9∶3∶3∶1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①结果推测,瓜皮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2)由实验①和②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要进行判断,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若F1瓜皮颜色为______________,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3)对实验①和②的F1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F2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①的F2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________________。分离浅绿P2、P3深绿3/815/64(4)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SSR。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在P1和P2中SSR1长度不同,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F2中浅绿瓜植株、P1和P2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1和SSR2序列,同时具有SSR1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号F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产生了同时含P1、P2的SSR1的配子同时具有SSR2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中F2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不考虑交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F1产生的具有来自P1的1号染色体的配子与具有来自P2的1号染色体的配子受精SSR1的扩增产物条带与P1亲本相同[解析]

(1)由实验①结果可知,只考虑瓜皮颜色,F1为深绿,F2中深绿∶浅绿=3∶1,说明该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浅绿为隐性。(2)由实验②可知,F2中深绿∶绿条纹=3∶1,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结合实验①,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可假设P1为AABB,P2为aaBB,符合实验①的结果,则P3为AAbb,则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P2(aaBB)×P3(AAbb),则F1为AaBb表现为深绿。(3)调查实验①和②的F1发现全为椭圆形瓜,亲本长形和圆形均为纯合子,说明椭圆形为杂合子,则F2非圆瓜中有1/3为长形,2/3为椭圆形,故椭圆深绿瓜植株占比为9/16×2/3=3/8。由题意可设瓜形基因为C/c,则P1基因型为AABBCC,P2基因型为aaBBcc,F1为AaBBCc,由实验①F2的表型和比例可知,圆形深绿瓜的基因型为A__B__cc。实验①中植株F2自交子代能产生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1/8AABBCc、1/4AaBBCc、1/16AABBcc、1/8AaBBcc,其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1/8×1/4+1/4×3/16+1/16×1+1/8×3/4=15/64。(4)电泳检测实验①F2中浅绿瓜植株、P1和P2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由电泳图谱可知,F2浅绿瓜植株中都含有P2亲本的SSR1,而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上,故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由电泳图谱可知,F2浅绿瓜植株中只有15号植株含有亲本P1的SSR1,推测根本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产生了同时含P1、P2的SSR1的配子,而包括15号植株在内的半数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2,根本原因是F1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后F1产生的具有来自P1的1号染色体的配子与具有来自P2的1号染色体的配子受精。(5)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F2中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稳定遗传的深绿瓜株系应是纯合子,其深绿基因最终来源于亲本P1,故应选择SSR1的扩增产物条带与P1亲本相同的植株。

命题延伸判断与表达(1)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2021·浙江6月卷T18) (

)×提示:若甲容器模拟的是该病(B__)占36%的男性群体,则该群体中正常人(bb)占64%,即b=80%,B=20%,与题意相符;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的是雌性或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2)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则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2020·浙江1月卷T18) (

)×提示: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4+2/4×1/4=3/8,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16。(3)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2022·全国甲卷T6) (

)×提示:AaBb产生的花粉中含a的占1/3,卵细胞中含a的占1/2,则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3×1/2×1/4=1/24。(4)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则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2022·全国乙卷T6) (

)×提示:设芦花非芦花由基因B、b控制,反交亲代基因型为ZBZB、ZbW,子代芦花鸡基因型为ZBZb、ZBW,相互交配,所产雌鸡芦花∶非芦花=1∶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2022·湖北卷T18) (

)√(6)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全国甲卷T32)

糯玉米植株子代均为糯玉米,非糯玉米子代有糯玉米和非糯玉米

非糯玉米植株子代均为非糯玉米,糯玉米子代有糯玉米和非糯玉米(7)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若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______。(2022·湖南卷T19)(8)幼蚕不抗浓核病(D)对抗浓核病(d)为显性,黑色(E)对巧克力色(e)为显性。为鉴定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某同学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且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022·海南卷T18)2/9DdZEZE

紫色∶红色∶白色=3∶3∶2AAbb、1/2Aabb选用的亲本基因型: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全国乙卷T32)AAbb

若子代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题组1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考查1.(2024·广西河池三模)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基因A存在时开蓝花,但若还同时存在基因B则开紫花,且当基因a和B存在于同一配子中时会导致该配子不育。亲本紫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F1中出现蓝花、紫花及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可产生3种可育配子B.F1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若让F1紫花植株随机授粉,则所得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25D.若让F1紫花植株测交,则所得后代中蓝花∶紫花=1∶12413题号5C

[根据题意可知,A__bb为蓝花,A__B__为紫花,则aa____为白花,亲本紫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F1中出现蓝花(A__bb)、紫花(A__B__)及白花(aa____)植株,则亲本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蓝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由于当基因a和B存在于同一配子中时会导致该配子不育,故只有3种可育配子,A正确;AaBb产生的可育配子为AB、Ab、ab,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形成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基因型,2413题号5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F1中紫花植株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1∶1,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1/2×1/2+1/2×1/4)∶(1/2×1/2+1/2×1/4)∶(1/2×1/4)∶(1/2×1/4)=3∶3∶1∶1,由于当基因a和B存在于同一配子中时会导致该配子不育,故可育的配子为AB∶Ab∶ab=3∶3∶1,所得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7×1/7=1/49,C错误;F1中紫花植株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1∶1,产生的可育配子为AB∶Ab∶ab=3∶3∶1,若让F1紫花植株测交,后代AaBb∶Aabb∶aabb=3∶3∶1,表现为紫花∶蓝花∶白花=3∶3∶1,即蓝花∶紫花=1∶1,D正确。]2413题号52.(2024·湖南怀化三模)栽培小豆的种皮多为红色,此外还有白色、绿色、褐色等各种类型。种皮的颜色受到R/r、G/g、B/b等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已知隐性基因均不能编码酶调控代谢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413题号5A.纯合红豆植株与纯合绿豆植株杂交,F1全为白豆或绿豆B.纯合红豆植株与纯合白豆植株杂交,F1为红豆、绿豆或褐豆C.纯合白豆植株与纯合绿豆植株杂交,F1全为绿豆或红豆D.等位基因均杂合的褐豆植株自交,F1不能出现四种颜色2413题号5√B

[纯合红豆植株(RRggBB或RRggbb)与纯合绿豆植株(RRGGbb)杂交,F1基因型为RRGgBb或RRGgbb,全为褐豆或绿豆,A错误;纯合红豆植株(RRggBB或RRggbb)与纯合白豆植株(rrGGBB、rrGGbb、rrggBB、rrggbb)杂交,F1基因型为RrGgBB、RrGgBb、RrggBB、RrggBb、RrGgbb、Rrggbb,F1为红豆、绿豆或褐豆,B正确;纯合白豆植株(rrGGBB、rrGGbb、rrggBB、rrggbb)与纯合绿豆植株(RRGGbb)杂交,F1基因型及表型为RrGGBb(褐色)、RrGGbb(绿色)、RrGgBb(褐色)、RrGgbb(绿色),即F1全为绿豆或褐豆,C错误;等位基因均杂合的植株自交,即RrGgBb自交,F1可以出现4种颜色,D错误。]2413题号5题组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的分析3.(2024·山东青岛三模)家蚕(ZW型)体表有无斑纹受等位基因A、a控制,斑纹的颜色深浅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无斑纹雌性家蚕和深斑纹雄性家蚕杂交,F1全为无斑纹,F1雌雄自由交配所得F2结果见下表(不考虑ZW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13题号5性状性别无斑纹深斑纹浅斑纹雌性2424142雄性239820A.亲本家蚕的基因型分别为bbZaW、BBZAZAB.F1雄蚕的次级精母细胞含1个或2个a基因C.F2中无斑纹蚕包含6种基因型D.F2无斑纹蚕自由交配,后代深斑纹雌蚕概率为1/242413题号5√D

[无斑纹雌性家蚕和深斑纹雄性家蚕杂交,F1全为无斑纹,可推出无斑纹为显性,由A基因控制,再根据F2中无论雌雄无斑纹∶有斑纹≈3∶1,没有性别差异,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浅斑纹只出现在雌性中,雄性全部都是深斑纹,说明深斑纹对浅斑纹为显性,且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aaZBZB,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A错误;F1雄蚕的基因型为AaZBZb,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次级精母细胞含0或2个a基因,B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F2中无斑纹蚕的基因型有A__(ZBZ-、ZBW、ZbW),共2×4=8种基因型,C错误;F2无斑纹雄蚕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ZB∶AAZBZb∶AaZBZB∶AaZBZb=1∶1∶2∶2,F2无斑纹雌蚕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W∶AaZBW∶AAZbW∶AaZbW=1∶2∶1∶2,后代深斑纹雌蚕概率为(2/3×2/3×1/4aa)×3/4(ZB)×2/4(W)=1/24,D正确。]2413题号54.(2024·广东广州二模)脑钙化是一种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遗传病。下图中,家族1中该病仅由基因A/a控制,家族2中的Ⅰ2只携带另一个致病基因t,两种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家族1中的Ⅰ1与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相同。已知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413题号5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B.家族1中,Ⅱ3、Ⅱ5的基因型相同,Ⅱ1、Ⅱ2的基因型相同C.家族2中的Ⅱ1可产生3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D.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后代可能患病2413题号5√D

[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减弱,A错误;家族1中,Ⅱ5为女性患者,但是她的父亲Ⅰ1表现正常,可判断家族1中致病基因为a,且位于常染色体上,Ⅱ3、Ⅱ5的基因型为aaTT,Ⅱ1、Ⅱ2的基因型为A__TT,二者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家族1中的Ⅰ1、家族2中的Ⅰ1的基因型均为AaTT,家族2中的Ⅰ2的基因型为AATt,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患病,则家族2中患者Ⅱ1的基因型应为AaTt,且基因a、T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t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可产生2种携带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错误;家族1中,Ⅲ1的基因型为AaTT,Ⅱ3的基因型是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家族2中的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AATt(基因A、t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如果家族1中的Ⅲ1与家族2中的Ⅲ1结婚,可能生出基因型为aaTT或AaTt的患病子代,D正确。]2413题号55.(2024·河南郑州三模)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即源于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沉默,而源于另一个亲本的基因组表达。现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以萝卜(RR,2n=18)为母本、芥蓝(CC,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并通过胚抢救(一种育种手段)得到6株F1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萝卜与芥蓝远缘杂交的后代一般不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胚抢救得到的6株F1幼苗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可使其成为四倍体,恢复其育性。2413题号5

来自双亲的异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秋水仙素或低温(2)若核仁显性使全部后代只表达萝卜或芥蓝一方的基因组,则上述6株F1植株的表型可能有___________(填“一种”“两种”“多种”或“都有可能”)。研究人员提取了亲本萝卜、芥蓝及F1的总RNA并逆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用特定引物进行PCR,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如图所示。结合电泳图谱分析,核仁显性使F1表达了______一方的基因组。2413题号5都有可能芥蓝(3)若对萝卜采用常规杂交育种,可培育出不同根形的品种。萝卜的根形由A、a和D、d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将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F1自交,F2有扁形、圆形和长形三种表型,已知同时含有A和D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扁形。①由此推测,F2中圆形萝卜的基因型有____种,圆形萝卜自由交配,F3中基因型为Aadd的萝卜所占比例为_________。2413题号542/9②随机选取F2中一个圆形萝卜,现欲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萝卜与其交配。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其为纯合子;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其为杂合子。2413题号5长形全部为圆形圆形∶长形=1∶1[解析]

(1)萝卜与芥蓝远缘杂交的后代一般不育,主要是因为来自双亲的异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经胚抢救得到的6株F1幼苗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则恢复其育性。(2)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若核仁显性使全部后代只表达萝卜或芥蓝一方的基因组,6株F1植株的表型可能有一种、两种或多种可能。结合电泳图谱分析,6株F1电泳结果与芥蓝一致,说明6株F1表达了芥蓝的基因组。2413题号5(3)①根据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及同时含有A和D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扁形可以推测,扁形基因型为A__D__,圆形基因型为A__dd、aaD__,长形基因型为aadd,F2中圆形萝卜的基因型有4种,圆形萝卜(1/6AAdd、2/6Aadd、1/6aaDD、2/6aaDd)自由交配,雄配子之比为1/3aD∶1/3ad∶1/3Ad,雌配子之比也为1/3aD∶1/3ad∶1/3Ad,F3中基因型为Aadd的圆形萝卜所占比例为2/9。②F2圆形萝卜的基因型可能为AAdd、Aadd、aaDD、aaDd,欲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长形萝卜(aadd)与其交配,若后代全为圆形(Aadd、aaDd),则证明其为纯合子(AAdd、aaDD),若后代圆形∶长形=1∶1,可证明其为杂合子(Aadd、aaDd)。2413题号5√1.(2024·江西吉安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复等位基因A+、A和a控制,其中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A控制高茎,A+和a基因均控制矮茎,且两者控制的性状无差别。某随机交配的种群中A+、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体中的矮茎植株存在4种基因型B.该群体中高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C.矮茎植株之间杂交,若后代出现高茎,则高茎占1/4D.高茎植株之间杂交,若后代出现矮茎,则矮茎占1/4核心整合练(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A卷]题号135246879C

[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因此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而矮茎植株有A+A+、A+A、A+a和aa,一共有4种不同的基因型,A正确;已知A+、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即各基因频率均为1/3,该群落中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和Aa两种,其所占的比例为1/3×1/3+2×1/3×1/3=1/3,因此所占比例为1/3,B正确;矮茎植株之间杂交,若后代出现高茎,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A+A、A+A×A+a或A+A×aa,后代高茎植株(AA、Aa)所占的比例为1/4或1/2,C错误;高茎植株之间杂交,若后代出现矮茎,则杂交亲本为Aa×Aa,子代aa占1/4,D正确。]题号1352468792.(2024·安徽卷)某种昆虫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虫有黄色和白色两种表型,雄虫只有黄色,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虫中不表达,各类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力相同。随机选取一只白色雌虫与一只黄色雄虫交配,F1雌性全为白色,雄性全为黄色。继续让F1自由交配,理论上F2雌性中白色个体的比例不可能是(

)A.1/2

B.3/4C.15/16 D.1√题号135246879A

[由题意可知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虫中不表达,随机选取一只白色雌虫与一只黄色雄虫交配,F1雌性全为白色,说明白色对黄色为显性,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白色雌虫基因型为AA,黄色雄虫基因型为AA或Aa或aa。若黄色雄虫基因型为AA,则F1基因型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为AA,F2雌性中白色个体的比例为1;若黄色雄虫基因型为Aa,则F1基因型为1/2AA、1/2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为9/16AA、6/16Aa、1/16aa,F2雌性中白色个体的比例为15/16;若黄色雄虫基因型为aa,则F1基因型为A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为1/4AA、1/2Aa、1/4aa,F2雌性中白色个体的比例为3/4。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题号1352468793.(2023·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题号135246879D

[由题干中实验①、②的性状分离比分析可知,A基因、B基因纯合都会致死,A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实验①的亲本为Aabb,实验②的亲本为aaBb,B正确;由于A、B基因纯合都会致死,所以想要表现出显性性状,只能是杂合子,也就是AaBb,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宽叶高茎为AaBb,自交后代(Aa∶aa)(Bb∶bb)=(2∶1)(2∶1),即AaBb∶Aabb∶aaBb∶aabb=4∶2∶2∶1,纯合子只有aabb,占1/9,D错误。]题号1352468794.(2024·河北衡水模拟)某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种子的子叶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由基因A/a和B/b控制。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仅A基因存在时子叶为灰色,其他情况均为白色。现用一株黑子叶雌株和灰子叶雄株杂交,F1均为黑子叶,F2为黑子叶雌株∶黑子叶雄株∶灰子叶雄株∶白子叶雄株=8∶4∶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2黑子叶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C.在F2黑子叶雌株中双杂合个体占1/3D.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可检测B/b基因是否位于XY同源区段√题号135246879D

[F2中黑子叶雌株∶黑子叶雄株∶灰子叶雄株∶白子叶雄株=8∶4∶3∶1,雌株只有黑子叶,与性别相联系,且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当B基因存在时子叶为黑色,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杂交得到F2黑子叶雄株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aaXBY3种,B错误;F2黑子叶雌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XBX-,双杂合个体为AaXBXb,所占比例为1/2×1/2=1/4,C错误;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若子代黑色只出现在雌株,则说明B/b基因位于XY的非同源区段;若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黑色,则说明B/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因此可选用纯合黑子叶雄株和纯合灰子叶雌株杂交检测B/b基因是否位于XY同源区段,D正确。]题号1352468795.(2024·重庆九龙坡模拟)女娄菜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植物。研究人员将单个抗病基因G导入一耐盐雄株细胞中,得到幼苗甲,甲成熟后与普通耐盐雌株杂交得到F1,F1中耐盐植株∶盐敏植株约为3∶1。已知植株的耐盐/盐敏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若F1中雌、雄株均表现为抗病与感病,则基因G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若F1中只有雄株表现为抗病,则基因G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C.若F1中抗病耐盐∶感病耐盐∶感病盐敏=2∶1∶1,则基因G可能与耐盐基因连锁D.若F1中抗病耐盐∶感病耐盐∶抗病盐敏=1∶2∶1,则基因G可能与盐敏基因连锁√题号135246879A

[若F1中雌、雄株均表现为抗病与感病,则该性状与性别无关,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者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错误;若F1中只有雄株表现为抗病,则该性状与性别有关,为伴性遗传,若F1中只有雄株表现为抗病,则基因G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正确;若F1中抗病耐盐∶感病耐盐∶感病盐敏=2∶1∶1,其中抗病∶感病=1∶1,耐盐∶盐敏=3∶1,假设控制两性状的基因不连锁,F1中应出现抗病耐盐∶抗病盐敏∶感病耐盐∶感病盐敏=3∶1∶3∶1,若未出现抗病盐敏的重组类型,说明抗病与盐敏基因不能进行自由组合,基因G可能与耐盐基因连锁,C正确;若F1中抗病耐盐∶感病耐盐∶抗病盐敏=1∶2∶1,其中抗病∶感病=1∶1,耐盐∶盐敏=3∶1,假设控制两性状的基因不连锁,F1中应出现抗病耐盐∶抗病盐敏∶感病耐盐∶感病盐敏=3∶1∶3∶1,若未出现感病盐敏的重组类型,说明感病与盐敏不能进行自由组合,则基因G可能与盐敏基因连锁,D正确。]题号1352468796.(2023·辽宁卷改编)下面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Ⅱ2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所有个体均未发生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A.Ⅰ2与Ⅲ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Ⅲ2、Ⅲ3出现说明Ⅱ2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C.Ⅱ2减数分裂后生成AB、Ab、aB、ab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D.若Ⅲ5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儿子中表型正常的概率大于1/2题号135246879√D

[Ⅱ1、Ⅱ2不患病,生出患病的孩子,说明为隐性遗传病,Ⅱ2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说明为伴X隐性遗传病,Ⅰ2的基因型为XabY,Ⅲ1的基因型为XabY,Ⅰ2与Ⅲ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A错误;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Ⅱ2的基因型为XABY,Ⅲ2、Ⅲ3出现说明Ⅱ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产生了XAb、XaB的配子,B错误;Ⅱ2的基因型为XABY,能产生XAB、Y两种配子,C错误;在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Ⅱ1(XABXab)能产生XAB、Xab两种配子,由于存在互换,Ⅱ1(XABXab)产生配子的种类为XAB、Xab、XAb、XaB,产生的XAB的配子概率低于1/2,但Ⅲ5会得到她父亲给的一条XAB的配子,所以Ⅲ5产生XAB的配子的概率一定会大于1/2,Ⅲ5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XABY)结婚,儿子中表型正常的概率大于1/2,D正确。]题号1352468797.(2024·广东珠海三模)成骨发育不全是一种以骨骼发育不全和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特点的单基因遗传病,现已发现相关的致病基因有19种。某女性(Ⅱ-2)因SERPINF1基因突变导致成骨发育不全,对其家系患病情况调查如图1,同时测定部分家庭成员SER-PINF1基因对应序列,结果如图2。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A.该女性SERPINF1基因突变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突变B.该变异是正常基因发生碱基的替换,造成多肽链氨基酸改变所引起的C.根据测序结果及患病原理,Ⅱ-1与Ⅱ-2所生小孩可能患成骨发育不全D.该疾病可通过B超检查和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与治疗题号135246879√B

[据图1可知,图中的Ⅰ代个体正常,Ⅱ中有患病女性,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女患者的父亲正常,说明该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分析图2,图中的786号碱基由正常的AAG变为AGG,说明该变异是正常基因发生碱基的替换,造成多肽链氨基酸改变所引起的,B正确;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是A/a,根据测序结果及患病原理可知,Ⅱ-1基因型是AA,Ⅱ-2是aa,Ⅱ-1与Ⅱ-2所生小孩是Aa,不会患病,C错误;该病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无法通过B超检查进行诊断,D错误。]题号1352468798.(2024·广东汕头一模)家鸡羽毛性状是个体间识别、交流的关键因素,是品种繁育的重要特征,也是重要的遗传标记。家鸡羽色的遗传受到多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基因分布的染色体以及羽毛性状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题号135246879基因染色体羽毛性状C/c1号白羽、有色羽(黄、红、黑等)B/bZ芦花羽、非芦花羽I/i33号白羽、灰褐羽S/sZ银色羽、金黄色羽(1)表中所列的羽毛性状中,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鸡羽毛的色素主要包括类真黑素和褐黑素,两者为酪氨酸衍生物。C基因编码酪氨酸合成酶催化酪氨酸生成,C基因的编码区因缺失碱基后产生等位基因c,导致酪氨酸合成酶的Cu2+结合位点处缺失天冬氨酸和色氨酸两个氨基酸,Cu2+结合位点异常进而降低该酶活力。基因型为cc的个体的表型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135246879

芦花羽和非芦花羽、银色羽和金黄色羽白羽

酪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或“缺乏正常的酪氨酸合成酶”),不能合成酪氨酸从而不能合成真黑素和褐黑素(3)家鸡全身白羽受到显性基因I控制,当细胞中不含I基因时才能出现其他羽色。研究人员将纯合的非芦花羽雌鸡与纯合的白羽雄鸡进行杂交,F1全为白羽,F1相互交配后,F2的芦花羽雏鸡中,雌性∶雄性=1∶2,非芦花羽全为雌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仅考虑B/b和I/i基因)。F2的白羽鸡中,基因型共有____种。(4)所有家鸡均携带银色羽或金色羽基因,该类羽色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用于鉴定性别。将纯合的金黄色羽雄鸡与纯合的银色羽雌鸡进行杂交,子代产生了两种羽色,选择其中羽色为______的雏鸡进行喂养,用于产蛋。题号135246879iiZbW、IIZBZB8金黄色[解析]

(1)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由表格可知,芦花羽和非芦花羽、银色羽和金黄色羽都位于Z染色体上,Z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因此芦花羽和非芦花羽、银色羽和金黄色羽遗传与性别相关联。(2)C基因的编码区因缺失碱基后产生等位基因c,导致酪氨酸合成酶的Cu2+结合位点处缺失天冬氨酸和色氨酸两个氨基酸,Cu2+结合位点异常进而降低该酶活力,因此基因型cc个体中酪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或“缺乏正常的酪氨酸合成酶”),不能合成酪氨酸从而不能合成真黑素和褐黑素,因此表型是白色。题号135246879(3)据题意可知,I/i基因位于33号染色体,即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与性状芦花羽、非芦花羽有关,仅考虑B/b和I/i基因,全身白羽受到显性基因I控制,当细胞中不含I基因时才能出现其他羽色,纯合的非芦花羽雌鸡(iiZ-W)与纯合的白羽雄鸡(I___)进行杂交,F1全为白羽(I___),说明雄鸡应该是II__,F1基因型为Ii__;F1相互交配后,F2的芦花羽雏鸡中,雌性∶雄性=1∶2,非芦花羽全为雌性,也可以说芦花羽∶非芦花羽=3∶1,说明非芦花羽为隐性,F1的基因型为ZBZb、ZBW,因此亲代基因型为ZBZB、ZbW,两对基因一起考虑,亲代的基因型为iiZbW、IIZBZB,F1的基因型为IiZBZb、IiZBW,因此F2的白羽鸡(I___)中,基因型共有2×4=8种。题号135246879(4)银色羽基因和金黄色羽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纯合的金黄色羽雄鸡与纯合的银色羽雌鸡进行杂交,子代产生了两种羽色,说明亲代基因型为ZsZs、ZSW,那么金黄色羽为隐性性状,由s基因控制,银色羽是显性性状,由S基因控制,子代基因型为ZSZs、ZsW,其中雌性个体(ZsW)表现为金黄色羽,因此选择其中羽色为金黄色的雏鸡进行喂养,用于产蛋。题号1352468799.(2024·广东卷)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是一种罕见的口腔遗传病,严重影响咀嚼、语音、美观及心理健康。2022年,我国科学家对某一典型的HGF家系(如图)进行了研究,发现ZNF862基因突变导致HGF发生。题号135246879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HGF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p,根据最可能的遗传方式,Ⅳ2生育一个患病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题号135246879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p)/2(2)为探究ZNF862基因的功能,以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从个体水平验证ZNF862基因突变导致HGF,可制备携带该突变的转基因小鼠,然后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题号135246879

将正常细胞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甲、乙两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小鼠牙龈(3)针对HGF这类遗传病,通过体细胞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是否也可以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来防治遗传病?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135246879

不可以,违反法律和伦理,且存在安全隐患[解析]

(1)由图可知,该病男女患者数量相当,且代代遗传,因此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该病由基因A/a控制,则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p,正常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p,Ⅳ2的基因型为Aa,产生配子基因型为1/2A和1/2a,正常人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p2,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p(1-p),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p)2,Ⅳ2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p2,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2p(1-p)×3/4,与aa生育患病子代的概率为(1-p)2×1/2,故Ⅳ2生育一个患病子代的概率为p2+2p(1-p)×3/4+(1-p)2×1/2=(1+p)/2。题号135246879(2)从细胞水平分析,培养该细胞,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细胞表型等变化,通过比较含有该基因时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设计思路:将正常细胞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敲除ZNF862基因,观察甲、乙两组细胞表型从而探究该基因的功能;从个体水平分析,通过比较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小鼠牙龈差异可得出该基因的功能。(3)一般不通过对人类生殖细胞或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来防治遗传,该方式违反法律和伦理,且存在安全隐患。题号135246879(教师用书独具)(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某雌雄同株植物红色素的合成由A/a基因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其与B/b基因共同控制花色,与D/d基因共同控制茎色。科研人员为研究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亲本F1F2一纯合深红花深红茎×纯合黄花白茎深红花深红花∶橙黄花∶黄花≈9∶3∶4二纯合深红花白茎×纯合黄花白茎粉红茎深红茎∶粉红茎∶白茎≈3∶6∶7(1)由实验一可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已知F2中出现橙黄花的原因是b基因控制黄花性状且部分抑制红色素的合成,则橙黄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F2的白茎植株中纯合子占比为_______。(2)若将实验一的F1和实验二的F1杂交,子代中橙黄花深红茎占比为3/32,则子代中深红花深红茎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占子代比例为____。自由组合Aabb或AAbb3/749/32(3)若已知该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由基因G/g控制,为判断该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Ⅱ号染色体单体植株(体细胞中缺少一条Ⅱ号染色体)和纯合的正常植株若干,应选择表型分别为_________的正常植株与________单体植株杂交,若细胞中缺少一条Ⅱ号染色体的配子均可育且缺少两条Ⅱ号染色体的植株不能成活,F1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让F1继续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窄叶宽叶宽叶∶窄叶=1∶17∶6宽叶∶窄叶=[解析]

(1)由实验一可得,分离比之和为16,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F2中出现橙黄花的原因是b基因控制黄花性状且部分抑制红色素的合成,则橙黄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实验二F2的白茎植株的基因型A__DD、aa____,粉红茎基因型为A__Dd,深红茎基因型为A__dd,故白茎植株中纯合子占比为3/7。(2)若将实验一的F1和实验二的F1杂交,子代中橙黄花深红茎A__bbdd占比为3/32=3/4×1/4×1/2,故可推知实验一:AABBdd×aabbdd→F1

AaBbdd;实验二AABBDD×aabbdd→F1AaBbDd,则子代中深红花深红茎植株的基因型A__B__dd有2×2×1=4种,占子代比例为3/4×3/4×1/2=9/32。(3)若已知该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由基因G/g控制,为判断该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Ⅱ号染色体单体植株(体细胞中缺少一条Ⅱ号染色体)和纯合的正常植株若干,应选择表型分别为窄叶的正常植株与宽叶单体植株杂交,若细胞中缺少一条Ⅱ号染色体的配子均可育且缺少两条Ⅱ号染色体的植株不能成活,F1的表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1∶1,则说明该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让F1继续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7∶6。√1.(2024·江西九江模拟)果蝇的截刚毛和正常刚毛是由等位基因B/b控制的。某果蝇繁殖系只由截刚毛雌蝇和正常刚毛雄蝇组成,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该种群自然繁殖产生的子代雌性都表现为截刚毛,雄性都表现为正常刚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正常刚毛对截刚毛为显性,基因B和基因b位于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B.该繁殖系中的正常刚毛雄蝇产生的精子中同时含有基因B和基因bC.截刚毛雌蝇的每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基因bD.若发生互换,则该繁殖系中的刚毛雄蝇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核心整合练(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B卷]题

[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控制正常刚毛的基因只能传递给子代雄性,控制正常刚毛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即基因B和基因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A错误;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B,该繁殖系中的正常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XbYB,根据分离定律,其产生的精子类型为Xb和YB,二者比例均等,B错误;截刚毛雌蝇的基因型为XbXb,截刚毛雌蝇的每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基因b,C错误;若发生互换,则该繁殖系中的刚毛雄蝇XbYB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即XB、Yb、Xb、YB,D正确。]题号135246879102.(2024·重庆模拟)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而母性影响是指子代的表型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现发现紫茉莉植株的叶片有绿色和白色之分,为探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题交组合父本母本F1一白色绿色绿色二白色白色白色三绿色绿色绿色四绿色白色白色A.杂交组合一、二可证明叶片颜色中绿色为显性性状B.以上实验结果能排除叶片颜色由自身一对核基因控制C.若遗传方式为母性影响,则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若F1自交后,F2表型均与F1一致,

可排除细胞质遗传题B

[若叶片颜色中绿色为隐性性状,遗传为细胞质遗传,F1与母本一致,杂交组合一、二也能得到相应结果,A不合理;四组杂交实验F1表型与母本均一致,极大概率为细胞质遗传,若为母性影响,子代的表型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F1表型不一定与母本一致,B合理;若遗传方式为母性影响,受母本的核基因型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不合理;若F1自交后,F2表型均与F1一致,也可能为细胞质遗传,D不合理。]题号135246879103.(2024·湖北卷)不同品种烟草在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后症状不同。研究者发现品种甲受TMV侵染后表现为无症状(非敏感型),而品种乙则表现为感病(敏感型)。甲与乙杂交,F1均为敏感型;F1与甲回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3∶1。对决定该性状的N基因测序发现,甲的N基因相较于乙的缺失了2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1自交所得的F2中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的植株之比为13∶3C.发生在N基因上的2个碱基对的缺失不影响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D.用DNA酶处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然后导入正常乙植株中,该植株表现为感病√题

[已知品种甲受TMV侵染后表现为无症状(非敏感型),而品种乙则表现为感病(敏感型)。甲与乙杂交,F1均为敏感型,说明敏感型为显性性状,F1与甲回交相当于测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3∶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至少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假设为A/a、B/b,A错误;根据F1与甲回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3∶1,可知F1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且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敏感型,因此F1AaBb自交所得F2中非敏感型aabb占1/4×1/4=1/16,其余均为敏感型,即F2中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的植株之比为15∶1,B错误;发生在N基因上的2个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使表现敏感型的个体变为了非敏感型的个体,说明发生在N基因上的2个碱基对的缺失会影响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为RNA,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用DNA酶处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其RNA仍保持完整性,因此将处理后的病毒导入正常乙植株中,该植株表现为感病,D正确。]题号135246879104.(2024·湖北武汉三模)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体和黄体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只有1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一种配子致死的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互换)。表型为长翅灰体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雌果蝇中长翅灰体∶残翅灰体=3∶1,无黄体性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