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_第1页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_第2页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_第3页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_第4页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方法演讲人:日期:设备概述使用前准备使用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维护与保养紧急应对目录CATALOGUE01设备概述结构组成高压氧气瓶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内部储存20MPa以上的压缩氧气,通过减压阀输出稳定气流,确保呼吸供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01呼吸循环系统包含吸气阀、呼气阀、清净罐(内装二氧化碳吸收剂)及呼吸软管,形成闭路循环,呼出气体经净化后重新供氧,减少氧气浪费。减压调节装置通过两级减压阀将高压氧气降至适宜呼吸的0.3-0.5MPa,并配备压力表实时显示剩余氧量,便于用户掌握使用时间。面罩与头带全封闭式面罩采用防雾硅胶材质,确保气密性;可调节头带适配不同头型,避免逃生过程中脱落。020304工作原理通过面罩隔绝外界污染空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吸收,剩余氧气与减压后的新鲜氧气混合,形成循环供氧。隔绝式呼吸循环系统默认以1.2-1.6L/min的流量持续供氧,同时设有手动补氧按钮,在剧烈运动时可额外供氧以满足需求。定量供氧与手动补氧呼吸气体通过冷却元件降低温度,避免高温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提升舒适性。温度调节机制010203适用场景煤矿井下事故用于瓦斯突出、一氧化碳超标或通风系统故障时,为矿工提供至少15-45分钟的逃生呼吸支持。化工密闭空间作业应对突发性缺氧环境(如隧道塌方、高原极端天气),维持使用者基础氧需直至脱险。在有毒气体泄漏(如硫化氢、氨气)的有限空间内,保障作业人员紧急撤离时的安全呼吸。高原或地下工程02使用前准备快速启动流程三步开启法单手拇指下压保险扣,同时旋转氧气瓶阀门至全开状态(听到气流声),最后将口具塞入口中并捏紧鼻夹,全程需在10秒内完成。压力监控习惯每隔2分钟观察压力表读数,若出现异常下降(如每分钟损耗超过0.5MPa),需立即排查管路泄漏或呼吸阀故障。呼吸模式切换初期采用深呼吸激活供氧系统,待呼吸平稳后转为自然频率,避免过度消耗氧气储备。呼吸调节技巧通过腹式呼吸降低耗氧量,吸气时缓慢扩张腹部,呼气时完全排空肺部,将呼吸频率控制在12-16次/分钟。节律控制策略寒冷环境中呼气可能结冰堵塞呼吸阀,需间歇性用掌心捂热阀体,或提前使用防冻型自救器型号。温度适应措施熟悉正常供氧时的"嘶嘶"声,若出现断续气流声或啸叫,表明减压阀故障,需立即更换备用气路。噪音识别训练撤离注意事项路径标识依赖沿预设反光标识或导向绳移动,避免在能见度低于1米的烟雾中盲目转向,消耗额外氧气。体力分配原则采用快步走而非奔跑,将移动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45分钟型自救器理论支持撤离距离约3.7公里(平巷条件下)。信号发送规范每隔30秒敲击金属管路发出SOS节奏(三短/三长/三短),便于救援人员声波定位。03操作步骤快速取出自救器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从专用携带包中取出压缩氧自救器,确保动作平稳以避免意外触发供氧装置。检查气密性使用前需快速检查自救器的外壳是否完好,氧气瓶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确认无漏气现象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开启氧气瓶阀门顺时针旋转氧气瓶阀门至完全打开位置,此时压力表应显示正常压力值(通常为20MPa左右),确保氧气供应充足。佩戴面罩并固定将面罩紧密贴合面部,调整头带至合适松紧度,确保面罩与脸部之间无缝隙,防止外界有毒气体渗入。开启方法注意呼气阻力调节部分型号自救器配有呼气阀,需根据使用说明调节呼气阻力,确保呼吸舒适且二氧化碳有效排出。保持均匀呼吸使用时需避免急促呼吸,尽量采用深而缓的呼吸节奏,以减少氧气消耗量并延长有效防护时间。避免说话或剧烈动作佩戴自救器后应尽量减少说话和身体活动,以降低耗氧量,确保在有限时间内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呼吸技巧使用时长控制密切监测压力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观察压力表读数,当压力降至5MPa以下时,应尽快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氧气耗尽导致窒息风险。计算剩余使用时间根据当前压力值和每分钟耗氧量(通常为1.2-1.5L/min)估算剩余防护时间,优先选择最短逃生路径。提前规划逃生路线在进入高危区域前,需预先了解逃生通道位置,确保能在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内抵达安全地点。04注意事项安全警告事项压缩氧自救器内部储存高压氧气,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导致爆炸,使用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及高温作业区域。严禁接触火源或高温环境自救器的气路系统和压力部件经过精密校准,非专业人员拆卸可能破坏气密性,导致氧气泄漏或供氧失效。高压氧气瓶受冲击可能引发结构损伤,运输和携带时需轻拿轻放,防止跌落或撞击。禁止私自拆卸或改装必须确认氧气瓶压力处于额定范围(通常为20-30MPa),压力不足时需立即更换或充装,否则无法保证有效防护时间。使用前检查压力表01020403避免剧烈碰撞压缩氧自救器设计用于CO、H₂S等有毒气体泄漏或氧气浓度低于18%的密闭空间,不可在正常大气条件下随意启用以避免浪费氧气资源。环境限制条件仅适用于有毒气体或缺氧环境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10℃至40℃,极端低温可能导致阀门冻结,高温则加速氧气消耗,影响额定防护时间。环境温度限制长期暴露于潮湿或含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会损坏自救器的金属部件和密封材料,缩短使用寿命。避免高湿度或腐蚀性环境使用者需具备基本操作能力佩戴前应接受培训,确保能快速完成打开气瓶、咬紧呼吸阀等动作,突发情况下慌乱操作可能延误逃生时机。体力要求逃生过程中需保持平稳呼吸,剧烈奔跑或过度换气会加速氧气消耗,导致防护时间缩短,应控制行动节奏。禁止酒后或意识模糊时使用酒精或药物影响可能导致误操作(如未正确佩戴面罩),无法有效隔绝有毒气体。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高压氧气可能加剧呼吸道痉挛,建议提前咨询医生。身体状态要求0102030405维护与保养外部清洁与消毒使用中性清洁剂和软布擦拭自救器外壳,避免使用腐蚀性化学剂,消毒时可采用75%酒精棉片对接触面(如呼吸阀、面罩)进行重点处理,防止细菌滋生。清洁消毒程序内部管路消毒拆卸呼吸管路后,用专用消毒液浸泡15分钟,再用蒸馏水冲洗残留消毒剂,确保无化学残留物影响呼吸安全。面罩消毒与更换硅胶面罩需定期用医用消毒液浸泡,出现老化、裂纹或密封性下降时需立即更换,避免漏气风险。温湿度控制需存放于专用箱柜内,远离阳光直射和粉尘污染,防止紫外线加速橡胶部件老化或灰尘堵塞气路。避光防尘远离腐蚀性物质禁止与酸、碱、油类等腐蚀性物质共同存放,避免化学腐蚀导致阀门或压力表损坏。存储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至40℃之间,相对湿度≤80%,避免高温或低温导致氧气瓶材料脆化或密封圈失效。存储条件标准定期检查要点气密性测试每月使用负压检测仪检查自救器整体气密性,确保无泄漏,若压力表数值异常需送专业机构检修。01氧气压力验证每次使用前需确认氧气瓶压力≥18MPa(根据型号调整),压力不足时需立即充氧或更换气瓶。02部件功能性检查每季度检查减压阀、自动补给阀和排气阀的工作状态,手动触发测试其响应灵敏度,确保紧急情况下正常运作。0306紧急应对呼吸阀异常检查若发现呼吸阻力异常或呼气阀漏气,应立即停止剧烈活动,检查呼气阀片是否粘连或破损,手动清理阀片周围杂质,确保其密封性。若无法修复,需切换至备用自救器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压力表失灵应对当压力表指针无反应或显示异常时,需通过定时估算氧气消耗量(如每分钟耗氧量约1.5升)判断剩余氧气量,同时优先向安全区域撤离,避免盲目依赖设备读数导致氧气耗尽风险。面罩泄漏处理若面罩与面部贴合不严导致漏气,需快速调整头带松紧度,并用双手按压面罩边缘确保气密性。若因面部胡须或异物导致泄漏,应清除障碍物或使用应急密封胶条临时封闭缝隙。故障处理措施低氧预警信号识别部分自救器配备备用氧气囊或化学氧生成装置,需按说明书快速激活备用系统,并严格控制呼吸频率(每分钟不超过20次),以最大化利用有限氧气资源。备用氧源启用环境氧气利用策略在确认外界无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可短暂摘除面罩利用环境空气呼吸,但需避免在CO或H₂S超标区域冒险操作,防止中毒风险。当呼吸阻力明显增大或出现头晕、胸闷等缺氧症状时,表明氧气即将耗尽,需立即停止移动,减少耗氧量,采取蹲姿或坐姿降低体能消耗,延长剩余氧气支持时间。氧气耗尽应对信号发送方式撤离路线规划团队协作原则求助与撤离机制利用自救器上的哨子、反光片或矿灯发出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